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孙策-第4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了一眼有些焦急的孙策,周瑜笑道:“我的总督大人。你未免太心急了,一下来这么多问题,要小弟先回答哪个呢?呵呵!”
  还在分心思索的孙策顿时反应过来,看了同样在微笑的看着自己的二张一眼。
  带着几分自嘲的笑道:“哈哈,是啊!我这倒是关心则乱了,一路回来都是在想这几件事。还真是有点糊涂了。公瑾你来说说最近的情况吧!”
  “是,总督大人!自我军歼灭为祸河东的匈奴骑兵之后,并未向河内郡兴师问罪。大军一声不吭的撤了回来,这那个原本投向袁绍的眭固变得很是惊疑不定。
  他暗地里托了许多的人帮他打听咱们撤军后的意图,对袁绍的态度也变得有些不即不离。小弟就放了一些小道消息给他。这不,前日他的请罪文书已经送到金陵。
  表上所说是因郡中初定,一切都还在混乱之中。他的士卒也是一时不察之下,让匈奴骑兵从郡中穿过,至于其他的他就不太知情了。
  至于袁绍与曹操两军正忙于交战,双方不时互有攻守,对京畿反到并无异动!”
  “不太知情!”张昭有些咬牙切齿的道:“实在是无耻之徒,这些匈奴骑兵可是在河内隐藏了半个月才再次出现,他来一个不太知情就可以将自己置身事外了吗?”
  在金陵已经呆了两日的张昭,当然早已听到河东之战的一切情报。同是江南军的中心人物,三人这几日又时常在一起商议各项事务,周瑜与张纮收到战况情况,自然不可能瞒着他。
  看着这个与自己情同手足的同乡一脸义愤的样子,张纮微微一笑。
  “子布,勿要生气,难道你忘了那些潜入安邑城中的胡人,所用的手段了吗?”
  张昭猛然醒悟:“对呀,有人给他们路引!也只有新占河内的眭固那贼子,才敢做出这样的事来。胆敢勾结外族,荼毒我大汉百姓。这些汉贼与同谋者,也该将之千刀万剐,诛灭他九族才是!”。。)


 第一一六章掠地招人

  见张昭一脸的愤怒,周瑜急忙劝道:“两位张公,眭固此人必死,这已是毫无疑问之事。不过要他死,眼下还不是时候!不然咱们的总督大人就在早就在回军之时,就顺道将之剿灭了。
  可是两位想过没有,若是他被消灭,咱们难免要直面袁绍的大军。那样一来,咱们想要对进行中的袁曹之争置身事外,就不好在其中运作了!呵呵!”
  说到最后,看到干练的二张都是一脸的了然,周瑜也显出一个大家都明白的笑容。两虎拼死相争,猎人做壁上观,永远都是最好的应对手段。
  转而向着孙策说道:“总督大人特意派叔至等人,不远万里将那左贤王刘豹的人头,送回匈奴王庭。是想要向他们的右贤王示好吗?”
  不解其中来龙去脉的张昭有些不解的道:“咦?公瑾,这送人头回去,应该是向他们匈奴人示威,显得我大汉如今强硬才是。这怎么能算是示好呢?可惜了陈到这个机灵小子。”
  在张昭想来,那些向来不拿汉人当人看的匈奴人。看到他们左贤王脑袋时的第一反应,只怕就是拔刀杀死送头之人。
  不论陈到还有跟着送头之人有多武勇,也不可能挡住十万匈奴骑兵的攻击。陈到此去,可以说是十死无生的险境。对陈到颇有些好感的张昭,当然会为他陷身死地感到可惜。
  身为情报总管的周瑜依旧平和的笑道:“张公有所不知,如今匈奴单于新亡,匈奴人的新单于尚未定下。匈奴人这两个贤王彼此间正是争位的最大对手。
  加之此前匈奴右贤王在帮助皇上迁都,对凉州军作战中损失惨重。除了得到一个匈奴校尉的名号,别的什么也没有了。连他原本的战马也被太史将军抢个干净。
  如若是正常的情况,这右贤王已经失去了继位的可能。他匆匆赶回匈奴王庭,必定是想要在族人寻求支持,以期能翻身上位。
  不过按照匈奴人强者为尊的习俗,只要他的对手左贤王稍有建树。他根本就没有继位的可能。这也是那个左贤王刘豹,狠下心来掳掠我数千汉人的缘由。
  若是如他之前设想,能掳到这么多强壮、美貌的男女奴隶,再加上能捉些卫家的人去大漠。不论男女,必然会深得那些匈奴人的拥戴。卫家之人,对匈奴人的影响太深了啊!”
  听到此时,张纮终于大笑起来:“可惜这左贤王刘豹实在太过贪婪,劫了陈留郡不够,还要打河东的主意。偏偏他行事太过恶毒,让老天也看不过眼。终被咱们的总督大人碰上了。
  这也是注定这匈奴人刘豹没有当蛮人单于的命啊!如此看来咱们无意中反而是帮了那右贤王一个大忙了。
  甚好。如此甚好,叔至那小子只要应对得当,此行也不至于太过危险了。”
  孙策好笑道:“嗯!去卑是我们江南军的好朋友,我们会一直支持他的!我也写了封信让叔至带给他,相信这家伙能在大汉呆过这几年,不会跟他的族人们一般,没有见识的!”
  房中四人一时都是心情轻松的大笑起来,原本担心的张昭也是完全放心了。若是情况变得如此有利,陈到还会死掉,那也如刘豹一样。只能说是他命不好了。
  其余三人却不知孙策在大笑之时。却想着根本不能为别人所知的秘密:“他们可能根本猜不到,只因小琰被我先收入房中。这才让势在必得的刘豹在失手之后,选择铤而走险强攻河东吧。
  当然如今消灭了左贤王刘豹,他的儿子刘渊再也不可能出现了。不过这样也只是灭去了后来五胡中的一支而已,却一定会有另外的一支胡人来代替后赵的地位。
  想要彻底平息五胡之乱,一是让大汉强大到有一定的防御力,让胡人不敢轻易进犯中原。
  二就是让大汉相对强大,却有足够的攻击力,杀的胡人不敢不服,这才是制胡之王道。
  等他们衰弱到极点之后。再慢慢的加以收伏,融合。到最后让他们都如后世一般,融入我大汉一族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啊!”
  几人笑过,周瑜看到孙策又显露出询问的眼神,急忙道:“益州还不曾有确实的消息回来,想想那刘璋对咱们总督大人所安排的换岗。还有所疑虑吧!
  必竟这不单是换个地方当州牧,同时更是要交出手中的兵权。刘璋未必能有这份决心,舍得放弃手中的权力啊!或者他还在观望也未可知!”
  听周瑜所言,张纮也是深思着道:“刘氏父子入益州数年,也算经营出了一些根基。不过刘焉亡后,这刘家少子终究接手不过两年,在州郡之中的根基还不算稳固。
  此时将之调离,才是最好的收伏益州之法。是真正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啊!主公果然高明!”
  张昭也是笑着附合道:“看来那刘益州,应当是在观望我军在交州的战力了!若是能摧枯拉朽般的击败交州士家,那他必然会来扬州上任。否则,怕是他会想方设法的留在益州了。”
  “嗯!张公所言甚是,看来这圣旨的效力,还是要有相应的战力来保障才能很好的施行啊!公瑾,说说交州的局势吧!奉孝他们去了这许多日子,也该有个结果了。”
  “呵呵,是啊!交州前日有消息来,各路大军都已就位。眼下正与士家所属相对峙,士家应当与那刘璋一般,都是在犹豫是战是降了。
  不过相对来说,我大军都已压境,士家的压力可是要比刘璋的大许多。据郭祭酒的军报来看,交州的局势在这几日应当就会有结果了!咱们只管放心等郭祭酒的好信就是!”
  “嗯,如此甚好!”孙策心头一松,脸上绽开一丝笑容道:“公瑾,你记着给奉孝传话。等他将交州平定了,就将子明的山地军调向益州附近,给那边加些压力!
  让陷阵营留一万人马坐镇交州之外,由高顺将主力带回金陵。大军回来之后,想袁曹两家也应当分出了个胜负来了。就算是获胜的一家,怕也是元气大伤,再难挡我军兵锋。
  记得大军出动时,第一个就要将那眭固拿下正法,至于诛九族就不必了。我认为只将他眭家直系男丁处置干净即可。这样也足以警告那些想要与胡人勾结,中饱私囊的地方官吏了。
  还有命兴霸与靖海率海军再次南下,开始第二次巡海行动。让他们早日划定我大汉的海疆才好。往后还要分出第一、第二海军,定期巡海、探海才行。
  只要愿意与我大汉亲近,经商的南方国家,我们都要加以保护。不过我以前说过的那些岛屿上就只要加以掠夺即可,特别是那几个有大量银矿的蛮荒部族。
  让那些岛上的土人,都做为奴隶为大汉挖银矿去,速度要快!往后稳定下来,咱们就会需要大量的银两。金银之属,总是越多越好!”
  说着话,孙策的手在南方海域的某几片位置划了一个又一个圆。这里面自然会有那些屡屡拿汉人不当人,肆意进行掳掠、屠杀的异族猴子,只不过让他们提前两千年还债而已。
  美州的海途对于风帆动力的木质海船来说太过遥远,只能是在将来派一只海军去慢慢的探索。
  但是资源丰富的澳州却是眼前一定要占领的,年产两千吨以上的银产量,加上那个印泥等几处每年数百吨的产量,就足够大汉来发行银制货币了。
  更不要说与银矿伴生的大量金矿、铜矿、铝矿、宝石矿之类的矿产了。有那些奴隶的免费挖掘,这些贵重金属,就会源源不断的进入大汉,成为大汉迅速强大并继续扩张的资本。
  做为主公的孙策每说一条,用心的周瑜就已经将之记下。根本没有人想要去问主公为什么会知道这些。而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如今天下最强大的大汉海军去实行这样的行动。
  忠心耿耿的士卒们,根本不可能想要质疑带着他们,奔向一个又一个胜利的主公。
  士卒们接到军令,他们要做的就是只管执行。主公乃是天人,自然是天上、地下、海中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又有什么可疑问的呢!
  看着纸上越来越多的字迹,孙策沉思了片刻:“公瑾、两位张公,眼下这要管理的地盘突然扩大如此之多,咱们的人手还是显得太少。
  让属下的各郡县还要加大招贤的力度,以往那些有识之人,自命清高不愿来。如今有了皇上,这些应该都不是再借口,为朝廷出力他们总有面子了吧!
  不过对那些与我军相抵触的死忠分子,星火营也要加大监控的力度。不要给他们可乘之机才好,这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物。查到一个就处置一个。
  他们太过悠闲,就让他们自己去屯田。不分老少有收获才有饭吃,不然饿死也是活该!”
  对历史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初起时的混乱局面,孙策当然知道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对那些没有多少用处,却偏偏喜欢自以为是的遗老遗少,皇亲国戚。孙策可不会与他们客气。。。)


 第一一七章爱妻小桥

  做傀儡就要有傀儡的觉悟,与献帝一样,只要他们这些人不出扰人的手段就行。不然军管加劳改就是这些人唯一的下场。
  虚弱到极点的大汉想要稳定重建,迅速崛起,朝廷上下就只能有一个声音。
  孙策有些不怀好意的想着:“据说如今的陆贾经过两年屯田,身体已经变得十分强壮,而且悔过态度良好。说不准什么时候,也许过个三年五载之后,就会将他放回出来。
  这个人,大的手段没有,担任个小县令之类的职位还是比较胜任的。陆贾的改变也说明屯田对这些人的思想改造是十分有效的。”
  孙策同样不介意,对那些自视甚高的皇亲们用上这招。
  摇了摇头,孙策向着总揽大局的张昭问道:“张公,这科举之法应当已完善了吧!过几日给皇上过目一下,就向天下颁布!这将是我大汉举官的唯一最主要途径!是立国的根本办法!”
  说到科举,张昭也是满脸的敬佩道:“主公大才,属下不得不佩服你一番。你定下的纲领经陈群、庞统两人仔细修订,完善之后,属下算是明白其中对大汉千万读书人的吸引力!
  科举一出,必然是士子归心!如此新颖完善的荐才制度,必能让我大汉的权力落到有真正才学的士人手中,大汉未来的发展必定不可限量啊!”
  张昭与张纮都是想要对朝廷进行大力改革的,而孙策推出的科举无疑是最根本的手段之一。
  对张昭的赞扬,孙策只是微微一笑。在自己的强力推行之下,科举当然能让大汉带来耳目一新的进步与改变。
  “哈哈,张公,你可实在是过奖了!此事还要两位张公,与本总督一起仔细把关才好。以免得在真正施行中,被人误用出现些许偏差!
  还有,公瑾!对这几个人要重点关注一下。一是临淮东城的鲁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