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故事会精选合集-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拉姆尔没想到自己的计划出奇地顺利。他知道,只要黑木连续吃上几天兴奋剂,他的神经系统就会受到损害,在登顶的关键时刻就会撑不住……
    5月16日,全队开始了对珠穆朗玛峰的最后冲击,他们从海拔8150米的营地出发,开始穿越世界上最最难走的一段路。
    队长安排黑木、拉姆尔、佐尔明为第一梯队,黑木排在第一位置。约瑟芬在第二梯队。出发的时候,拉姆尔看到约瑟芬对黑木做了个V字型手势,他暗暗发笑,心说:一会儿,你们就知道我拉姆尔的实力了。
    千万年造就的雪山冰川,让人处处无法立足,登山队员们一寸一寸地前进,每前进一寸都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前方遇到了一块巨大的悬崖冰壁,有5米多高,挡住了登山队员们的去路。直立90度的冰墙让人感到大自然的力量。排在第一位置的黑木看了看,二话没说,就一下一下用冰镐开凿,他是要为后面的队友们开辟出可供攀登的立足点。冰墙十分坚硬,凿几十下才能敲出一个小坑。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后面的登山队员也陆续汇集到了这里,而黑木还在不停地工作着。约瑟芬在后边高声喊:“黑木,你要是累了就歇歇。拉姆尔,你们就不能帮帮他吗?”
    拉姆尔耸耸肩。这时,黑木已经开凿出了十几个支撑点,他冲拉姆尔笑笑,说:“大哥,来!”
    拉姆尔和佐尔明上前,用双手托起黑木,黑木脚踩着他们的肩膀,挥动冰镐,用最快的速度在头顶部位开凿出一个点,然后一发力“嗨”地翻了上去。黑木坐在冰壁上面,气喘吁吁。拉姆尔知道,药物开始发挥负作用了,黑木的力气快用尽了。黑木在冰壁上往支撑点里插入钢钎,然后将绳索甩下来,把队友们一个个拉上去。
    眼看着就到顶峰了,黑木加快了速度。可是因为第一梯队的三个人用安全绳互相连在一起,所以黑木得时不时地等着拉姆尔和佐尔明。拉姆尔感到了呼吸困难,他大口大口地吸着氧气。这一刻,他甚至想到了放弃。可一想到荣耀,想到巨额的奖金,想到约瑟芬,他就又来了精神。
永远的山鹰
    突然,黑木大喊了一声:“啊—”拉姆尔抬头一看,天,黑木不见了,而他们的绳索则一下子绷紧了—黑木掉到冰缝里了。拉姆尔让佐尔明在后面站稳,自己紧走了十几步,赶到了冰缝边上往下探头一看,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条冰缝宽不足一米,却深不可测,黑木悬在空中,正挥舞着双手挣扎。拉姆尔和佐尔明一下一下地拉动安全绳,想将黑木拉上来。但是,在有一定坡度的冰面上,他们每拉动一下绳索,自己就会被牵引着往下滑动。佐尔明说:“拉姆尔,我们必须固定好自己,先站稳了,否则我们都会掉下去的。”
    拉姆尔立即用冰镐开凿支撑点,一边冲下面高声喊:“黑木,你自己抓着绳索往上爬呀!”
    冰缝下面传来微弱的声音:“拉姆尔,我……没有力气了……”
    拉姆尔浑身一震,一阵内疚袭上心头:如果不是那药,黑木一定能爬上来的……
    拉姆尔狠狠地捶了一下自己的脑袋,他大声喊:“黑木,挺住!”说完,他发狠地挥动冰镐,他要救出黑木,他宁可得不到约瑟芬的爱,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此消逝。
    这时,黑木喊道:“拉姆尔大哥,你们不要为我费力了,这样做很危险。我要告诉你一句话:约瑟芬姐姐是爱你的,你应该主动向她表白。山鹰捕获猎物时,是不会等待的……为了全队的胜利,拉姆尔大哥,永别了!”随着黑木的话音,拉姆尔感到绳索一松……黑木自己割断了生命之索,沉入了万丈冰川之中。
    后面的队员赶上来,目睹了这一切。约瑟芬哭得像个泪人,可她的眼泪一出眼窝,就结成了冰。
时间不容许他们在这里再多停留,冲击顶峰开始了,拉姆尔将自己的氧气包解下来,递给了约瑟芬。
    约瑟芬不解:“你这是干什么?”
    拉姆尔摇摇头,说:“约瑟芬,你登顶吧。我……我不配!”
    终于,队员们胜利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拉姆尔是最后一个登顶的,站在这世界的顶峰,他突然想:明天的报纸就会登出我们胜利登顶的消息,但是几十年一百年后呢,谁还会想到我们?可是不论多少年,只要冰川不化,黑木兄弟就会永远保持他那年轻的笑容……
    拉姆尔又吹起了口哨,不过吹的却是黑木哼过的曲调。一只山鹰盘旋在天空,那是不是黑木的灵魂呢?

外国文学故事鉴赏·在电影里寻找爱
作者: 焦松林编译
(根据美国作家马格瑞特·歇德作品编译)
   自从玛丽安的儿子杰里上了越南战场,她就一天天地显老了。杰里今年刚满20岁,他一参军就爆发了越南战争,杰里随部队进了越南。起初杰里还不时地有信回来,可自从五个月以前,忽然变得杳无音信了。
    为了帮助玛丽安打发夜晚的时间,避免她老是想着杰里和那该死的战争,几乎每天晚上,丈夫都会陪着玛丽安去看电影。当然,在买票之前,丈夫总会先了解一下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以免出现战争的场面刺激玛丽安。
    这天晚上,丈夫带玛丽安看一部有关花样滑冰的电影,没想到,正片前竟加演了一部反映越战的纪录片。片子先是介绍了美军最新式的武器,接着镜头拍到了几名被俘的美军士兵,他们正站在一个越南监狱的门口。
    纪录片一开始播放,玛丽安就双手紧握,满头大汗。她顾不得旁边的丈夫,眼睛死死地盯着电影画面,尤其是那几名战俘走出监狱时,她的心跳就更快了:杰里会在里面吗?
    战俘们一个个走出来,最后出来的那个战俘只有一个背影,这背影像极了杰里。快点转过身来吧,快点,玛丽安急切得要喊出声来了,可纪录片放到这里就结束了。
    电影放完了,玛丽安还痴痴地坐在那里,后面那部花样滑冰的片子她一点儿也没有看进去。她的脑子里只有那个像极了杰里的背影……
    接下来的几天晚上,玛丽安背着丈夫悄悄去看那部纪录片,可那个背对着镜头的士兵始终没有转过身来。这天晚上,她看完纪录片走出影院,恰好听到旁边两个人的交谈,一个人低语道:“这片子可能是被剪辑了,要想看完整的纪录片,那得去墨西哥。”去墨西哥就能看到完整的纪录片!玛丽安又有了希望:对,一定得去墨西哥。
    回家后,玛丽安把去墨西哥的想法告诉丈夫,当然她并没有说实话,只说自己想去看望嫁在墨西哥的妹妹。丈夫先是一愣,接着答道:“这段时间公司很忙,我抽不开身,你总不能一个人去吧。”他指望妻子能打消这个念头,凭直觉,他知道这事一定与杰里有关。
    “你忙你的,我可以自己驾车去。”玛丽安淡淡地说,神色却十分坚定。驾车去墨西哥,那至少得花上一个月的时间,一路上的吃喝住宿,加上随时会有的天气变化,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丈夫惊讶得张大了嘴巴,不过他没有反对,他了解了玛丽安的脾气。
    玛丽安坚信那部电影没有全部放完。可她也拿不准,就算那部纪录片在墨西哥没有被剪辑,那个背对着镜头的士兵在电影里就一定会转身吗?转过身来之后,会是杰里吗?可不管结果怎么样,她总得要亲自去看看。
    经过一个月疲惫的汽车之旅,玛丽安终于到了墨西哥。她并没有先去找妹妹特里萨,而是沿路不停地打听哪座城市有那部美国来的纪录片播映。就这样,她尾随着那部纪录片,一直找到了妹妹特里萨住的城市。
    特里萨见到了姐姐,非常兴奋,可他们一家正要出门度假,玛丽安告诉妹妹没关系,自己可以一边为他们看家,一边等他们回来。当天傍晚,特里萨夫妇就出门度假去了。他们前脚刚走,玛丽安后脚就出了门。她驾上车,直奔城里的德伯里影院,她已经打听清楚,在那里会放映那部纪录片的完整版。
    到了德伯里影院不久,电影就开始了。果真是那部纪录片,一点儿也没错。玛丽安目不转睛地看着,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心脏一阵阵狂跳。
    一开始出现在银幕上的,仍然是那一件件崭新的武器,可在玛丽安眼里,看到的却是战场上倒在这些武器下的一具具尸体。
    接着,战俘们一个个地出现在银幕上,玛丽安早已给他们取了名字。靠在监狱大门旁的那个,玛丽安把他叫做克里斯,他身材瘦长,在整个影片中都有他的镜头。玛丽安喃喃道:“可怜的孩子……” 不知不觉地,她已经把对杰里的爱分出一点给了克里斯。
    接下来的那个,玛丽安叫他沃特。沃特面部泛红,颈部还系着块手帕。“看样子他是感冒了。”杰里小时候也常感冒,这孩子也很像杰里。
    电影又到了最后,监狱大门上出现了一只手,手上还戴着一枚戒指。那手有些粗大,不像是一个孩子的手。他就是那个一直没有转过身来的兵。那枚戒指,玛丽安认识,像极了当年她结婚时送给杰里爸爸的那枚。戒指现在的确是在杰里那儿,他出发前,丈夫亲手把戒指戴在了儿子手上。
    那个兵终于慢慢地转过身来了,一点一点,慢慢地,他的身体似乎没有动,可脸真的像是在转动。
玛丽安在心里喊着:克里斯,沃特,你们叫一下这个孩子,让他快点转过身来吧,他的母亲真想看看他啊!这个兵终于转过身来了,一张脸填满了银幕,可他的面部毫无表情,只是目光空洞地看着镜头。天啊,那真的是杰里!
    可杰里的脸像块平板,两眼直直的,那模样就像是……像是个白痴!杰里出门前,可是一个活泼灵动的孩子,他那大大的眼睛里,总是闪动着智慧的光芒。可银幕上的杰里龇着嘴,戴着戒指的那只手挥动着,目光直勾勾地射向前方。他真的是个白痴了!玛丽安一下子晕了过去。
    玛丽安突然倒地,造成影院内不小的骚乱。其实她还能听到,也能看到,有个妇人走上来为她做人工呼吸,接着一个男人轻轻地扶着她,慢慢地走出影院,来到外面的灯光下。
    此时,玛丽安的大脑中一片空白。杰里是个废人了,他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杰里了。玛丽安一遍一遍地对自己说着,泪水忍不住地哗哗地流了出来。但不管怎样,他还活着,现在他需要妈妈的保护,一定得找到他,一定。
    不知哪来的勇气,玛丽安开始给总统写信,她请求总统救救杰里。信发出去了,寄向了华盛顿。
接下来的日子里,玛丽安每天都在想着那封信,它能到达总统的手里吗?总统会重视这封信,并想着法儿来拯救自己的孩子吗?总统会不会把这封奇怪的来信看成是笑谈,不屑地扔进废纸篓里去?
    玛丽安的情绪越来越差,她做起事来也开始丢三拉四。不过,她还是强撑着一次次地去看那部纪录片。她仔细地看着关押杰里的那座监狱,不过,她又意识到,就算是知道了那所监狱在哪,她能去越南吗?救出杰里,只是她这个老太太的梦呓罢了。
    特里萨夫妇度假回来了。尽管玛丽安守口如瓶,但还是被特里萨看出了蛛丝马迹,特里萨偷偷地看了姐姐的行李袋,里面有墨西哥几十个城市的地图,上面凡是有电影院的地方,都被红笔圈上了。特里萨把心中的疑问告诉了丈夫,她的丈夫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夫妻俩决定和在美国的姐夫联系一下。
    特里萨很快从玛丽安丈夫那儿知道了问题所在,她和丈夫一道去了电影院。他们背着玛丽安看了那部纪录片,那个可怕的镜头出现时,特里萨泪流满面:“天哪,真的是杰里!亲爱的,你应该拿起你的笔来,帮帮我姐姐,不,帮帮一位伟大的母亲。”
    两天后,一篇题为《救救杰里,一位可怜的战俘,还有他的妈妈》的文章登上了墨西哥地方报的头版。报上还登出了玛丽安的照片,她正可怜巴巴地坐在屋内出神,目光呆滞地看着前方。
    新闻在全市引起了轰动,舆论在媒体的带动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声音:“帮帮这位美国来的伟大母亲。”很快,这篇新闻被墨西哥全国性的报纸转载,甚至还有一些传到了美国。
    与此同时,玛丽安的那封信也寄到了华盛顿。总统读过信之后,第一个反映是不可思议:哪有那么巧的事情呢?调查后,总统了解到,那部纪录片实际上是一位战地记者偷拍的,最后那个兵因为在战争中受到了极大的惊吓,已经成了一名白痴,因为怕在国内放映时引起不好的影响,所以做了剪辑处理。
    这时,美国国内一些大报也开始刊登墨西哥传来的那篇新闻,新闻在全国引起了轰动。总统感到了莫大的压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