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70-奇效良方(1)-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攻于肺,神气躁乱,故为喘满。 
邪气盛则实,实则宜下之,故制平气散以下。 
白牵牛(半生半炒熟,取头末一两) 大黄(七钱) 陈皮(去白,半两) 青皮(去 
白) 槟 
《内经》云∶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故用牵牛苦寒,泻表分湿热,上攻为喘,故 
以为君,陈皮苦温,体轻浮,理其肺气,青皮苦辛,散肺中滞气为臣,槟榔辛温,性沉重, 
下痰降气,大黄苦寒,荡涤满实,故以为使。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煎生姜汤一大盏调下 
,无时,一服减半,再服喘愈。止有胸膈不利,烦热口干,时时咳嗽,以加减泻白散主之。 

卷之三十二喘门(附论)
喘急通治方
属性:青皮(去白,二两) 桑白皮(一两) 知母 地骨皮 陈皮 桔梗(以上各半两) 细 
黄芩 甘草(炙,各三钱)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数服良愈。 
华陀云∶盛则为喘,减则为枯。《活人》云∶发喘者,气有余也。凡看文本,须要会得 
本意。盛而为喘者,非肺气盛也。喘为气,有余者,亦非肺气有余也。气盛当认作气衰,有 
余当认作不足。肺气果盛,又为有余,当清肃下行而不喘,以其火入于肺,衰与不足而为喘 
也。故言盛非有肺气盛也,言肺中之火盛也,言有余者,非言肺气有余也,言肺中火有余也 
。故泻肺以苦寒之剂,非泻肺中之火,实补肺气,用者不可不知也。 

卷之三十二喘门(附论)
喘急通治方
属性:治喘嗽。 
枳壳(一两) 半夏(制) 桔梗 青皮 陈皮 紫苏子 槟榔 茯苓 葶苈(隔纸炒, 
以 
上锉散,每服三钱,生姜五片,水一盏,煎至七分,不拘时服。 

卷之三十二喘门(附论)
喘急通治方
属性:治喘嗽神效。 
天南星(一两,炮) 半夏(洗) 款冬花 小皂角(炙黄,去弦子) 白矾(枯) 甘 
草(炒 
煨,裹巴豆,慢火 
上为细末,醋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后用温薤菜汁送下,或细嚼萝 
卜栗子生姜汤下。 

卷之三十二喘门(附论)
喘急通治方
属性:定喘止嗽。 
沉香 阿胶(炒) 人参 紫苏 陈皮(以上各半两) 桑白皮(拣,一两,微炒,气 
虚人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通口服,元方只以枣 
汤调下。 

卷之三十二喘门(附论)
喘急通治方
属性:治远年近日喘嗽不止。 
款冬花(一两) 寒水石 半夏 明矾(各二两) 
上为细末,生姜汁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不拘时用生姜汤送下。 

卷之三十二喘门(附论)
喘急通治方
属性:上用皂角不蛀者三大茎,刮去黑皮,刀切开去子,每子仓内入巴豆肉一粒,合就以麻皮 
缚定,用生姜自然汁和蜜涂,令周匝慢火炙之,又涂又炙,以焦黄为度。劈开去巴豆不用, 
又以好明矾一两枯过,用麻子七粒,生姜汁和蜜再涂炙。前皂角三味同为末,却以杏仁二两 
,去皮尖研成膏,却与前药和匀,每服一钱,用柿子干炙过,候冷点入药内,细嚼,临睡 
服,忌热毒鱼 鲞油面酒米醋煎爆热物。 

卷之三十二喘门(附论)
喘急通治方
属性:治男子妇人久患咳嗽,肺气喘促,倚息不得,睡卧 。久嗽亦宜服之, 
致面目浮肿者神效。 
杏仁(去皮尖,炒,别研) 马兜铃 蝉蜕(去土并足翅,以上各一两) 砒(二钱, 
, 
上为细末,蒸枣肉为丸,如葵子大,每服六七丸,临睡用葱茶清放冷送下,忌热物半日 
。一名定喘瑞应丹。 

卷之三十二喘门(附论)
喘急通治方
属性:治咳嗽上气,喘急嗽血吐血者宜服。 
上用拣参捣为末,每服三钱,用鸡子清调之,五更初服便睡,去枕仰卧,只一服愈, 
年深者再服。忌腥咸 酱面等,并勿过醉饱将息。 

卷之三十二喘门(附论)
喘急通治方
属性:治喘嗽不以,痰中有血。 
百合(蒸焙) 款冬花(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食后细嚼,生姜汤送下,噙化尤佳。 

卷之三十二喘门(附论)
喘急通治方
属性:治喘嗽。 
上用长皂荚三条,去黑皮,破开两边去子,一荚入巴豆十粒,一荚入半夏十粒,一荚入 
杏仁十粒,用生姜汁制杏仁,麻油制巴豆,蜜制半夏,各制三条皂荚毕。 
又将皂荚火炙黄色,碾为细末,每服一字,安在手掌中,临睡用生姜汁调,舌舐吃,神 
效。 

卷之三十二喘门(附论)
喘急通治方
属性:治 喘。 
鸡内金(二十一个) 信石(二钱半) 黄丹(半两) 
上各研细,露星七宿,再入白牵牛末半两,葶苈末半两,半夏末二钱半,共研匀,用 
蒸枣肉为丸,如麻子大,露星二宿,以朱砂末为衣,每服七丸,临睡用冷茶清送下。 

卷之三十二喘门(附论)
喘急通治方
属性:治 喘。 
信石(一钱半,研) 淡豉(一两,水润去皮,研成膏) 
上共研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七丸,或十丸,临睡用冷茶清送下,只一服,二服后,不 
可吃一应物汤水之类。今以信八分豉一两,每服二十丸,一法二件成膏,搽碗内,艾熏入生 
珠末丸。有一亲戚妇人患十年,遍求医者皆不效,忽有一道人货此药,谩赎一服,是夜减半 
数,服顿愈,遂多金丐得此方子,屡用以救人,特为神异。 

卷之三十二喘门(附论)
喘急通治方
属性:治肺经久受寒邪喘急,初发则寒从背起,冷如冰霜,渐渐喘促,气不相续,痰 
咯吐不出,坐卧不得,莫可支吾,两肩耸竖,曲背弩目,困惫欲死,宜服。或未效再服即愈, 
其效如神。 
上用鲫鱼重一斤者,不去鳞肠,只于肚下近头处开一空,入信石一钱,令深入在内,却 
以鱼入竹筒内,外以青蒿捣泥固济候干,火 竹筒通红,候冷去泥取鱼,去烧不过者,研细, 
入蛤粉三钱,研和得所,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每服三五丸,临睡用冷沙糖水送下, 
物,一方正喘急时宜服,不可多过丸数,欲试此药,用猪肺一枚吹胀,入此药数丸于肺脘内, 
顷刻渐痿,方表其功。 

卷之三十三
消渴门(附论)
属性:《内经·阴阳别论》曰∶二阳结为之消。《脉要精微论》曰∶瘅成为消中。《调逆论 
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也。凡治消瘅偏枯,痿厥气满,皆饮食膏梁之病也。歧伯曰∶ 
久可治,脉弦细小病久不可治。后分为三消,膈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饮。脉经云∶坚数 
相搏,则为消渴。脉软散者,当病消渴。《病机》云∶消渴之疾,三焦受病也。上消 
多饮水而少食,大便如常,小便清利,知其燥在上焦也,治以流湿润燥;消中者胃 
饮食多,小便赤黄,热前消谷,知热在其中焦也,宜下之;消肾者,初发而为膏淋,谓淋下 
如膏油之状,至病成面色黧黑,形瘦而耳焦,小便浊而有脂液,治法宜养血,以分其清浊而 
自愈也。是以刘河间三消之论,始言天地六气五味,以配养人身六位五脏,而究乎万病之源, 
终引《内经》论渴诸证,以辨乎或热药之误,此证反复,要在详明,非深探阴阳造化之机者, 
孰能知之?请陈其略。经云∶有言心肺气厥而渴者,有言肝脾而渴者,有言脾热而渴者,有 
言肾热而渴者,有言胃与大肠热结而渴者,有言脾痹而渴者,有言小肠痹热而渴者,有因病 
疟而渴者,有因肥甘石药而渴者,有因醉饱后入房而渴者,有远行劳倦大热而渴者,有因伤 
胃干而渴者,有因病风而渴者,虽五脏部分所感不同之病,皆因燥热亡液一也。三消之疾, 
本湿寒相搏,阴气极为燥热,阳气太甚,亦皆饮食服饵失宜,肠胃干涸,而气液不可宣平, 
或耗乱精神,过违其度。或因大病,阴气损而液衰,虚阳气悍,而燥热亦甚,或因久嗜咸物, 
恣食炙爆,饮酒过度。亦有年少服金石丸散,久积金石之毒,热结于胸中, 
因而肾水不能制,金石热燥甚于肾,故渴而引饮。若饮水多而小便多者,名曰消渴;若饮食 
多而不甚渴,小便数而消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饮水下不绝,肌消瘦而小便有脂膏者,名 
曰肾消。此三消者,其燥热同也。治此疾者,补肾水阴寒之虚,而泻心火阳热之实,除肠胃 
燥热之甚,水升火降,津液充则无危矣,此则三消之渴明矣。东垣云∶夫饮食不节,劳役所 
伤,以致脾胃虚弱,胃既虚不能滋养气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干咽燥也。病患自 
以为渴,医者治以五苓散,谓止渴燥而反渴燥,乃重竭津液,以至危亡,经云∶虚则补其母, 
当于心与小肠中,以补脾胃之根蒂也。甘温之药以为君,苦寒之药为之使 
佐以其心食苦急食酸以收之,心火旺则肺金受邪,金虚以酸补之,次以甘温及甘寒之剂,于 
脾胃中泻心火亢盛,治其本也。所胜妄行者,言心火旺,能令母实,母者肝木也,肝木旺则 
挟火之势,无所畏惧而妄行也,故脾胃先受之。又如胃气不行,内亡津液而干涸,求汤饮以 
自救,非渴也,乃口干也,非热胜也,乃血病也,当以辛甘益之,淡渗五苓散之类所当禁也。 
又谓胃虚不能食,而大渴不止者,不可用淡渗之药止之,乃胃中元气少 
补之,世见渴甚者,不求所因,例用淡渗之剂,重竭其液故也。今推其所因,合而分之。夫 
渴本乎热也,而热有内外虚实之分。若传经之热,热甚耗液而为渴者,气分而受邪也,当与 
寒凉淡渗之剂,速清其热,热去而阴生,阴生而渴止矣;若胃虚亡液,阴亏而为渴者,血受 
病也,当与甘温辛酸之剂,滋益其阴,阴生而燥除,燥除而渴已矣,岂可一概而治哉!且消 
渴之疾,三焦之病,火炎其心则危。邪热熏蒸,渐渍日深,气血凝滞,有患痈疽疮愈渴,止 
则生疮溃,渴甚则危。叔和云∶消渴之脉大者活,虚小病深厄难脱,此之谓也。古人论三焦 
者,消渴消中消肾是也,渴有虚实之分,皆立其论以启后人之学,当以诚心鉴之。 

卷之三十三消渴门(附论)
消渴通治方
属性:治消渴咽干,面赤烦躁。 
生地黄 熟地黄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 人参(去芦) 黄 (蜜炙) 石 
斛(去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后服。 

卷之三十三消渴门(附论)
消渴通治方
属性:治膈消,胸满心烦,津液短少,多为消渴病。 
麦门冬(去心,二钱) 五味子 栝蒌实 生地黄 人参(去芦) 茯神(去木) 干 
葛知 
上作一服,水二钟,竹叶十四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卷之三十三消渴门(附论)
消渴通治方
属性:治消渴,生津液。 
乌梅 五味子 百药煎 巴戟(去心,酒浸) 甘草(炙,各二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空心服。 

卷之三十三消渴门(附论)
消渴通治方
属性:治消中,消谷善饥。 
人参(去芦) 白茯苓(去皮) 白术(以上各二钱) 枳壳(去穣,麸炒) 柴胡 藿 
香干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远服。 

卷之三十三消渴门(附论)
消渴通治方
属性:治膈消,上焦燥渴,不欲多食。 
人参(去芦,三钱) 石膏(四钱) 知母(二钱) 甘草 黄芩 杏仁(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粳米一撮,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卷之三十三消渴门(附论)
消渴通治方
属性:治三消渴疾。 
白茯苓(去皮) 牡丹皮(去滑) 泽泻(酒润,蒸,各八钱) 五味子(微炒,一两 
半) 山 
炒,各二两) 
上各研末秤,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五更初温酒盐汤任下三五十丸,午前晚间 
空腹再服此药,不惟止渴,亦免生痈疽。久服永除渴疾,气血加壮。 

卷之三十三消渴门(附论)
消渴通治方
属性:治消中烦热,消谷,小便数。 
茯神(去木) 人参(去芦) 枳壳(去穣) 生地黄 麦门冬(去心) 牡蛎粉 黄 
连(以上 
钱半) 
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远用米饮送下。 
加减肾气丸,治肾气不足,心火上炎,口舌干燥,多渴引饮,肢体消瘦,并皆治之。 
山茱萸(去核) 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