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深宫嫡女-第5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吉祥说:“她们毕竟是你的人,我家主子随手就能打发了她们,但你既然尘缘难断,听听你的想法也好。”

“我还有什么想法?”张六娘将手中扫帚放在了地上,双手交叠在腰间,下巴微微抬起,仿佛又恢复了昔日做王妃的样子,端庄而高贵,“你那主子不是让我给想法的,是让她们彻底对我断了念想,也让我对她们断了念想罢了。我就不喜欢她这个做派,什么事都藏着掖着不明说,背地里心思太多。”

吉祥便冷笑:“这话说得奇怪。我们主子可从来没怂恿底下人往王爷跟前凑,也不会暗地里送什么樟木檀木的箱子。”

张六娘比吉祥更显嘲讽,“那些过去的事,还提起来做什么。”

关于那些往事,夜深人静难以入睡的时候,她也曾反复想起。想来想去,最后也只得长叹一声,默默无语。

她所有的手段,都是从小耳濡目染,从母亲和姑姑等人身上学来的。可是,长平王和她的父亲、皇帝姑父全都不一样。

他好像和其他男子都不一样。

可她却用了寻常妇人在内宅安身的办法。

所以注定一败涂地。

许多念头,还没兴起就被掐灭了。许多法子,刚起个头就无疾而终了。她甚至都没有和对手正面交锋几次,仿佛伶人一般,还没来得及走到台前唱念做打,只在吊嗓子准备呢,就被默默打发了出去。

回想过往,就像一场梦,更像惹旁人莞尔的笑话。

张六娘抬头看了看春日里淡蓝色的天空。山中岁月,这是她后半生的一切。她一点也不想做笑话给人看,给人念叨,给人鄙视。如果红尘无可留恋,庵堂一方小小的天地,佛经和檀香,倒真得是倚靠和寄托了。

“藤萝,云芍”她一个一个叫出昔日陪嫁的名字。还有一些底下的杂役,她只是看着眼熟,忘记了她们的名字,“你们今天出了王府,就再也回不去了,知道么?”

她问她们,她们却懦懦不敢接话,大半都用眼角余光去瞟吉祥。

就连昔日近身的藤萝都不肯走到她跟前来。

张六娘就问她,“你是怕我,还是怕蓝氏?蓝氏既然留了我的命,又怎会害你,而我也没心思更没力气杖杀你,你怕什么。枉你还跟了我一场。”

藤萝想起当日无辜被杀的香缕,就更不敢接旧主的话了。

张六娘脸色冷了几分,“琅环。”她叫藤萝昔日的名字。

藤萝却有点愣,仿佛一时没适应旧名。

张六娘脸色更难看,“你忘了早前的名字,也忘了我,忘了你自小长大的安国公府。近来在王府好过么,是缩在一角,还是上赶着巴结需要你用名字避讳的蓝如瑾?”

藤萝缩着头一声不出,其他奴仆也都垂头,怕被旧主看到自己身上似的。张六娘盯着她们扫了几眼,胸中升起的邪火一瞬间突然就熄灭了,感觉有点虚脱似的无力。

“你们知不知道,蓝氏将你们送到这里来,就是要我一句话。我让你们生,你们便可生,让你们死,最后你们死不了,但也不会好过。这样,你们还要避着我,不和我说话么?”

没人搭腔。大家全都死死低着脑袋。

张六娘闭上眼睛,须臾又转过了身子,用后背对着众人。

吉祥看见她肩膀在微微发抖。好半天,才听到她声音虚淡地说,“你走吧。回去告诉你主子,从此以后世上再没有王妃张氏,也没有安国公府的六小姐,只有觉远庵的女尼忘缘。至于你带来的这些人,与忘缘无关,请随意安置。”

直到吉祥带着人走掉,她也再没和藤萝一众再说一句话。

院门在身后再次关闭,然后又打开,待客的女尼回转,提醒她若是总站着,今日的活就要做不完了。

张六娘弯下腰,将扫帚重新握在了手里。

扫着地,她想起自幼养她长大的双亲,还有一同住在国公府里的各个长辈,以及兄弟姐妹,侄儿侄女。那些都是她的亲人,可从此再也不会和她有关系了。他们是兴是败都无所谓。

其实从家里接了她的信,按照她的叮嘱往官府送请罪书开始,张家就和她没有关系了。他们但凡还念着她一点,也不会送那请罪书。他们还想榨干她身上最后一点余热么?母亲是怎么想的呢?是疼惜她但是无能为力,还是默认了牺牲她一个为全家换回一点利益?

只可惜蓝如瑾并没有压下请罪书暗地和张家谈条件。

他们的期冀落空了吧?

所以她对张家也不再有用了。

除非她若是拼上一死,也许张家还能拿她的死说事。可是为什么要死呢?如果能一直活下去,山里的日子其实比外面好得多。每天做活虽然很累,吃穿虽然粗陋,可白天里忙,夜里累得倒头就睡,早点做完活时还能去听经念经,这样简单劳累的生活比做国公府小姐要容易,比做王妃更容易。

她不要死。她想长长变态活下去。今日之后再也不会有什么念想了。她的最后一搏,只等来蓝氏身边一个丫鬟。

长平王没有派人来责问惩罚。

这次不来,以后也不会再来了。再也不会了。

那么,就做一个尼姑吧。

她很快打扫完这个院子,拿着扫帚出去,准备清理其他地方。将全庵上下打扫百遍的惩罚,离做完还差得远,要加把劲才行。

走出院门的时候看见蓝如琳站在不远处,呆呆愣愣的不知在想什么。她走上去问:“你是听说王府来人,赶来相见的么?”

蓝如琳回神,一把抓住了她的胳膊,“来的是谁?什么时候走的?!”

“是吉祥。”

“吉祥她来做什么?还有其他人呢?听说来了许多人,都是谁?”

张六娘说:“松开手,你抓疼我了。”

蓝如琳呆呆把手拿开。张六娘就伸手摘掉了她头上的帽子,看着她绑得紧紧的一头青丝说,“王府大概不会再来人了,你也收了心,把头发剃掉吧。”

蓝如琳下意识抱住脑袋,仿佛立刻会有人给她剃发似的,“我才不要!你以为我是你吗?听说安国公府败落了,蓝家可还好好的呢!”

“是啊,蓝家是很好,也许会越来越好。可是,那和你有什么关系?”

张六娘笑了笑,提着扫帚走了。

留下蓝如琳一个人呆愣站在原地,耳边不断回响着“那和你有什么关系”,脸色青白。

王府里吉祥原封不动复述张六娘的话,并将她当时的神色态度都说得仔细,如瑾听着,最后点了点头。

“告诉觉远庵,像对待寻常弟子一般待她吧。”

如瑾很明白,像张六娘这样的态度,很难再兴起什么风浪了。如果她甘心安稳,倒也不必为难于她。觉远庵里有王府的眼线,并不怕以后会有什么变故。

自从身边有了儿女,对于惩罚和血腥,如瑾更不愿意再沾染。不遇到必须出手的人和事,她愿意自己是干干净净的,也愿意给别人涤荡干净的机会。她相信心境影响一切,孩子们还小,她平和的心态越多,给儿女好的影响越多。

便是长大以后要面对外间风浪,起码在他们还是婴孩的时候,周遭应该是温暖安详的。

所以,当吉祥问怎么安置藤萝那些人的时候,如瑾说,“送到庄子上去,张家若有她们的家人,能接来的便接来。”

这些人知道王府里头许多事,不能遣散,放到庄子上做活还是没问题的。

及至吴竹春来问淮南伪帝李圆昌的后妃怎么处置,如瑾也说给她们银两放去民间。吴竹春欲言又止,吉祥见她为难,替她问出来,“那玉妃”

“和别人一样。”

“可”

“她们是反贼余孽,朝廷会有人盯着,又怕什么?”

吉祥和吴竹春互相看看,都是一笑。主子无所顾虑,是她们多虑了。

所谓玉妃,是逃亡再外的蓝如琦,又有什么关系。此时此地,她们当真也不需在意她。





五月初六,大燕新帝的登基大典和册后大典一同举行。

原本钦天监初次拟定的登基吉日是初一,长平王要双日子,最后才定了初六。

这一天碧空无云,辰薇院铜缸里的水芙蓉开了第一朵。出府时晨光初透,如瑾抱着女儿在新荷前头站了片刻,三个月大的婴儿朝着花瓣咧嘴发笑,身边的乳娘凑趣,说是好兆头。

如瑾也觉得好。

典礼并没有办得太隆重,天下初定一切从简,但礼部还是精打细算尽量把场面弄得体面。长平王一身黑色冕服站在高高的九龙玉阶之上,接受文武百官一丝不苟的大礼朝拜,静鞭和内侍悠扬的唱诵响彻皇城上空。

如瑾带着一双儿女等在新修葺好的侧殿里,隔着开了半扇的窗子,只能远远看见玉阶上黑色的侧影。朝阳挥洒,万丈荣光,她与他离得远,在山呼万岁的声音传来之际,却与荣有焉。

“潆儿,峮儿,那是你们的父亲。”她笑着告诉孩子们。

两个小奶娃懵懂无知,女孩只管窝在乳母怀里打呵欠,男孩东张西望看着陌生的地方好奇,都不肯往大朝会的方向看。待到登基典礼完毕,长平王换了和如瑾一样的金色礼服来找她们时,两个孩子全都睡着了。

明黄色的襁褓裹着两张粉扑扑的脸蛋,出生时瘦弱的女儿也圆滚了一些,眉清目秀。长平王看着儿子有些无奈,“他怎么这时候睡起来,专和我过不去。”

女儿不如儿子健壮,每日睡的时候多,现下睡了没什么稀奇。但儿子已经养成午间和晚上睡觉的习惯了,偏今日在上午就跟着姐姐睡起来,仿佛真是驳当爹的面子。

如瑾笑道:“他头一次出门坐车,玩累了。”

长平王哼了一声,隔着襁褓重起轻落拍一下儿子的屁股,牵起如瑾的手往外走,“累了也得跟我出去。”

接下来是册后典礼,顺道,也要封一双儿女做亲王公主。

太子的枷锁,如瑾不想给儿子早早带上。皇子就藩时才能封亲王的规矩,长平王也要将之打破。他们不知还会有几个孩子,也不知孩子们长大后会有什么样的秉性,可大燕世代争储的血腥纷乱,势必不能在他们的孩子身上重演。

“到我这里就够了。”长平王说。

如瑾重重点头。

如果儿女们成人之后要手足相残,她宁愿一开始就不生他们。

也许是感受到她坚定背后的紧张,长平王笑了笑,问:“知道昨天来老头找我做什么吗?”

如瑾摇头。

老内侍来金福一直在和长平王杠着,手里捏着某个秘密不肯明说,只等着长平王主动上门索要。可长平王偏不理他,两边扯了许久。一面是救过命的恩人,一面是夫君,如瑾索性不管,让他们自己杠着去。

长平王回京之后感念来金福有功,派人相召,老头却拿乔不肯去,于是又两边冷了下来。

直到昨日,登基之前,这位老内侍才主动找上门来,进入锦绣阁相谈许久。之后长平王脸色有些古怪。如瑾以为是朝廷上的事,他不说,便也没问。现在见长平王突然提起,心中纳罕,暗忖难道和儿女们有关吗?

来金福是宫里的,他捏着的秘密,多半是关于深宫忌讳的吧。可长平王一脸轻松,又不像是坏事。

远处是静候等待的群臣,乌压压站满了天玄广场。艳阳高升,金光漫地,如瑾回头看了看暖阳中熟睡的儿女,在等候多时的宫车前驻足。按照仪式规程,她要带着孩子们坐车绕过大半广场,在尽头下车,然后一路走到玉阶之上,接受新帝的册封,进行帝后仪式。

长平王在她登车之前,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轻声道:“来老头手里有他师傅遗留的海图,当年他师傅离宫几年,非是祈福,原是私下跟船出海去了。据说,海外没有仙山,反有许多大小国家,风土出产各不相同,而我大燕之广阔疆域,不过是四海外之一隅。他捏着海图和游记不肯交出来,但早晚是要给我的。所以”

如瑾震惊之余,心潮剧烈起伏,瞬间明白了夫君为何要在此时提起来金福,脱口便接了他的话,“所以你是说,我们的孩子,目光和胸怀都将在四海之外,必不会局限在一宫一国,所以手足倾轧之事大抵不会出现。”

长平王眸中一亮,不顾四周还有许多宫人环侍,伸手将如瑾揽在了怀里。

“知我者,瑾儿也。”

他笑着抱她,抱了孩子,然后将母子三人送上宫车。

如瑾坐进金碧辉煌的鸾车之中,身边是两个熟睡的孩子。车轮辘辘走过平整的青石砖道,驶入广场,在群臣肃穆的跪拜之中慢慢绕了半圈。

当她带着孩子下车,脚下就是笔直通向玉阶的金色织毯。织毯的另一头站着她的夫君,孩子们的父亲。隔得太远她看不清他的脸,只能看见一袭耀目的金黄,在洁白的玉阶之上熠熠闪光。

“阿宙。”

她心底念着他的名字,怀抱玉圭,一步一步,朝他走过去。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