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84-医学衷中参西录-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弦长而硬,左右皆 
然。知系冲气挟胃气上冲。治以此汤,加武帝台旋复花二钱、生芡实四钱,降其冲逆之气而收敛之,连服十剂而愈。 
族家姑,年五旬有六,初觉饮食有碍,后浸增重,惟进薄粥,其脉弦细无力。盖生平勤俭持家,自奉甚薄, 
劳心劳力又甚过。其脉之细也,因饮食菲薄而气血衰,其脉之弦也,因劳心过度而痰饮盛也。姑上有两姊,皆 
以此疾逝世,气同者其病亦同,惴惴自恐不愈。愚毅然以为可治,投以此汤,加白术二钱、龙眼肉三钱,连服 
十余剂全愈。 
堂侄女,年四十八岁,素羸弱多病。因自理家务,劳心过度,恒彻夜不寐。于癸卯夏日得膈证。时愚远出, 
遂延他医调治,屡次无效。及愚旋里,病势已剧。其脉略似滑实,重按无力。治以此汤,加龙眼肉五钱,两剂 
见轻,又服十余剂全愈。 
奉天北镇县萧叟,年六十七岁,得膈证延医治不愈。迁延五六月,病浸加剧,饮水亦间有难下之时。来院 
求为延医。其脉弦长有力,右部尤甚。知其冲气上冲过甚,迫其胃气不下降也。询其大便,干燥不易下,多日 
不行,又须以药通之。投以参赭培气汤,赭石改用一两。数剂后,饮食见顺,脉亦稍和,觉胃口仍有痰涎杜塞。 
为加清半夏三钱,连服十剂,饮食大顺,脉亦复常,大便亦较易。遂减赭石之半,又服数剂,大便一日两次。 
遂去赭石、柿霜饼、当归、知母,加于术三钱,数剂后自言,觉胃中消化力稍弱,此时痰涎已清,又觉胃口似 
有疙瘩,稍碍饮食之路。遂将于术改用六钱,又加生鸡内金(捣细)二钱,佐于术以健运脾胃,即借以消胃口 
之障碍,连服十余剂全愈。 
友人吴××治姜姓叟,年六十余,得膈食证。屡次延医调治,服药半载,病转增进。吴××投以参赭培气汤, 
为其脉甚弦硬,知其冲气上冲,又兼血液枯少也,遂加生芡实以收敛冲气,龙眼肉以滋润血液,一剂能进饮食, 
又连服七八剂,饮食遂能如常。 
x附录∶x 
奉天义县马××来函∶ 
去岁(乙丑)舍侄××患膈食,延医延医,年余无效。及病至垂危,诸医束手无策,有旧戚赠一良方,言 
系《衷中参西录》所载之方,名参赭培气汤,服之立见功效。连服十剂,其病全愈。 
奉天法库县万××来函∶ 
邱××之女,年十五,天癸已至,因受惊而经闭。两阅月,发现心热、心跳、膨胀等证,经医治疗未效, 
更添翻胃吐食、便燥、自汗等证。又经两月,更医十数,病益剧。适友人介绍为之诊视,脉浮数而濡,尺弱于 
寸,面色枯槁,肢体消瘦,不能起床;盖两月间食入即吐,或俟半日许亦必吐出,不受水谷之养,并灼热耗阴, 
无怪其支离若是也。思之再四,此必因受惊气乱而血亦乱,遂至遏其生机,且又在童年,血分未充,即不能应 
月而潮,久之不下行,必上逆,气机亦即上逆,况冲为血海,隶属阳明,阳明有升无降,冲血即随之上逆,瘀 
而不行,以至作灼作胀。其心跳者,为上冲之气血所扰也。其出汗吐食者,为上冲之气血所迫也。其津液因汗 
吐过多而消耗,所以大便干燥也。势非降逆、滋阴,镇心、解瘀之药并用不可。查参赭镇气汤及参赭培气汤二 
方,实为治斯证之津梁,爰即二方加减,赭石两半,当归、净萸肉、龙骨、牡蛎各五钱,白芍、肉苁蓉、党参、 
天冬、生鸡内金各三钱,磨取铁锈之水煎服。一剂病似觉甚,病家哗然,以为药不对证,欲另延医。惟介绍人 
主持甚力,勉又邀生再诊,此中喧变生固未之知也。既诊脉如故,决无病进之象。后闻有如此情形,生亦莫解。 
因反复思之,恍悟∶此必胃虚已极,兼胃气上逆过甚,遽投以如此重剂,其胃虚不能运化,气逆更多冲激,想 
有一番瞑眩,故病似加重也。于斯将原方减半,煎汤一盅,又分 
两次温服下,并送服柿霜三钱。其第一次服,仍吐药一半,二次即不吐,服完此剂后,略进薄粥,亦未吐,病 
家始欢然相信。又连服三剂,汗与吐均止,心跳膨胀亦大见轻。惟灼热犹不甚减,遂去净萸肉、龙骨、牡蛎, 
加生地、玄参各四钱,服五剂后,灼热亦愈强半。如此加减服之,一月后遂能起床矣。嘱其仍守服原方,至诸 
病全愈后可停药勿服,月事至期亦当自至也。 

一、医方(十五)治呕吐方
1.镇逆汤
属性:治呕吐,因胃气上逆,胆火上冲者。 
生赭石(六钱,细轧) 青黛(二钱) 清半夏(三钱) 生杭芍(四钱) 龙胆草(三钱) 吴茱萸(一钱) 
生姜(二钱) 野台参(二钱) 

一、医方(十五)治呕吐方
2.薯蓣半夏粥
属性:治胃气上逆,冲气上冲,以致呕吐不止,闻药气则呕吐益甚,诸药皆不能下咽者。 
生山药(一两,轧细) 清半夏(一两) 
上二味,先将半夏用微温之水淘洗数次,不使分毫有矾味。用煮菜小锅(勿用药瓶)煎取清汤约两杯半, 
去渣调入山药细末,再煎两三沸,其粥即成,和白沙糖食之。若上焦有热者,以柿霜代沙糖,凉者用粥送服干 
姜细末半钱许。 
吐后口舌干燥,思饮水者热也。吐后口舌湿润,不思饮水者凉也。若呕吐既久,伤其津液,虽有凉者亦可 
作渴,又当细审其脉,滑疾为热,弦迟为凉。滑而无力,为上盛下虚,上则热而下或凉。弦而有力,为冲胃气 
逆,脉似热却非真热。又当问其所饮食 
者,消化与否,所呕吐者,改味与否,细心询问体验,自能辨其凉热虚实不误也。 
从来呕吐之证,多因胃气冲气,并而上逆。半夏为降胃安冲之主药,故《金匮》治呕吐,有大小半夏汤。 
特是呕者,最忌矾味,而今之坊间鬻者,虽清半夏亦有矾,故必将矾味洗净,而后以治呕吐,不至同于抱薪救 
火也。其多用至一两者,诚以半夏味本辛辣,因坊间治法太过,辣味全消,又经数次淘洗,其力愈减,必额外 
多用之,始能成降逆止呕之功也。而必与山药作粥者,凡呕吐之人,饮汤则易吐,食粥则借其稠粘留滞之力, 
可以略存胃腑,以待药力之施行。且山药,在上大能补肺生津,则多用半夏,不虑其燥,在下大能补肾敛冲, 
则冲气得养,自安其位。且与半夏皆无药味,故用于呕吐甚剧,不能服药者尤宜也。 
有因“胆倒”而呕吐不止者,《续名医类案》载∶许宣治一儿十岁,从戏台倒跌而下,呕吐苦水,绿如菜 
汁。许曰∶此“胆倒”也,胆汁倾尽则死矣。方用温胆汤,加枣仁、代赭石,正其胆腑。可名正胆汤,一服吐 
止。x按∶x此证甚奇异,附载于此,以备参考。 

一、医方(十六)治霍乱方
1.急救回生丹
属性:治霍乱吐泻转筋,诸般痧证暴病,头目眩晕,咽喉肿疼,赤痢腹疼,急性淋证。 
朱砂(顶高者一钱五分) 冰片(三分) 薄荷冰(二分) 粉甘草(一钱细末) 
上药四味共研细,分作三次服,开水送下,约半点钟服一次。若吐剧者,宜于甫吐后急服之。若于将吐时 
服之,恐药未暇 
展布即吐出。服后温复得汗即愈。服一次即得汗者,后二次仍宜服之。若服完一剂未全愈者,可接续再服一剂。 
若其吐泻已久,气息奄奄有将脱之势,但服此药恐不能挽回,宜接服后急救回阳汤。 
朱砂能解心中窜入之毒,且又重坠,善止呕吐,俾服药后不致吐出。此方中冰片,宜用樟脑炼成者。因樟 
脑之性,原善振兴心脏,通活周身血脉,尤善消除毒菌。特其味稍劣,炼之为冰片,味较清馥,且经炼,而其 
力又易上升至脑,以清脑中之毒也。薄荷冰善解虎列拉之毒,西人屡发明之。且其味辛烈香窜,无窍不通,无 
微不至,周身之毒皆能扫除。矧与冰片,又同具发表之性,服之能作汗解,使内蕴之邪由汗透出。且与冰片皆 
性热用凉,无论症之因凉因热,投之咸宜也。粉甘草最善解毒,又能调和中宫,以止吐泻。且又能调和冰片、 
薄荷冰之气味,使人服之不致过于苛辣也。 
霍乱之证,西人所谓虎列拉也。因空气中有时含有此毒,而地面积秽之处,又酿有毒瓦斯与之混合(观此证 
起点多在大埠不洁之处可知),随呼吸之气入肺,由肺传心胞(即心肺相连之脂膜),由心胞传三焦(上焦心 
下膈膜,中焦包脾连胃脂膜,下焦络肠包肾脂膜),为手厥阴、少阳脏腑之相传。然其毒入三焦,其人中气 
充盛,无隙可乘,犹伏而不动。有时或饮食过量,或因寒凉伤其脾胃,将有吐泻之势,毒即乘虚内袭,盘据胃 
肠,上下不通,遂挥霍撩乱,而吐泻交作矣。吐泻不已,其毒可由肠胃而入心,更由心而上窜于脑,致脑髓神 
经与心俱病。左心房输血之力与右心房收血之力,为之顿减,是以周身血脉渐停,而通体皆凉也。其证多发于 
秋际者,因此毒瓦斯酿成多在夏令。人当暑热之时,周身时时有汗,此毒之伏于三焦者,犹得随汗些些外出。迨 
至秋凉汗闭,其毒不得外出,是以蓄极而动,乘脾胃之虚而内攻也。故治此症者,当以解毒之药为主,以助心 
活血之药为佐,以调阴阳奠中土之药为使。爰拟此方,名之曰急救回生丹。 
x附录∶x 
直隶故城县袁××来函∶ 
前次寄来急救回生丹方,不知何以斟酌尽善。初故城闹疫,按方施药六十剂,皆随手辄效。后故城外镇郑 
家口闹疫,又施药二百剂,又莫不全活。 

一、医方(十六)治霍乱方
2.卫生防疫宝丹
属性:治霍乱吐泻转筋,下痢腹疼,及一切痧症。平素口含化服,能防一切疠疫传染。 
粉甘草(十两,细末) 细辛(两半,细末) 香白芷(一两,细末) 薄荷冰(四钱,细末) 冰片 
(二钱,细末) 朱砂(三两,细末) 
先将前五味和匀,用水为丸如桐子大,晾干(不宜日晒)。再用朱砂为衣,勿令余剩。装以布袋,杂以琉 
珠,来往撞荡,务令光滑坚实。如此日久,可不走气味。若治霍乱证,宜服八十丸,开水送服。余证宜服四五 
十丸。服后均宜温复取微汗。若平素含化以防疫疠,自一丸至四五丸皆可。此药又善治头疼、牙疼(含化), 
心下、胁下及周身关节经络作疼,气郁、痰郁、食郁、呃逆、呕哕。醒脑养神,在上能清,在下能温,种种利 
益,不能悉数。 
以上二方,后方较前方多温药两味。前方性微凉,后方则凉热平均矣。用者斟酌于病因,凉热之间,分途 
施治可也。后方若临证急用,不暇为丸,可制为散,每服一钱,效更速。 
x附录∶x 
直隶盐山孙××来函∶ 
一九二四年六月,友人杜××之母得霍乱证,上吐下泻,转 
筋腹疼,六脉闭塞。生诊视后,为开卫生防疫宝丹方,共研作粉,每次服一钱。服第一次,吐泻稍止。服第二 
次,病即痊愈。 
斯年初冬,邓××之儿媳得霍乱证,时已夜半,请为诊视。吐泻转筋,六脉皆无,心中迷乱,时作谵语。治 
以卫生防疫宝丹,初服仍吐,服至二次,脉即徐出而愈。 

一、医方(十六)治霍乱方
3.急救回阳汤
属性:治霍乱吐泻已极,精神昏昏,气息奄奄,至危之候。 
潞党参(八钱) 生山药(一两) 生杭芍(五钱) 山萸肉(八钱,去净核) 炙甘草(三钱) 赭石(四钱, 
研细) 朱砂(五分,研细) 
先用童便半盅炖热,送下朱砂,继服汤药。 
以上二方,皆为治霍乱之要药矣。然彼以祛邪为主,此以扶正为主。诚以得此证者,往往因治不如法,致 
日夜吐泻不已,虚极将脱,危在目前。病势至此,其从前之因凉因热皆不暇深究,惟急宜重用人参以回阳,山 
药、芍药以滋阴,山萸肉以敛肝气之脱(此证吐泻之始肝木助邪侮土,吐泻之极而肝气转先脱),炙甘草以和 
中气之漓,此急救回阳汤所以必需也。用赭石者,不但取其能止呕吐,俾所服之药不致吐出,诚以吐泻已久, 
阴阳将离,赭石色赤入心,能协同人参,助心气下降。而方中山药,又能温固下焦,滋补真阴,协同人参以回 
肾气之下趋,使之上行也。用朱砂且又送以童便者,又以此时百脉闭塞,系心脏为毒瓦斯所伤,将熄其鼓动之机, 
故用朱砂直入心以解毒,又引以童便使毒瓦斯从尿道泻出,而童便之性又能启发肾中之阳上达,以应心脏也。是 
此汤为回阳之剂,实则交心肾和阴阳之剂也。服此汤后,若身温脉出,觉心中发热有烦躁之意者,宜急滋其阴分 
,若玄参、生芍药之类,加甘草以和之,煎一大剂,分数次温饮下。此《伤寒论》太阳篇,先用甘草干姜汤继用 
甘草芍药汤之法也。 
门人高××,曾治一少妇。吐泻一昼夜,甚是困惫,浓煎人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