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外科大成-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火焰疔发于心。多生于唇口手掌指节间。初起红黄小泡。痒痛麻木。继则寒热头晕。心烦。 
紫燕疔发于肝。多生于手足肋胁间。初生紫泡。破流血水。三日后串臂溃筋。继则眼红甲青。神昏舌 
强。 
黄鼓疔发于脾。多生于口角腮颧眼胞等处。初起黄泡。光硬麻庠。继则寒热。干呕吐逆。 
白刃疔发于肺。多生于手指鼻窍胸臆等处。初起白泡。痒痛腐烂。继则咽焦气急。毛耸鼻 。 
黑靥疔发于肾。多生于耳窍腰腹软处。初起黑斑紫泡。痛彻骨髓。继以软陷惊悸。目露指青。 
上五疔。取形色部位而属五脏也。 
古书又有火疔。(形如灸疮。) 水疔。(形如水泡。) 气疔。(起泡而软。) 石疔。 
(坚硬如石。) 腐疔。(顶陷而溃。) 鱼脐疔。(状若鱼脐。) 茱萸疔。(中凹而边突。) 
盐肤疔。(大如匙面。黑点起黍。) 烂疔。(大如匙面。溃流脓水。) 刀 疔。(状如薤叶。形长寸许。) 
浮沤疔。(亦如薤叶。形长而曲。) 瓜藤疔。(延漫无数。) 芝麻疔。(形似芝麻。忌食麻油。) 麻子疔。 
(似麻子稍黑。始末皆痒。) 三十六疔。(形如黑豆。日生一个。满数者不治。) 钉脑疔。 
(生太阳穴及眼边。) 鱼尾疔。(生小眼角外。) 眉疔。(生于眉。) 赤面疔。(生于颧。) 
颊疔。(生颊骨尖处。) 鼻疔。(生鼻内。其痛连脑。) 黑疔。(生耳内。肿痛连腮。) 髭疔。 
(生于髭。) 龙泉疔。(生于人中。) 虎须疔。(生于唇下。) 反唇疔。(生于唇内。) 
锁口疔。(生于嘴角。) 牙疔。(生于牙根。) 猪疔。(圆小。疮口有油。) 牛疔。(圆小。 
疮口无油。) 羊疔。(形长而白。) 狗疔。(形长而赤。) 驴马疔。(三角形。顶有黑点。) 
蛇头疔。(生于指顶。) 蛇眼疔。(生于甲旁。) 蛇背疔。(生于指背。) 蛇腹疔。(生于指肚。) 
蛇节疔。(生于指节。) 冷疔。(生于足根。正考见足部。) 此外又有 
x红丝疔x 生于手。有红丝入腋。入腋者不治。生于足。有红丝入腹。入腹者不治。生于唇。有红丝入喉。 
入喉者不治。宜于红丝尽处刺断。搽离宫锭子。次于原处挑之。搽拔疔散。内服蟾酥丸。 
x暗疔x 先发寒热拘急。腋下坚肿无头。或阴囊肿痛。睾丸突兀如箸头者是也。 
x内疔x 先发寒热腹痛。数日间。忽然肿起一块如积者是也。二症不用挑法。先以蟾酥丸含化令尽。 
凉水漱去毒涎。再用三丸。嚼葱白三寸。裹药。温酒送下。盖卧出汗。稍时无汗。再饮酒催之。或用霹雳 
火法佐之。必令大汗。次服绀珠丹和之。或用贵金丸下之。自愈。若牙关紧急者。取蟾酥丸三五粒。葱 
头研化灌之。俟稍苏。治如前法。 
x羊毛疔x 身发寒热。状类伤寒。但前心后心有红点如蚤斑者是也。视其斑黑色者为老。淡红者为 
嫩。取深红者。用衣针于斑上挑出羊毛。前后心各挑五七个。用黑豆荞麦粉涂之。实时汗出。而愈。 
一法。用明雄黄二钱。青布包扎。蘸热烧酒于前心擦之。自外圈入内。其毛即奔后心。再于后心擦之。 
其羊毛俱拔出于布上。埋之。忌茶水一日。 
x挑法密诀x 用竹签于毒顶上。十字剖开。其毒坚硬如铁者为顺。先出紫黑血。再挑至鲜血出。以知痛 
为止。填拔疔散令满。以膏药盖之。过三二时。拨去旧药。易以新药。若药干无水不痛者。此挑法未断疔 
根也。再深挑之。必以上药知痛。药湿水流为率。若初起失治。以至走黄。则身面漫肿。原疮无迹。神昏不 
食者险。急寻原起处挑之。如疮口磁实。出紫血或鲜血。敷药知微痛。服药见稍效者。十中可保二三。若 
疮口绵软。刺之如瓜瓤。出淡血水而不知痛者。百无一生矣。此法有转重就轻之功。起死回生之效。今 
人不识其症。不知其治。妄以王道自居。反加訾毁。嗟嗟。误人性命。可胜计哉。余痛惜此。特剖而明之。 

卷四不分部位大毒
内痈总论
属性:x蟾酥丸x 治疔疮、发背、脑疽、乳痈、附骨、臀腿等疽。一切恶症。及疮不痛。或麻木。或 
呕吐。甚则昏愦。此药 
服之。不起发者即起发。不痛者即痛。痛甚者即止。昏愦者即苏。呕吐者即解。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 
溃。真有回生之功。乃恶症中至宝丹也。 
蟾酥(二钱酒化) 轻粉(五分) 枯白矾 寒水石( ) 铜绿 胆矾 乳香 没药 麝香(各一钱) 
雄黄(二钱) 朱砂(三钱) 蜗牛(二十一个) 
上为末。秤准。于端午日午时。在净室中。先将蜗牛研烂。再同蟾酥和研稠粘。方入各药。共捣极匀。丸 
如绿豆大。每服三丸。用葱白五寸。患者自嚼烂。吐于男左女右手心。包药在内。用无灰热酒一茶钟 
送下。被盖。如人行五六里。出汗为效。甚者再进一服。 
x内消散x 
栝蒌(一个) 皂刺(一两) 金银花 大黄 生姜 甘草(各五钱) 白芷(二钱) 
用黄酒二碗。煎八分。服。 
x解毒清火汤x 治疔毒误灸。逼毒内攻。烦躁谵语者。 
玄参 桔梗 知母 石膏 升麻 栀子 麦冬 木通 大青叶 人中黄(各一钱) 便秘。 
加大黄。闷乱。加烧人粪。 
用淡竹叶、灯心各二十根。水煎服。 
x疔毒复生汤x 治疔毒走黄。头面发肿。毒瓦斯内攻。烦闷欲死者。 
牛蒡子 牡蛎 皂角刺 金银花 栀子 天花粉 木通 地骨皮 乳香 没药 僵蚕 大黄(等分) 
脉实便秘者。加朴硝。 
用磨刀针铁浆水一钟。黄酒一钟。煎一钟。服。行一二次即苏。又出汗即生。无汗即死。 
x人参清神汤x 治疔毒溃后。余毒未尽。五心烦躁。精神恍惚。睡卧不宁者。 
人参 黄 白术 当归 茯苓 远志 陈皮 麦冬 骨皮(各一钱) 柴胡 黄连(各五分) 
糯米(一撮) 
用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x内托安神汤x 治针后出脓时。元气虚弱。睡卧惊悸不宁。或毒未尽流入心窍。致生健忘者。 
人参 黄 白术 茯神 麦冬 玄参 陈皮(各一钱) 
枣仁(炒研) 五味子 石菖蒲 远志(各五分) 
用水二钟。煎八分。入朱砂三分。和匀。食远服。 
x拔疔散x 治疔毒甚者。挑后填此。真有回生之功。勿轻忽之。 
朱砂 砂 白矾 食盐(二味各用铁锈刀烧红 之等分) 
上为细末。瓷罐收之。听用。须择丁日午时制之。 
疔毒红热肿痛。杵鲜菊花叶敷之。其冷如冰。或坎宫锭子涂之。若漫肿不赤。及走黄结肿者。用离宫 
锭子涂之。(二锭见敷治门) 
疔毒头晕麻痒心烦者。用野菊花根。杵汁半碗。白酒冲服。或花叶根梗。取四两。白酒煎。送琥珀蜡矾 
丸三钱。一用生蓝叶酒煎服。 
心烦作呕者。取生黄豆水浸磨浆。每服碗许。令吐之。得吐则心凉。 
x霹雳火x 助内疔出汗之法也。 
鹅卵石烧红。安铁杓内。杓安桶内。以醋淬于石内。令患者将患处覆桶上。衣盖勿令泄气。气微再添。 
红石加醋淬之。以肿处汗出为度。 

卷四不分部位大毒
内痈总论
属性:立应绀珠丹 贵金丸 蠲痛无忧散 琥珀蜡矾丸 补中益气汤 
十全大补汤 离宫锭子 坎宫锭子 灸曲池穴(俱见首卷) 木香流气饮(见流注门) 

卷四不分部位大毒
内痈总论
属性:多骨疽一名剩骨。一名朽骨。由疮疡久溃。气血不能荣于患处。骨从疮口而出也。无论腮 牙床腿膊 
手足等处。但肿痛日久不溃。诸药不应者。即此症也细骨由毒瓦斯结聚。化成大骨。由受胎时精血交错。 
乃三阴经亏损之所致。盖肾主骨。宜肾气丸、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先补脾肾。次用艾附饼子灸之 
却散寒邪。接补荣气。则腐骨自脱。疮口自敛矣。如骨已出。肿仍不消者。骨未出尽也。仍内用大补。外以 
神灯照之。蜡饼灸之。则朽骨自出。出尽方愈。再脓白而清稀者。朽骨初脱。肉深难取。脓白而稠者。朽骨 
将出肉浅可取。取出之骨。 而存性。加入生肌散内。以还其原。则收口甚速。 

卷四不分部位大毒
内痈总论
属性:肾气丸 十全大补汤 人参养荣汤 艾附饼子 神灯照法 黄蜡饼蒸法 蜡饼灸法 生肌散(俱见首卷) 

卷四不分部位大毒
内痈总论
属性:流者行也。由气血壮。自无停息之机。注者住也。乃气血衰。是有凝滞之患。其形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毋 
论穴次。随处而生。此症所受之因不同。则先后之治亦异矣。如腠理不密外邪客之者。立应绀珠丹汗 
之。房劳为寒气所袭者。桂附八珍汤加木香温之。郁结伤脾。荣气不从者。归脾汤加香附、青皮散 
之。跌扑损伤。瘀血凝滞者。散血葛根汤逐之。产后恶露不尽。流注经络者。通经导滞汤导之。暴 
怒伤肝。胸膈不利者。方脉流气饮调之。伤寒汗后。余邪未尽者。人参败毒散解之。解后尚有潮热。荣 
卫返魂汤加升麻、葛根、川芎、紫苏、独活。如无潮热者。只加独活。水煎和之。 
上乃治初起将成之法也。外俱绀珠膏贴之。服药一服至三四服。其中有可消者十中五六。如服前药 
不得内消者。法当大补气血。培助脾胃。温暖经络。通行关节。如木香流气饮、调中大成汤、十全大补汤。 
俱加熟附子、香附。培助根本。则未成者自消。已成者自溃。已溃者自敛。而终无残败破漏不敛之虞。且 
如肿处有脓。宜急开之。庶免内坏。务使余肿俱要出脓。内热方退。慎用寒凉克伐内消等药。及火针之 
法。 
起自缺盆。流于天枢穴者。为气毒流注。有九个者不治。生于肩背。坚硬如石者。为之痰注。生脑后形似 
蜂窠者。为蜂窠流注。流于两肩者不治。通用荣卫返魂汤、千金指迷丸消之。 
一切流注。宜灸梁丘穴七壮。 
流注之症。俗称曰马 。如走散流注。曰瓜藤马 。骨节内痛。曰嗍骨马 。脊骨髀骨间三五枚者。曰过 
脊马 。生于尾 骨者。曰杀着马 。踝骨肿痛。曰锁脚马 。骨交接处肿痛。曰接骨马 。入股者不治。 

卷四不分部位大毒
内痈总论
属性:x荣卫返魂汤x 治一切初起流注。 
赤芍 木通 白芷 何首乌 枳壳 小茴香 乌药 当归 甘草 
水一钟。酒一钟。煎八分。服。 
初起坚硬如石者。加川芎、独活、麻黄、葱头汗之。胃寒生痰。加半夏。郁热生痰。加桔梗。补。加附 
子。泻。加大黄。食少。加白豆蔻。肺痈肚痈。加忍冬藤。 
此乃内痈之神药也。五香连翘等药。只调阳而不和阴。则气耗血凝。肌必不活。内托十宣等药。只和 
阴而不调阳。则血旺气衰。疾必再作。惟此方救坏症。活死肌。弭患于未萌之前。拔毒于既愈之后。扶 
胃本而不伤元气。惟在随时加减之耳。 
x桂附八珍汤x 房欲后阴虚受寒。致令肿块。或遍身腿脚疼痛。 
肉桂(五分) 大附子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当归 川芎 白芍(炒) 熟地(各一钱) 木香 
甘草(各三分) 
用生姜三片。红枣二个。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x散血葛根汤x 跌扑损伤。瘀血凝滞。结成流注。身发寒热者。 
葛根 升麻 羌活 防风 川芎 半夏 桔梗(各一钱) 白芷 苏叶 细辛 香附 红花 甘草(各八分) 
葱头三个。生姜三片。水二钟。煎八分。服。 
x通经导滞汤x 产后败血流注经络。结成肿块疼痛者。 
香附 枳壳 陈皮 紫苏 川芎 当归 赤芍 熟地 丹皮 红花 牛膝(各一钱) 独活(五分) 
甘草节(五分) 
水二钟。煎八分。加酒二分。食远温服。 
x木香流气饮x 流注瘰 。及郁结为肿。或气血凝滞。通身走注作痛。或心胸痞闷。咽嗌不利。腹胁膨胀。 
呕吐不食。上气喘急。咳嗽痰盛。或四肢面目浮肿者。并效。 
川芎 当归 紫苏 桔梗 青皮 陈皮 乌药 黄 枳实 茯苓 防风 半夏 白芍(各一钱) 甘草节 
大腹皮 木香 槟榔 泽泻 枳壳(各五分) 下部。加牛膝。 
生姜三片。红枣二个。水煎服。 
x调中大成汤x 溃后脓水清稀。饮食减少。不能生肌收敛者。 
人参(二钱) 黄 白术 茯苓 归身 白芍 丹皮 陈皮 山药(各一钱) 肉桂(八分) 大附子(八分) 
远志 霍香 砂仁(各五分) 
煨姜三片。胶枣二个。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温服。 
x先天大造丸x 风寒湿毒。袭于经络。初起皮色不变。漫肿无头。或阴虚外寒侵入。初起筋骨疼痛。日久 
遂成肿痛。溃后脓水清稀。久而不愈。渐成漏症者。 
紫河车(一具酒煮捣膏) 熟地黄(四两酒煮捣膏) 人参 仙茅(浸去赤汁蒸熟去皮捣膏) 何首乌 
(去皮用黑豆同煮捣膏) 肉苁蓉(去鳞并内膜酒浸捣膏) 枸杞 白术 茯苓 归身 牛膝 菟丝子 
黄精(各二两) 巴戟肉 骨碎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