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湿润燥,故以为使。煎长流甘澜水,使不助其肾气,大作汤剂,令直达于下而急速也。两服减半,旬日良愈。 
x茯苓琥珀汤x 
茯苓 白术 琥珀(各半两) 甘草(炙) 桂(去皮。各三钱) 泽泻(一两) 滑石(七钱) 猪苓 
(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煎长流甘澜水一盏调下,空心食前,待少时以美膳压之。 
〔《食》〕主下焦虚冷,小便数损无力。生薯蓣半斤,刮去皮,以刀切碎,于铛中煮酒沸,下薯蓣不得搅, 
待熟加盐葱白更添酒,空腹下贰三盏,妙。 
〔罗〕x水芝丸x 治上焦真气虚弱,小便频数,日夜无度。 
莲肉(去皮,不以多少,用好酒浸一两宿。猪肚一个,将酒浸莲肉入肚中多半为度,水煮熟取出莲肉,切,焙干) 
上为细末,酒煮面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五十丸,米饮汤下,食前。 
〔世〕治夜多小便,用益智三十四个为末,盐五分,水一盏,煎八分,临卧温服。 
〔《本》〕x卫真汤x 治丈夫妇人元气衰惫,荣卫怯弱,真阳不固,三焦不和,上盛下虚,夜梦鬼交,觉来盗汗, 
面无精光,唇口舌燥,耳内蝉鸣,腰痛背倦,心气虚乏,精神不宁,惊悸健忘,饮食无味,日渐瘦悴,外肾 
湿痒,夜多小便,肿重冷痛,牵引小腹,足膝缓弱,行步艰难;妇人血海久冷,经候不调,或过期不至,或 
一月两来,赤白带下,漏分五色,子宫感寒,久不成孕,并皆治之。此药大能生气血,遇夜半子时肾水旺极 
之际,补肾实脏,男子摄血化精,诸病未萌之前,皆能制治,使不复为梗。 
当归(一两,酒浸一宿) 人参(一两半) 金钗石斛(五两) 白茯苓 木香 肉豆蔻 山药(以上 
各三两) 生地(贰两) 熟地(温水洗,三两) 丁香(一两) 青皮(一两,去白) 川牛膝(贰两,童便、 
酒各半盏浸一宿) 
上为细末,每三大盏酒调下,盐亦得,空心食前一服。妇人诸病,童便同酒调,空心下。 
又方 治男子妇人一切虚冷之疾,活血驻颜,减小便,除盗汗。治妇人久不生产,似带疾而非,时有遗沥,并 
皆治之。功验不可具述。 
苍术(切焙) 川楝子 茴香 吴茱萸(汤洗) 破故纸 胡芦巴(以上各一两,并炒) 川姜 川乌 草乌(以 
上各半两,炮) 山药(贰两) 
上各炮治如法,同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妇人艾醋汤下,日贰 
服。耳目永不昏聋,髦发不白。 
〔《衍》〕邻家有一男子,小便日数十次,如稠米泔色,心神恍惚,瘦瘁食减,令服桑螵蛸散,未终一剂而安。 
此药能安神魂,定心志,治健忘,小便数,补心气。用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苓、当归、龟 
甲醋炙,以上各一两为末,以人参汤调下贰钱。 
〔海〕姜附石脂神砂丹 治小便数而不禁,怔忡多忘。(方见滞下。) 
〔丹〕因看《卢氏医镜》见此一药味数分两同,惟丹砂用伏火者,及治病有瘥。所治者,小便数而不禁, 
怔忡多忘,魇梦不已不同耳。见其不同,审而详之,乃得此治法不瘥,且泛论之。经言∶肾主大便,肝主小便 
淋溲。《难经》云∶小肠为赤肠,是面赤色,及便溺色赤,皆出心与小肠,南方赤色,显于外也。经言∶下焦如 
渎者,正谓大小便也。大便为阴,为有形气化,乃下焦之下者也。谓肾主大便,不言大肠者,明子行父道,为 
肾脏病。小便为阳,为无形气化,乃下焦之高者也。谓肝主小便淋溲,亦是子行父道,为腑病。凡诸无形气化 
者,皆腑病所主,诸有形气化者,皆脏病所主,此贰证,俱在下焦则同,但有形无形,及在腑在脏有殊,俱是 
丹田衰败。不言心火者,以其相火代行君之政令故也。细分之,则膀胱壬水胜丙火。小肠者,不传入阴,故为 
泄血。泄血利不禁,为有形质病。且不传阴,则阴不病。何为有形病?此为阴之体也,为腑之用也。天地阴阳, 
互为体用,以斯可见。是明五脏者,为六腑所用,六腑者,为五脏所用明矣,是有形皆为传阴也。大小便不禁, 
是膀胱不禁为遗溺,此不传阴也,是丹田胞络受寒,为壬所克。大抵诸腑皆乘有形,有形病者皆在腑。责其所 
乘,皆在脏也。用伏火丹砂者,去其寒性耳。治法同者,以其俱在下焦,补诸无形,同在胞络耳。以其胞与肾 
相对,有渠相通故也。肾主大便,肝主小便,所治安得不殊。经曰∶肾肝同归一治。又曰∶少阳主骨,所生病, 
便溲难。膀胱主筋,所生病,亦可知也。小便不禁,茯苓汤下。大便不禁,米饮下。(此论《局方》姜附神砂丹而发。) 
运气,小便数皆属火。经云∶少阳之复,便数憎风是也。小便数,惟贰脏有之。 
一属肺。经云∶肺手太阴之脉,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是也。以刺言之,泻手太阴则愈。 
一属肝。经云∶足厥阴之疟,令人如癃状,而小便不利。又云∶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是也。 
视虚实补泻之则愈。 
〔东〕小便数腹痛∶尿胞(在玉泉下一寸屈骨端。) 
〔《玉》〕小便多∶命门(随年壮灸)肾俞(一分,沿皮向外六分,补六呼,泻一吸) 
〔《集》〕小便滑数∶中极(灸)肾 阴陵泉(不已,取下穴) 气海 阴谷 三阴交 

卷之十四·肝胆部闭癃遗溺
溺赤
属性:诸病水液混浊,皆属于热。(全文见诊。)小便黄者,少腹中有热也。(全文见水肿。)小便黄,无如黄柏、 
知母效。 
脉尺涩,足胫逆冷,小便赤,宜服附子四逆汤,足太冲补之。 
脏腑小便黄有四∶一属肝热。经云∶肝热病者,小便先黄是也。贰属胃实。经云∶胃足阳明之脉气盛,则 
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是也。三属肺虚。经云∶肺手太阴之脉气虚,则肩背痛寒,少 
气不足以息,溺色变故耳。四属肾虚。经云∶冬脉者,肾脉也。冬脉不及,则令人 清,脊痛,小便变是也。 
运气 小便黄有贰∶ 
一属风。经云∶厥阴之胜, 胁气并,化而为热,小便黄赤是也。 
贰属热。经云∶少阴司天,热淫所胜,病溺色变。又云∶少阳之胜,溺赤善惊。又云∶阳明司天,燥气下 
临,暴热至,乃暑阳气郁发,小便变是也。盖暴热谓地气少阴之热也。 
邪之所在,皆为不足,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补足外踝下留之。(全文见刺虚实法。) 
〔《甲》〕小肠有热,溺赤黄,中脘主之。溺黄,下廉主之。小便黄赤,完骨主之。小便黄,肠鸣相追 
逐,上廉主之。 

卷之十四·肝胆部闭癃遗溺
遗溺
属性:〔垣〕小便遗失者,肺金虚也,宜安卧养气,禁劳役。以黄 、人参之类补之。不愈,当责有热,加黄柏、 
生地。(《甲乙》云∶肺脉则少气不足以息,卒遗失无度。) 
下虚,谓膀胱下焦虚。经云∶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仲景云∶下焦竭,则遗溺失便,其气不能自禁 
制,不须治,久则愈。又云∶下焦不归,则遗溲。世用桑螵蛸鸡 之类是也。 
〔丹〕治遗溺。桑螵蛸酒炒为末,姜汤送下贰钱妙。 
〔无〕x鸡内金散x 治溺床失禁。 
鸡 一具,并肠洗净烧为灰,男用雌,女用雄,即是鸡肫内黄皮研为末,每服贰钱,酒饮调服妙。 
又方 用羊肚系盛水满,线缚两头煮熟,取中水顿服之瘥。 
〔《山》〕大人遗溺不知。蔷薇根细研酒下。 
〔丹〕x鹿茸丸x 治久虚冷,小便自浊,滑数不禁。 
鹿茸 椒红 桂 附子 牡蛎 石斛 补骨脂 肉苁蓉 鸡 沉香(各一两) 桑螵蛸(三分) 
上为末,酒糊丸桐子大。食前酒下三十丸。(此方因沉香解诸涩,故丹溪取之。) 
又云∶鹿角屑炒黄为末,温酒下贰钱妙。本草云∶鹿角逐阴中邪气恶血。鹿茸丸(方见虚条。) 
〔河〕热甚客于肾部,手足厥阴之经,廷孔郁结极甚,而气血不能宣通,则痿痹,神无所用,故津液渗入 
膀胱,而旋溺遗失,不能收禁也。经曰∶目得血而能视,耳得血而能听,手指得血而能摄,掌得血而能握,足 
得血而能走,脏得血而能液,腑得血而能气。然血所通流,则气亦然也。气血先行,则其中神自清和,而应机 
能为用矣。故经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也。故诸所运动,时习之,则气血通利,而能为用。闭塞之, 
则气血行微,而其道不得通利,故劣弱也。若病热极,甚则郁结,而气血不能宣通,神无所用,而不遂其机, 
随其郁结之微甚,而有不用之大小焉。是故目郁则不能视色,耳郁则不能听声,鼻郁则不能闻香臭,舌郁则不 
能知味。至如筋痿骨痹,诸所出不能为用,皆郁结之所致也。 
〔丹〕《千金翼》x白薇散x 治尿出不知时。 
白薇(本草云∶气大寒) 白芍药(各等分) 
上为末,温酒调下方寸匕,日三服,食前。 
尝治一男子,遗溺不觉,脉洪大盛,以黄柏、知母、杜牛膝为君,青皮、甘草为臣,木香为佐,桂些少 
反佐,服数帖,大效。此法与前白薇散皆河间所谓热甚廷孔郁结,神无所用,不能收禁之意也。 
〔世〕神芎导水丸 治遗尿有实热者。每百丸,空心白汤下,若一服利,止后服。(前法河间所谓廷孔 
郁结不能收禁,此所谓淫气遗溺,痹聚在肾,痹谓气血不通宣也。) 
〔无〕x茯苓丸x 治心肾俱虚,神志不守,小便淋沥不禁,及遗泄白浊。 
赤茯苓 白茯苓 
上为末,以新汲水挪洗,澄去新沫,控干,别取地黄汁,同好酒,银石器内熬成膏,搜和为丸,如桐子大。 
空心热酒嚼下。 
〔世〕用薏苡仁,盐炒煎服效。(方见小儿。) 
〔《本》〕燕蓐草,主眠中遗溺不觉,烧令黑研,水进方寸匕,亦主哕气,即燕窠中草也。 
膀胱咳者,咳而遗溺。(全文见咳。) 
针灸 遗溺法有四∶其一取肝,其贰取督脉,其三取三焦,并见遗溺闭癃门,其四取肺。经云∶手太阴之别, 
名曰列缺,其病虚则欠KT ,小便遗数,取之去腕一寸,别走阳明者是也。 
〔东〕遗尿失禁∶阴陵泉 阳陵泉(贰寸半)。大敦(七壮)。又方∶曲骨 阴阳贰陵泉(各贰寸半。) 
〔《甲》〕遗溺,关门及神门、委中主之。气癃小便黄,气满,虚则遗溺,石门主之。 
肝脉微滑为遗溺。(全文见治法。) 

卷之十四·肝胆部闭癃遗溺
妊娠遗尿
属性:〔《大》〕白薇散 治妊娠不知尿出时。(方见前热条。) 
产后,一味桑螵蛸散,治妊娠小便数不禁。(方见前下虚条。)又方∶用鸡尾毛烧灰末,酒调方寸匕。 

卷之十四·肝胆部闭癃遗溺
产后遗尿
属性:〔无〕妇人产蓐,产理不顺,致伤膀胱,遗尿无时。 
〔丹〕尝见尿胞,因收生者不谨,以致破损,而得淋沥,病遂为废疾。一日有徐妇,年壮难产得此,因思 
肌肉破伤在外者,宜可补完,胞虽在腹,恐亦可治。遂诊其脉,虚甚。予曰∶难产之由,多是气虚,产后血气 
尤虚,试与峻补。因以参术为君,芎归为臣,桃仁、陈皮、黄 、茯苓为佐,煎以猪羊胞中汤,极饥时饮之, 
但剂小,率用一两,至一月而安。盖令气血骤长,其胞自完,恐稍缓,亦难成功矣。 
〔乔町〕妇人产后尿不禁,面微浮,略发热于午后,此膀胱为坐婆所伤。 
黄 归身尾 芍药(各一钱半) 白术(一钱) 人参 陈皮(五分) 甘草(炙些) 
上煎热饮之。 
〔云〕x桑螵蛸散x 治产后小便数及遗尿。 
桑螵蛸(三十个,炒) 鹿茸(酥炒) 黄 (各三两) 牡蛎( ) 人参 赤石脂 浓朴(各三两) 
上为细末,空心米饮调下三钱匕。 
又方 
桑螵蛸(半两,炒) 龙骨(一两) 
上为细末,米饮调下贰钱,空心。 

卷之十四·肝胆部
前阴诸疾
属性:前阴诸疾,前阴所过之脉有贰∶一曰肝脉,贰曰督脉。经云∶肝足厥阴之脉,入毛中过阴器,抵少腹,是 
肝脉所过也。又云∶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循阴器,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 
是督脉所过也。 

卷之十四·肝胆部前阴诸疾
阴缩阴纵
属性:阴缩,谓前阴受寒,入腹内也。阴纵,谓前阴受热,挺长不收也。经曰∶足厥阴之筋,伤于寒,则阴缩入; 
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气是也。 
〔丹〕鲍兄贰十余岁,玉茎挺长,肿而痿,皮塌常润,磨股不能行,两胁气上,手足倦弱。先以小柴胡加黄 
连大剂,行其湿热,略加黄柏,降其逆上之气,其挺肿渐收,渐减及半。但茎中有坚块未消,遂以青皮一味为 
君,佐以散风之剂,末服。外以丝瓜汁,调五倍子末敷而愈。 
平江王氏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