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共和谈演义 (第二部)作者:马辂-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主力采取运动战与阵地战相结合的方针,守点打援。以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白崇禧对周恩来的这个建议极为赞赏,连称:“好计,好计!”相谈甚欢。 
  白崇禧走后不久,周恩来和叶剑英又找来张爱萍,让他以八路军代表的名义去 
见李宗仁,劝李在济南以南、徐州以北抵抗日军,同日军打一仗。周恩来告诉张爱 
萍:“曾同白崇禧谈过此事,现派你再直接向李宗仁做工作,相信你能说服李宗仁 
先生。” 
  张爱萍担负周恩来交给的使命,一路辗转来到徐州,首先向李宗仁转达了周恩 
来的意见,接着与之分析了有关此次战役的主要情况: 
  “如今国土沦陷,人民徐炭,全国军民憋了一肚子气。李司令长官祟尚民族气 
节,广西军队又以骁勇善战名扬四海,其他地方军来到前线,也是为了抗日,亦可 
扬眉吐气,故求战心切,晓之以大义,定能同仇敌忾,协力奋战。日军如此蛮横无 
道,耀武扬威,实在欺中国无人,但骄兵必败,且孤军长驱直人乃兵家所忌,正是 
予敌打击之良机。” 
  张爱萍开始讲的时候,李宗仁一直在沉思。说到这里,李宗仁越听越有兴趣。 
不住颖首微笑。张爱萍见状,进一步分析道:“济南以南、徐州以北的地形很好, 
台儿庄、张庄一带都是山区,地形对我有利,司令长官在此布阵定能获得胜利。北 
边。我八路军可作战略配合。应该在这样有利的地形和敌情、我情下,集中兵力, 
打一个大仗,既可给日军一次沉重的打击,又可以提高广西军队在整个民众中、特 
别是在国民党中的威信。扬国威,振民心,垂青史,万望勿失良机。” 
  一番话有理有据,声情并茂,直说得李宗仁激情满怀。 
  “讲得好,讲得好!请转告周恩来先生,”李宗仁面颊上泛着激奋的神情,慷 
慨激昂地说,“请他候我捷音!” 
  周恩来、张爱萍的建议,对坚定李宗仁指挥此役的信心和决心无疑起了重要作 
用。 
  3月24日,矾谷师团的长濑武平旅团沿着台、枣线向台儿庄突进,立即与严阵以 
待的孙连仲集团军对峙;团岛荣次郎旅团则与泽、枣线的汤恩伯军团对峙。战斗日 
益激烈。 
  就在这一天,蒋介石在白祟禧陪同下到达徐州视察。由于膝县、临沂的胜利。 
增强了他对举行徐州会战的信心,并对李宗仁能指挥杂牌军挫敌锐锋大加褒扬。他 
还亲自祭奠以身殉国的川军师长王铭章,并召见将士激励杀敌:“日军有‘不可战 
胜’之神话,望我军将士奋威,打破这个神话!且见今日事态,只要我军有最后5分 
钟之坚,则此神话必破无疑!” 
  李宗仁向蒋介石汇报了作战方针后,即和白祟禧一起,横心指挥孙连仲、汤恩 
伯等部开始了惊天动地的台儿庄战吸。 
  以下是几篇中外强者写的战地通讯摘录。 
  国际新闻社记者沃尔森1938年3月27日电: 
  中日台儿庄之战,已达白热化,战斗极为惨烈。自3月24日起,日军即以重炮狂 
轰台儿庄外围之防守工事,并以飞机轮番轰炸台儿庄守军及其指挥部。据指挥部有 
关人士称,原汤军团之重炮营从西集一带调回台儿庄,归台防司令部指挥,在日军 
狂烈空袭下,损失惨重。日军的空袭炮击之后,则以坦克与铁甲车掩护步兵向台儿 
庄推进,大有一举而下之势。烟尘蔽空,血肉横飞,房屋崩塌,大树倾倒,犹如一 
场恶梦。 
  据第五战区参谋处统计:日军轮番轰炸扫射,多者每口达80架次;第二集团军 
防地每日落炮弹约7000发;每日出动坦克车约70至80辆;由于日军进攻受阻,矾谷 
求胜心切。逐日增兵,目前已达4万人。 
  俟至本日,台儿庄外围工事,已被摧毁,日军在坦克掩护下,步步推进,巷战 
更为激烈。台儿庄民居多为石壁房屋,坚如堡垒,易守难攻,然日军用平射炮逐屋 
摧毁,乱石飞进,伤人颇多。守军极为艰苦,各自为战,以中世纪之砍刀对装备精 
良之日军,以手榴弹对坦克车,其牺牲精神世所罕见,犹如淞沪会战中的八百壮士 
之再现。台儿庄之民众为守军煮饭、迭水、救护伤兵、搬运子弹,更有甚者,拾起 
伤兵武器投入搏杀,感人至深。 
  记者截稿之时,巷战仍在进行。由于近战肉搏,日军优势武器不易发挥其威力, 
亦损失惨重。台儿庄能坚守多久,尚看双方有多少新的力量投入。 
  塔斯社记者索尔尼柯夫台儿庄前线4月3因电: 
  台儿庄激战已进入第11天。台儿庄的三分之二已为日军据有。然日军所付出的 
惨重代价,实出多方所料,据初步估算,伤亡达万人以上。守军伤亡已达十分之七。 
  据称,浴血奋战、死拼不退者为池峰城之三十一师……日军电台宣称已将台儿 
庄占领,可见矾谷师团所受压力之重,不得不用谎言以抵舆论之责难。矾谷本以为 
可以摧枯拉朽,直下徐州,以夺头功。在台儿庄受此顽抗,实出其意外,其锐气顿 
折。中国军队之奋勇抵抗,必使日军占领中国之迷梦化为泡影。回望华北大地,处 
处浓烟烈火,抗日热潮越来越高涨,日军如步泥沼,愈陷愈深,必将不能自拔面告 
终。 
  中央社战地记者洪荒台儿庄前线4月4日急电: 
  我军连日浴血搏战,壮烈空前。日寇每前进一步必付出惨重代价。池峰城师十 
伤六七,犹自搏杀不止。在极端困难时,犹组织敢死队500人,持大刀冲向敌阵,血 
溅战袍。素以武士道著称的敌军,不敌我军高强之刀法,惨呼绝叫,奔突无路,纷 
纷倒在我军刀下。我500壮士踏着敌尸,复将所失之阵地夺回。一日寇指挥官被我军 
之英勇所震骇,肝胆俱落,手持军刀,竞不能举起,任我壮士砍杀。我军之勇毅, 
世所罕见云。 
  在池烽城率部死战之时,不仅孙连仲来到前线亲自指挥,李宗仁也冒着炮火亲 
临前线督战,并严令场思伯快速推进。 
  4月6日,在千钧一发之际,汤恩伯军团的三个军抵达台儿庄,向附近日军展开 
猛烈攻势。当夜,孙连仲部、汤恩伯部在李宗仁指挥下全线反攻,给包围困中的日 
军第五、十两个师团以毁灭性的打击,歼灭日军2万以上,其生还者仅三分之一。 
  台儿庄捷报传出之后,举国若狂。自京沪丢失以来,全国沉郁,一片悲观,至 
此大胜,国人眉头为之一展。按下不表。 
  再说国民党关于“一个党、一个领袖、一个主义”的宣传告一段落后,鉴于时 
局中出现的新情况,中共中央接受长江局的建议,于2月2了日至;月1日在延安召开 
了政治局会议。 
  这个后来被称为“三月政治局会议”的高层领导人会议,仍然没有解决统一思 
想的问题。和十二月会议一样,在会上还是各讲各的。 
  王明似乎还是主角,他在会上作了《目前抗战形势与如何继续抗战和争取抗战 
胜利》的政治报告。在报告中,由于国民党进行的“一个党的运动”,他承认自己 
起草的《中共中央对时局的宣言》,“在词句上是太让步了”,但又认为“国民党 
现在提出只要一个军队,我们也不能反对这个口号”。“统一军队的基本条件是统 
一指挥,统一编制,统一武装,统一纪律,统一待遇,统一作战计划,统一作战行 
动。“关于统一军队问题须在党内外进行教育。”还进一步提出“确定和普遍地实 
行以运动战为主,配合以阵地战,辅之以游击战的战略方针“。 
  毛绎东似乎无意与王明争吵。他在第二天发言时,一开始便说:“我只讲军事 
问题。”即使讲军事问题,也没有直接批评王明提出的战略方针。 
  倒是张闻天的发言与王明有许多对立之处。他说:“历史决定了国共需要合作, 
两党中是存在着两党争取领导权的问题。中国资产阶级是有经验的,目前需要两党 
合作,但又怕我们发展。今天要利用共产党和人民的力量,但叉怕共产党和民众的 
力量。目前阶级斗争的形式更复杂了。我们要看到与国民党有些磨擦是不奇怪的, 
我们的任务是要引导国民党进步。与国民党吵一下是难免的,但注意不要分裂了。 
我们无论何时不要忘记要与国民党合作,但必须时时有戒心……我们一方面要保证 
与国民党的合作,同时也要发展自己的力量。在巩固两党合作原则下,求得共产党 
力量的巩固与扩大。” 
  毛泽东在会上提出:“王明同志在今天的形势下不能再到武汉去。”王明不听, 
执意要重返武汉。3月1日,政治局会议正式通过决定:“王明同志留一个月即回来。” 
但王明连这个决议也不理睬,去武汉后一直到六中全会召开时才回延安。在武汉, 
他又自行写了《三月政治局会议的总结》,在《群众》周刊上发表。那上边,自然 
主要是阐述他自己的观点。 
  为什么在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的共同主张下,毛泽东、王明之间会产生这 
么尖锐的分歧?王明为什么一直坚持自己的主张?毛泽东后来说过:“王明问题的 
关键、症结之所在,就是他对自己的事(中国问题)考虑得太少了,对别人的事却操 
心太多了。”这真是一针见血的评论。王明考虑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不要得罪 
国民党。求得他们不脱离抗日阵营,以免苏联遭受两面作战的危险。 
  王明的这个想法无疑来源于斯大林。斯大林曾明明白自地说:“照理,中国共 
产党人要比蒋介石对我们来说更亲近些。照理,主要援助应该给予他们。但是,中 
国共产党和中国工人阶级要成为反侵略斗争的领导者,还显得太属弱。要把群众争 
取过来需要时间,到底需要多长时间,很难说。此外,帝国主义大国也未必容忍中 
国共产党取代蒋介石。蒋介石有美国和英国的援助。毛泽东是永远得不到这些大国 
助支持的。”既然如此,对于苏联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由于有我国的援助和英美 
盟国的援助。蒋介石即使不能打退日本的侵略,也能长期拖佐它。” 
  让毛泽东、张闻天感到头疼的是,这时不能得罪斯大林,也无法与王明展开公 
开的斗争。张闻天后来回忆说:“事实上从王明到武汉后,我们在毛泽东同志领导 
之下。曾经园他的路线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在中央内部进行了必要的斗争,直到六 
中全会。但是,我们对于王明同志等某些错误的斗争,在这个时期内始终限制在中 
央内部,在公开的刊物上、会议上,我们没有限制过他们宣传。他们在武汉《新华 
日报》上的一些重要文章,我们《解放》周刊一律照登。”但是,当毛泽东的精心 
之作《论持久战》在延安发表,要求《新华日报》也刊登时,王明却拒绝了。不仅 
如此,他还悄悄写了一首小诗,对这篇获得广泛好评的力作进行嘲讽和攻击: 
  四亿弗凭斗志衰, 
  空谈持久力何来? 
  一心坐待日苏战, 
  阶段三分只遁牌。 
  这是后话,不提。 
  且说王明等人返回武汉后,以中共中央名义,向国民党方面提出如下设想解决 
两党关系:第一,实行共同纲领;第二,恢复大革命时期的合作方式;第三,建立 
一种包括各党派在内的民族革命联盟。显而易见,中共倾向于第三种解决办法。在 
这份提案中,强调民族革命联盟应依据下面三个条件:(一)各党、各派、备团体拟 
定一个统一战线纲领,作为各方宣传行动共同遵守的方针;(二)由各方代表组成中 
个自上而下的,即中央与地方的统一战线组织,以规划抗日救国的大计和调整各党 
派、各团体间的关系;(三)参加此联盟之各党派,仍保存其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 
  然而,这显然不是国民党所要的东西。这时,国民党仍在抱着一党统治的宗旨 
不放。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四中全会上大讲以党治国的理由:“我们看这几十年来, 
凡是实行以党建国的国家,无论是苏俄、德国、意大利或土耳其,他们组党在我们 
之后,实行以党建国的制度,都比我们迟,但他们都已有党治使国家臻于富强,可 
以说全世界凡以党建国的国家,没有哪一国不成功的。”既要以党建国,就要有党 
的统一和信仰的一致。蒋介石强调:“共产党要尊重本党,服从领导,国内现存一 
切党派,都必然消融于三民主义之下。”因此,对于共产党的提案,蒋介石根本不 
予理睬。国民党这时候正在组织国民参政会,试图用各方面人士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