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惊变-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敬佩,而且军令甚严。有时战斗激烈,有些将士会不自觉的后退,张巡就在阵地上对他们说:“我就在这里绝不离开,你们都应该为我回去与敌人继续交战。”所以将士无人敢再后退,又都纷纷向前,与叛军死战,最后都能打退敌人的进攻。但张巡并不是一个霸道的人,他待人很诚恳,胸怀坦荡,加之他随机应变,出奇制胜,并且赏罚分明,能够与部下同甘共苦,在军中威信很高,他部下将士都肯为他拼死效力。 

  但睢阳毕竟已经十分凄惨了,坚守睢阳的士兵仅剩下六百人,张巡和许远把全城分成两部分,各带一人,亲自率兵固守,张巡就守在东北,而许远则守在西南。二个人和士兵们共患难,一起吃茶纸饭,日夜苦战,再没有下过城楼。对于攻城的叛军,张巡则动之以理,晓之以情,以他们的这种逆境,居然说动了前后二百人来投诚,并为之死战,看来张巡的口才也是很出色的。 

  睢阳一直是在自己坚守,孤城向敌——当是时,许叔冀在谯郡,尚衡在彭城,贺兰进明在临淮,可是谁都拥兵不肯来救睢阳。不过我们也不能太责备这三个人,因为这就和当初许远不愿分粮给另两郡是一样的道理:万一那座城投降怎么办呢,岂不是白派兵去了?一旦分兵,若叛军转而猛攻自己的城,那自己又如何守得住呢?事实上,如果是这种担忧的话,是大有可能成为现实的,但说什么,见死不救都十分让人遗憾。没有援兵支持的睢阳城,守卫起来日益艰难了,别人不肯主动来援,如果自己去求援呢,未必不会没用吧。张巡这么想着,便让南霁云带三十名骑兵突围出城,到临淮去求救。南霁云出城相当不易,有数万叛军来阻挡,但南霁云十分勇猛,帅这三十骑兵直冲敌阵,左右开弓,几乎所向披靡,等突出重围后,南霁云这边仅伤亡了两名骑兵。来到临淮,南霁云见到了贺兰进明,向他表达求援的意思,贺兰进明则说:“现在睢阳城不知存亡,就算派援兵去,怕也没什么用。”南霁云说:“我以死向您担保,睢阳现在绝没有被攻陷。再说睢阳如果被叛军攻下,下一个就轮到了临淮,我们两城就好像毛和皮相依,皮之不附,毛将焉存?将军怎能见死不救呢?”贺兰进明很喜欢南霁云的这份率直和勇猛,但终究还是不肯听他的劝告,并强行把他留下,酒食侍侯,好好的招待他一番。南霁云见此,十分悲伤,哭着说:“我突围出来的时候,睢阳城中的将士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粮食吃了,就算我想在这里吃下这些美味,但又怎么能咽得下去?将军您手握强兵,眼看着睢阳就要陷落,却丝毫没有救援之意,这岂是忠臣义士的行为?”说罢,南霁云咬下来自己一个手指头,交给贺兰进明,并说:“我南霁云既然不能完成主将交给的任务,就请留下我的一个手指以表示信用,我也好归报主将。”座中的人见此都很受感动。但感动归感动,贺兰进明最终也没有派出一个人。贺兰进明之所以不敢轻易分兵救援,除了担心张巡、许远将来的功名会超过自己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房琯当初嫉恨他,任命他为河南节度使,又让许叔冀作他的节度都知兵马使,两人都兼御史大夫,而许叔冀自恃所部兵力强壮,而且与贺兰进明又是一样的官职,不肯接受贺兰进明的节制,所以贺兰进明担心许叔冀会乘机袭击他——那么,我们怨尤的黑名单上,除了李巨、贺兰进明,现在又加上了一个许叔冀,睢阳城破的责任,他们都有份。这样,南霁云只好离开临淮,重又回到危城睢阳。但,三十人出城还好办,入城却是怎么也不可能,所以他又到达宁陵,还好,宁陵城使廉垣肯与他一起去睢阳,于是他们率步、骑兵三千人,于八月初三的夜里,突进叛军的包围圈里,边战边进,终于进到睢阳城中,伤亡十分惨重,只剩下了一千人得以入城。当南霁云将贺兰进明不肯来援的消息说出来时,城中将士和官吏得知救兵无望,最后一点希望都被这无情的拒绝击的粉碎,无不痛哭起来——虽然一千二百多年了,我们不可能听到当年睢阳城中悲凉绝望的哭声,但单看文字足以使我们也难过起来。前面已经难过了几次,记忆犹深的是悲情三人组的悲惨下场,还有颜杲卿和建宁的死,而睢阳未破,已足以令我们先难过一阵子,后面的事情,可想而知,是比这还要凄惨的。叛军知道没有睢阳无援兵来救,又加紧了围攻。 

  终于,睢阳城中的粮食吃尽了。这时有人建议:放弃睢阳,向东撤退。张巡与许远就此商议,一致认为:“睢阳是江淮的屏障,如果放弃睢阳,那么叛军将长驱直入,侵占江淮。如果能守住睢阳,哪怕只是守一天算一天,也比放弃要好。而且睢阳将士在饥饿病累的折磨下,体质都已经很弱了,要撤退也必定是走不掉的。战国时七国争雄,同盟国之间还会互相救援,说不定我们周围的将帅还会来救我们的。”如果说这是三个理由,第一点是从大的角度出发,是为了国家而守睢阳;第二点是从自身条件考虑,即使走也未必能跑得过人家;第三点则是有点画饼充饥了,虽然他们很难得的没有绝望,但却注定要失望。在这三点理由下,许远、张巡最终没有主动离开睢阳半步。 

  睢阳城中没有粮食了,怎么办?起初不是还用粮食混着茶纸吃么,后来就单吃茶纸;茶纸也吃完了,就把马杀了食用——马是战将最亲密的伙伴,如今为了生存,不得不杀这些最好的朋友,只怕吃的时候也是和着泪下咽的;但马也被杀光了,大家只好到处去抓鸟雀,鸟是会飞的,不好抓,但地上的动物就好抓一些,于是大家同时也挖地寻觅着老鼠。鸟还好些,但老鼠这么恶心的东西都不得不吃了,睢阳将士是多么无奈,但鸟鼠也有吃完的一天,还有什么替代品呢?——人。张巡先做出了榜样,杀死了自己的爱妾,给士兵们吃,许远也起带头作用,杀死了他的家奴。但几个人无非也只能是吃几顿,要解决问题,给所有人找着食物,该怎么办?没有办法,张巡下令,把城中的女人全都搜寻出来,杀死后吃掉。然后女子也都被吃光了,接下来就轮到了老弱病残的男子。我们可以想象,这时间拖的也太长了,食物的更换历经了好几个阶段,最后终于到了最顶级的吃人。而城中的人都知道,无论怎么样,最后都是死,城不破,会饿死,也许还没等自己饿死,先被人吃了,而城破的话,叛军屠不屠城都是没准的事,但叛军烧杀掠夺几乎是必然的。反正都是死,那人们也就不存在叛变的想法了——只怕是叛变也没机会,不叛变,也许被吃的还晚点,叛变的话就会有一群忠心耿耿却又饿的眼睛发绿的将士围上来……到最后,总共吃了两三万人,城里剩下的来的就只有四百将士。唉,想当初张巡初守睢阳时,士兵有一万人,城中百姓有数万,张巡每见一个人就询问他的姓名,后来几乎都认识了,可是现在,除了战死的、饿死的,被吃掉的也有这么多,张巡自己心里也一定不好受。睢阳前后大小战斗总共有四百多次,杀敌十二万人,用的守城器械和武器却都是从敌人那里缴获的。但,他们真的没有力气了。 

  十月初九,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睢阳城,被攻破了。叛军登上了城头,城中将士们因为病弱,无法再战,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张巡知道大势已去,向西拜了两拜,说:“我已经尽了全力,但没有守住睢阳,既然生时不能报答陛下的恩德,死后也要化成厉鬼杀死叛贼!”城陷,张巡和许远都被俘虏。叛军士兵把张巡押到尹子奇面前,尹子奇问张巡说:“闻君每战裂齿碎,何也?”尹子奇是个出色的机械师,医理知识却很匮乏,建议他至少看看一个广告:“牙好,嘿,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人如果营养不良,对牙齿确实有影响,后期睢阳城中虽然开荤,可是那是人肉,想想就很难受,而且还要天天吃(是真正的难受啊,光凭看文字胃口里就已经要翻江倒海了),必会造成肠胃不适。张巡回答说:“吾志吞逆贼,但力不能耳。”尹子奇就让人用刀撬开了张巡的口中探视,发现确实只剩下三四颗牙齿,印证了传言的真实性。尹子奇当真以为是张睢因痛恨他们所以日夜咬牙,因此十分欣赏张巡的忠义,不想杀掉他。其实张巡这数月来肯定是痛恨叛贼痛恨到咬牙切齿的地步,但没有营养不良的条件,要想把牙咬碎也不是件容易事。尹子奇也堪称大将,他能遇到这样的一个对手,惺惺惜惺惺,所以本心上还是不想杀的,但他的部下对他说:“张巡这样的人到底是忠于唐朝的,怕不能为我们所用。再说他深得军心,如果不杀掉他,后患无穷。” 

  于是,张巡、南霁云、雷万春等三十六人全部被杀害了。临刑前,张巡面不改色,慷慨就义。之后,尹子奇把许远送往洛阳,和哥舒翰、程千里等人囚在一起。这位被《新唐书》归到“奸臣传”中的许敬宗的曾孙,最终也没有投降,在安庆绪离开长安时,被严庄杀害。 

  最后,睢阳终于没有成为唐朝彻底的弃婴,他们的救兵终于赶到了,是当时刚上任不久的河南节度使张镐,在得知睢阳危急后,率兵日夜兼程来到这里。路途中,张镐一边紧赶,一边向浙东、浙西、淮南、北海等节度使还有谯郡太守闾丘晓发书告急,让他们也来救援。可惜,当张镐到达的时候,睢阳已经被攻破三天了。张镐在城下一定十分悲愤,但我们真的不能怪他来晚了,他尽了力,日夜兼程,而且他是唯一的一个不计能否援救成功使自己担负什么责任、或是计较张巡功劳在自己之上而前来救援的人,我们除了跟着他一起悲愤,对张镐也油然而生出一种敬意。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有人怕失败,怕担责任,没有赶来。此人便是闾丘晓。悲愤之下的张镐把他召来,然后杖杀。其实张镐的棍杖,实在应该多杖几个人才是。但说什么都太晚了…… 

  睢阳保卫战,意义重大,正是由于有了张巡、许远在睢阳的死守,扼住了叛军向南方进军的咽喉,防止战乱波及更多的地方。但对于张巡最后迫不得已的吃人,则遭到了非议。在当时就有人认为,张巡死守睢阳,不肯撤离,与其在城中杀人而食,不如弃城以保全人命。于是张巡的朋友李翰,为张巡作传并上奏肃宗,说:“张巡率兵以寡敌众,以弱制强,奋力保全江淮地区,一直等待着援军来救,然而援兵赶到,睢阳却已陷落。张巡的功劳确实很大。而有人却认为张巡杀人而食是罪过,就连死守睢阳也是愚蠢的行为,这样的贬善扬恶、指斥缺点却不讲其功绩的行为,让人很痛心。张巡之所以固守睢阳,是想等待有人来救援,救兵不至,而城中粮绝,只好杀人而食,这也不是他所愿啊。即使张巡在守城之初就已有杀人而食的用心,以杀害数百人而来保全天下,尚还可以认为他是功过相当,何况他起初绝不可能这么想。现在张巡已为国战死,死者已矣,告慰死者的就只有留下身后美名了。如果不及时记下他的功劳,只怕不久就会被人们淡忘,烈士而不得其名,这才真正可悲。我谨撰张巡传记一卷奉献给陛下,希望能够编列于国史之中。”有了李翰为张巡正名的呼吁,人们才停止了非议。但一千多年来,睢阳城的惨剧仍然不断有人质疑张巡的做法,真的应该这样吗? 

  和张巡有过相似经历的是鲁炅。时任山南东道节度使的鲁炅在南阳守卫,先是叛军将军武令珣攻打南阳,武令珣死后,田承嗣接替他与鲁炅相持。比张巡到死都没看到援军的身影要幸运一些,来瑱和魏仲犀派军来支援,可惜魏仲犀派出应战的将军(就是他弟弟)胆子小,走到明府桥的时候看到了叛军,吓的立刻就跑了。鲁炅大约比张巡更气闷吧,虽然有援军来,可是又和没来有什么区别呢?于是,南阳城也陷入困境,粮食被吃光,人们也相继吃起了老鼠,路上有很多互相枕藉的饿死的人。肃宗得知南阳的情况,虽然没办法支援,但派个人去慰问一番总是办的到的,所以肃宗派宦官曹日昇去南阳宣慰将士。可是曹日昇到南阳之后,因为有叛军的包围,无法入城。曹日昇没有退缩,请求魏仲犀让他单枪匹马冲进城中,传达皇帝的旨意,魏仲犀没有答应,说如果叛军抓住了身为使者的你,那么我也会有责任。这时颜真卿正好从河北赶到,对魏仲犀说:“曹将军冒着生命危险要去传达旨意,您为何要阻拦他呢?如果他不能到达,也不过是死一个使者;如果能够到达,那么就会加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