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60-玉机微义-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服多服可乎气之与火一理而已动静之变反化为二气作火论治与病情相得丹溪发挥论之冷生 
气者出于高阳生之谬言也身非自受寒气口食寒物而是论寒者吾恐十之无一二也 

卷十六气证门
论局方用热药治诸气之误
属性:丹溪曰治气一门有曰治一切气冷气滞气逆气上气用安息香丸丁沉丸大沉香丸苏子丸匀气 
散如 
神丸集香丸白沉香散煨姜丸盐煎散七气散温白丸生气汤悉用热药夫天地周流于人之一身以为 
生者气也阳往则阴来阴往则阳来一升一降无有穷也苟内不伤于七情外不感于六淫其为气也何 
病之有今曰滞气逆气上气皆是肺受火邪气得炎上之化有升无降熏蒸清道甚而至于上焦不纳中 
焦不化下焦不渗遂展转传变为呕为吐为膈为噎为痰为饮为翻冒为吞酸夫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此 
正治之法也治热用热治寒用寒此反佐之法也详味前方既非正治又非反佐此愚之所以不能无疑 
也观其微意可表者汗之可下者利之滞者导之郁者扬之热者清之寒者温之偏寒偏热者反佐而行 
之挟湿者淡以渗之挟虚者补而养之何尝例用辛香燥热之剂以火济火实实虚虚咎将谁执 

卷十六气证门
论气无补法之误
属性:丹溪曰气无补法俗论也痞闷壅塞似难于补不思正气虚者由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不节房 
劳致 
虚脾土之阴受伤转运之官失职胃虽受谷不能运化故阳升阴降而成天地不交之否清浊相混邪何 
由行此等理宜补养却浓味断妄想远音乐无有不安 
谨按气者本腑脏天真之原也虚由七情及劳伤等因所致则正气原气不足也故宜补之则气实 
气化 
病邪渐除经曰虚则补之是也此补者补其不足也非为病邪陷下腑脏精气已备天真元气已绝而施 
补乎此等非虚也非不足也无补之法必矣大抵世俗拘此止谓治病攻邪不审补虚养正之理实实虚 
虚误人生命盖不思之甚矣 

卷十六气证治法
升散之剂
属性:局方七气汤治七情之气郁结于中心腹绞痛 
人参 甘草(炙) 肉桂(各一钱半) 半夏(一钱) 
上 咀水煎服 
按此出太阳例寒则气收宜辛散之甘缓之治气虚寒郁药也 
盐煎散治一切冷气攻冲胸胁刺痛不已及脾胃虚冷呕吐泄泻 
砂仁 甘草(炙) 茯苓 草果 肉豆蔻 川芎 茴香(炒) 澄茄 麦 槟榔 良姜 
枳壳 浓朴(炒) 陈皮 羌活 苍术(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五钱入盐些小煎 
按此足太阳阳明太阴经药也 
木香流气饮治诸气痞塞不通胸膈膨胀面目虚浮四肢肿满 
半夏 浓朴 青皮 紫苏 香附子 甘草(各一钱) 陈皮(二钱) 桂 莪术 丁皮 大 
腹皮 
槟榔 麦门冬 木香 草果(各六分) 木通(八分) 藿香 白芷(各四分) 茯苓 白术 
木瓜 人参 石菖蒲 
上 咀每服四五钱入姜枣煎 
按此太阳例药与以上方世俗多用之故收入然类以香燥非寒者气实者不可用 
秘传降气汤治上盛下虚气不升降头目昏眩痰实呕逆胸膈不快 
骨碎补 诃子 草果 五加皮 半夏 桔梗(各半钱) 桑白皮(二钱) 地骨皮 枳壳 
陈皮 柴胡 甘草(各一钱) 
上制服见局方 
按此出少阳例然怒则气上惊则气乱意例宜求诸此 
易简参苏饮 
方见热门 
谨按天地六气并人之气分为病治例亦详见各门故当分治也 
东垣升阳顺气汤治七情所伤及劳役饮食不节满闷短气 
升麻 柴胡 陈皮(各一钱) 半夏 人参(各一钱) 黄 (四钱) 甘草 黄柏(各半钱) 
当归(一钱) 草豆蔻(二钱) 神曲(炒一钱半) 
上 咀每服半两入姜煎 
按此补剂也然恐则气下宜求诸此 

卷十六气证治法
攻下之剂
属性:戴人木香槟榔丸散滞气胸腹胀满实痞气结痛 
木香 槟榔 青皮 陈皮 广术 枳壳 黄连 黄柏 大黄(各半两) 牵牛 香附(各 
二两) 
上为末水丸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煎水下量虚实与之 
按此阳明例药下热之剂也 
局方神保丸治诸积气为痛 
干蝎(七个) 木香 胡椒(各二钱半) 巴豆(十个去心皮别研取霜) 
上为末和匀汤化蒸饼丸如麻子大朱砂为衣每五十丸随病气例汤下 
按此太阳例药下寒之剂也 
导气丸宣壅导气除胀满利大肠 
大黄(四两 ) 胡椒(四十九粒) 青皮 陈皮 蝎梢(炒) 茴香(炒) 干姜(炮) 甘草 
(炙各一两) 阿魏(半钱用面和炒) 黑牵牛(取头末二两) 
上为末水丸 
御院方木香顺气丸治诸气不和 
方见积聚门 
按以上二方手足太阴足厥阴阳明经药导滞之剂也 

卷十六气证治法
调理之剂
属性:局方沉香降气汤治阴阳壅滞气不升降胸膈痞闷噫醋吞酸 
沉香(四钱) 砂仁(半两) 甘草(炙一两二钱) 香附子(四两) 
上为末每二钱入盐少许汤调下 
分心气饮治一切气留滞于胸膈之间不能流畅以致痞闷噎塞 
木香 丁皮(各二钱) 人参 麦门冬 大腹皮 大腹子 桑白皮 草果 桔梗 浓朴 
白术(各半两) 香附子 藿香 陈皮 紫苏(各一两半) 甘草(炙一两) 
上 咀每三钱入姜枣煎 
按此二方手足太阴阳明足少阴经药也 
大七气汤治喜怒不节忧思兼并多生悲恐致脏气不平心腹胀满 
半夏 白茯苓(四钱) 浓朴(炒三钱) 紫苏(三钱) 
上锉入姜煎服 
按此足阳明手足太阴经药也 
紫沉通气汤治三焦气涩不能宣通腹胁胀大便涩 
紫苏 枳壳(炒) 陈皮 茯苓 甘草 槟榔(各一两) 沉香 木香 麦门冬 五味子 
桑白皮 黄 干生姜 薄荷 枳实 荆芥穗(各半两) 
上 咀每半两水煎服 
按此手太阴之剂也世俗调理之剂而多杂峻削之药故并略去然此方有发散意而不大燥烈姑 
存之 
用者自宜损益按经云气血弱者不可服枳实以其损气也气血盛者不可服丁香以其益气也于调理 
不可不分 
东垣木香顺气汤治浊气在上则生 胀 
方见胀满门 
按此亦七情所致浊阴之气不降而为 胀也故出阳明承气例然七气之方先哲亦未见分其异 
者盖气之厥逆收缓久而郁变病机不同而亦不可不本其所因而治之也 

卷十六气证治法
补养之剂
属性:东垣补中盖气汤治喜怒忧恐损伤元气劳倦体怠 
方见热门 
调中益气汤 
方见内伤门 
按此二方治劳则气耗宜益之也出少阳例 
清暑益气汤治暑伤元气食少体倦 
方见暑门 
按此所谓炅则气泄宜益之也 
局方养气丹 
养正丹 

卷十六气证治法
方见和剂
属性:按以上方治元阳亏损气短身羸气不升降食少脉弱阴阳之气下陷者甚捷然不可尽剂也论见 
补虚门 

卷十六气证治法
消导之剂
属性:局方异香散治胃气不和腹胁膨胀饮食杂化一切冷气结聚 
石莲肉(一两) 莪术 三棱 益智仁 甘草(炙各六两) 青皮 陈皮 浓朴(炙各二两) 
上为末每服三二钱姜枣煎服 
按本方云治肾气不和肾字为胃字之误尔出阳明例药 
御院方助气丸 
方见积聚门 
分气丸治胸膈气痞痰实不化并宜服之 
砂仁 青皮 陈皮 白豆蔻 三棱(炮) 莪术(煨) 澄茄 萝卜子(炒) 枳实 木香( 
各一两) 黑牵牛(炒二两取头末) 
上为末糊丸如梧子大每五十丸姜汤下 
按以上诸方治气积痞之剂非调理比也宜分虚实寒热用之又皆气中之血药也 

卷十六气证治法
治痰之剂
属性:二陈汤 
桔梗半夏汤 
四七汤 
并见痰饮门 
苏子降气汤 
方见咳门 
按此诸方散郁和中之药也 

卷十六气证治法
理血之剂
属性:本事方槐角散 
济生归脾汤 
拔萃门冬饮子 
并见血证门 
按气病血从已见前论故录以上方以备其例用者自宜推格之 

卷十六气证治法
宣剂
属性:稀涎散 
元戎胜金丸 
并见痰饮门 
谨按诸气郁或七情所滞最宜宣导正木郁达之之意也大抵是证中夹火热者多以上诸方恐未 
合宜用者自临时通变可也 

卷十六气证治法
通开窍之剂
属性:局方苏合香丸治气中或卒暴气逆心痛鬼魅恶气 
沉香 麝香 诃子 丁香 青木香 安息香 香附 荜茇 白术 白檀(各二两) 薰陆 
香苏合油 龙脑(各一两) 朱砂 乌犀角(各制) 
上为末入研极匀用安息膏并炼蜜丸如梧子大温水化四丸 
按此足手太阳足阳明手足太阴足三阴药也 
杂方 
严氏四磨汤治七情伤感上气喘息妨闷不食 
人参 槟榔 沉香 天台乌药 
上四味各浓磨水和作七分煎三五沸温服 
绀珠正气天香汤治一切上气凑心心胸筑痛 
方见妇人门 

卷十七血证门
诸经叙血证所因
属性:内经厥论云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吐血 温淫汗出鼽衄 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 
形气 
绝而血菀于上气厥论云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 举痛论云怒则气逆甚则 
呕血故气 
上矣 阴阳别论云结阴者便血(云云见下) 针经云厥气生足 生胫寒后则血(云云见积聚 
门)脉经云下血先见血后见便此近血也先见便后见血此远血也 

卷十七血证门
脉法
属性:内经云脉来悬钩为衄血常脉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 肠癖下脓血脉弦绝则死滑大则生 
血温身 
热者死 脉经曰脉得诸涩濡弱为亡血 脉来轻轻在肌肉尺中自浮目睛晕黄衄必未止 太阳脉 
大而浮必衄吐血 病患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沉弦衄也 脉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 脉芤为失血 
涩为少血 尺脉滑而疾为血虚 脉弦而紧胁痛脏伤有瘀血 吐血唾血脉滑小弱者生实大者 
死唾血脉紧强者死滑者生 肾脉小搏沉为肠癖下血心肝癖亦下血 

卷十七血证门
论血证分三因
属性:陈无择云衄者因伤风寒暑湿流传经络涌泄于清气道中而致者皆外所因积怒伤肝积忧伤肺 
烦思 
伤脾失志伤肾暴喜伤心皆能动血随气上溢清气道中而致者属内因饮酒过多啖炙爆辛热或坠堕 
车马伤损致者为不内外因吐血者或因四气伤于外七情动于内及饮食房劳坠闪伤损致荣血留聚 
膈间满则吐溢世谓妄行或吐瘀血此名内伤 便血或清或浊或鲜或黑或在便前便后或与泄物并 
下此由内外有所感伤疑停在胃随气下通亦妄行之类 尿血因心肾气结所致或忧劳房室过度此 
得之虚寒不可专以血得热而淖 二者皆致尿血与淋不同 
谨按衄血下血伤寒邪气壅迫于经而致者故有之杂证见者多火热所致或吐溢于空窍皆五志 
所动 
或阴分郁热或内外有所伤而成有寒邪者少如尿血因房劳者实由精气滑脱阴虚火动荣血妄行尔 
以上论为虚寒恐未必然也若便血清者属荣虚有热浊属热与湿色鲜者属火黑者火极与泄物并下 
属有积或络脉伤也并宜分治 

卷十七血证门
论下血为内伤络脉所致
属性:详见积聚门 

卷十七血证门
论呕唾血溢为气逆所致
属性:东垣曰经云怒气逆甚则呕血暴瘅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穴又足少阴肾之脉从肾上 
贯肝 
入肺中循喉咙其病则饥不欲食面黑如地色咳唾则有血夫气者阳也血者阴也气主 之血主濡之 
今血妄行上出于鼻口者皆气逆也故经言阳明厥逆怒则气逆暴瘅内逆者是也 
谨按悲气劳气等皆能致血证详见气门但怒气致血证者则暴甚故经曰抑怒以全阴者是矣否 
则五志之火动甚火载血上错经妄行也 

卷十七血证门
论衄吐血泄为火热所致
属性:原病式曰衄者阳热怫郁干于足阳明而上热则血妄行鼻衄也 血溢者上出也心养于血故热 
甚则 
血有余而妄行或谓呕吐紫凝血为寒者误也此非冷凝由热甚销烁以为稠浊而热甚则水化制之故 
赤兼黑而为紫也 血泄热客下焦而大小便血也 衄 血污血出也污者浊也心火热极则血有 
余热气上甚则为血溢热势亢极则燥而污浊害承乃制则色兼黑而为紫也 

卷十七血证门
论衄血下血为伤寒所致
属性:成无己曰伤寒衄者为邪气不得发散壅盛于经逼迫于血则因致衄也桂枝汤麻黄汤治衄者非 
治衄 
也即是发散经中邪气尔至蓄血者血在下焦结聚而不行蓄积而不散者是也血菀于上而吐血者谓 
之薄厥留于下而瘀者谓之蓄血此由太阳随经瘀热在里血为热所搏结而不行蓄于下焦之所致经 
曰太阳病七八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如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 
血乃愈 
伤寒例少阴证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以固脱散寒补正 
许氏治少阴误汗衄血及脐中出血用姜附汤治少阴之本 
阴证略例治三焦出血色紫不鲜此重沓寒湿化毒凝泣浸渍而成治要用黑锡丹(见直指方) 
按所论以上证皆寒邪之变病也至又有甚者如论云服桂枝汤吐血其后必吐脓血又厥阴证伤 
寒六 
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冷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宜麻黄升麻汤 
火邪亦咽燥唾血阳毒亦吐血皆变证之极者也非衄证之比大抵伤寒蓄血下血为传变故下血衄血 
身凉乃愈其不传变入里邪气不得发散逼迫于血因致妄行于下者为逆下血必多不能止为难治也 

卷十七血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