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净道论-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患,如是这瑜伽者由于坏随观,于现起怖畏的一切诸行中,完全无
  喜无乐,但见过患。如是见者,是名过患智的生起。下面是有关于
  此的说法:
  “如何怖畏现起之慧成为过患之智?生起是怖畏,这样的怖
  畏现起之慧成为过患之智。转起是怖畏……相是怖畏……造作是
  怖畏……结生是怖畏……趣是怖畏……发生是怖畏……起是怖
  畏……生是怖畏……老是怖畏……病是怖畏……死是怖畏……愁
  是怖畏……悲是怖畏……恼是怖畏,这样的怖畏现起之慧成为过
  患之智。
  不生起是安稳,为寂静之道智。不转起……乃至无恼是安稳,
  为寂静之道智。
  生起是怖畏,不生起是安稳,为寂静之道智;转起……乃至恼
  是怖畏,无恼是安稳,为寂静之道智。
  生起是苦,这样的怖畏现起之慧成为过患之智;转起……乃至
  恼是苦,这样的怖畏现起之慧成为过患之智。
  不生起是乐,为寂静之道智:不转起……乃至无恼是乐,为寂
  静之道智。
  生起是苦,不生起是乐,为寂静之道智;转起……乃至恼是苦,
  无恼是乐,为寂静之道智。
  生起是欲乐,这样的怖畏现起之慧成为过患之智;转起……乃
  至恼是欲乐,这样的怖畏现起之慧成为过患之智。
  不生起是无欲乐,为寂静之道智;不转起……乃至无恼是无欲
  乐,为寂静之道智。
  生起是欲乐,不生起是无欲乐,为寂静之道智;转起……乃至
  恼是欲乐,无恼无欲乐,为寂静之道智。
  生起是行,这样的怖畏现起之慧成为过患之智;转起……乃至
  恼是行,这样的怖畏现起之慧成为过患之智。

  不生起是涅槃,为寂静之道智;不转起……乃至无恼是涅槃,
  为寂静之道智。生起是行,不生起是涅槃,为寂静之道智;转起……
  乃至恼是行,无恼是涅槃,为寂静之道智。
  生起、转起、相、造作与结生,
  观此为苦,是过患的智。
  不生起,不转起,无相,不造作与不结生,
  观此为乐,是寂静的道智。
  于五处生起过患的智,
  于五处生起寂静的道智。
  他知解了这十智。
  因为善巧于二智,故于诸见不动摇。
  以知之义为智,以领解之义为慧;所以说于怖畏现起之慧成为过患
  之智”。
  此中:“生起”——是以过去的业为缘而于此世生起。“转
  起”——即已如是生起的转起。“相”——即一切行的相。“造
  作”——是为未来结生之因的业。“结生”——是未来的生起。
  “趣”——是彼结生所趣之处。“发生”——是诸蕴的发生。“起”——
  是“入定者或生起者”这样所说的异熟的转起。“生”——”是为老
  死之缘及以有为缘的生。“老死”等之义则易明了。
  这里生起等的五种(生起、转起、相、造作、结生)是指为过患智
  的基础而说的。余者则与彼等是同义语。即发生及生的二种与生
  起及结生是同义语。趣及起的二种与转起是同义语。老等与相是
  同义语。所以说:
  生起、转起、相、造作与结生,
  观此为苦,是过患的智。
  于五处生起过患的智。
  “不生起是安稳,为寂静之道智”等;是为示与过患智所相反的
  智而说。或者是为由怖畏现起智曾见过患而心有恐怖的人生起这
  样的安心:“亦有无怖畏,安稳,无过患的”。或者因为已善确立生
  起等的怖畏者的心倾向于那相反的(不生起等)。所以为示由怖畏
  现起智而成就过患智者的功德,作如是说。
  此中,那怖畏的决定是苦的,那苦的是欲乐的——因为不能脱
  离轮转的欲乐,世间的欲乐及烦恼的欲乐之故,那欲乐的则唯是
  行;所以说:“生起是苦,这样的于怖畏现起之慧成为过患之智”等。
  虽然这样,但应由于怖畏的相,苦的相,欲乐的相等种种的相的转
  起,而知此(智的)种种性。
  “知解了十智”——即知解过患智者的知解通达证悟于生起等
  的五事及不生起等的五事的十种智。
  “善巧于二智”——是善巧于过患智及寂静道智的二种。
  “于诸见不动摇”——是对于(外道等所说的)由最极的现法涅
  槃等所转起的诸见而不动摇。余者之义易明。

  ——过患随观智毕——

  (五)厌离随观智

  他这样的观一切诸行的过患,则厌离背弃不喜于一切有、生、
  趣、识住、有情居中可破坏的诸行。
  譬如喜住于结多古多山麓的金鹅王,是不喜于旃陀罗村口的
  不净的水坑,但喜于七大湖;如是这瑜伽鹅王,是不喜于善见其
  过患而可破坏的诸行,但喜其具备修习之乐修习之喜的七随观。譬
  如兽中之王的狮子是不喜投入黄金的兽槛,但喜于宽广三千由旬
  的雪山;如是这瑜伽狮子是不喜于三善趣有,但乐于三随观。譬如
  纯白而七处平满以神变飞行的六牙象王是不喜于城市的,但喜
  于雪山的六牙池(六牙)森林的;如是这瑜伽象王是不喜于一切
  诸行,但喜意向倾心以“不生起是安稳”等的方法而见寂静之道。

  ——厌离随观智毕——

  (六)欲解脱智
  这(厌离随观智)与前二(怖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的意义是
  一,所以古师说:“于一怖畏现起而得三名。曾见一切诸行为怖畏,
  故名怖畏现起智;于此等诸行生起过患,故名过患随观;对于此等
  诸行生起厌离,故名厌离随观”。于圣典中亦说:“那怖畏现起之
  慧,过患之智,及厌离的此等(三)法义一而文异”。
  其次以此厌离智而厌离背弃不喜(于诸行)的善男子的心,对
  于一切有、生、趣、识住、有情居中可破坏的诸行,甚至一行亦不执
  着缠缚,唯欲解脱欲出离于一切行。
  譬如什么?譬如落网的鱼,入蛇口的青蛙,投入笼中的野鸡,
  落入坚固陷阱的鹿,在使蛇者手中的蛇,陷于大泥沼中的象,在金
  翅鸟口中的龙王,入罗睺口中的月,为敌所围的人等,都欲从
  彼而解脱而出离。
  如是对于一切诸行离执着者,欲从一切行而解脱者,生起“欲
  解脱智”。

  ——欲解脱智毕——

  (七)审察随观智

  如是欲求解脱于一切有、生、趣、识住、有情居中可破坏的诸
  行,为欲从一切行而解脱,再以“审察随观智”提起及把握彼等诸行
  的三相。他对一切诸行,以终于是无常的,暂时的,限于生灭的,坏
  灭的,刹那的,动摇的,破坏的,非恒的,变易法的,不实的,非有
  的,有为的,死法的种种理由而观“无常”。以因为是屡屡逼恼的,
  是有苦的,是苦之基,是病,是痈,是箭,是恼,是疾,是祸,是怖畏,
  是灾患,非救护所,非避难所,非皈依处,是过患,是痛苦之根,是杀
  戮者,是有漏,是魔食,是生法,是老法,是病法,是愁法,是悲法,是
  恼法,是杂染法等的种种理由而观“苦”。以因为是非可爱的,是恶

  臭的,是可厌的,是可恶的,不值得庄严的,是丑陋的,是弃舍的种
  种的理由而观为苦相的随伴的“不净”。以因为是他,是无,是虚,
  是空,无主,不自在,不自由等种种的理由而观“无我”。如是而观,
  则说是他提起三相而把握诸行。
  然而为什么他要如是把握此等诸行?因为是要成就解脱的方
  便。这里是一个有关于此的譬喻:
  兹有一人想道:“我将捕鱼”,便取一捕鱼的筌投入水中,他从
  筌口插进他的手,在水中捕住一蛇颈,欢喜道:“我已捕得一鱼”。他
  想:“我实得一大鱼”,把它拿上来一看,由于看见了(蛇头上的)三
  根花纹,知道了这是蛇,便起恐怖而见过患(危险),并厌其所捕(之
  蛇),欲求脱离。为作解脱的方便,先自尾端解除他的(被缠的)手
  然后举臂于头上旋转二三回,把蛇弄弱之后而放掉它说:“去!恶
  蛇”!急上池岸,伫望来路道:“我实从大蛇之口而解脱”!
  此(譬喻)中:那人捕住蛇颈以为是鱼而生欢喜之时,如这瑜伽
  者起初获得自身而生欢喜之时。他从捕鱼的筌口拿出蛇头而见三
  根花纹,如瑜伽者的分析(诸蕴的)稠密而见诸行之中的三相。他
  起恐怖时,如此(瑜伽者)的怖畏现起智。此后而见过患(危险),如
  过患随观智。厌离所捕,如厌离随观智。欲求于蛇解脱,如欲解脱
  智。作解脱的方便,如以审察随观智提起诸行的三相。如那人旋
  转了蛇把它弄弱不能转来咬人而善巧的放了,如是这瑜伽者以提
  起三相旋转诸行而令力弱,再不能现起常、乐、净、我、的相而善巧
  的解脱它们。所以说:“为成就解脱的方便而如是把握”。
  至此便生起了他的审察智,下面是有关于此的说法:“忆念
  无常者,生起什么审察智?忆念苦……无我者,生起什么审察智?
  忆念无常者,生起相审察智。忆念苦者,生起转起审察智。忆念无
  我者,生起相与转起审察智”。
  此中:“相审察”——是以无常相而知行的相“是非恒与暂时
  的”。虽无先知而后起智,但如“以意与法为缘而起意识”等,是
  依惯例而说的。或者是依于(因果)同一之理,把前后作为一而这
  样说。当知这种方法亦得适合于其他的二句(转起审察,相与转起
  审察)之义。

  ——审察随观智毕——

  (八)行舍智

  (1)(观空)(一行相空与二行相空)他这样以审察随观智而把
  握了“一切诸行是空”之后,再“以我(空)与我所(空)而把握二空”。
  (四行相空)他既如是不见有我,亦不见有其他任何建立自己
  的(苦乐的)资具之后,再把握象这样说的四空:“(一)我不在任何
  处,(二)不在任何人的任何物,(三)(他)不在任何处,(四)任何
  人不是我的任何物”。
  怎样的呢?(一)“我不在任何处”,即他不见有我在任何处。
  (二)“不在任何人的任何物”,即他不见有自己的我属于任何其他
  的人的任何物;这意思是说他不以想象而见这(自我)是属于兄弟
  位中的兄弟,朋友位中的朋友,或资具位中的资具。在“我的不在
  任何处”的句子中,先除去“我的”一字,则成(三)“不在任何
  处”——即他不见有他人的我在任何处的意思。现在再把“我
  的”一字拿(到下句)来,则成(四)“任何人不是我的任何物”——即
  他不见有他人的我是我的任何法;即是说他不见这他人的我为自
  己之兄弟位中的兄弟,朋友位中的朋友,或资具位中的资具这样属
  于任何处的任何法的意思。如是因为他不见于任何处有我,不见
  彼(自我)是属于他人的任何法,不见有他人的我,及不见他人的
  我是属于自己的任何法,是故他得把握于四空。
  (六行相空)他既这样把握了四空,更以六相而把握于空。怎
  样的呢?眼是(一)我,(二)我所,(三)常,(四)恒,(五)常恒,
  (六)不变易法的空……意是空……色是空……法是空……眼
  识……意……识……眼触……这样直至老死都是同一方法的。
  (八行相空)如是以六相把握了空之后,他更以八相而把握空。
  即所谓:“色是不坚实,无坚实,而离坚实如平常所认为的(一)
  常坚实的坚实,(二)恒坚实的坚实,(三)乐坚实的坚实,(四)我
  坚实的坚实,(五)常,(六)恒,(七)常恒,(八)不变易法。受……
  想……行……识……眼……乃至老死是不坚实,无坚实,而离坚实
  如平常所认为的常坚实的坚实,恒坚实的坚实,乐坚实的坚实,我
  坚实的坚实,常,恒,常恒,不变易法。譬如芦苇的不坚实无坚实而
  离坚实,如伊兰陀(蓖麻),如优陀婆罗(无花果),如塞多梵触(树),
  如巴利跋陀迦(树),如泡沫,如水泡,如阳焰,如芭蕉树干,如幻的
  不坚实无坚实而离坚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