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净道论-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akhila——界标)。
  (30)“作意”是作法——于意中工作(置所缘于意中)。因为和前面的
  意(有分)不同的作意故为作意。这有三种:(一)支持所缘(作意),(二)
  支持路线(心)(作意),(三)支持速行(作意)。此中:“支持所缘作意”
  ——是作所缘于意中。它有导向所缘的特相;有使相应的(心、心所)与所缘结
  合的作用;以面向于所缘的状态为现状;以所缘为近因。它是行蕴所摄,因为能
  使相应的(心、心所)支持所缘,所以如御车者。“支持路线作意”——与“五
  门转向”是一同义语。“支持速行作意”——与“意门转向”是一同义语。这里
  是指前一种,不是后二种的意思。
  (31)“中舍性”——是对于诸(心、心所)法抱中立的态度。它有心与
  心所平衡的特相;有遮止太过与不足的作用,或有断绝偏向的作用;以中庸的状
  态为现状。关于它的舍置心与心所的状态,正如御者的舍置平等牵驾的良马相
  似。
  (32~33)“悲”与“喜”,与梵住的解释中所说的方法一样。只有一
  点不同的是:那里的(悲喜)是属于色界而证达安止(根本定)的,这里是属于
  欲界的。有人主张慈与舍亦属于不定心所。然而这是不能接受的;因为依于义
  理,无嗔即是慈,中舍即是舍。
  (34~36)离去身的恶行为“离身恶行”。其他的(离语恶行,离意恶
  行)亦是这样。其次从相等来说,此等三者都有对身恶行等的对象不犯的特相——即是说不蹂躏的特相;有摆脱身恶行等的对象的作用:以不作(恶行)为现
  状,以信、惭、愧、少欲等的德为近因。即是心的不向恶行的状态。
  当知上面的三十六行是和第一欲界善识相应的。与第一善心一样,第二善心
  (亦和三十六行相应),只是由有行而起的一点差别。第三善心,除了无痴之外
  和余者(三十五行相应)。第四善心同样(有三十五行相应),只是由有行而起
  的一点差别。如第一善心所说的(诸行)中,除了喜之外,余者(三十五行)是
  第五善心相应的。第六善心与第五相同(有三十五行相应),只是由有行而起的
  一点差别。其次第七善心,再除无痴外,和其余的(三十四行相应)。第八善心
  亦然(与三十四行相应),只是由有行而起的一点差别。
  如第一(欲界善心)所说的(诸行)中,除了三种离(恶行)其余的(三十
  三行)是与色界第一善心相应的。第二(色界善心),除去寻(与三十二行相
  应),第三(色界善心)更除去伺(与三十一行相应),第四(色界善心)更除
  去喜(与三十行相应),第五(色界善心)更除去不定中的悲和喜(与二十八行
  相应)。在四无色善心中也是同样(与二十八行相应),这里只是在无色界的一
  点不同而已。
  出世间的善心中,先说在初禅的(四)道识的(相应行),与第一色界善识
  中所说的相同,在第二禅等的(四道识的)种类,与第二色界识等中所说的相
  同。但这里没有悲、喜,却决定有离(三恶行),并且是出世间,只此一点差别
  而已。上面是先说善的诸行。
  (2)(与诸不善心相应的行)在不善的诸行之中,先说与贪根中第一不善
  心相应的十七行,即决定依自身生起的十三,不论何法的四种。此中:
  1.触、2.思、3.寻、4.伺、5.喜、6.精进、7.命、8.
  定、9.无惭、10.无愧、11.贪、12.痴、13.邪见,
  此等是决定依自身生起的十三种。
  14.欲、15.胜解、16.掉举、17.作意,
  此等是不论何法的四种。此中:
  (9~10)无惭厌之故为“无惭者”;无惭者的状态为“无惭”。无愧惧
  之故为“无愧”。此中:无惭有不厌恶身的恶行等的特相,或有无耻的特相。无
  愧有不畏缩身恶行等的特相,或以无怖骇为特相。这是略说,若欲详说,当知即
  如惭、愧所说的反面。
  (11~12)依此而(相应法)贪故,或自己贪故,或只是贪故为
  “贪”。依此而(相应法)愚痴故,或自己愚痴故,或只是愚痴故为“痴”。此
  中:“贪”——有把持所缘的特相,如捕猿的粘В挥姓匙诺淖饔茫缤队谌裙
  的肉片;以不施舍为现状,如灯上的油垢;于诸结缚之法认为有乐味为近因。当
  知贪能增长爱河而趋向恶趣,犹如急流的河而向大海一样。“痴”——有心的暗
  冥的特相,或以无智为特相;有不通晓或覆蔽所缘的自性的作用;以不正的行为
  或暗冥为现状;以不如理作意为近因。当知痴为一切不善的根本。
  (13)依此而(相应法)邪见故,或自己邪见故,或只是邪见故为“邪
  见”。它有不如理的见解的特相;有执着的作用;以邪的见解为现状;以不欲见
  诸圣者等为近因。当知邪见是最上的罪恶。
  (16)“掉举”——是心的浮动状态。有不寂静的特相,犹如给风吹动的
  水波;有不稳定的作用,如风扬旗帜;以散动的状态为现状,如投以石而散布的
  灰尘;由于心不寂静而起不如理的作意为近因。当知掉举即是心的散乱。其余诸
  不善行,当知如前面的善行中所说。只有不善的状态,是因为不善之故为卑劣,
  这些是和彼等诸善行的一点差别。当知上面的十七行是与第一不善识相应的。第
  二不善心也和第一不善心相似,但这里是有行而起,并有惛沉、睡眠二种不定的
  心所(有十九行相应),只有这一点差别而已。
  此中:心的沉重为“惛沉”。心的倦睡为“睡眠”。即说此等是精神萎靡缺
  乏勇气不堪努力之意。惛沉与睡眠合为“惛沉睡眠”。此中:惛沉以不堪努力为
  特相;有除去精进的作用;以心的消沉为现状。睡眠以不适业为特相;有闭塞
  (其心)的作用;以心的沉滞或眼的昏昏欲睡为现状。这两种都是由不乐及欠伸
  等而起不如理的作意为近因。
  第三不善心,如第一不善心所说的诸行中,除一邪见,而有不定的慢,唯此
  差别,余者相同(亦有十七行相应)。“慢”以令心高举为特相;有傲慢的作
  用;以欲自标榜为现状;以与见不相应的贪为近因。当知慢如狂人相似。
  第四不善心,如第二所说的诸行中,除一邪见而有不定的慢,唯此差别,余
  者相同(有十九行相应)。第五不善心,如第一所说的诸行中,除去一喜,与其
  余的(十六行)相应。第六不善心,亦如第五所说,唯一不同的,这里是从有行
  而起,并有惛沉、睡眠二不定(有十八行相应)。第七不善心,如第五所说,除
  见而存一不定的慢(有十六行相应)。第八不善心,如第六所说的诸行中,除见
  而存一不定的慢,余者相同(有十八行相应)。
  其次于嗔根的二不善心中,先说与第一心相应的十八行:即决定依自身生起
  的十一,不论何法的四种,及不决定生起的三种。此中:
  1.触、2.思、3.寻、4.伺、5.精进、6.命、7.定、8.
  无惭、9.无愧、10.嗔、11.痴,
  此等是决定依自身生起的十一种。
  12.欲、13.胜解、14.掉举、15.作意,
  此等是不论何法的四种。
  16.嫉、17.悭、18.恶作,
  此等是不决定生起的三种。
  此中:(10)由此而起嗔故,或自嗔故,或即以嗔故为“嗔”。它有激怒
  的特相,如被击的毒蛇;有(怒)涨(全身)的作用,如毒遍(全身的作用)相
  似,或有燃烧自己的所依(身体)的作用,如野火相似;以嗔怒为现状,如敌人
  获得机会相似;以起嗔害的事物为近因。当知嗔如混了毒的腐尿一样。
  (16)嫉妒作为“嫉”。它有嫉羡他人的繁荣的特相;有不喜(他人的繁
  荣)的作用;以面背(他人的繁荣)为现状;以他人所得的繁荣为近因。当知嫉
  是结缚。
  (17)悭吝故为“悭”。它有隐秘自己已得或当得的利益的特相;有不能
  与他人共有他的所得的作用;以收缩或吝啬为现状;以自己的所得为近因。当知
  悭是心的丑恶。
  (18)轻蔑其所作为恶所作,此种状态为“恶作”(悔)。它有后悔的特
  相;事后悲悔有已作与未作的作用;以后悔为现状;以作与未作为近因。当知恶
  作如奴隶的状态。
  其他诸行,已如前说。上面所说的十八行,是和第一嗔根的心相应的。第二
  嗔心亦与第一相同,唯一差别的,这里是从有行而起,并于不定之中存有惛沉及
  睡眠(有二十行相应)。
  于痴根的二心中:先说疑相应心(所相应的诸行):
  1.触、2.思、3.寻、4.伺、5.精进、6.命、7.心止、
  8.无惭、9.无愧、10.痴、11.疑此等十一种是决依自身
  生起的;12.掉举、13.作意这两种是不论何法,合有十三行
  相应。
  此中:(7)“心止”只是维持心的静止的弱定。(11)不能治愈其心故为
  “疑”。它有怀疑的特相;有动摇的作用;以不决定或无决定见为现状;由疑而
  起不如理的作意为近因。当知疑是行道的障碍。
  其次掉举相应心(所相应的诸行),如疑相应心中所说的,除去疑,而存其
  余的十二行。但这里由于无疑而起胜解。合胜解而成十三行。因有胜解,故可能
  成为强定。并且这里的掉举是决依自身生起的,胜解则属于不论何法。当知上面
  所说的是不善行。
  (3)(与异熟无记心相应的行)无记的诸行中:先依异熟无记的无因与有
  因,别为二种。此中,与无因异熟识相应的行为无因,于无因中,先说与善及不
  善异熟的眼识相应的行有五种,即决依自身生起的触、思、命、心止,及不论何
  法的作意。与耳、鼻、舌、身识相应的行亦同样。二异熟意界(39、55)
  (相应的行),同前面的五种,再加寻、伺、胜解为八种。但于此中的喜俱心
  (40),更加一喜(有九行相应)。
  其次与有因异熟识相应的行为有因。此中先说与八欲界异熟(42~49)
  相应的行,与八欲界善心(1~8)相应的行相似;但这里没有(八欲界善心中
  所说的)悲与喜二不定(心所)——因为悲喜是以有情为所缘,故异熟心中是没
  有的;并因为欲界异熟心,一向是小所缘的,所以不但没有悲喜,也没有三种离
  在异熟心中。如说:“五学处只是善的”。
  其次与色界、无色界、出世间诸异熟识(57~69)相应的行,等于那些
  善识(9~21)相应的行。
  (4)(与唯作无记心相应的行)唯作无记亦依无因、有因,别为二种。此
  中,与无因唯作识相应的行为无因。他们与善异熟意界、(39)及二无因意识
  界(41、40)相等。但这里的二意识界(71、72)增加精进,由于有精
  进,故亦可能成为强定。这便是这里的唯一不同之处。次与有因唯作识相应的行
  为有因。此中:先说与八欲界唯作识相应的行,除去三离,余者等于八欲界善心
  相应的行。关于色界、无色界的唯作心相应的行,完全等于彼等善识相应的行。
  当知上面的是无记行。
  这是详论行蕴门。

  (六)关于五蕴的杂论

  (1)(五蕴的经文解释)上面是先依阿毗达摩中的句的分别法而详论五蕴
  门。其次,世尊曾这样的详说诸蕴:“任何色不论是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
  或内、或外、或粗、细、劣、胜、远、近的,集结在一起,总名为色蕴。任何受
  ……任何想……任何行……任何识,不论是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乃至总
  名为识蕴”。
  上面所引的文句中:“任何”是遍取无余之意。“色”是给以限止于超过色
  的意义。由于这三字的结合,便成色的包括无余之义。然后开始对此色作过去等
  的分别——即此色,有的是过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