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9-本草思辨录-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外。栝蒌根无解表之长,而证是身体强KT KT 然,俾与桂芍诸物养筋脉则适相当,此 
其所以攸异也。 
栝蒌根本治热治渴,乃牡蛎泽泻散并不言渴,而其所伍者为泻水之物,是大病瘥后,虚 
热不免,而水去则阴复伤,以栝蒌根润液而补虚,除病即兼善后也。栝蒌瞿麦丸,上虽为渴 
而下则有寒,下寒故膀胱不利而水蓄,水蓄于下则阳浮于上,是渴为标寒为本,故以薯附温 
肺肾 
栝蒌实之长,在导痰浊下行,故结胸胸痹非此不治。然能导之使行,不能逐之使去。盖 
其性柔,非济之以刚,则下行不力。是故小陷胸汤则有连夏,栝蒌薤白等汤则有薤酒桂朴, 
皆伍以苦辛迅利之品,用其所长,又补其所短也。 

卷二
葛根
内容:葛根与栝蒌根,本经皆主消渴。而葛根起阴气,栝蒌根不言起阴气。张隐庵以栝蒌蔓延 
,结实之时,根粉尽消,结实既成,根复成粉。又凡草木根 ,性必上行,遂谓栝蒌根能起 
阴气上滋。邹氏亦韪之。愚窃以为不然,用葛根者皆知为升阳明之药,栝蒌根无用之为升者 
。虽凡根皆寓有升意,而用根之药不尽属能升,且以粉消为升,则有粉方掘,正在升力已退 
之时。盖其所以主消渴者,为其性濡润而味苦寒,皮黄肉白,能劫肺胃之热,润肺胃之燥耳 
。别名天花瑞雪,亦正取寒润下降之意。葛根则异乎是矣,味甘平,为阳明之正药。内色洁 
白,则能由胃入肺。外色紫黑,则又由肺达太阳。味甘兼辛,则擅发散之长,层递而升,复 
横溢而散。升则升胃津以滋肺,散则散表邪以解肌。故栝蒌根治身热,是以寒胜热;葛根治 
身热,是以辛散热。栝蒌根止渴,是增益其所无;葛根止渴,是挹彼以注兹。用葛根而过, 
有竭 
葛根汤以桂枝汤加麻黄,讵不足发太阳之邪,而犹必重用葛根者,盖麻桂二方之证,均 
无项背强KT KT ,太阳病而至项背不柔,则风寒已化热烁液,将入阳明,麻桂皆燥药, 
未足专任,能入阳明起阴气,滑泽其骨节,而又能化肌表之热者,舍葛根奚属。此葛根所以 
为一方之冠 
凡寒阻于经,欲化未化而有表热之证,葛根能外达而解之。若已化热入里,或其热不应 
外解 

卷二
何首乌
内容:何首乌种分赤白,故气血兼益。藤夜交昼疏,故具阖辟之长。味浓入肾,涩入肝,苦则 
坚,温则补。陈修园但知其为苦涩,而于益气血具阖辟之所以然,则未之见,其必有施之不 
当而为所误者矣。 
修园于首乌能止久疟久痢则韪之,而一归于少阳,则知犹未知。夫久疟不止,势必损及 
于肝,肝病肾亦病。肾者三阴之枢也,欲枢转而止疟,自当补肝与肾。肝主疏泄,久痢则疏 
泄太过,肾亦失蛰封之职,亦必以补肝肾为要。修园既以首乌苦涩而短之,安得更有直折之 
威 
刘潜江以开宝主瘰 、痈肿、头面风疮、五痔、心痛,为效在气血之结而经脉为壅。黑 
髭发、悦颜色、长筋骨、益精髓,为效在气血之劣而形器有损。二者证绝相悬,而首乌并建 
厥功。正与阖辟之理相合,可知开宝非浪许也。 
首乌之用,生熟迥殊,其已久疟消肿毒,皆是用生者。又消肿毒用赤不用白,补肝肾则 
以黑 
张石顽云∶今人治津血枯燥,大肠风秘,鲜首乌数钱煎服即通。其滋水之速,与肉苁蓉 
润燥 

卷二

内容:萆 用根,取其入肾。茎叶俱青,叶作三叉,则入肝。根黄白色,则入肺胃。根多节而 
虚软,则能化阴伸阳而治痹。风寒湿之在腰背骨节而痛强者,阴不化也,以萆 达之而阴化 
。风寒湿之为阴痿、为失溺、为老人五缓者,阳不伸也,以萆 导之而阳伸。后世以萆 为 
厘清 
化阴非能益阴,伸阳非能助阳。盖萆 者,所以驱风寒湿也。 
萆 味苦则发,气平则降。力能外拓而性复下趋,故驱风寒湿而解之于至卑。此所以谓 
萆 

卷二
防己
内容:防己之根,外白内黄,有黑纹如车辐解,气味辛平,故治由肾以抵脾肺风湿之 。肺主 
皮毛,将毋从皮毛而散乎?然车能环转不能外溢,故防己绝不发汗而第直泄于小便。如金匮 
己椒苈黄丸(义见大黄),千金三物木防己汤可按也。 
陶隐居云∶防己是疗风水要药。水与饮皆湿类也,故防己黄 汤治风湿,防己茯苓汤治 
水,木防己汤治饮,名虽有三,理无少异。惟风水二字,诚有不得而析者,风阳邪而风从外 
入,令人振寒,风寒初受,即宜汗解,防己非其责也。内伏之风,若内无阴邪,亦未能独存, 
故水饮湿悉其所因依,水饮湿去,则风与俱去。如此之风,方可治以防己。然苓术不能而防 
己独能之者,以黑纹如车辐解,正有风水相随之妙致也。 
或云∶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岂亦有水饮湿也, 
而顾以防己治耶?曰∶此仲圣别出手眼之方,未可与他并论者也。赵氏谓血虚从邪,邪并于 
阳而然。按本篇固以脉浮为血虚,素问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固可为如狂之据,此 
注允矣。而不言邪为何邪。徐氏则谓风邪并入于心,心火炽盛,故如狂妄行,独语不休,较 
赵注为明晰矣。而于是方用药之所以然,则皆未发出。窃细玩之,四物酒渍取汁,自非阳邪 
表邪不尔。生地黄独多,自非补血凉血不尔。有表邪而用桂枝防风,可知是外入之风邪。以 
生地黄偶桂枝防风,可知治不以汗解。不以汗解而有酒行药势以搜之,则邪不至或遗。四物 
取生汁而地黄取蒸汁,则阴阳得以分理,既所以退阳而安阴矣。然而风无出路,则风仍不息。 
阴不复位,则阴仍羁阳。欲并者而使之分,仲圣所以有取于防己也。夫防己者,走表而亦下 
行者也。操运转之技,则表间之风自随之得息。具返本之能,则被扰之阴亦因之得静。或谓 
防己治风湿不治风燥,不知风药中用地黄至数倍,则风亦转燥为润,正与防己相宜,可谓以 
人巧夺天工矣。 

卷二
泽泻
内容:猪苓茯苓泽泻,三者皆淡渗之物,其用全在利水。仲圣五苓散猪苓汤,三物并用而不嫌 
于复,此其故愚盖得之本经与内经矣,本经猪苓利水道,茯苓利小便,泽泻消水。内经三焦 
为水道,膀胱为水府,肾为三焦膀胱之主。合二者观之,得非猪苓利三焦水,茯苓利膀胱水 
,泽泻利肾水乎。猪苓者,枫之余气所结,枫至秋杪,叶赤如火,其无风自动,天雨则止, 
遇豪雨则暗长二三尺,作用与少阳相火正复无异。膀胱藏津液,非气化不出,茯苓色白入肺 
,能行肺气以化之。凡水草石草皆属肾,泽泻生浅水而味咸,入肾何疑。三物利水,有一气 
输泻之妙。水与热结之证,如五苓散猪苓汤,若非三物并投,水未必去,水不去则热不除, 
热不 
消渴上中焦皆有之,或阴虚津亏而渴,或津被热烁而渴,或热与水结而渴。三物第利水 
以除热,何尝如人参栝蒌根有生津补阴之能。李氏谓淡渗之物,其能去水,必先上行而后下 
降,以仲圣用三物稽之,正不必过高其论也。 
虽然,于三物中求止渴,惟泽泻其庶几耳。何则?本经无泽泻起阴气之文,而别录固有 
之。泽泻起阴,虽不及葛根挹胃汁以注心肺,而得气化于水,独茎直上,即能以生气朝于极 
上,仲圣又不啻明告我矣。凡眩悸颠眩,多归功于茯苓,而泽泻汤治冒眩,偏无茯苓。冒眩 
者,支饮格于心下,下之阴不得济其上之阳,于是阳淫于上如复冒而眩以生。泽泻不特逐饮 
,且能起阴气以召上冒之阳复返于本。白术崇土,第以资臂助耳。大明之主头旋耳鸣,殆得 
仲圣此旨也。又肾气丸治消渴皆肾药。虽用茯苓,亦只借以协桂附化肾阳。萸地益阴而不能 
升阴。肾阴不周于胸,则渴犹不止,此猪苓可不加,而泽泻不得不加。故曰止渴,惟泽泻为 
庶几 

卷二
菖蒲
内容:邹氏云∶人身灵明,犹火蓄石中;人身躯体,犹石能蓄火。假使躯体为寒水所蒙,灵明 
为痰涎所壅;则运动不周,视听不协。外之不化,由于内之不出。惟菖蒲生水石间,而辛温 
芳烈,有阳毕达,有阴悉布,故凡水液混浊为神明之翳者悉主之。疏极精审,准是以用菖蒲, 
始 
菖蒲用以开心孔发音声甚效,然须审定病之宜辛温者。王孟英昌阳泻心汤,以菖蒲偶竹 
茹枇杷叶等味亦妙。内用仲圣泻心汤三物而以菖蒲代生姜,盖义各有当也。 

卷二
水萍
内容:水萍浮于水面,而味辛气寒,能发皮肤中湿热之邪汗,故本经主暴热身痒。伤寒论云∶ 
不得小汗出,身必痒。其身痒为有风寒之邪,宜以麻桂取微汗。此则湿热不汗出而痒,故水 
萍主之。水萍亦汗药也,而与麻桂有霄壤之殊。丹溪谓发汗胜于麻黄,不加分别。后遂有视 
水萍为峻剂而不敢用者矣。 
本经以下水气,止消渴,两许水萍。盖以其状外帖水面,内含血络,水不能濡,则水气 
自下 
本经未尝言风,而后世以风药推之。要知其所治为风热之风,非风寒之风。如古今录验 
以水萍与牛蒡子薄荷治风热瘾疹,则药病相当矣。 

卷二
石斛
内容:石斛为肾药、为肺药、为脾药、为肠胃药,诸家论说纷如,而咸未亲切,兼有疏漏。兹 
节采诸说,补其不足。仍即本经别录之旨,以疏通而证明之。石斛借水石而生,若石挹水以 
溉斛,斛因石以吸水。石属金,内应乎肺,气平亦入肺,水则内应乎肾,其为引肾阴以供肺, 
肺得之而通调下降无惑矣。斛之生不资纤土,而味甘淡则得中土之正,色黄又主五金之贵, 
合乎胃为戊土而属阳明燥金,与肺皆职司下行,故其为用,每以肺胃相连而着。惟既禀土德, 
何能于脾无与,肺胃与大肠皆一气直下,又何能于大肠无与。此石斛入肾入肺入胃而兼入脾 
入大肠之所以然也。石斛得金水之专精,本经强阴二字,足赅全量。所谓阴者,非寒亦非温 
,用于温而温者寒,用于寒而寒者温。别录逐皮肤邪热痱气,是温者寒也。疗脚膝疼冷痹弱 
,是寒者温也。要不出本经除痹补虚两端。痹何以除,运清虚之气,而使肾阴上济,肺阴下 
输也。虚何以补,布粘腻之汁,而使撼者遂定,豁者遂弥也。是故肺胃得之则下气平气,脾 
得之则长肌肉,肠得之则浓肠,肾得之则益精,大凡证之恰合夫斛者,必两收除痹补虚之益 
。若专以之除痹,专以之补虚,则当弃短取长,而制剂之有道可矣。 
寇宗 曰∶治胃中虚热有功。雷 曰∶涩丈夫元气。玩此二说,则知有实热与当利小便 
者,皆不得用。粗工以内伤外感,悉可倚仗,摇笔辄至。不知施于内伤而误,其失只在寡效; 
施 

卷二
骨碎补
内容:骨碎补,开宝主破血、止血、补伤折。其所破之血,乃伤折之瘀血;所止之血,乃伤折 
之好 
伤在皮肤曰伤破,在筋脉曰伤断,在骨曰伤折。骨碎补寄生树上或石上,多在背阴处, 
其根有黄赤毛,所抽之叶,则有青绿黄白赤紫各点,宛似效力于骨碎之处而调其血脉。又寸 
寸折之,寸寸皆生。处处折之,处处有汁。气味苦温,故能入肾坚肾补伤折。且无花无实, 
力专而不分也。 
李氏谓以骨碎补研末入猪肾中煨熟空心食,治久泄顿住。其补肾之功,自不可没。则他 
方书 

卷二
胡麻
内容:胡麻味甘臭香,合乎土德,且结角上耸,饱含脂液而不俯,又与脾职之上升无异。故主 
伤中 
、虚羸、填髓脑,补中而亦补上。功在增液,则润肌肤、泽骨节、乌须发、益乳汁,皆效有 
必至。陈士良云∶初食利大小肠,久食即否。可知其力能下及而性复上注矣。 

卷二
大麻仁
内容:仲圣麻仁丸证,是脾受胃强之累而约而不舒,于是脾不散精于肺,肺之降令亦失,肺与 
脾胃俱困而便何能下。麻仁甘平滑利,柔中有刚,能入脾滋其阴津,化其燥气。但脾至于约, 
其中之坚结可知。麻仁能扩之不能破之,芍药乃脾家破血中之气药,合施之而脾其庶几不约 
矣乎。夫脾约由于胃强,治脾焉得不兼治胃,胃不独降,有资于肺,肺亦焉得罔顾,故又佐 
以大黄枳朴攻胃,杏仁抑肺。病由胃生而以脾约标名者,以此为太阳阳明非正阳阳明也。兼 
太阳故小便数,小便数故大便难。治法以起脾阴化燥气为主,燥气除而太阳不治自愈,故麻 
仁为要药。治阳明府病非承气不可,故取小承气之大黄枳朴而复减少其数也。 
复脉汤用之,则佐姜桂以通阳,佐胶地麦冬以益阴,与后世取汁煮粥以治风治淋,总取 
乎润燥抉壅,柔中有刚也。 

卷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