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林八绝-第6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俊见瓦剌兵来势凶猛,贪生怕死,弃城而逃,可叹杨洪乃宋朝杨家将的后代,他的儿子却自顾自己,不顾军民。独石口一破,阿剌知院的大军长驱直入,连破了马营堡、仓上、云州等塞内八城,直插延庆,进逼居庸关。
  当时,阿剌知院的先头部队西移过来,在怀来城附近出没,方剑明还与这些骑兵见过面,只是没有交手而已,刀神等人从京城赶到怀来的时候,遇上了阿剌知院的兵马,独孤九天率领魔教的弟子和金龙武士抵抗,刀神等人则是赶来土木堡和方剑明会合。
  第二天,方剑明等人取道京城,过居庸关的时候,独孤九天还没有来,由于时间紧迫,方剑明等人没有逗留,直接南下京城。
  独孤九天率领魔教的弟子和金龙武士到居庸关后,没有回京城,留在居庸关,协助守将守关。不久,便发生了阿剌知院假装生病的事。
  那阿剌知院进攻塞内八城的时候,杀了不少军民,同时也掠得了大批的金银珠宝,不过,由于受到大明军民强烈的抵抗,他也损失了一些人马,这时候,也先派人来叫他召集本部的兵马,与也先大军会合,攻打居庸关,直逼京师。
  他可不是也先的打手,这次出兵本来就有些不情愿,现在损失了一些人马,心疼得很,正犹豫要不要去,朱祁嫣恰好来到,送给他价值连城的珠宝,他急中生智,装病不去。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万一也先让他的兵马作为先锋,就算打到了京城,甚至攻占了京城,但那时,他的兵马所剩无几,他怎么跟也先讲条件?
  于是,在也先率军去宣府和大同的时候,他带着自己的兵马在延庆以北一带转悠,之后,听到也先退出塞外的消息后,他也赶紧带兵走了。
  他一走,独孤九天便没有留在居庸关的必要,之前,他就接到东方天骄的来信,说本教的长生瓶现在方剑明手中,他还以为是方剑明从王振手中夺过来的,思忖再三,决定先向刀神打个招呼(他当然明白刀神极为爱护方剑明),又在给刀神的信中说他过几天就到,目的就是想请刀神给方剑明做思想工作。刀神接到他的信后,自然明白,于是便来询问方剑明。
  可惜,方剑明根本就没想过要把长生瓶还给魔教(这倒不是他想占为己有,只要长生童子愿意的话,他送给谁都行),听独孤九天过几天就要来京城,想了想,道:“义父,这件事我会处理好的,你放心吧。”
  刀神见他满有把握的样子,也不再说。随后,两人到了那间用来作为聚会的大屋中,只见四女和文牧枫正在谈笑。至于西门先生、长眉头陀、玄通三人,在他们达到京城的第二天,就被于谦请去帮忙处理一些事情,每天都要很晚才能回来。
  见两人进来,文牧枫忙上去见礼,刀神拉着他走到一边坐下,方剑明则是把手中的剑递给了龙碧芸,道:“芸儿,这把剑有些古怪,你看是怎么回事?”
  龙碧芸见他拿回来一把宝剑,微微惊奇,从他手中接过剑来。
  “我的呢?”东方天骄伸手向他要。
  “你的在这,事先说好了,不管你喜不喜欢,我可不想再去了。”方剑明说着,从怀中拿出金钗,交到东方天骄手上。
  东方天骄双眼一亮,道:“原来是枚金钗。”
  纪芙蓉有些酸溜溜的道:“东方姐姐和龙姐姐的福气真好,我要是也拜太后做义母的话,一定也能得到一份可喜的礼物。”
  东方天骄“咯咯”一笑,把金钗递给她,道:“纪妹妹,你要是喜欢的话,它就是你的了。”
  纪芙蓉道:“小妹可不敢要,这件礼物对于东方姐姐来说,太非比寻常了。”
  东方天骄脸上微微一红,探手要去拧她的娇颜,纪芙蓉娇笑着闪避,却听龙碧芸惊诧万分的道:“这把剑端的古怪,怎么拔不出来?”
  方剑明道:“我试过了好几次,都没有拔出,也不知玄机何在。”
  祝红瘦从龙碧芸手中要过剑,试着拔了几次,也没成功,如此来,大家都万分惊疑。
  刀神上来问道:“明儿,这把剑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方剑明如实说了,刀神从祝红瘦手中要过剑,试着拔了一下,也没拔出,奇道:“这剑果然古怪,难怪王振虽然拥有此剑,但也因为拔不出才会丢在家中。”
  纪芙蓉和东方天骄各试了一次,结果仍让一样。
  倏地,只听龙碧芸失声喊道:“呀,我知道了,这是本门失踪了几百年的龙渊宝剑。”语声颤抖,显见她此刻的心情。
  刀神听后,脸色一变,道:“你说它就是十大名剑之一的龙渊剑?”
  龙碧芸点点头,道:“几百年前,本轩偶获此剑,当时的轩主曾把此剑与本门的‘春夏秋冬笈’练至人剑一心的境界,但到了下一代,此剑为轩中叛逆所盗,不知所踪。这么多年过去,龙渊剑未曾开锋,只怕仍需本门的‘春夏秋冬笈’方能拔出。”
  说罢,面上难掩激动之色,身形一纵,落到了屋外,暗自把“春夏秋冬笈”运起,片刻之后,从她身上一个接着一个的发出了四种气候的真气,当寒冷之气即将转为温和之气的哪一刹那,她玉腕一振,竟把剑给拔出来了,一股强大的剑气直冲天空,龙吟响处,龙碧芸随手一招“笑指东南”,只见剑光暴长,剑花缤纷之中,她的人宛如飘渺仙子一般盈盈半旋,剑尖斜指东南方向,微微一振,四朵象征着春、夏、秋、冬的剑花恰似众星捧月一般升起。
  屋中三女见了,好生惊讶,方剑明见了,暗暗称奇,文牧枫见了,拍手赞道:“龙姨的剑法真好。”
  刀神见了,则是一怔,随后,只见他双掌一合,脸上带笑,宛如孩童般念道:“‘长生现,龙渊出,剑阵成,后克毒’,万事通啊万事通啊,你果然厉害,连我都不得不佩服你了。”从怀内掏出一本剑谱,道:“从明天开始,你们四个女娃娃就专心习练剑,争取在和血手门决战前夕把这本剑谱上的剑阵练成。明儿,子母长生瓶要派上用场了,她们四个需要子母长生瓶的帮助。”
  第五卷 第六百四十三章 郕王登基
  瓦剌退出塞外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城,当时,有不少官员都暗自松了一口气,以为瓦剌不敢再犯,懈怠情绪立生,然于谦在朝会上指出,这很可能是也先的诡计,奏请?王朱祁钰,推荐一批素有才干的人员往守独石口、居庸关、紫荆关三处。
  朱祁钰准奏之后,于谦忽然特请朱祁钰把关在大牢中的石亨赦免并起用,朱祁钰犹豫了一下,便答应了于谦的请求。
  方剑明以“逍遥侯”的身份列席了朝会,当他从朝会下来,便被于谦拉去和他一块到狱中释放石亨。
  这石亨,之前就有说过,在阳和一战中,他见郭敬胡乱指挥,知道会惨败,当时单骑逃跑,他并没有像郭敬那样悄悄的回大同,而是直接去了京师。到了京城之后,因为吃了败仗,又狼狈逃回,被弹劾下狱。不过,石亨这人在军中颇有威望,虽然下狱了,但基本上没吃过什么苦头。
  方剑明陪同于谦到了狱中之后,石亨赶紧站了起来,脸色紧张的道:“于大人,你今天来看我,莫非是有什么不好的消息要告知?”
  方剑明打量了石亨一眼,见他四十多岁的样子,虽在狱中,但气色很好,不像是坐了牢就怨天尤人的哪种人。
  于谦没有立刻告诉他此行的来意,指着方剑明,问道:“石亨,你知道他是谁吗?”
  石亨瞅了瞅方剑明,摇摇头,道:“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不知他是何人。”
  于谦道:“他就是新封的逍遥侯。”
  石亨脸色一变,尽管他失去了人身自由,但这两天,他的养子石彪来看过他,把京中发生的事都告诉了他,听说眼前这个少年就是逍遥侯,禁不住有些吃惊,急忙躬身道:“石亨见过侯爷。”
  方剑明挥了挥手,道:“石……石大人,你不必客气。”
  石亨听他称自己为“石大人”,长叹一声,道:“侯爷说笑,石亨现在乃待罪之人,也不知何时就会被抄家问斩,今天能见侯爷一面,已是三生有幸了。”
  方剑明正色道:“石大人,实话告诉你吧,你现在已经被赦免了。”
  “啊!”的一声,石亨满脸惊诧,道:“侯爷这话从何说起?”
  方剑明道:“石大人,于大人奏请?王赦免并起用你,你还不快谢谢于大人。”
  石亨听后,呆了一呆,然后猛地向于谦拜倒,颤声道:“石亨本已是待死之人,没想到竟还能重新为人,大人此恩此德,石亨没齿不忘,请受石亨一拜。”
  于谦上前将他扶起,道:“石大人,国家正是用人之际,我知你弓马娴熟,治军有方,这才奏请?王,今后,需当尽心为国效力。”
  石亨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会被任用,能被赦免就已经不错了,暗道:“若没有他,我石亨这辈子休想翻身。”心头激动,竟感动得哭了。
  方剑明见他是真的失声痛哭,忖道:“希望他今后能协助于大人保家卫国,做一个好官。”
  于谦道:“石大人,你今天就可以出狱了,明天我会派人到你府上……”
  石亨流着眼泪道:“于大人,明天不用你派人来,石亨会按时到兵部报道。”
  翌日,石亨早早到了兵部,与于谦见面,于谦已奏请朱祁钰,令石亨为五军总兵官。自此,石亨一心治军,誓要一雪阳和战败之耻。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就到了八月二十九日。这天,方剑明被于谦叫去,到了于谦府上,只见吏部尚书王直、吏部尚书胡潆、内阁学士陈循、商辂等重臣均在座。
  方剑明暗自惊异,落座之后,问道:“各位大人齐聚于大人府上,一定是在商讨国家大计,在下年轻识浅,不知能帮上什么忙?”
  于谦道:“侯爷,我们已经商量好了,只等你表一个态。”
  方剑明诧道:“于大人,究竟是什么事?”
  于谦脸色凝重的道:“也先虽然退出了塞外,但这只是暂时的,经我察知,瓦剌全境号称八十万铁骑,这明显是瓦剌的自夸,但经过我们的分析,瓦剌的铁骑,人数应不在二十万之下。土木一战,也先仅用了数万铁骑,就把我大明数十万兵马击败,由此可见,瓦剌铁骑强悍异常。皇上落在也先手上,也先一定会卷土重来,到时候,只怕他会加大兵力,若再以皇上作为要挟,天下将危。因此,我等想辞请太后立?王为天子。”
  方剑明微微一惊,道:“不是有皇太子吗?”
  商辂苦笑道:“侯爷,皇太子年幼,如何能亲政?”这商辂是个有大学问的人,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在朝中颇有声望。
  其实,方剑明也知道这个问题,只是,因为他曾看到朱祁钰和扶桑人勾结过,心里多少有些疙瘩,听于谦等人要推朱祁钰为天子,自然就会有些抵触。不过,他是一个聪明人,知道当前最重要的是稳定和团结,想了想,道:“只要?王能为国为民,立他为帝,我绝不会反对。”
  于谦等人听了,大喜,拿出一份名单来,请方剑明也签上了名。
  翌日,在朝会上,众臣上书,辞请孙太后立?王为帝,孙太后在后宫得知,默然不语。
  朱祁钰虽然有心为帝,但他不是孙太后亲生,不敢表露在脸上,作态推辞,然于谦等人已商议好了,力推他。
  朱祁钰见了,道:“有皇太子在,众爱卿何敢乱法?”他搬出宗法来,倒把众臣吓了一跳,于谦想了想,沉声道:“臣等是为了国家大计,并非为私。”
  朱祁钰沉吟道:“本王思考再三,总觉此事不妥。”
  于谦大声道:“殿下,社稷为重,臣跪请!”话罢,跪了下去,其他朝臣见了,纷纷跪请。
  方剑明适时躬身道:“殿下,请你莫辞。”
  朱祁钰这才叹道:“为了社稷,本王就听众爱卿的,但须经太后同意方能作数。”
  散朝之后,于谦、王直、方剑明被孙太后召见,孙太后赐座之后,皱眉问道:“钰儿真能当此重任吗?”
  于谦道:“太后,臣等觉得?王殿下可以胜任。”
  孙太后道:“哀家想立襄王为帝,不知你们意下如何?”她所说的襄王就是襄宪王,颇有贤名,与朱祁钰的父亲,也就是宣宗皇帝乃同胞兄弟,孙太后因为朱祁钰不是他的亲生儿子,生怕朱祁钰得势后,不好控制,便把皇位考虑到了襄宪王身上。
  但是,于谦已经想好了,道:“襄王远在襄阳,迟则生变,臣还是请太后立?王殿下为帝,以安民心。”
  这时,立在一旁的金英问道:“于大人,如果立?王殿下为帝,倘若皇上归国,又该当如何?”
  于谦正色道:“既立?王殿下为帝,皇上就成了太上皇,皇上若归国,自然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