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共和谈演义 (第二部)作者:马辂-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共产党和国民党一般看待了。只要你们真心实意与我合作,我是不会让你们吃亏 
的。” 
  周恩来一眼看出,这个办法显然是要在“国民革命同盟会”的名义下,从组织 
上把共产党溶化在国民党内。他当即表示:“有关国民革命同盟会的组织,事关重 
大,必须请示中共中央后才能定。” 
  谈到国共合作中急需解决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蒋介石也变了态度,推倒了在杭 
州作过的承诺。他坚决不同意中共将红军改编成四个师的要求,只同意三个师,不 
过人数可编45000人,并表示:在共产党根据以前声明发表宣言后,政府就发表三个 
师的番号。 
  周恩来坚持在三个师以上设立总司令部,蒋不同意。二人仅对这一点就争论了 
两个多小时。最后、蒋介石终于让步了,摆摆手说:“好了好了,三个师上面设一 
政治训练处,代行指挥权,这是最后之限度。恩来,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你要体 
谅我的难处!” 
  对陕甘宁边区政府,蒋介石坚持由国民党政府“派正的官长(可由共方推择中央 
方面的人),边区自己推举副的,可由林伯渠担任,事情可由边区政府自己办”:对 
“允许共党适时公开”的向题不再提起,反而规定中共派代表参加国民大会时“不 
以共党名义出席”。“对其他各党派不必谈合作,由中央尽量收容”。 
  对这些问题,周恩来都表示不能同意。 
  蒋介石话锋一转,又提出一个要求:“国共要合作了,红军要改编了,朱、毛 
也可以离开军队出来做事了,我看还是先请毛先生、朱先生出洋吧!各边区的武装也 
要实行编遣,其首领也要离开。” 
  周恩来生气了:“你这是要我们共产党群龙无首嘛!假如我们共产党提出要你出 
洋、你将如何想?” 
  正是: 
    腥风血雨十年过, 
    唇枪舌剑今又来。 
  究竟谈判结果如何,下回续写。 
 
(第二部)     第十二回 
乌云压顶望不见卢沟晓月 国难当头惊醒了桥头睡狮     
   却说周恩来与蒋介石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双方各不相让。虽有宋美龄、宋子 
文、张冲从旁调解,毕竟谈得不愉快。 
  周恩来见谈判没有取得满意结果就找到宋氏兄妹和张冲,请他们背地里多做做 
蒋的工作。然而蒋是颇为固执的人,他认定的事,任凭别人磨破嘴皮,他也不会轻 
易改变主张。 
  6月14日,宋子文来到周恩来的住处。 
  “子文兄,蒋先生可有松动?” 
  宋子文摇摇头说:“恩来,你想蒋先生能松动吗?他要我转告你,不要把共产 
党的目标弄得太大,易引起外间恐惧;你们要做的应该先取得全国信用;你们不要 
使他太为难,以便将来发展。你们就答应了吧!” 
  周恩来知道再谈下去只能更僵。为了缓和气氛,只好说:“请转告蒋先生,这 
几项只能等我国延安研究后再作答复。” 
  6月18日,周恩来回到延安。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了蒋介石的意见,认为蒋介石 
还是有一定诚意的,为了顾全大局,又准备作出重大让步。在提出的新方案中,“ 
原则上同意组织国民革命同盟会,但要求先确定共同纲领,以便奠定同盟会及两党 
合作之政治基础。”“同盟会组织原则,在共同承认纲领的基础上,可同意国共两 
方各推出同数干部组织最高会议,另以蒋为主席,承认其依据纲领有最后决定之权。 
中共准备在7月中发表宣言,其内容以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三中全会电及上次交蒋的方 
案为根据。”“在宣言发表后,如蒋同意设立总的军事指挥部,红军即待其名义发 
表后改编。否则即于八一自行宣布改编,采用国民革命军暂编军、师名义。编三个 
正规师,共四万五千人。”“力争朱为红军改编后的指挥人,原则上毛不拒绝出外 
做事,但非至适当时机则托故不出。”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在下月内自动实行,并 
向蒋推荐张继、宋子文、于右任三人中择一人任边区行政长官,林伯渠任副长官。 
  这个新方案,尽可能地照顾了蒋介石所提的要求,当然也拒绝或限制了他的一 
些要求,为以后的谈判打开了通路。 
  为了使谈判能达成协议,周恩来在5月22日就红军指挥机关问题致电蒋介石,指 
出:“惟三师以上指挥机关及主持人选,党中同志佥认非有此实无法进行改编,尤 
以未同志去留影响极大,务请鉴察此间实情,改变处置。”但蒋介石仍坚持原议。 
鉴于抗日形势日趋严重,中共中央准备再作让步,同意改编后的红军以政治机关名 
义指挥,力争以来德为政治主任。这已是中共所能作出的最大限度的让步。同时, 
中共也作好准备,万一上述要求仍不能争得,只得到8月1日自行宣布改编。 
  6月26日,南京方面电邀周恩来再上庐山,继续谈判。7月初,周恩来起草了《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草案。7月4日,周偕同博古、林伯渠到西安。为部 
署国统区的地下工作,于7日到达上海。当夜,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发生了。 
  这时,驻守北平的是原属冯玉祥西北军的第二十九军。自1936年以来,爱国热 
情高涨的二十九军官兵,时常与驻平津的日本驻屯军发生摩擦,战争如箭在弦上, 
一触即发。日军曾在喜峰口、罗文峪几次和二十九军交过锋,尝过被大刀队斩杀的 
滋昧,也不敢过分嚣张,只是得寸进尺地多方面做试探性的进攻。在政治上,更是 
采取软硬兼施的阴谋手段。 
  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本是一个身经百战的高级将领。他这时兼任冀察政务委员 
会委员长,而这个机构是南京政府和日本妥协的产物。他刚一上任,便发现自己已 
经掉进了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的漩涡,置身于蒋介石和日方的夹缝中。他既要听 
从蒋介石要他“忍辱负重”的旨意,又要严格控制摩拳擦掌的部队,而日本人没完 
没了的纠缠更使他烦恼苦闷,疲于奔命。 
  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只是暂时达到了日本“华北政权特殊化”的最低要求。 
接着,“华北防共”、“经济提携”又像一条条绳索,紧紧地勒在宋哲元的身上, 
使他有一种透不过气的感觉。而1937年上半年的几次外交,更使宋哲元感到了日本 
的奸诈和狡猾,他不由得生出防不胜防的恐惧感。 
  3月17日,日本驻华北司令官田代皖一郎趁宋哲元在天津,指使汉奸陈觉生代他 
邀请来到驻屯军司令部。设想到宴会中途,田代皖一郎突然取出早巳写好的《中日 
华北经济提携协定》,满脸堆笑地放到宋哲元的面前。 
  望着田代阴险的笑脸,宋哲元感到一阵阵发冷。身后日本兵木然的脸,使他想 
起了匕首和子弹。他一扫当年长城抗战的豪壮之气,不得不在日本人的文本上签下 
了自己的名字。 
  蒋介石得知这一消息后,极为震怒,当着宋在中央的代表李世军的面怒斥道: 
“我早巳叫你告细宋主任少和日本人应酬来往,一个负重要责任的人,为什么随便 
到敌人兵营里吃饭!”接着又发给宋一纸严厉训斥的电报。 
  协定的风波尚未平息,出访东洋又引起了轩然大波。 
  由于华北抗日空气日渐浓厚,为了牢牢控制宋哲元,3月底、华北驻屯军司令官 
又主动邀请宋哲元组团访日,其费用由日本人支付。 
  这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邀请。被迫签订“经济协定”的教训使他明白,作为封疆 
大吏和二十九军首脑,一遇日方要挟,势必再铸大错。然而如果明确拒绝,不仅局 
势会更加恶化,甚至会和日本闹崩,而这是不符合蒋介石“忍辱负重”授命的。 
  于是,宋哲元借口身体不适,改派张自忠为代表访问日本。消息传出,一时成 
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南京政府先是缄默,继之而起的是大加指斥,《中央周报》更 
是长篇累牍地抨击责骂。 
  宋哲元处于蒋介石和日本人的双重压力下,精神极度苦闷。他对副军长兼北平 
市长秦德纯说:“日本种种无理要求,皆系我国主权领土之完整,当然不能接受。 
可日方时常无理取阔,滋拢无休,确实使我痛苦万分。日方系以我为交涉对象,如 
我暂离平津,由你负责与之周旋,尚有伸缩余地,我相信你有适当的应竹办法。因 
此我想请假数月,暂回山东乐陵老家,为先父修墓。” 
  “不行不行,”还没等宋哲元说完,秦德纯就摆开了手,“此事绝非你个人的 
荣辱苦乐问题,而是国家安危存亡之所系,中央把责任交给你,不论你是否在北平, 
责任总在你身上,所以裁决不赞成你离开北平。” 
  宋哲元哀叹一声,没再坚持,但在心里,去意已决。 
  5月,经蒋介石批准,宋哲元一家离开北平,返回山东老家。他总算摆脱了冀察 
政务委员会委员长这个职位给他带来的尴尬的处境。 
  但是,躲得过初一,躲得过十五吗? 
  转眼到了7月7日。那天天气特别热,温度计从大清早就直线往上升,到了夜晚 
也不见凉意。 
  这天下午,秦德纯在市政府邀请北平文化界负责人胡适之、梅贻琦、张怀九、 
傅孟真等二十多人,给他们报告局势的紧张情况,交换应付意见,直到夜里10点才 
散会。 
  回宅后,他先洗个澡,换上一件短衫,上床后靠在床栏上静静地沉思。突然, 
“叮铃铃”,电话铃响了起来,时钟指着11点40分。 
  又发生了什么事?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升起。 
  自从宋哲元离开北平,平津一带的局势日趋紧张,日本使用武力扩大事态的意 
图日渐明显,从6月以来,日本军队在卢沟桥地区进行的军事演习突然频繁起来。 
  由白天演习变成了夜间演习。 
  由虚弹射击变成了实弹射击。 
  而且,驻丰台的日军河边旅团第一联队的演习,竟以攻夺宛乎城为目标,反复 
进行。 
  莫非宛平城的驻军和日军发生了冲突?神经一直绷得很紧的秦德纯忐忑不安地 
拿起了电话筒。 
  电话是冀察政务委员会外交委员会主任魏宗瀚打来的:“据日本特务机关长松 
井称,本日有日军一个中队在卢沟桥附近演习,在整队时,忽有驻卢沟桥之二十九 
军部队向其射击,因而走失士兵一名,并见该士兵被迫进入宛平县城,日方军官要 
求率队进城搜索失踪士兵。” 
  秦德纯反应很快,当即回答:“卢沟桥是中国领土,日本军队事前未得我方同 
意就在该地演习,已经违背了国际公法,损害了我国主权,走失士兵我方不能负责, 
日方更不得进城检查。妨念两国友谊,可等天亮后,令该地军警代为寻觅,如果查 
出确有日本士兵,即行送还。” 
  答复后,夜晚2点。外交委员会又来电话,说日方对此答复不满,强要派队进行 
检查,否则日军即包围该城。秦德纯一想此事可能是日军制造的口实,很可能酿成 
大祸,马上将此经过电话告知冯治安师长,及驻卢沟桥的吉星文团长,要严密戒备, 
准备应战。同时并令吉团长,派人侦察丰台方面的敌人动态。到凌晨3时半,吉团长 
电话报告:“约有日军步兵一营,附山炮四门及机关枪—挺,正由丰台向卢沟桥前 
进。我方已将城防布置妥当。” 
  “听我的命令!”秦德纯高声喊道,“保卫领土是军人天职,对外战争是我军 
人的荣誉。务即晓偷全团官兵,牺牲奋斗,坚守阵地,即以宛平城与卢沟桥为我军 
坟墓,一尺一寸国土。不可轻易让人!”他同时将此处置通知冯师长。 
  8日拂晓5时许,日军已在宛平城之东面、东南面及东北面展开包围态势,光要 
他们的外交人员进城,继又要求武官进城,均遭吉星文团长和宛平县长王冷斋拒绝。 
日方见纠缠没有奏效,就开始向城内炮轰,并掩护步兵冲锋。吉星文团长和金振中 
营长按秦副军长的命令,在日军射击前不先开枪,待他们射击并接近到三四百米时, 
就以“快放”、“齐放”猛烈射击,因此日军伤亡颇重。 
  白天,天一直在下雨。按照秦德纯和松井达成的口头协议,中方的王冷斋、林 
耕宇、周永业和日方的樱井、寺平、斋藤一直在宛平城内谈判。日方宣布失踪士兵 
已经找到,照理说没有什么可谈的了。但是他们依然气势汹汹,胡搅蛮缠,一会儿 
要追查士兵失踪的原因,一会儿质问为什么不让日军进城演习。双方唇枪舌剑,各 
不相让。下午4时,王冷斋宣布谈判终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