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博伽梵歌原义-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的诗节要予以说明。
  51…53.以智慧净化自己,下决心控制心意,摒弃感官享乐的对象,既不贪恋亦不憎恨,深居幽僻之地,少食,控制躯体、心意和言语,常入神定,超脱,摒除假我、权力、自傲、色欲、嗔怒,不接受物质事物,远离虚假的所有权,平静恬然——这样的人必定升至自觉的境界。
  要旨:当一个人被知识净化后,他就能保持在善良形态中。这样,他就成了心意的控制者,长处神定之中。他不会执著于感官满足的对象;在活动中无所谓依恋与厌憎。这样一位超脱之人自然愿意深居幽静之地,食不过所需,善于控制躯体和心意的活动。他没有假我的概念,因为他不把躯体当成自己。也不想接受大量的物质事物把躯体弄得肥胖强壮,他没有躯体化的生命概念,所以也不会虚假倨傲自大。他满足于主恩赐给他的任何东西,从不会因感官得不到满足而嗔怒。也不会为获取感官对象而费尽心思。这样,当他完全脱离了假我时,就会对所有物质事物无所依恋,这就是梵的自觉境界。这个境界叫做brahma…bhuta(梵觉境界)。当人脱离了物质化的生命概念,就会激而不恼,平静自如。这在《博伽梵歌》(2。 
  70)中有过描述:“不为欲望的滔滔之流所扰,如海纳百川之水,仍是虚怀以待,波浪不扬,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心平气和,而试图满足这些欲望的人,则不能达到平和。” 
  54.处在这等超然境界的人,立即能觉悟到至尊梵,变得全然喜乐,他决不会哀伤,也不会欲求得到什么。对每一生物,他都一视同仁。在这种状态下,他达到为我作纯粹奉献服务的境界。
  要旨:对非人格主义者,臻达梵觉境界,与绝对融为一体,是其最终目的。但对人格主义者,或纯粹的奉献者,目标更进一步,即从事于纯粹的奉献服务。这意谓着,从事于对至尊主的纯粹奉献服务之中的人,已在梵觉之境,即与绝对合一。不与至尊绝对者齐一,不可能为他作出服务,在绝对的观念上,服务的与被服务的之间没有区别,然而在更高的灵性意义上仍有分辨。
  在物化的生命观念中,当人们为满足感官工作时,就会有苦难。但在绝对的世界里,当人们投入于纯粹的奉献服务中时,却无丝毫的苦楚。在奎师那知觉中的服务没有什么需要为之哀痛或欲求的。因为神是完全的,从事于对神的服务的生物,即在奎师那知觉之中的人,本身也变得完全。他就象一条除尽了所有污水的河流。纯粹的奉献者除了想奎师那以外,什么也不求,因此,自然也就总是快快乐乐了。他不为物质的任何损失而悲切,也不希冀得到什么,因为在对主的服务中他完全富足。他没有任何物质享受的欲望,因为他知道每一个生物都是至尊主的所属部分,因而是永恒的仆人。在物质世界中,他不把某人看得高,把另外一些人看得低;或高或低的地位都是短暂的,奉献者与短暂的事物毫不相干。对他来说,石头与金子价值等同。这就是梵觉境界,这一境界,纯粹的奉献者很容易就能达到。在这种境界中,与至尊梵合而为一,泯灭自己的个性的想法变得折磨起人来了,达到天堂的想法成了幻影,感官就变得象毒蛇被打碎了牙齿一样,不会再危害人了。断齿的毒蛇并不可怕,当感官受到自动控制时,也不再有害。对身染物质之疾的人,世界苦不堪言,但对于奉献者,整个世界就如同外琨塔星宿,或灵性世界。物质世界里的达官显贵,在奉献者眼中,也不比一只蚂蚁更重要。主柴坦尼亚在这个年代弘扬纯粹的奉献服务,这样的境界可在主柴坦尼亚的恩慈下达到。
  55.只有通过奉献服务,人才能理解我作为至尊人格神首的本来面目。这样地虔诚奉献、全然知觉我,就能进入神的国度。
  要旨:至尊人格神首奎师那和他的全权部分是无法通过心智思辨来理解的,非奉献者也无法理解,如果谁想了解至尊人格神首,谁就应必须在纯粹奉献者指导之下从事奉献服务。否则,关于至尊人格神首的真理就永远隐而不显。如《博伽梵歌》(7.25)所宣说的,nahamprakasah 
  sarvasya,他并不显现给每一个人看。光凭渊博的学识或心智思辨,谁也不能理解神。只有真正在奎师那知觉中,从事奉献服务,才可能明白奎师那是什么。大学学位并不会有什么帮助。 
  洞悉奎师那科学的人有资格进入灵性国度奎师那的居所。成为梵并不意谓丧失身份。那里有奉献服务,而只要有奉献服务存在,那就一定有神,奉献者和奉献服务的程序。这样的知识永不消失,即使在解脱之后也是如此。解脱涉及到远离物质生命的概念;在灵性生命中,有同样的分辨、同样的个体性,所不同的只是在纯粹的奎师那知觉中了。切不可错误地认为visate一词“进入我”支持一元论者关于与非人格梵等同的理论。绝非如此。Visate意谓着,人可以以个体身份进入至尊主的居所,进入与他的联系中直接向他作出奉献服务。例如,绿鸟飞入绿林为的不是要与林合一,而是要享受林中之果。非人格主义者通常举河流为例,河水流入大海并与海融为一体。这可能是非人格神主义者的快乐之源,但人格主义者却愿意保持个体性,就象海中水族一样。如果我们深潜海底,我们可在海中看到非常多的生物。光是知道海面并不够,还必须有关于生活在海洋纵深处的水族的完全知识。
  因为作纯粹的奉献服务,所以奉献者能实实在在地理解至尊主的超然本质和富裕。正如第十一章所说,只有靠奉献服务才能有所领悟。这里说的也是这一点,通过奉献服务,人可以理解至尊人格神首,进入主的国度。远离了物质的概念,达到脱离物质观念的梵觉境界之后,通过聆听主的一切便开始了奉献服务。当人聆听至尊主时,梵觉境界自然而然地在发展,物质的污染——贪婪和对感官享乐的欲望——便消失了。色欲及诸种欲望从奉献者心中消失,奉献者便更依恋为主服务,在这种依恋之中,他逐渐脱离了物质的污染。在这种生命境界中,他便能理解至尊主。这也是《圣典博伽瓦谭》的论断。解脱之后,奉爱(bhakti)之途——超然的服务之途继续着。《维丹塔苏陀》(4.1.12)证实了这一点a…prayanat 
  tatrapi hi drstam。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解脱之后,奉献服务的程序并不停止。在《圣典博伽瓦谭》中,真正奉爱性解脱被定义为恢复生物的原本地位这一身份。关于法定构成地位已有说明:每一生物都是至尊主的所属部分。因此,生物的法定构成地位就是服务。这种服务在解脱之后也永不会停息。真正的解脱就是脱离关于生命的错误概念。 
  56.我的纯粹奉献者,在我的保护下,从事的虽是各种各样的活动,但靠我的恩典,能到达永恒不灭的居所。
  要旨:梵文mad…vyapasrayah是指在至尊主的保护下。为脱离物质污染,纯粹奉献者便在至尊主的指导下,或在他的代表——灵性导师的指导下活动。对纯粹奉献者来说,在时间上是没有限制的。他总是一天24小时,百分之百地在至尊主的指导下从事各种活动。对于这样一位献身奎师那知觉的奉献者,主是非常仁慈的。尽管困难重重,他最终必居于超然的居所——奎师那楼卡(Krishnaloka)。他的进入有全然的保障,绝无疑问。在那至高无上的居所里,没有变化,一切都是永恒、不灭和充满知识的。
  57.在一切活动中依靠我,永远在我的保佑下工作。在这样的奉献服务中,全然知觉我。
  要旨:人在奎师那知觉中活动时,并不是作为世界的主人在活动。要象仆人一样,我们要完全在至尊主的指示下活动。仆人没有个人的独立性。他只在主人的吩咐下干活。一个代表至高无上的主人干活的仆人并不受得失的影响。他只是忠实地按照圣主的命令履行自己的职责。那或许会有人争辩说,阿尔诸那是在奎师那的亲自指挥下活动的,但如果奎师那不在场,那又该怎样行动呢?如果人按照奎师那在本书的指示,在奎师那的代表的指导下行动,结果就是一样。这节诗中的梵字mat…parah十分重要。它表明,除了在奎师那知觉中为满足奎师那而活动外,别无目的。在这样工作时,应该只想到奎师那:“是奎师那指定我行使这一职责的。”以这样的方式去活动时,自然就得想奎师那。这才是完全的奎师那知觉。然而,应该注意,自己异想天开地做过某些事情后,不将结果供奉给至尊主。这种职责不在奎师那知觉的奉献服务中。人应该按照奎师那的命令去活动。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奎师那的旨令通过使徒传系中的真正的灵性导师而来。因此,灵性导师的命令应作为生命中的主要职责。如果人找到了一位真正的灵性导师并在他的指导下活动,那么,在奎师那知觉中达到生命的完美就万无一失。
  58。 
  如果你逐渐知觉到我,你必因我的恩赐而跨越受条件限制的生命的种种障碍。然而,如果你不以这样的知觉工作,而通过假我去行动,不听从我,你必失落无疑。 
  要旨:在完全的奎师那知觉中者不会过度地为履行生存之责而诚惶诚恐。愚人无法理解这远离一切焦虑的大自由。对行在奎师那知觉中的人,主奎师那就成了他最亲密的朋友。神总是会关照他的朋友的境况,他会把自己给与他的朋友——那些一天24小时献身于奉献服务之中的人。因此,谁也不要被躯体化的生命概念中的假我冲昏头脑。不要妄自认为自己独立于自然的大法之外,有随意活动的自由。人其实是受制于严格的物质法则的。但一旦行于奎师那知觉中,人就得到解脱,就脱除了一切物质的迷惘。我们要特别谨慎地注意到,一个不在奎师那知觉中活动的人,必会误落物质泥沼,失落于生死之洋。受条件限制的灵魂,没有一人真正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行在奎师那知觉中的人可自由活动,因为一切都是奎师那从内在驱使,又由灵性导师确认的。
  59.你若不按我的指示办事,不作战,你必将被误导。你的本性注定了你必定会作战。
  要旨:阿尔诸那是一名战士,生而具有查锤亚的本性。因此,他的天职就是作战。但由于假我作祟,他担心杀死他的老师、祖父和亲朋好友会招致恶报,实际上,他是把自己看成了一切活动的主人,好象是他在引导这些活动的善恶结果。他忘了至尊人格神首就在当场,指示他作战。这是受条件限制的灵魂的健忘症。至尊人格神首指示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人们只须在奎师那知觉中活动,以求达到生命的完美。谁也不能象至尊主那样肯定自己的命运,因此,最好的途径就是听从至尊主的指示行动。谁也不应忽视至尊人格神首,或他的代表灵性导师的命令。人应该毫不迟疑地执行至尊人格神首的命令——这将使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平安无事。
  60.你现在受假象所惑,所以不愿照我的指示行事。但是,琨缇之子呀!受你本性之职的驱使,你照样得行动。
  要旨:如果人拒绝按照至尊主的指示去做,那么,他就会受到他所处的形态的驱使而行事。人人都受自然形态的某一种组合的影响,并按那样的方式行事。但是,自愿地在至尊主的指示下行事的人无比光荣。
  61.阿尔诸那呀!至尊主处在每个人心中,指导着众生的行动,而众生则好象坐在一架由物质能量组成的机器之上。
  要旨:阿尔诸那不是最明白的人,战还是不战的决定受到他有限的判断力的限制。主奎师那教导说,个体并不是一切的一切。至尊人格神首,或者说他自己,奎师那以局限化的超灵坐在心中指导生物。当生物变化躯体后,过去的事情他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但超灵作为过去、现在、将来的知晓者,仍然是他的一切活动的见证者。因此,生物的一切活动都受着这超灵的指导。生物得到他应该得到的,被物质身体承载着。物质躯体是在超灵的指示下,在物质能量中创造出来的。生物一旦被置于某一特定的躯体之中,他就必须在那种躯体状态的影响下工作,坐在高速摩托车上要比坐在低速汽车上跑得快,虽然生物,即司机可能是同一个人。同样,在至尊灵魂的命令下,物质自然为某一类型的生物制成某一类型的躯体,好让他继续按照前世的欲望活动。生物不是独立的。切不可自认为自己独立于至尊人格神首之外。个体永远在主的掌握之中。因此,人的职责就是皈依,这将是下一诗节的训示。
  62.巴茹阿特的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