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58-医学传心录-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麦芽之类。寒痛者,客寒犯胃,其痛大作,四肢清冷,六脉沉迟,蟠葱散主之。热病者,积热在胃,心烦身热,大小便不利,二陈汤加栀子、黄连、川芎、香附。去来疼者,时作时止,面赤口渴,瘦人多有此病,乃胃火作痛也,四物汤加栀子、香附、陈皮。

丹溪曰:凡人喜食热物,致伤胃口,清血出而留滞,则成瘀血,蓄积胃中,多作心痛。其症得热饮则病愈甚,其脉沉涩。甚者以桃仁承气汤下之,轻者以四物汤加桃仁、红花、乳香、没药、五灵脂、元胡之类。

蟠葱散

蟠葱散茯(苓)槟(榔),(炮)姜砂(仁炙)(甘)草(肉)桂(三)棱,青(皮)丁(皮)苍(术)(元胡)索莪(术),心痛疝家疼。

藿香正气散见28页

滚痰丸见23页

二陈汤见7页

导痰汤见7页

平胃散见8页

四物汤见6页

桃仁承气汤见16页

七般疝气病在厥阴

七疝者,寒疝、水疝、血疝、气疝、筋疝、狐疝、癫疝也。张子和①论之详矣。丹溪谓〃疝专主肝经,与肾经绝无相干〃。多因肝经湿热之气下注,不得泻越,或为偏坠,或为疝痛。子尝制一方以治之,不过三四剂即奏神效,百发百中,无不应验,名曰三捷汤。

三捷汤

青皮(一钱)官桂(五分)归尾(一钱)槟榔(二钱)大茴香(七分微炒)黄柏(三分)橘核(二钱)木通(二钱)紫苏(七分)香附(一钱)赤茯苓(二钱)柴胡(一钱)荔枝核(七个炒)姜(一片)水三盅,煎一盅,空心热服。

按:《医宗金鉴》疝证同名异辨曰:〃血疝;即鱼口便毒也。筋疝,即下疳也〃。是则七疝之中,还包括下疳、使毒等花柳病在内。刘氏三捷汤奏效迅速,盖系寒疝之类也。

胁痛有两边之别

胁②痛,即肋痛也。两胁属少阳胆经,其间或痰饮流注,或瘀血停积,而气不得运行,故作痛也。痰者,脉弦而滑。血者,脉弦而涩。痰者用陈皮、茯苓、瓜蒌、甘草、枳壳、柴胡、白芥子、竹沥、姜汁。血用当归、赤芍、桃仁、红花、柴胡、官桂、香附、没药。如肝火作痛者,加黄连、龙胆草。如食积作痛者,加麦芽、砂仁。



①张从正,字子和,金、雎州考城人。其法宗刘河间,用药多寒

凉。对于汗、吐、下三法,研究最精.若有《儒门事亲》。

②胁:xie2(音协)。从腋下到肋骨界处的部分叫做胁。

头风有左右之分

头居一身之上,当风寒之冲,一有间隙,则风邪乘虚而入。如血虚而风邪乘之,则左边痛。如气虚而风邪乘之,则右边痛。脉浮滑者易治,短涩者难治。方以川芎茶调散为主,血虚加熟地、当归;气虚加黄芪、人参;有痰加半夏、南星;有热加黄芩石膏;风盛加天麻、蔓荆子。其法以加药为主。本方为佐也。

川芎茶调散

川芎茶调散,荆(芥)薄(荷)(白)芷防(风)甘(草),(细)辛羌(活)八味药,头风痈可安。

都梁丸治暴感风寒,头强项直,不能回顾之症.俗云失枕痛,皆可治也。

香白芷(二两)研为细面,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茶水或荆芥汤送下。

腰痛肾虚而或闪挫

腰者肾之府,一身之大关节也。如房劳过度则肾虚,闪挫则气逆,负重损伤则血凝,睡卧湿处则受寒湿,此皆为腰痛之因也。原其病形,各有分别。肾虚者,其痛悠悠不已,脉沉弦而大也。闪挫者,俯仰艰难,脉沉弦而实也。血凝者,痛如锥刺,日轻夜重也。湿热者,小便黄而大便溏,脉沉弦而细数也。寒湿者,遇天阴及久坐而作痛者是也。肾虚用当归、熟地、枸杞、牛膝、杜仲、茴香、知母、黄柏、续断、独活之类。闪挫用茴香、木香、川芎、官桂、砂仁、枳壳之类。血凝用归尾、桃仁、红花、苏木、乳香、没药、肉桂、元胡、独活之类。湿热用茯苓、白术、陈皮、防己、知母、防风、秦艽、羌活之类。寒湿用川芎、当归、桂枝、附子、杜仲、牛膝、白芷、苍术、独活之类。

腹痛寒气而或食停

中脘病属太阴,脐腹痛属少阴,小腹痛属厥阴。绵绵痛而无增减者寒也。时作时止者热也。痛甚欲大便,便后痛减者,食积也。痛有常处而不移动者,死血也。痛时小便不利,得辛辣热物痛暂止者,痰也。痛而腹中有块起,急以手按便不见,恶心清水出者,虫也。或先食热物,后食寒物,而作痛者,冷热不调也。又有真腹痛,痛时脐上青筋上贯于心者险,人中黑者危。脉细而迟者吉,脉大而疾者凶。治以平胃散加白芍为主。寒加干姜、附子、肉桂、吴茱萸之类。热加白芍、黄柏。痛甚加炒干姜。食积加槟榔、枳实.神曲、麦芽、山查、莱菔子之类以消之,甚者加大黄、肉桂以下之。死血加归尾、桃仁、五灵脂、元胡索之类以活之,甚者加大黄、肉桂以下之。湿痰加南星、半夏、香附、茯苓、枳壳、木通之类。虫病加使君子肉、苦楝根皮。冷热不调加芍药、桂枝、大黄。

凡腹痛连于胁痛,手足冷,脉伏匿者,多是饮食痰饮填塞至阴,抑遏肝胆之气。宜用烧盐汤探吐。此木郁达之之法。

平胃散见8页

痿症不足与湿热

《内经·痿论》的记载大义是:肺热叶焦,即皮毛虚弱急薄,而生痿躄①。心气热,则生脉痿,筋纵而不任也。肝气热,则为筋痿,而宗筋弛纵。脾气热,则为肉痿,肌肉不仁。肾气热,则为骨痿,而足不任身。

痿症之因:或病后远行;或产后起早;或斲丧②异常,立行房事,劳伤骨髓,以致两足痿软者甚多。治宜补精养血壮筋骨之剂。又必须戒绝房劳,庶获全愈。起痿固真丸主之。

如夏日湿热盛行,感其湿热之邪而成痿者,宜李东垣清燥汤。

一人嗜酒患痿。予谓酒者湿热之物也,因酒成痿,与以清燥汤,良效。


起痿固真丸

人参(一两)黄芪(一两)当归(二两)牛膝(一两半)肉苁蓉(酒炙二两)熟地(四两)川芎(一两)杜仲(二两)木瓜(一两)鹿角胶(四两酒炙)虎骨(二两醋炙)茯苓(二两)黄柏(二两酒炒)陈皮(一两)盐知母(二两)熟附子(五钱)麦冬(二两)五味子(一两)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百丸,酒下。或作煎剂亦可。

清燥汤

清燥四君苍(术),陈(皮)(黄)芪(泽)泻麦(冬)当(归),升(麻)柴(胡)(黄)连(五)味(子)葛(根),(生)地(神)曲(黄)柏猪(苓)良。



①躄:bi4(音必)。两脚有毛病叫躄。两腿痿软不仁不能行路叫痿躄。

②斲:zhuo1(音拙)斲丧:沉溺酒色,损害身体。

痹症寒湿与风乘

《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①也。〃风多则走注,寒多则掣痛,湿多则重着。痹者,犹闭也。风、寒、湿气侵入肌肤,流注经络,则津液为之不清,或变痰饮,或成瘀血,闭塞隧道,故作痛走注,或麻木不仁。宜用通经止痛汤。



①痹:bi4(音闭)。

一妇人怀孕二月,遍身疼痛。医者作痛风治,百药不效。将一月矣。绝粒数日,麻木愈甚,发喘几殆①,脉乍大乍小,面乍红乍白,用左缠藤②一两,河水二盅,煎服即瘥。

通经止痛汤③

通经止痛汤,南(星)威(灵仙)(白)芷(黄)柏苍(术),(川)芎桃(仁)龙胆(草)(神)曲,防己桂(枝)红(花)羌(活)。



①殆:dai(音代)。发喘几殆;喘的几乎要死。

②左缠藤:即忍冬藤。

③即朱丹溪的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四种遗精心肾不能既济

遗精有四:有用心过度,心不摄肾失精者;有色欲太过,滑泄不禁者;有思欲不随,精气失位而出者;有久无欲事,精气满泄者,皆因心肾不接,水火不能既济,以致有此。

梦中交合而泄精者,谓之梦遗,此神志不清也,二陈汤加人参、枳实、远志、茯神、酸枣仁、辰砂、砂仁。或随溲溺而出者,谓之精滑,此房事过多也,八珍汤加知母、黄柏、五味子、山茱萸、牡蛎、龙骨。

一少年久无色饮,精出牵丝粘腻,虽不便溺,亦常有之。予曰:此名精滑,乃淫火动而精离。治宜清心滋肾健脾固脱,九龙丹治之而愈。

九龙丹

九龙丹九味,金樱(子)(山茱)萸枸杞,莲须芡(实)茯苓,五莲(子)(当)归熟地。

白鹿丸

白鹿治遗精,(鹿)角霜牡蛎均,生龙骨减半,酒糊作丸吞。

二陈汤见7页

八珍汤见6页


按:久无欲事精满而泄者,不当以病论。

五般黄疸湿热熏蒸而成

疸症有五,曰黄疸、黄汗、谷疸、酒疸、女劳疸。《金匮要略》论之详矣。丹溪曰:〃疸不必分其五,同是湿热,如盦曲相似①〃利水为先,解毒次之。茵陈去疸汤主之。凡疸病腹满脐突、手足心黄、寸口无脉,皆不治也。

茵陈去疸汤

茵陈去疸汤,(黄)芩(黄)连栀子苍(术),猪苓青(皮)泽泻,龙胆(草)水煎尝。



①盦:an1(音安)。复盖也。盦曲相似:是说黄疸发病的原因,和造曲时湿热熏蒸日久发酵变色的道理一样。

眩晕者无痰不作

《灵枢经》①曰:〃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病去丙换(上尤下夂))眩冒,目无所视,懈怠安卧。〃丹溪曰;〃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予考眩晕者,皆由房劳过度,精去髓空,凡经劳动则火气上炎,故头旋目暗而晕倒矣。治当大补其肾,六味地黄丸加鹿茸、牛膝。《内经》曰:滋苗必固其根,此治本之法也。若夫胸中有痰;以致头目眩晕,治以二陈汤为主。挟风加菊花、天麻、川芎、羌活;挟寒加附子、干姜;挟暑加香薷、扁豆、黄连;挟湿加苍术、白术、干姜。人有吐血太过,与夫崩产脱血而晕者,宜独参汤补之,乃血脱益气之法也。

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丹皮山药煎,山萸(茯)苓泽泻,熟地蜜为丸。

二陈汤见7页



①《灵枢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医书。与《素问》合称《内经》。

消渴者无火不生

消渴有三:上消者属肺,多饮而少食,大小便如常;中消者属胃,善饥多饮食,而小便黄赤;下消者属肾,小便浊淋如膏,烦渴引饮,耳轮焦黑,小便频数。能食者,必发痈疽背疮;不能食者,必传中满腹胀。大抵三消,皆因火热之气煎熬脏腑,消烁血液也。治以四物汤为主。上消加人参、五味、麦冬、花粉,煎成后兑入藕汁、人乳、生地汁,饮酒之人加生葛根汁。中消加石膏,以降胃火。下消加黄柏、知母、五味子,以滋肾水。

四物汤见6页

不寐者痰火旺而血少

不寐有三:有痰在心经,神不归舍,而不寐者,用温胆汤加酸枣仁、竹沥、姜汁。有病后虚弱而不寐者,六君汤加黄芪、酸枣仁。有血少而不寐者,归脾汤。又:不寐者,胆虚寒也,炒枣仁研末竹叶汤下。多睡者,胆实热也,生酸枣仁研末姜茶汤下。

温胆汤见7页

六君汤见6页

归脾汤见35页

多睡者脾胃倦而神昏

脾胃倦,则怠惰嗜卧。神思短,则懒怯多眠。六君汤主之。

大便秘乃血液燥结

大便秘结者,乃津液少之故也。治当养血润肠。宜四物汤加麻仁、杏仁之类。切不可妄用芒硝、大黄、巴豆、牵牛峻下之剂,戕①损真阴,败伤胃气,反致大害。若夫胃气先实,邪蓄肠内,则非下不可,而硝黄等药又当必用也。

润燥汤

润燥汤九味,桃(仁)红(花)(当)归二地,甘草共大黄,麻仁升麻剂。



①戕:qiang2(音强)。戕损:也就是损伤。

小便闭乃气滞不行

东垣曰:小便不通,以渴与不渴而辨之,在气在血而治之。如渴而小便不利者,邪在上焦气分,宜清肺气,泻其火以资水之上源,清肺饮主之。如不渴而小便不利者,热在下焦血分,宜除其热邪,以滋膀胱肾水之下元也,通关丸主之。

一人小便不通,服诸药不效。予日: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今秘而不通者,气之滞也。用大皂角炒焦研末,蜜丸,桐子大,白汤送下,七丸即愈。

清肺饮

清肺饮猪(苓)泽(泻),木(通)车(前子)通(草)瞿麦,灯心扁蓄(茯)苓,煎调琥珀末。

通关丸(一名滋肾丸)

通关丸知(母)(黄)柏,各用二两(酒)炙,肉桂只一钱,水送空心吃。

痔疾肠风湿热所致

痔疾者,湿热之气所主也。如树生菌物,必因湿热而生。治宜凉血宽气为主。予尝制一方,用条芩、黄连、秦艽、当归、生地、荆芥、防风、甘草、青皮、枳壳、槐角、白术,水煎服。外用冰片三厘、雄猪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