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贴吧精华帖欣赏-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智深对于梁山生活也并不满意,原因只能是梁山与他自我实现的需要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吧。”⑧他简直有搞分裂的倾向。鲁智深对与其他的农民起义军的战斗也并不感兴趣,在捉到方腊之后,宋江道:“吾师成此大功,回京奏闻朝廷,可以还俗为官,在京师图个荫子封妻,光耀祖宗,报答父母劬劳之恩。”鲁智深答道:“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送江道:“吾师既不肯还俗,便到京师去住持一个名山大刹,为一僧首,也光显宗风,亦报答得父母。”置身听了,摇首叫道:“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⑨鲁智深之所以一直留在梁山,并参加了对其他农民起义军的战斗,当是其思想受时代的局限,同时梁山也在一定程度上了满足了他的归属需要。但其言行已足以表明其自我期许仍是做一个自由来去行侠仗义的侠者。至于其在坐化前穿上一件“御赐僧衣”则使人颇感费解,当是出于小说作者的意愿,硬给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鲁智深穿上的。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分别出自 施耐庵 罗贯中 著:《水浒全传》。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53、39、25、52、53、514、803页。 
  参考资料: 
  陈洪 孙勇进:《漫说水浒》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夏中义:《自我实现:重读弗洛姆与马斯洛》,载《书屋》2003年第11期        
论武松    
  武松上无双亲,与短矮丑陋、懦弱善良的兄长武大相依为命,是标准的无业游民,“因酒后醉了,与本处机密相争,一时间怒起,只一拳,打得那厮昏沉……只道他死了,一径地逃来,今已一年有余。” 或许武松在此的表现还有点耍流氓的嫌疑,但其所具有的强烈的自尊心与鲜明的反抗精神于此已初现端倪。武松为柴进所不喜同样是因为这种性格特征。武松在柴进庄上“躲灾避难”,不但白吃白喝长达一年,而且“装客有些顾管不到处,他便要下拳打他们。”这表明武松不仅仅满足于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同时进一步渴求尊重的需要。不要说英勇神武、非同常人的武松,即使一般人同样渴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可以说人正是因了尊严才成其为人,否则便与猪狗无异。同时武松逃亡在外,孤身一人,必然会产生归属与爱的需要,然而柴进却只满足了他生理与安全的需要,所以当武松得知“那厮却不曾死,救得活了”,便要“回乡去寻哥哥”。武松滞留在柴进庄上纯粹出于安全需要,一旦这种安全需要不再成其为需要时,武松便要离开此地了,即使宋江的出现也无法挽留住他,因为宋江同样是逃难之人,自身尚且难保,他只能暂时满足武松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二人只能是同病相怜,分手是势所必然的。 
  武松在回乡途中于景阳岗击毙了老虎,客观上为民除了害,骤然赢得了莫大的荣誉。打虎英雄的美名自不必说,县太爷还参他做了都头,此时的武松可谓是春风得意,这段历史应该是他一生中辉煌的顶点。然而好景不长,无产者武松都头的位子尚未暖热,便沦为了阶下囚,原因是自然是潘金莲。 
  武松必然有爱的需要,包括对友情与爱情的需要,所以他对美貌的潘金莲可能也有好感,但仅止于好感而已,并且这种单纯的好感随着潘金莲的出格行径而迅速烟消云散了,因为他对尊重的需要更为强烈。面对作为嫂嫂的潘金莲的勾引,武松成功地用对自我人格尊严的维护压抑了蓬勃的低级的性的需要。武松若与潘金莲苟合,将不但是对其哥哥武大的侮辱,更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封建社会中的武松自然不具备超越时代的观念,除非他把自己的人格降低到西门庆的水平。即在今天看来,他若与潘金莲苟合同样是对其哥哥的侮辱。而武松性格中最强烈的特征便是自尊,对自己的尊重和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对尊严的需要与捍卫几乎贯穿了他一生主要的行迹。面对潘金莲的百般勾引,武松凛然亮出了尊严的旗帜。性格坦荡又不失精细的武松对潘金莲的处境应该十分清楚并抱之以同情,不然他不会在最后忍无可忍的时候才发作,然而奈何其处于两难困境之中。或许他不应该对潘金莲恶语相向,须知恶语伤人,他的强硬态度一定伤了潘金莲的心。他在维护自己及其哥哥武大尊严的同时却伤害了潘金莲的尊严。本来潘金莲已经原谅了他的第一次伤害,没想到他在临走之前却对潘金莲进行了更大的伤害。或许潘金莲正是出于绝望和报复心理才不惜身越雷池,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即她严守妇道则毫无幸福可言。从来妇女在封建社会里便没有什么好下场,这不仅是潘金莲个人的悲剧。潘金莲追求个人幸福无可指责,但她若不毒死武大,武松或不至于要其性命。看潘金莲对武松体贴入微之处并那一手好针线活,知其或不竟至于是一多么下作之淫妇。 
  杀人者偿命。但是无产者出身的武松与知县的关系自不及西门庆。武松纵能打虎,却不能为兄长冤死的亡魂讨个说法,这无意是一种极大的侮辱。一般人或许只能忍气吞声了。然武松何许人也?性命可以不要,尊严则须捍卫!这便是武二郎让人击节赞叹之处。面对武松凛然不可侵犯的高傲面孔和那血淋淋的刀尖上闪烁的寒光,与西门庆沆瀣一气的知县也自收起了那副卑鄙的嘴脸。 
  休说那血统高贵的柴大官人,休说那流氓小厮西门庆与龌龊的县官,即那手握重兵的兵马张督监,一旦伤害了武二的尊严,便也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武松最可贵之处正在这里:为了尊严可以不惜生命勇敢地反抗,不管那对象有多强大。正是这点是最让人感到痛快淋漓之处,正因为这点,武松才不枉了英雄好汉的名声。 
  无产者武松并非犯法作乱之人。在都头的位子上他尽心尽力;得了张督监的提携,他忠心耿耿。奈何在封建社会中,无产者永远被排斥在体制之外,注定只能遭受剥削与压迫,任何对体制抱有幻想的平民百姓只会遭到捉弄。然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的下层劳动人民必会举起反抗的大旗。武松便是具有反抗精神的下层劳动人民的优秀代表。面对张都监的陷害与捉弄,武松拔刀而起,血腥的复仇获得了生命尊严强烈的自我认定的快感。当武松血溅鸳鸯楼,杀死了张督监三人之后,在刀光血影中,在月光烛影下,“蘸着血,去白粉壁上大写下八字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这用血写就的八个大字便是武松与封建体制对抗,彻底捍卫个体生命尊严的宣言。只是武松接下来的滥杀无辜却暴露出未受先进思想指导的反抗所具有的盲目冲动性和人性中的阴暗面,使武松高大的身影显出了分狰狞。 
  同其他英雄好汉一样,武松最终被“逼上梁山”。在不合理的社会中是容不得真正的具有个体人格尊严的人存在的,梁山是他们为自己争取到的最后的避难所,然而这最后的立足之地却也是无法稳定和长久的。经过种种生死考验的武松彻底认清了社会的真相,并丧失了对体制的任何幻想。当宋江高唱招安之歌时,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但是梁山并非铁板一块,而是混进了大批象宋江那样的把主体人格出卖给皇帝老子的落后反动分子。当梁山最终被“招安”并在与其他农民起义军的战斗中分崩离析之后,当武松在这种可笑的战斗中被砍去了一条臂膀之后,武松的心怕是真的冷了下来。武松落寞的身影最终在六和寺孤寂悠长的钟声中逐渐淡去,而他不惜生命为尊严而战的高贵精神却穿透时空激励着每一个在这大地上艰难挣扎的卑微生灵。 
  作者: 白混 2005…11…29        
妙论:水浒为什么不讨女人欢心    
  (文/城市紫衣) 
  水浒传中处处张扬的是男权。即便有几个星星点缀的女性配角,也不过是母夜叉、母大虫,听名字就起鸡皮疙瘩,想来一个赛一个粗壮难看,雄激素比雌激素还要分泌得多。 就是有一个美丽的有名有姓的女人,那也是“天下第一淫妇”潘金莲,祸水红颜,被武都头拎着头发“咔嚓”一声给杀了。再一个是那阎姓女子,忿不过及时雨的道貌岸然假正经,和那姓张的小白脸暗度陈仓,还要挟宋公明,亦是“罪有应得”。 
  合着书中的女人不是河东狮,就是贪贱淫了。难怪我身边的女性能把红楼梦翻烂,硬是碰都不碰一下水浒,整个一个宠弃分明。但是这也不是说水浒就只能是男人阅读的专利了,电视剧《水浒传》无论是上演还是重播,我都一样地每集不落,钉在沙发上眼珠都错不开。先生打趣道:“别看你外表文弱,赶那个年代,一不留神你还能造反当个女土匪呢!” 
  看水浒,喜欢的人物都在前三十回,武松、林冲、鲁智深。武松的魅力来自于他的“情”,但他的情让我困惑。无情焉?他对兄长骨肉亲情情深似海,甘拿生命作赌报仇怨,爱得深重,恨得淋漓。西门庆摔死在武松的脚下,替我都出了一口恶气。有情焉?不说他对妩媚撩人的嫂夫人视若无睹,那是正气凛然人品高尚,然而离开阳谷县之后直到上得梁山,一去经年,这个热血男儿就果真没有七情六欲儿女情长?我把水浒从头到尾翻了一遍,愣是没有寻到他的哪怕是一丝“绯闻”来,难免泄气,武松很烦女人吗?应该说武松的心有冷暖的两面,亲人在时它是一盆火炭,亲人逝去时它熄灭化转成一块坚硬的石头。早期祝延平演过武松,近期是青年演员丁海峰,就格外地喜欢后者。在我的心底,武二郎大抵就是这般模样吧。 
  相比而言,林冲的出场倒是因了一个“情”字的牵扯。夺妻之恨,恩爱佳偶阴阳两界;白虎堂蒙冤,八十万禁军教头一夜成了阶下囚;山神庙风雪茫茫千里追杀,冲天火光中劫后余生。林冲一夜之间看透了红尘。他是带着对皇帝老儿和其政权最深切的痛恨毅然决然上了梁山。至此林冲的情是死了,心如止水也好,心若死灰也罢,反正林冲是真正彻底地饮过了它的辛酸滋味了。我心中的林冲,应该是有着玉树临风的倜傥风流,谁与争锋的孤傲卓然。但是电视剧的扮相让我很是失望了一阵。好在如今那屏幕影像已远去,心中的画像依然风采动人。 
  喜欢鲁智深,是因为他的那份孩童般的纯净澄明,那份憨直和顽勇,而又不似李逵那般愚忠于宋公明。他是个大智若愚的人,特别是最后,他的结局是走向大悟,了却了功名与尘缘,立地成佛,是很完美的。 
  提到人生的结局,还要再提到武松单臂生擒方腊的无敌无畏,他是对得起他的宋江哥哥了。断臂的英雄选择一人留下,残阳下目送一百单八兄弟浴血沙场之后的悲壮还朝。在武松独守孤寺的残年里,大部分的英魂已飘零四海,钱塘江夜夜不息的潮水拍击着他在岁月中日渐冷却暗淡的心,会否有一个“情”字掠过行者的心头?多少前尘,恍若一梦…… 
  水浒是一场悲剧。一群失败英雄的命运总免不了打动女人。但是人物除了上述三位(或许还再带上燕青)外,其他的好汉对我来说就谈不上什么感觉可言了,坐交椅的,出主意的,耍枪的,打鱼的,不论是丑陋的、英俊的,年轻的、年老的,好像都是些男子阵营中铁打的冷面孔。“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连与这古时虽对女人地位贬低还尚有“情”在内的混诗都相差千里,也就难怪不讨女人欢心了。        
评《水浒》作者吴越    
  【简评1】小人得志,一定猖狂,本也不足为奇。奇的是这样的小人,偏偏有人赏识;古往今来,总是君子难于出头,小人容易得志。于是市井无赖,摇身一变,成了显贵;正人君子,倒要受他的鸟气。 
  高俅得势害人,罪在赵佶;尽管许多人被逼上梁山,并不都是高俅一人所为,但是除了高俅之外,还有蔡京,还有高俅的弟弟和儿子,还有蔡京的儿子和女婿,组成了一个小人统治集团,危害百姓。归根结底,其罪难道不在赵佶?蔡京号称“状元宰相”,并非“白痴总理”,可见才子不等于君子;高俅球艺精湛,如果当个球社教练,也许还能发挥所长,如今让他当“首都城防司令”,不单不称职,还要横生事端,祸害百姓。《水浒传》开篇就从小人得志陷害好人写起,其良苦用心,难道还不明白么? 
  【简评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