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匡胤私秘生活全记录-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是偷跑出来的,所以赵匡胤随身携带的盘缠并不多。若不是妻子贺氏在他临走时硬把几件饰物塞入他怀中,他早就该为吃喝问题大伤脑筋了。尽管如此,由山西跨入陕西之后,他的身上也几乎空空如也了。    
    没有钱就得饿肚子。说来也许不信,有一回,从早到晚,赵匡胤只喝了一碗面糊,饿得他是头昏眼花、四肢发麻,几乎连路也走不动了。    
    赵匡胤不能不有所后悔了。居家的时候,虽然闷得慌,但不必为吃喝发愁,现在倒好,吃了上顿就愁下顿,更无钱住旅店,只能随便找个旮旯拐角踡着身体熬夜,还要时时提防野狗的侵袭。而在家的日子多好啊!那张床何等地柔软又何等地温暖。可在外游荡的滋味呢?他甚至都不敢多看别的女人一眼,因为看到别的女人他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贺氏,而想起贺氏之后,他的心里就更不是个滋味了。    
    赵匡胤想家了。一想家就想返回家里。赵匡胤也确曾生起过回家的念头。在家的生活多好啊!在外漂泊的日子多难啊!然而,赵匡胤最终又打消了回家的念头。离家出走是自己的主意,父亲竭力反对,母亲也未明确支持,如果就这么狼狈不堪地返回家里,又有何颜面见父母?还有,大丈夫应该顶天立地,岂能被一点点困难和挫折所吓倒?    
    赵匡胤便继续在陕西的东南部游荡了。虽然他自诩为一个大丈夫,但当务之急却不是去顶天立地,而是去想法子填饱肚皮。身无分文,又处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该如何才能填饱肚皮?莫非,赵匡胤要与乞丐为伍?    
    有一天早晨,赵匡胤在一座小镇的一条小巷子里睁开了眼。这条小巷子是一个死胡同,天黑了之后就无人进入了。所以赵匡胤就把它当作自己的栖身之处了。巷子里虽然很安静,却也是很冷。才是二月天气,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在巷子里踡了一夜,赵匡胤的身上几乎都没什么热乎气了。    
    但赵匡胤顾不得寒冷,找东西吃才是最迫切的事。他昨天晚上都未能吃饱,早晨醒来后肚子里就更是抽搐得难受。所以,他刚一睁开眼,就跌跌撞撞地走出了死胡同。刚一走出死胡同,他就闻到了一股扑鼻的香味。他几乎连想也未想地就朝着那扑鼻的香味走去。    
    扑鼻的香味来自于一家小吃店。小吃店里正在蒸包子、蒸馒头。不说别的,光蒸笼所发出的那一股股雾气,就足以使得赵匡胤垂涎欲滴了。    
    小吃店的店主是一个秃顶的小老头。他打开一个蒸笼的盖儿,一股浓浓的雾气顿时淹没了他。雾气散去,一笼又大又白的馒头呈现在眼前。他又打开一个笼盖,又是一股浓浓的雾气,待雾气飘散,他看见了一笼蒸好的包子,也看见了正走过来的赵匡胤。    
    “真是晦气!”秃顶小老头嘀咕了一句。“还没开张呢,却先来了个要饭的!”    
    要饭的是谁?当然是赵匡胤。此时的赵匡胤,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即使是赵弘殷和杜氏乍见着他,恐也会以为他是乞丐无疑。    
    秃顶小老头的嘀咕声虽小,但赵匡胤还是清晰地听见了。不过,他装作没听见的样子,走到那小老头的近旁,一会儿看看小老头的脸一会儿又看看笼里的包子和馒头。赵匡胤的意思很明确:小老头,你能不能给我几个包子或馒头充饥?    
    为了加强这种意思的表达效果,赵匡胤还夸张地伸出舌头舔了舔双唇。但秃顶小老头却很不耐烦地皱着眉头冲着赵匡胤一翻眼道:“去去去,有多远滚多远!你这要饭花子往这儿一站,我这生意就甭想做了!”    
    赵匡胤毕竟是念过几年书的人,有些涵养,听了小老头的话后,不但没生气,反而笑嘻嘻地言道:“老丈此言差矣!圣人云:君子有好生之德。老丈只需拿些馒头包子予我,我即刻便悄然离开,不知老丈意下如何啊?”    
    “哟!”秃顶小老头显然很是惊讶:“真没有看出来,你一个要饭花子,竟然也懂得什么圣人之言!只可惜啊,我并非什么君子,只是一个买卖之人,所以啊,你那圣人之言到了我这儿,就等于是一文不值的废话了!你还是快点滚开吧,不要耽误我做生意!”    
    赵匡胤依旧脸带笑容,只是因为肚里太空,那笑容也显得很虚。“老丈此言又差矣!圣人之言,放之四海而皆准。更何况,耽误你做生意的,并非我,而淑老丈你自己。你只要拿几个馒头包子给我,不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    
    “什么?”秃顶小老头发火了。“臭要饭化子,你是我什么人?我凭什么要给你馒头给你包子?啊?”    
    “老丈,”赵匡胤竟然冲着小老头鞠了一个躬。“圣人云: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你我虽然素昧平生,但依圣人所言,当一见如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既如此,你就拿些馒头包子于我又有何妨?”    
    “好你个臭要饭的!”秃顶小老头撑大了眼。“你张口一个圣人云闭口一个圣人云,你以为我一个卖馒头包子的人就不知道圣人云吗?我问你,圣人有云:君子不吃嗟来之食。我就算心甘情愿地拿包子馒子给你,你好意思要吗?”    
    赵匡胤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于是就信口开河言道:“这位老丈,圣人虽云君子不吃嗟来之食,但圣人同时又云:此一时彼一时也。彼一时之时,老丈即使将这所有的馒头包子予我,我也愧不敢受,然此一时之时,老丈即使只以一个馒头一个包子赠我,我也不会婉言拒绝。老丈以为如何?”    
    秃顶小老头听糊涂了,也听愤怒了。他冲着赵匡胤一跺脚,恶狠狠地言道:“臭要饭的,你要是再不快滚,再在这里此一时彼一时地胡说八道,我就打断你的腿、扭断你的脖子!”    
    赵匡胤的心不觉一凉。耐着性子饶了半天的舌,竟然一无所获,真是人心不古又世态炎凉啊。既然来文的不行,那就来武的。虽然脸皮十分重要,但有时候,肚皮比脸皮更为重要。


第二部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赵匡胤装着唯唯诺诺的样子,做出一副转身欲走的架式,可就在转身前的一刹那,他的双手迅疾地抓向盛馒头的笼屉,然后撒开双腿就跑。    
    赵匡胤本是想抓包子的,包子的味道肯定比馒头可口。但考虑到自己的肚子实在太空,只抓几个包子很难填充,而那么大的馒头,抓上两个就差不多可以填饱肚皮了,所以,赵匡胤狠了狠心,最终选择了抓馒头。    
    那秃顶小老头见赵匡胤公然抢劫,气得拔脚就追,一边追一边还声嘶力竭地叫嚷道:“抓小偷啊!”又觉得“小偷”一词程度不够,便忙着改口叫嚷道:“抓强盗啊!”    
    因是清晨,小镇的街道上并没有什么行人,所以秃顶小老头的叫嚷声虽然十分清脆响亮,但对赵匡胤并不能构成什么威胁。又因赵匡胤年轻,那小老头年迈,腿脚不利索,故而,气喘吁吁地追了一段路之后,秃顶小老头就放弃了努力,暗暗地骂了几句后便铁青着脸返回了小吃店。    
    赵匡胤不敢大意,一口气跑出了小镇才晃晃悠悠地打住了脚步。为何晃晃悠悠?只因肚子太饿了。打住脚步之后,他一个趔趄,差点栽倒在地,虽没有栽倒,却也一屁股瘫在了地上。再看他,张大着口,只顾“呼哧呼哧”地喘气。    
    待气息稍稍平稳了些,他就要吃东西了。他将双手挪到胸前,他一下子激动起来,那么大的馒头,他一只手竟然抓了两个,而且还跑了这么长的一段路,真是个奇迹啊!    
    赵匡胤放心大胆地狼吞虎咽起来。第一个馒头几乎还没觉着啥味儿就不见了踪影。吃第二个馒头的时候,赵匡胤开始细嚼慢咽起来。嗬,馒头也真香啊,还有一股甜蜜味儿。    
    右手的两个馒头吃完了,他的左手又不自觉地送到了唇边。但倏地,他紧紧地闭上了唇。还有两个馒头。如果中午弄不到吃的、晚上也弄不到吃的,那有两个馒头在身,也就凑合着可以对付了。    
    赵匡胤使劲儿地咽了一口唾沫,把牙缝里的一些馒头屑儿也同时咽了下去。接着,他把两个剩下的馒头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然后揣入怀中,又找着一条水沟喝了些凉水,再然后,他就四腿八叉地躺在草地上看东方的日出了。    
    实际上,赵匡胤是一边看日出一边想心思。什么心思?当然是他的处境和未来。处境如此糟糕,未来又会如何?想来想去,终也想不出个明晰的答案来。    
    许是肚中有了两个馒头垫底吧,赵匡胤虽然没有想出什么明确的未来,但对自身糟糕的处境,却也不再后悔。他甚至还又想起一句圣人之言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饿其体肤、劳其筋骨、空乏其身……他也不知道记忆中的这句圣人之言是否准确,反正,他当时以为,这句圣人之言就是讲他赵匡胤的。所以,他口中念念有词以后,就沐浴着初升的太阳睡着了,脸上还浮现出一种十分动人的微笑。他已经沉入了甜美的梦乡,梦里,光明的未来正向他走来。    
    然而梦毕竟是梦。现实终究是残酷的。赵匡胤在流浪的岁月里,不仅饱尝了饥饿和寒冷,还差点丢掉了性命。    
    那也是在陕西境内,距赵匡胤偷抢四个馒头之后不多久。有一天,临近中午的时候,赵匡胤悠搭着双手走进了一个小县城。他本不想进城的,但肚中饿得慌,城里总比乡下更容易弄到吃的。有一回,赵匡胤在一座城里竟然弄到了一只烧鸡。那烧鸡的香味儿,许久许久之后都还在他的嘴里洋溢。    
    这次活该赵匡胤走运,或者说,活该他倒霉。他刚进得城来,便看见十多个少年簇在一起,脖子伸得老长。他一时好奇,就凑了过去。原来,那十多个少年正在用骰子赌博。    
    一共有两个骰子,谁掷的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加起来最大,谁就是赢家。一个光头少年,连续几次都掷的是最小的点子,可能兜里的钱快输光了吧,脸涨得通红。    
    赵匡胤不经意地言了一句道:“掷骰子不是很简单吗?我想掷几点就掷几点。”    
    赵匡胤本说的是一句玩笑话,说完就想离开。谁知,那光头少年听见了,一下子蹿到了赵匡胤的面前道:“你刚才说什么?你想掷几点就掷几点?”    
    赵匡胤也没赖账:“是呀,我刚才就是这么说的。怎么了?”    
    光头少年好像是输红了眼,猛地从怀中掏出一大把钱来:“要饭的,你要是能当着我的面掷出两个六来,我这些钱就全给你!”    
    一个骰子的最大点就是六,“两个六”就是要掷出两个骰子的最大点数。平时掷了玩,偶尔地可以碰到这种机会,但要存心掷出两个六来,非经过专门训练,实难成功。    
    赵匡胤在汴梁与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在一起玩耍时曾经掷过骰子,但那也只是玩,并非专门训练。所以,想在举手之间就掷出两个六来,赵匡胤的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但是,那光头少年手里捧着的沉甸甸的钱,却实在是一种莫大的诱惑。要知道,那些钱能买下多少馒头和包子啊。    
    赵匡胤问那光头少年道:“你刚才所言当真?”    
    光头少年信誓旦旦地回道:“有这么多人做证,本少爷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那好,”赵匡胤点点头。“我来试试。”    
    “试试”一词便可看出赵匡胤的心理:如果掷出两个六来,自己就能赢到一笔钱,反之,自己也没有任何损失,虽然,掷出两个六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对己没有任何损失的事情,又何乐而不为?    
    赵匡胤从一个少年的手里接过了两只骰子。他先是认真地看了看骰子,然后将骰子窝于两只手掌中间,还故弄玄虚地朝着手掌吹了一口气,最后,他才同时将两只骰子掷于一处较平坦的地面上。那两只骰子落地之后,滴溜溜地一阵乱转。    
    二十多只眼睛一起盯着那转动的两只骰子。一只骰子慢慢地停止了转动,赫然是一个六。有几个少年不禁发出了嘘声。另一只骰子也停止了转动,赫然又是一个六。


第二部分苟富贵,毋相忘

    几个少年鼓起掌来。那光头少年一脸懊丧地道:“真他妈邪门!本少爷掷了二十多次,一个双六也没掷出来,这要饭的一伸手,双六就跑出来了!”    
    赵匡胤喜形于色地冲着那光头少年道:“给钱吧!”    
    那光头少年虽然脸色很难看,却也不赖账,规规矩矩地将捧着的钱交到了赵匡胤的手中,且口中言道:“算我倒霉,你都拿去吧!”赵匡胤接过钱的时候,心里自然是喜滋滋的,不过多少也有点遗憾,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