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禅 宗 诗 歌 境 界-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朝文风的悲凉感与佛教  蒋述卓 广西师大学报 1988.2 P4~9 
    齐梁浮艳文风与佛教  蒋述卓 华东师大学报 1988.1 P29~36 
    论唐代艺僧  施光明 唐都学刊 1988.4 P57~62 
    敦煌佛曲《五更转兼十二时》跋:维摩诘文学试论  龙晦 世界宗教研究 1988.4 P17~28 
    王梵志诗校释商补  黄征 杭州大学学报 1988.2 P90~98 
    王梵志和他的五言道俗诗  张锡厚 文史知识 1988.3 P90~93 
    禅宗艺术观与王维诗的风格  张清华 中州学刊 1988.6 P91~95 
    柳宗元的山水诗与其儒佛思想  景凯旋 学术月刊 1988.6 P56~60 
    论刘禹锡和佛教禅宗  张碧波 吕世伟 学术交流 1988.6 P114~121 
    论皎然的境界说  赵盛德 广西师大学报 1988.4 P18~21,53 
    禅宗与宋代江西作家  王琦珍 江西师大学报 1988.4 P24~29,47 
    黄庭坚禅学源流述略  祝振玉 文史知识 1988.4P98~102 
    禅宗思维方式与王安石晚年的诗歌  杨崇仁 思想战线 1988.6 P39~45 
    严羽“妙悟”说探微  周仁强 安徽大学学报 1988.2 P68~73 
    废名与禅宗  李俊国 江汉论坛 1988.6 P56~58 

    1989年

    禅悟思维简论待续 方立天 五台山研究 1989.1P9~14 
    禅悟思维简论续完 方立天 五台山研究 1989.2 P13~19 
    禅宗心性论试析  蒙培元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 1989.3 P60~67 
    禅宗的形成及其初期思想  严北溟 洪修平 文献 1989.4 P170~181 
    人心、佛性与解脱:中国禅宗心性论探源  洪修平 南京大学学报1989.1 P33~43 
    禅宗:直觉性美学结构体  吴功正 社会科学家 1989.6 P29~35 
    禅“悟”与审美直觉  马国柱 辽宁教院学报 1989.4 P40~45 
    漫论禅的顿悟和诗的直觉  徐潜 长春师院学报 1989.2 
    禅宗悟性的美学价值  徐宏力 河南大学学报 1989.2 P32~37 
    试论禅宗的非理性主义  翁美琪 学术季刊 1989.4 P147~153 
    佛教理论与意境范畴的生成转化  陈伟 上海师大学报 1989.1 P45~50 
    中国文化的杰作:禅  皮朝纲 西南民院学报 1989.4 P68~74 
    漫说中国诗画的禅境  黄毓任 南通师专学报 1989.4 P16~21 
    从言意之辩到境生象外论庄、玄、禅对古代诗论的影响 邓乔彬 华东师大学报 1989.1 P50~58 
    六朝志怪小说与佛教  袁荻涌 文史杂志 1989.2 P11~12 
    中古志怪小说与佛教故事  蒋述卓 文学遗产 1989.1P6~18 
    敦煌诗歌考论  张锡厚 敦煌学辑刊 1989.2 P8~33 
    论敦煌佛曲与词的起源  吴肃森 敦煌学辑刊 1989.2 P1~7 
    试论敦煌所藏《禅师卫士遇逢因缘》:兼谈诸宫调的起源  李正宇 文学遗产 1989.3 P48~56 
    王梵志诗论  项楚 文史 1989总31 P209~233 
    谈王梵志诗中的“著”  梁晓虹 九江师专学报 1989.4 P86~88,95 
    王梵志年代新拟  刘瑞明 敦煌研究 1989.1 P81~87 
    六祖“革命”与中国美学传统的完形  皮朝纲 董运庭 四川大学学报 1989.4 P43~49 
    王维佛教思想对其诗歌艺术的影响  毕宝魁 辽宁大学学报 1989.6 P75~79 
    禅宗的“净心”思想与王维的山水诗创作  邱瑞祥 贵州大学学报 1989.3 P8~13 
    超尘越俗,徜徉山水:佛教对柳宗元及其山水游记和景物诗的影响  王启兴 湖北大学学报 1989.6 P29~36 
    诗禅关系认识史上的重要环节:读皎然、齐己诗  程亚林 文学遗产 1989.5 P75~78 
    禅与诗:温庭筠艺术风格成因新探  刘尊明 人文杂志 1989.6 P113~116 
    宋代诗论中的以禅喻诗漫议  黄河 华侨大学学报 1989.2 P90~99 
    宋诗的“活法”与禅宗的思维方式  张晶 文学遗产 1989.6 P87~95 
    苏轼何时开始接触佛教  刘石 文史知识 1989.2 P116~118 
    佛禅思想与苏轼文学理论  刘石 天府新论 1989.2P77~84 
    禅宗与苏轼  黄宝华 上海师大学报 1989.4 P92~99 
    朱熹诗境与“理一分殊”  张晶 辽宁师大学报 1989.4 P51~56 
    浅说以禅喻诗的《沧浪诗话》  吴景和 吉林师院学报 1989.8 P9~12 
    评严羽的妙悟说  赵盛德 学术论坛 1989.1P81~83,73 
    禅宗与元杂剧  毛炳身 毛小雨 中州学刊 1988.2 P74~77,8 
    陆九渊与禅学关系管窥  鲍博 中国哲学史研究 1989.4 P114~121 
    陆九渊与禅学  焦克明 争鸣 1989.2 P88~94 
    其哀在心,其艳在骨简谈曼殊的爱情诗 陆惠云 昆明师专学报 1989.4 P59~63 
    佛学与中国近代诗坛  陆草 文学遗产 1989.2 P29~40 

    1990年

    论禅宗思想中的内在性和超越性问题  汤一介 北京社会科学 1990.4 P111~117 
    禅宗:传统哲学发展的重要环节  洪修平 南京大学学报 1990.5 P131~134,1 
    禅宗的意义世界:从文化学角度对中国化佛教的解释  陈明 学术月刊 1990.9 P35~40 
    试论佛教美学思想  蒋述卓 云南社会科学 1990.2 P76~83 
    “以禅喻诗,莫此亲切”:禅与艺术在观念上的沟通  皮朝纲 董运庭 西北师大学报 1990.3 P25~30 
    诗禅异同论:兼论严羽“妙悟”说的审美内涵  张晶 辽宁师大学报 1990.2 P52~58 
    禅宗“顿悟”与艺术灵感  常青 西部学坛 1990.3P13~18 
    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  江永源 西部学坛 1990.3 P3~12 
    空王之道助而意境成:谈佛教禅宗对意境认识生成的作用  于民 文艺研究 1990.1 P44~48 
    禅意与中国士大夫的文化心态  金丹元 上海文学 1990.7 P74~80 
    论宫体与佛教  马积高 求索 1990.6 P86~92 
    论敦煌曲中的佛曲歌辞  李世英 兰州大学学报 1990.1 P100~106 
    禅与唐代山水诗  肖建华 江汉论坛 1990.7 P73~77 
    禅意开悟与唐宋神韵  金丹元 上海文论 1990.6 P44~49 
    寒山子生平新探  连晓鸣 周琦 东南文化 1990.6 P272~277 
    论寒山诗及其在东西方的影响  王庆云 烟台师院学报 1990.1 P52~57 
    论寒山子思想和诗风  徐光大 东南文化 1990.6 P100~112 
    寒山诗解说  大田悌藏 东南文化 1990.6 P125~126 
    寒山子诗韵试析  朱汝略 东南文化 1990.6 P127~134 
    王维山水田园诗源于禅宗吗  赵玉桢 中州学刊 1990.2 P87~91 
    李白与佛教思想  章继光 人文杂志 1990.1 P110~113 
    《长恨歌》与佛道关系论述的新进展  唐音街 社科信息 1990.3 P67~69 
    论韩愈反佛老对其文学思想及诗文创作的影响   邹进先 社会科学辑刊 1990.5 P118~124 
    朝过三清又拜佛:李商隐与佛教的关系兼说《华师》一诗  亦明 文史知识 1990.3 P34~37 
    “骨气浑成,境意卓异”:论贯休和他的诗歌  王定璋 西南民院学报 1990.2 P69~74 
    唐诗僧可朋说略  李朝正 文史杂志 1990.2 P17~18 
    曹洞宗“回互”学说述评  潘桂明 安徽大学学报 1990.1 P16~24 
    论唐宋词人的审美悟性  熊开发 海南师院学报 1990.4 P26~34 
    宋代居士佛教初探  潘桂明 复旦学报 1990.1 P53~60 
    试论禅宗对宋词的影响  邓莹辉 华中师大学报 1990.2 P76~81,48 
    随缘自适思想在东坡词中的表现特征  杨罗生 云梦学刊 1990.2 P73~75 
    苏轼与佛教三辨  刘石 北京师大学报 1990.3 P87~93 
    “诚斋体”与禅学的姻缘  张晶 文艺理论家 1990.4 P65~70 
    宗炳绘画美学的佛学底蕴  张晶 学术月刊 1990.10 P48~53  
    明代前后七子的审美解悟说  陈书录 南京师大学报 1990.3 P64~70 
    《红楼梦》与禅宗  杜景华 红楼梦学刊 1990.3 P181~213 
    苏曼珠研究述评  王永福 广东社会科学 1990.2 P156~159,155 
    王国维“境界说”的禅宗意蕴  王苏 中州学刊 1990.3 P61~65 

    1991年

    禅与宇宙无意识  张锡坤 东北师大学报 1991.2 P22~25 
    现象学、禅宗与艺术  理群 新疆艺术 1991.1 P8~13,7 
    从《华严金师子章》看佛教哲学的美学意义  张文勋 思想战线1991.4 P30~37 
    禅宗美学的基本特征待续 崔元和 五台山研究 1991.4 P5~9,24  
    论佛道教与中国美学  吴功正 世界宗教研究 1991.1 P113~121 
    钱钟书的“禅境”说  郑淑慧 文艺研究 1991.1 P48~54 
    以佛学禅见释“意境”  金丹元 云南民院学报 1991.1 P57~64 
    佛教境界说与中国艺术意境理论  蒋述卓 中国社会科学 1991.2 P131~146 
    试论禅家山水诗的境界  马茂军 上海文论 1991.3P52~56 
    试说“禅境”之美  姚兴奇 西藏日报 1991.7.16② 
    论禅宗与默照禅  魏道儒 人文杂志 1991.6 P30~34 
    试论佛学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刘斌 五台山研究 1991.1 P11~15,25 
    试谈禅宗对古代文论之影响  孙德彪 延边大学学报 1991.6 P69~72 
    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中的悲剧意识  蒋述卓 华东师大学报 1991.5 P69~77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禅与生命感受的充分诞生  皮朝纲 董运庭 云南师大学报 1991.1 P30~39 
    “是同是别”与禅的本意:与皮朝纲、董运庭先生商榷  石秋 云南师大学报 1991.4 P85~90 
    “诗禅一致,等无差别”:禅与艺术在观念上的融合  皮朝纲 董运庭 天府新论 1991.1 P76~81 
    “只要檀郎认得声”:禅宗机锋与艺术审美特征  皮朝纲 董运庭 西北师大学报 1991.3 P54~59  
    论禅宗的思维方式  艾振刚 江西师大学报 1991.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