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兵器大世界--飞机-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团长终于下达了战斗命令:“我们的任务是掩护地面部队,不受敌人的轰炸。
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团长话音一落,机场上发动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战机一架接着一架离地升空,
风驰电掣地向目标空域飞去。
    今天带队的是大队长谢苗诺夫。刚一接近预定空域,阔日杜布耳机里响起了断
断续续的口令:“注意,左面有‘梅塞施米特’!”
    “我进攻,你掩护!”
    这说明别的大队的飞行员已接上火了,阔日杜布更聚精会神地等待大队长的命
令。
    终于传来了谢苗诺夫清晰的指令:“前面,比我们略低,有20多架敌机。进攻!”
    阔日杜布定神一看,一点不错!在他们下方有20多架“容克”-87式俯冲轰炸
机,正在德国战斗机的掩护下向前方飞去。
    “铁鹰们,打呀!”大队长命令道,随即他迅猛地向德国轰炸机群扑去。炮声
骤起,几秒钟后,一架“容克”式飞机带着长长的火苗,直向地面坠落下去。
    阔日杜布也很快找到“猎物”了,这是一架掉队的敌机。他很快地绕到这架
“容克”式飞机的尾后,把它套在瞄准具的十字线上,距离也很适合,于是猛然按
下航炮按钮。哪知,这架德国飞机做了一个机动动作,一串炮弹打“飞”了,阔日
杜布的飞机险些与德机“撞个满怀”。
    “狡猾的家伙!”阔日杜布愤愤地骂道。他心急如焚:“难道真让它跑掉?”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耳机响起了僚机飞行员的声音:“打它,我掩护你!”
    于是,阔日杜布咬着牙向德机进行猛烈的攻击,他一面攻击,一面在想:“如
果打不下它,就把它撞下去。”
    “咚,咚,咚……”几个长射,“容克”式飞机上顿时冒出浓烟烈火,迅速坠
向地面。
    “木兴,朋友,捶下一架去了!”阔日杜布大声地向僚机喊道。
    他这时又向周围观察了一下,只见一架德国的“梅塞施米特”战斗机从他机旁
飞了过去。阔日杜布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它是怎么飞到我的尾后去的?”他想
着。
    阔日杜布很快就清楚了,要不是他的僚机及时击退了“梅塞施米特”飞机掩护
了他,他已成为希特勒匪徒的“刀下鬼”了。
    在苏联战斗机有效的突击下,德国轰炸机群损失惨重。这些德国飞行员们也顾
不得他们的“陆军兄弟”了,把炸弹胡乱投在自己部队地域内,然后狼狈地向西逃
去。
    7 月7 日,阔日杜布第二次出击,又击落了一架“容克”-87飞机。7 月8 日,
他的成绩“翻番”——击落了2 架Me-109 飞机。不久,他获得了红旗战斗勋章。
    1944年年底,苏联军队将德军赶出了苏联国土。接着就进入全面反攻阶段。苏
联军队的进展异常勇猛迅速。1945年1 月25日,苏联军队进入德国国境。
    2 月12日,阔日杜布率6 架飞机在奥德河西岸巡逻。这是苏军向柏林开进的前
进基地,也是德国空军急于想拔掉的“眼中钉”。
    德国人打算采用偷袭战术,利用云层掩护进行突然袭击,然后再迅速逃逸。阔
日杜布对这种诡计很清楚,因而全神贯注地在空中进行搜索。
    当天天气不好,云层密厚,只有云隙中才能看到蓝天。阔日杜布命令3 对双机
分地区搜寻目标。
    突然间,阔日杜布看到云层下缘处飞出了近30架德国飞机,显然它们是准备去
攻击苏联地面部队的。
    当时阔日杜布他们一共只有6 架飞机,而对方是30架。6 :30,数量上相差太
悬殊了!但阔日杜布已经下定决心了:“不管有多少架敌机都和他们拼了!”
    他用无线电通知了第二对和第三对双机:“我在第6 空域上,全到我这儿来!”
    他又命令僚机飞行员格洛马阔夫斯基:“我来攻击,你来掩护!”
    阔日杜布猛推驾驶杆,飞机直向德国机群俯冲下去。他很快“咬”住了一架德
国飞机,在100 米的射击距离上,进行了3 次连射,德国飞机顷刻间冒起浓烟烈火,
滚翻落地。
    但阔日杜布的机尾也被一架德国飞机盯住了,格洛马阔夫斯基看到长机处境危
急,急忙右转,瞄准这架德机,一个拦阻连射,把它打下去了。
    情况仍然是危急的。此时,第2 对双机突然出现在眼前,阔日杜布喜出望外,
“库马尼奇金,打他们哪!”他大声高呼。
    库马尼奇金带领他的僚机,向敌机的9 架机队冲去。一个连射,把敌人的带队
长机给报销了。
    “库马尼奇金,好小子!”阔日杜布高声赞扬道。
    第3 对双机也飞过来了。6 架战鹰犹如猛虎扑食,轮番地向德国机群发动猛烈
的攻击。德国人被吓得魂飞魄散,仓皇失措,他们慌乱地把炸弹扔掉(有的掉到德
国兵的头上去了),落荒而逃。
    在这场6 对30的空战中,阔日杜布率领的6 架战机共击落了8 架德国飞机,他
本人击落了3 架。德军空袭苏军前进基地的企图彻底破灭了。
    1945年4 月 17 日,傍晚,柏林上空。
    阔日杜布经过了一整天的飞行,本来早应该休息了,但他想到德国人可能会在
傍晚来偷袭,于是“磨破了嘴皮”,才获准与僚机进行一次飞行巡逻。
    地面上正进行紧张的战斗,夕阳的余晖照射着浓密的烟雾,妨碍了阔日杜布他
们的视线。
    “注意搜索!”他通过无线电告诉僚机飞行员奇托林卡。
    在柏林北郊上空,阔日杜布看到了一些“黑点点”。很快,全都看清楚了一大
编队的德国飞机迎面而来。
    “急速上升!”阔日杜布急令道。
    双机迅速爬高,在高于德机1000米的云中隐蔽待机。
    阔日杜布此时看得更清楚了,德国飞机一共是40余架。2 架对40架,怎么办?
    “无论怎样也要挡住法西斯匪徒们,不让他们轰炸我们的部队!”阔日杜布心
里想着。
    “奇托林卡,怎么样,攻吗?”他问奇托林卡。
    “试试看!”奇托林卡泰然地回答。
    于是,他们这对双机像一把尖刀似的向德国机群刺去。
    阔日杜布选定了一架敌机,迅速地瞄准、射击,“咚!咚!咚!”一阵炮声,
这架德国飞机的飞行员还没有弄清是怎么一回事,就一命呜呼了。
    德国飞行员没有想到会遭到攻击,于是东逃西窜,编队全乱了,有的慌忙投弹,
然后溃逃。
    阔日杜布急速上升,僚机也紧跟着他上升。
    阔日杜布喊道:“奇托林卡,撑住劲啊!”
    他们时而从左方,时而从右方猛烈地攻击敌机。阔日杜布当时“杀红了眼”,
他心里只是想着:“决不让这帮恶徒闯到我们战线上空!”
    此时,一架德国飞机向苏军阵地俯冲下去,显然是想投弹攻击。
    “看你往哪里跑。”阔日杜布大喝一声,加大油门,直向这架敌机扑去。
    德国飞行员一看形势不妙,赶紧退出俯冲,阔日杜布抓住战机,打了一个“长
连射”。
    “咚,咚,咚……”一连串炮弹射穿了这架德国飞机的机体,油箱也中弹了。
    “轰!”的一声巨响,敌机爆炸了。这是阔日杜布击落的第62架敌机。
    阔日杜布于1985年晋升为苏联空军元帅,1991年8 月12日逝世,终年71岁。
                喷气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人类逐渐跨入了喷气时代。喷气技术开辟了航空和
航天技术的新纪元,高速飞机的问世、人造卫星的诞生乃至人类邀游太空幻想的实
现,都是仰仗了这“光彩夺目”的喷气技术。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它对于飞机的性能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1903年“莱特飞机”成功飞行到40年代,活塞式发动机一直处于“独占”的地位,
而且逐渐发展到相当成熟的程度。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装活塞式发动机的飞机的
最大飞行时速已达700 多千米。但遗憾的是,飞行速度难以再进一步提高了。有人
曾用装活塞式发动机的飞机进行过一些超音速飞行试验,但飞机往往会发生剧烈的
抖振,飞行员无法操纵飞机,有时甚至机毁人亡。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使当时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音速是一种天然不可逾越的障碍。1945年6 月,英国一架试验
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音速时发生了严重事故,机身破裂,飞行员丧生。当时一位英
国科学家说:“音速……像是面前的一堵障碍墙”,于是就出现了“音障”这个新
词。
    但是“音障”实际上并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而是一道可以突破的“烟幕”。
这个“人为”的障碍并没有挡住航空界的“有识之士”,他们经过反复的研究和试
验,终于弄清了产生“音障”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飞机超音速飞行时受到的空气阻
力急骤增大,另一方面,螺旋桨的效率却明显下降。原因搞清了,但如何采取“越
障”措施呢?俗话说,小马拉不了大车,活塞式发动机要承担“越障”的任务,就
显得“力不从心”了。这样,一种重量轻、推力大的新型动力装置——喷气发动机
就应运而生了。
    喷气发动机原理的发现和应用,可以追溯到很早的年代,伟大的文明古国——
中国也是世界喷气技术的先驱。早在公元二二世纪以前,中国就利用燃气涡轮的原
理制成了走马灯。如今在一些灯会上,人们看到的一些精巧诱人的旋转灯具,就是
我们祖先早在千年以前发明的杰作。公元13世纪,我国又制成了利用喷气推进原理
飞行的“火箭”,这就是当今洲际导弹和航天飞行器运载火箭的雏形。
    喷气技术的原理发明虽然很早,但是,直到本世纪30年代,喷气发动机才真正
进入了实用阶段。当时,德国和英国各自独立地进行了喷气发动机的研制工作。
    1935年,德国的海因克尔和容克两家飞机公司开始进行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研制
工作。1937年3 月,海因克尔公司研制的发动机首次运转。几经改进,研制成了推
力为500 千克的HeS .3B发动机。和现代的喷气发动机相比,它的性能水平是很低
的。这种发动机的推力和本身重量之比(这是表示发动机性能水平的一个重要参数)
还不到1 .4 ,而现代喷气发动机可高达8 左右。但是,它毕竟是一种可以实用的
喷气发动机,1939年8 月27日,装有这种发动机的He-178 飞机实现了世界上第一
次喷气动力飞行,航空事业从此开始跨入了喷气时代。
    英国早在20年代中期就开始进行喷气发动机的研制工作,由于技术难点多,所
以进展缓慢。30年代,由于一位名叫弗兰克·惠特尔的飞行学员坚忍不拔的努力,
使喷气发动机有了突破性的进展。1937年4 月12日,惠特尔研制的喷气发动机开始
运转。1941年5 月15日,英国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升空,成为与德国“并驾齐驱”
的喷气式飞机创始国。
    突破“音障”是推动研制喷气式发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喷气式发动机的研
制成功又为突破“音障”创造了技术和物质条件。但是,人类第一次成功地突破音
障的飞行试验却是曲折离奇,值得一书的。
    1945年,美国兰利研究中心决定研制一架专门用来突破“音障”的研究飞机。
这种飞机命名为X -1 ,它的外形酷似一枚炮弹,这主要是为了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因为当时航空喷气发动机的技术水平还不足以突破“音障”,所以机上装一台火箭
发动机。这种飞机只能进行2 分多钟的动力飞行,所以采用了用改装的轰炸机投放
的方案。
    为了进行这次重要的试飞,精心挑选了飞行员,最后选中了查尔斯·耶格上尉。
这位耶格上尉虽年仅24岁,但却经历不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共参战61次,
击落敌机13架。当耶格得知被选中为X -1 首飞的试飞员时,欣喜若狂。但是,意
外的事件发生了。在试飞前3 天,耶格月夜骑马奔驰,竟摔断2 根肋骨,真是乐极
生悲,试验队考虑到他的伤势,决定更换试飞员。但是耶格为了独享X 一1 首飞的
荣誉,执意坚持参加试飞。
    1947年10月14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莫罗克于湖。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橘
红色的X 一回被缓缓装进了一架经过改装的B -29轰炸机的炸弹舱内。飞机装填燃
料时,医官又对耶格作了最后一次体检。直到医官作出了“OK”的结论后,耶格才
如释重负地登机起飞。
    轰炸机爬升到3000米后,耶格从机舱爬进了X -1 。由于肋骨骨折及腰胸部的
厚重包扎,使得他无法伸手抓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