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25-原机启微-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眵泪如糊,久而脓流,俗谓之疳毒眼。 
甘草(炙,二分) 人参(一分) 柴胡(四分) 白术(二分) 枳壳(麸炒,二分) 苍术(三分) 茯苓(二 
分) 泽泻(一分半) 前胡(三分) 川芎(三分半) 薄荷叶(二分) 羌活(三分半) 独活(三分) 蔓荆子 
(二分) 
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渣,稍热服。 
上方,为小儿寒暑饮食不调而酿成此症。夫寒暑饮食不节,皆能伤动脾胃,脾胃阴阳之 
会元也。故清阳下而不升,浊阴上而不降。今以白术、人参,先补脾胃为君;柴胡、甘草、 
枳壳,辅上药补脾胃为臣;苍术燥湿,茯苓、泽泻导浊阴下降为佐;然后以羌活、独活、防 
风、蔓荆子、前胡、川芎、薄荷诸主风药以胜湿,引清阳上升为使。此正治神效之法也。 
x升麻龙胆草饮子x 治小儿疳眼,流脓生翳,湿热为病。 
升麻(二钱) 羌活(三钱) 麻黄(一钱半) 炙草 谷精草 蛇蜕(各半钱) 龙胆草(三钱) 川郁金 
半钱) 黄芩(炒,一钱) 青蛤粉(三钱) 
为细末。每服二钱,热茶清浓调服。 
上方君以升麻,足阳明胃足太阴脾也;臣以羌活、麻黄,风能胜湿也;佐以甘草,承和 
上下,谷精草明目退翳,蛇蜕主小儿惊疳等疾;使以青蛤粉,治疳止利,川郁金破血,龙胆 
草疗眼中诸疾,黄芩除上热,目内赤肿,火炒者妙,龙胆草性已苦寒,恐重之,则又过于寒 
也。 

附录
论目为血脉之宗
属性:《内经》曰∶诸脉者,皆属于目,目得血而能视。《针经》曰∶五脏六腑精气,皆上注 
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则 
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 
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邪中其 
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精散则视岐,故见两物。目者,五脏六腑之精,荣卫魂 
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是故瞳子黑眼发于阴,白眼赤脉 
发于阳,故阴阳合传而为精明也。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转,卒 
然见非常之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东垣曰∶夫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 
血气皆上走于面而走空窍,其清阳气上散于目而为精,其气走于耳而为听。因心烦事冗,饮 
食失节,劳役过度,致脾胃虚弱,心火太盛,则百脉沸腾,血脉逆行,邪害空窍,失明则日 
月不明矣。夫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脉之 
宗也。故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心者,君火也,主人之神,宜静而 
安,相火化行其令。相火者,包络也,主百病,皆荣于目。既劳役运动,势乃妄行,又因邪 
气所并而损血脉,故诸病生焉。凡医者,不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治标不治本,是不明正理 
也。 
按∶此论目为脏腑血脉精气之宗,至为详悉。岂但世俗拘之于五轮八廓而已也。 

附录
论目昏赤肿翳膜皆属于热
属性:《原病式》曰∶目昧不明,目赤肿痛,翳膜 疡,皆为热也。及目膜,俗谓之眼黑,亦 
为热也。或平白目无所见者,热气郁之甚也。或言目昧为肝肾虚冷者,误也。是以妄谓肝生 
于目,肾主瞳子,故妄言目昧为虚而冷也。然肾水,冬阴也,虚则当热;肝木,春阳也,虚 
则当冷。肾阴肝阳,岂能同虚而为冷者欤。或通言肝肾之中,阴实阳虚,而无由目昧也。俗 
妄谓肝肾之气衰少,而不能至于目也。不知经言热甚目瞑,眼黑也,岂由寒尔。又考仲景言 
伤寒病,热极则不识人,乃目盲也。《正理论》曰∶由热甚怫郁于目而致之然也。若目无所 
见,耳无所闻,悉由热气怫郁、玄府闭密而致。气液血脉,荣卫精神,不能升降出入故也, 
各随郁结微甚而见病之轻重也。故知热郁于目,无所见也。故目微昏者,至近则转难辨物, 
由目之玄府闭小也,隔缣视物之象也。或视如蝇翼者,玄府有所闭合者也。或目昏而见黑花 
者,由热气甚而发之于目。亢则害,承乃制,而反出其泣,气液昧之,以其至近,故虽微而 
亦见如黑花也。及冲风泣而目暗者,由热甚而水化制之也。故经言厥则目无所见。夫人厥则 
阳气并于上,阴气并于下。阳并于上,则火独光也;阴气并于下则足阴,足阴则胀也。夫一 
水不能胜五火,故目 而盲。是以冲风泣下而不止。夫风之中于目也,阳气内守于睛,是火 
气燔目,故见风泣下。 
按∶此论热甚怫郁,阴阳并厥,玄府闭密,致目病之由为详,盖一主于火热之化也。若 
由饮食辛热,七情所动,六气淫郁,气血虚实,则东垣、子和、陈无择辈,论亦已详,然亦 
有痰热湿热,与夫服食金石燥热之药致者。或久病后,荣卫虚弱,肝气肾阴不足,或元气精 
气虚衰,及脱营为病,皆有虚热实热之殊,并宜分治。 

附录
论眼证分表里治
属性:《机要》曰∶在腑则为表,当除风散热;在脏则为里,宜养血安神。暴发者,为表而易 
治;久病者,在里而难愈。 

附录
论目疾宜出血最急
属性:子和曰∶圣人虽言目得血而能视,然血亦有太过不及也。太过则目壅塞而发痛,不及则 
目耗竭而失明。故年少之人多太过,年老之人多不及。但年少之人,则无不及;年老之人, 
其间犹有太过者,不可不察也。夫目之内 ,太阳经之所起,血多气少;目之锐 ,少阳经 
也,血少气多;目之上纲,太阳经也,亦血多气少;目之下纲,阳明经也,血气俱多。然阳 
明经起于目两旁交 之中,与太阳少阳俱会于目。惟足厥阴经连于目系而已。故血太过 
者,太阳阳明之实也;血不及者,厥阴之虚也。故出血者,宜太阳阳明。盖此二经,血多故 
也。少阳一经,不宜出血,血少故也。刺太阳阳明出血,则目愈明;刺少阳出血,则目愈昏 
。要知无使太过不及,以养血目而已。凡血之为物,太多则滥,太少则枯。人热则血行疾而 
多,寒则血行迟而少,此常理也。目者,肝之外候也。肝主目,在五行属木,虽木之为物, 
太茂则蔽密,太衰则枯瘁矣。夫目之五轮,乃五脏六腑之精华,宗脉之所聚。其白轮属肺金 
,肉轮属脾土,赤脉属心火,黑水神光属肾水,兼属肝木,此世俗皆知之矣。及有目疾,则 
不知病之理,岂知目不因火则不病,何以言之?白轮变赤,火乘肺也;肉轮赤肿,火乘脾也 
;黑水神光被翳,火乘肝与肾也;赤脉贯目,火自甚也。能治火者,一句可了。故《内经》 
曰∶热胜则肿。凡目暴赤肿起,羞明隐涩,泪出不止,暴寒目瞒,皆太热之所为也。治火之 
法,在药则咸寒,吐之下之;在针则神廷、上星、囟会、前顶、百会,血之翳者可使立退, 
痛者可使立已,昧者可使立明,肿者可使立消。惟小儿不可刺囟会,为肉分浅薄,恐伤其骨 
。然小儿水在上,火在下,故目明;老人火在上,水不足,故目昏。《内经》曰∶血实者宜 
决之。又经曰∶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如雀目不能夜视,及内障暴怒,大忧之所致也。皆肝 
主目,血少禁出血,止宜补肝养肾。至于暴赤肿痛,皆宜以 针刺前五穴出血而已,次 
调盐油以涂发根。甚者,虽至于再,至于三,可也。量其病势,以平为期。 
按∶此谓目疾出血最急,于初起热痛暴发,或久病郁甚,非三棱针宣泄不可。然年高之 
人,及久病虚损,并气郁者,宜从毫针补泻之则可。故知子和亦大略言尔。于少阳一经,不 
宜出血,无使太过不及,以养血目而已。斯意可见。 

附录
论内障外障
属性:《龙木论》曰∶眼疾有七十二般内障,二十三候外障,四十九候病状,一一不同。据其 
疾状,认识既不差错,治疗少有所凭。 
谨按∶诸候详见本论。然内障为黑水神光昏翳,外障则有翳膜者是。今论中虽见诸候, 
而所用药多本风热,故并略云。然内障有因于痰热气郁、血热阳陷、阴虚脱营所致,种种病 
因,皆略之不议。况外障之翳,有起于内 、外 、睛上、睛下、睛中,当视其翳色从何络 
而来。如东垣治例∶魏邦彦夫人目翳,从下而上,病自阳明来也。绿非五色之正,殆肺肾合 
而为病也。乃就画家以墨调腻粉合成色,谛视之,与翳色同矣。肺肾为病者无疑,乃泻肺肾 
之邪,而以入阳明之药为之使。既效,而他日复病作者三。其所从来之经,与翳色各异。因 
询此必经络不调,目病未已,问之果然。如所论治之,疾遂不作。若此凭其色,究其所兼所 
本之因,处治而不愈者,盖邪蕴日久而实,元气阴气不足所致也。当以王道论治庶可。但世 
俗不能守此理,遂致失明者矣。悲夫! 

附录
论瞳子散大
属性:东垣曰∶瞳子散大者,由食辛热之物太甚故也。所谓辛主散,热则助火,上乘于脑中, 
其精故散,精散则视物亦散大也。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者也。今视物不真,则精衰矣。盖 
火之与气,势不两立。故经曰∶壮火食气,壮火散气。手少阴足厥阴所主风热,连目系,邪 
入中人,各从其类。故循此道而来攻,头目肿闷而瞳子散大,皆血虚阴弱故也。当除风热, 
凉血益血,以收耗散之气,则愈矣。 

附录
论倒睫赤烂
属性:东垣曰∶夫眼生倒睫拳毛者,两目紧急,皮缩之所致也。盖内复热,则阴气外行,当去 
其内热并火邪,眼皮缓则眼毛立出,翳膜亦退,用手法攀出内睑向外,速以三棱针出血,以 
左手爪甲迎其针锋立愈。 
目眶岁久赤烂,俗呼为赤瞎是也。当以三棱针刺目眶外,以泻湿热而愈。 
按∶以上所论,可谓深达病情。然是证亦多是血热阴虚火动所致。盖血所以滋经脉、养 
毛发者也。故当外治以泻其瘀热,内治以杜绝其源可也。 

附录
论目不能远视为阴气不足
属性:东垣曰∶能远视不能近视者,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也,乃气虚而血盛也。血盛者,阴火 
有余;气虚者,气弱也。此老人桑榆之象也。能近视不能远视者,阳气有余,阴气不足也, 
乃血虚气盛。血虚气盛者,皆火有余,元气不足。火者,元气、谷气、真气之贼也。元气来 
也徐而和,细细如线;邪气来也紧而强,如巨川之水不可遏。 
谨按∶阳气者,犹日火也;阴气者,金水也。先儒所谓金水内明而外暗,日火内暗而外 
明者也。然人目眼,备脏腑五行精华,相资而神明,故能视,即此理之常也。虽经曰目得血 
而能视,殊不言气者,盖血得气为水火之交,而能神明之也。否则阴虚不能远视,阳乏不能 
视近,是为老人桑榆之渐。然学人于目病能求诸此,则思过半矣。 

附录
论目疾分三因
属性:陈无择云∶病者喜怒不节,忧思兼并,致脏气不平,郁而生涎,随气上厥,逢脑之虚, 
侵淫眼系,荫注于目,轻则昏涩,重则障翳,眵泪 肉,白膜瞒睛,皆内所因。或数冒风寒 
,不避暑湿,邪中于项,乘虚循系,以入于脑,故生外翳,医论中所谓青风、绿风、紫风、 
黑风、赤风、白风、白翳、黄翳等,随八风所中,变生诸症,皆外所因。或嗜欲不节,饮食 
无时,生食五辛,热啖炙 ,驰骋田猎,冒涉烟尘,劳动外情,丧明之本,皆不内外因 
治之。 
按∶论中所言致证之因,至为详悉。惜乎其方多本于风热,及水脏阳虚处治而未备,学 
者当自为通变矣。 

附录
论偷针眼
属性:巢氏曰∶凡眼内 头忽结成 ,三五日间,便生脓汁,世呼为偷针。此由热气客在 间 
,热抟于津液所成。但其势轻者,小小结聚,汁溃热歇乃瘥。 
谨按∶世传眼 初生小 ,视其背上,即有细红点如疮,以针刺破,眼时即瘥,故名偷 
针,实解太阳经结热也。人每试之有验。然巢氏但具所因,而不更分经络,其诸名实,所过 
者多矣。 

附录
先哲治验
属性:东垣云∶戊申六月,徐总管患眼疾,上眼皮下出黑白翳二点,隐涩难开,两目紧缩而不 
痛,两寸脉细紧,按之洪大而无力,乃足太阳膀胱为命门相火煎熬,逆行作寒水翳,及寒膜 
遮睛,呵欠,善悲健忘,嚏喷眵泪,时泪下,面赤而白,能食,大便难,小便数而欠,气上 
而喘,以拨云汤治之。 
x论瞳子散大并方论x 戊戌冬初,李叔和至西京,朋友待之以猪肉煎饼,同蒜醋食之,后 
复饮酒太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