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贰寸,出于两筋之间,实则心痛,取之两筋间也。又云∶邪在心, 
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视有余不及,调其俞是也。 
〔《灵》〕厥心痛,与背相控,善 ,如从后触其心,伛偻者,肾心痛也,先取京骨、昆仑,发 
针不已,取然谷。(厥病篇下同) 
心痛引背,灸刺法有四∶ 
其一,取足太阳经。刺节云∶取京骨、昆仑者,是其穴也。盖足太阳之正,循膂当心入散络, 
故心痛引背取之也。 
其贰,取足少阴经。刺节云∶取京骨、昆仑不已,取然谷者,是其穴也。又经云∶肾足少阴经之 
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视盛虚热寒陷下取之也。又经云∶心痛引腰脊欲呕,取足少阴者是也。 
盖足少阴脉,贯脊络心,故亦治心痛引背也。 
其三,取足少阳。经云∶心痛引背不得息,刺足少阴不已,取少阳者是也。盖手少阳之脉,散 
络心脉。又三焦下俞曰委阳,是足太阳络,足太阳循膂当心入散络,故亦治心痛引背也。 
其四,取督任脉。经云∶背为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 
纪者,关元也。又云∶心痛,当九节刺之,按已次按之,立已。不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者 
是也。盖十椎与九节者,督脉也;胃脘与天突者,任脉也。 
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者,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 
心痛兼胀灸刺法有贰∶ 
其一,取足太阴。经云∶取大都、太白者,是其穴也。又经云∶脾足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胃 
脘痛,腹胀。所生病者烦心,心下急痛者,视盛虚热寒陷下取之。又云∶心痛腹胀,啬啬然,大便 
不利,取足太阴者是也。盖足太阴脉从胃上膈,注心中,故心痛腹胀者,取之也。 
其贰,取足阳明。经云∶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饮食不下,取之三里者是也。盖胃脘当 
心痛者,似心痛,实非心痛也。 
厥心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之然谷、太溪。 
脾心痛,而取然谷太溪者,故孙真人、张洁古谓之妄经也。 
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取之行间、太冲。 
心痛色苍如死状者取肝,其兼小肠满便溲难者亦取肝。经云∶心痛引少腹满,上下无常处, 
便溲难,刺足厥阴是也。 
厥心痛,卧若徒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色不变,肺心痛也,取之鱼际、太渊。 
徒居,谓闲居。间,谓痛缓。心痛,卧与闲居则痛缓,动作则益甚者,取肺。其兼短气者, 
亦取肺。经云∶心痛但短气不足以息,刺手太阴者是也。 
心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不可取于 。肠中有虫瘕及蛟 ,皆不可取以小针。心肠痛 作 
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 也。以手聚按而坚持之,无令得移, 
以大针刺之,久持之虫不动,乃出针也。 
〔《集》〕九种心痛∶间使 灵道 公孙 太冲 三里 阴陵泉 
〔桑〕心气痛∶巨缺 鸠尾(各取一寸,) 兴隆(泻之) 
〔《撮》〕脾脊后心疼痛∶中渚(泻之,忌补)灸心痛背上穴∶心俞 鬲俞 
〔洁〕心痛脉弦,肝原穴。脉沉,肾原穴。脉涩,肺原穴。脉浮,心原穴。脉缓,脾原穴。 
〔《摘》〕冷心痛∶巨缺(燔针刺之。如五脏气相干,而胁痛疝痛 癖,皆能痛至心,宜审之。) 
〔《玉》〕心脾疼∶上脘(贰寸半,泻) 中脘(贰寸半,补多泻少) 
〔《甲》〕心痛不可按,烦心,巨缺主之。心痛有虫,多涎,不得反侧,上管主之。心痛上 
抢心,不欲食,支痛引鬲,建里主之。 
〔《撮》〕心胸痛,并气攻∶劳宫 大陵(各三分,泻之) 内关 
〔《甲》〕心痛善悲,厥逆悬心,如饥之状,心恒而惊,大陵及间使主之。心寒痛,难以俯仰,心疝气 
冲胃,死不知人,中脘主之。心痛,衄哕呕血,惊恐畏人,神气不足, 门主之。 
〔《难》〕阴维为病,苦心痛。(内关穴,通阴维。) 
〔《甲》〕脾逆气寒,厥急烦心,善唾哕噫,胸满 呼,胃气上逆,心痛,太渊主之。(针云∶ 
肺胀胃逆。)心膨痛,尺泽主之。(《千金》云∶心烦闷乱,少气不足以息。)心痛,卒咳逆, 
尺泽主之,出血立已。胸痹心痛,肩内麻木,天井主之。胸胁背相引而痛,呕吐不食,幽门主之。 
胸痹心痛,不得息,痛无常处,临泣主之。(《千金》云∶不得反侧。) 
〔丹〕心痛虽日数多,不吃饭不死,若痛止便吃物还痛,必须三五服药,方可吃物。心痛,左 
手脉数热多,脉涩有死血。右手脉实是痰积,脉大必是久病。两手脉坚实不大便者下之。痛甚者 
脉必伏,多用温药附子之类,不可用参术。 
心脉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全文见治虚实法。) 
〔仲〕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虫。 
脾脉微滑,为蛊毒蝮蝎腹热。(全文见治虚实法) 
〔《脉》〕关上脉紧而滑者,蛔毒。脉沉而滑者,寸白。肘后粗,以下三四寸热者,肠中有虫。 
(全文见诊。)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心痛
卒心痛
属性:〔《竹》〕治急心疼方。 
斑蝥(七个,头翅全者) 胡椒(四十九粒) 
上将贰味同炒,令斑蝥焦碎,吹去斑蝥不用,却将净胡椒研为细末,只作一服,热酒调下, 
不拘时候。治暴心痛,不可忍者。 
荔枝核(丹溪云∶荔枝核属金性燥热)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醋各半盏,煎七分,稍热服。 
〔《外》〕治卒心痛。黄连八两一味, 咀,水七升煮五升,绞去渣,温饮五合,日进三服。 
〔《肘》〕卒心痛。龙胆草四两,酒三升,煮一升半,顿服。 
〔仲〕x走马汤x治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 
巴豆(贰枚,去皮心,炒) 杏仁(贰枚) 
上贰味,以绵缠,槌令碎,热汤贰合,捻取白汁,饮之,当下。老少量服。通治飞尸鬼击等病。 
〔《竹》〕《海上方》急救男子妇人心疼,牙关紧,欲死者。用隔年陈葱白三五根,去皮须叶, 
擂为膏,将病患口斡开,用匙将膏送入咽喉,用香油四两灌送下,油不以多少,但得葱下喉,其 
人必苏。少时将腹中所停虫病等物,化为黄水,微得利为佳,除根永不再发,累效。一方,用真香 
油顿服一盏亦妙。 
〔《肘》〕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一升,水贰升,煮取一升去渣,顿服。若为客气中者,当吐虫。 
(丹溪云∶艾属火而有水,服多者有毒发。) 
治卒心痛。东引桃枝一握,切碎,以酒一升,煎去半升,顿服大效。 
经云∶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无积者,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顷 
而已。不已,左取右,右取左。病新发者,五日已。 
〔《摘》〕卒心痛,不可忍∶上脘(八分,先补后泻,觉针下气行如滚鸡子入腹为度,次取后 
穴) 气海 涌泉(无积者,刺之如食顷而已。有积者,先饮药利之,刺之立已。如不已,再 
刺后穴) 间使 支沟 三里 
〔丹〕针灸经治卒心痛不可忍,吐冷酸水,及原脏气少,灸足大指次指内约文中,各一壮,如小麦 
大,下火立瘥。 
〔《甲》〕卒心痛,螈 ,互相引肘内廉痛,心敖敖然,间使主之。卒心痛汗出,大敦主之,出 
血立已。心 
腹中卒痛而汗出,石门主之。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心痛
胎前心痛
属性:〔《大》〕治妊娠卒心痛,气欲绝。 
川芎 当归 茯苓 浓朴(各等分) 
上水六升,煎贰升,分贰服。 
x白术散x治妊娠卒心痛欲死,不可忍者。 
白术 赤芍药(各贰两) 黄芩(一两半) 
上水六升,煮取贰升半,分三服,半日令尽,微下水,令易产。忌桃李雀肉。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心痛
产后心痛
属性:〔罗〕x火龙散x治产后心痛。 
艾叶(盐炒一半) 茴香(炒) 川楝子(炒。各一两) 
上为末,水煎服。 
〔《大》〕治妇人血崩心痛,甚者名曰杀血心痛。小产下血过多而心痛者亦然。用乌贼鱼墨 
炒为末,醋汤调下。(此鱼腹多有墨汁,见人过必吐其墨以蔽身。) 
失笑散 治心腹痛,百药不效,服之即愈。(方见心痛污血条。) 
〔《救》〕治产后血不尽,心腹痛。荷叶熬令香为末,水煎下方寸匕。 
〔《大》〕x大岩蜜汤x治产后血寒心痛。 
熟地 当归 独活 吴茱萸 芍药 干姜 甘草 桂心 小草(各一两) 细辛(半两) 
上为散,每服半两,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 
〔《圣》〕治产后恶血冲心痛,气闷欲绝。用桂心三两,捣罗为散,狗胆汁和丸如樱桃大, 
不拘时候,热酒磨下贰丸。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心痛
诸般气痛
属性:〔丹〕气痛,一身腔子里气痛。少用木香于药内行得开。 
〔河〕正气天香散 治妇人一切诸气,或上凑心胸,或攻筑胁肋,腹中结块,发渴,刺痛,月水 
不调,或眩晕呕吐,往来寒热,减食。(方见治虚实气血条。) 
〔丹〕x调气方x 
香附(四两) 人参(一两) 乌药(三两) 砂仁(一两) 甘草(炙,贰两) 
上为细末,熟汤调服。 
〔《本》〕治脾积气,妇人诸般气痛。 
香附(五两,炒) 蓬术(醋煮) 甘草(各贰两) 
上各净研为细末,每服贰钱,入盐少许,百沸汤空心热服。 
治一切气疾,丈夫妇人撞心冷气,并皆治之。 
香附(一斤炒,去毛) 陈皮(四两,去白) 甘草(一两,生) 
上为细末,每服贰钱,空心盐汤点服。 
〔丹〕x宽中丸x 
枳壳为末,酒糊丸。 
妇人患气痛,喜食热物。贰陈汤加木通,姜五片煎,下保和丸。 
女子患气痛要揉者,曾服乌沉汤有效,又再发。 
陈皮(六钱半) 半夏 青皮(半两) 芍药(贰钱) 木通 川芎 茱萸(一钱) 甘草(五分) 
上分五帖,姜三片煎服。 
明五院君出外怒归,膈痞痛,不思食,脉沉弦稍数,此气抑不通也。 
半夏(三钱) 青皮 枳壳(各贰钱) 黄芩 芍药(各钱半) 木通 甘草(各一钱) 
上姜三片煎,取半盏,下保和丸三十粒。 
三七嫂,怒后气痛,脉沉,不思食。 
青皮(一钱) 柴胡(半钱) 甘草(炙,贰分) 半夏(一钱) 黄芩(五分) 木通(三钱) 陈皮(五分) 
上姜三片,煎服。 
感村妇人五十七岁,气痛不可按,渐渐痛至足。 
青皮 芍药(各三钱) 川芎 陈皮(各三钱) 黄柏(炒) 木通(各一钱) 甘草(些,炙) 
上分三帖,煎热饮。 
〔《本》〕治妇人室女血气刺痛不可忍,日夜叫唤可怜者,一服效。 
芸苔子 肉桂(板桂也) 良姜 没药(各等分) 
上焙干为末,每服三钱,乳香汤调下,热服,不拘时候。 
〔孟诜〕心腹中结伏气。杏仁、陈皮、桂心、诃黎勒皮为丸,空心服三十丸。 
〔《本》〕x和气散x治男妇一切气疾,他药不瘳者。 
甘草(炙,半两) 白芨(一两) 地骨皮 山蜈蚣 藿香(半两) 白芷(一两) 木香 
红内消 山慈菰(各半两) 
上焙干为末,每服贰大钱,空心盐汤点服。余乡村有一老医,数世习医,凡妇人气疾,惟 
凭此药,百发百中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胸痛胸满
属性:经云∶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又云∶仲夏善病胸胁,此则胸胁痛属心,故入心部。 
肝虚则胸痛引背胁,肝实则胸痛不转侧,喜太息,肝着则常欲蹈压其胸。经云∶春脉如弦,其 
气不实而微,此谓不及,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胀满。此肝虚而其脉症见于春如此也。 
〔仲〕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出汗也。肝着, 
其人常欲踏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方未考。《金匮》妇人门有旋复花 
汤方或云是此。) 
〔《素》〕阳明所谓胸痛短气者,水气在脏腑也,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胸痛少气也。 
〔《仲》〕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者,宜以x栝蒌薤白白酒汤x 
主之。 
栝蒌实(一个,捣) 薤白(半升) 白酒(七升) 
上三味同煮,取贰升,分温再服。 
栝蒌薤白半夏汤 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方见心痛门。) 
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x枳实薤白桂枝汤x 
枳实(四枚) 浓朴(四两) 薤白(半升) 桂枝(一两) 栝蒌实(一个,捣)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浓朴、枳实取贰升,去渣,纳诸药煮数沸,分温作三服。 
x人参汤x 
白术 人参 甘草 干姜(各贰两) 
上四味,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