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偏甚者。则当独行其法。谓邪气甚者。竟泻其邪。正虚甚者。竟补其正。此为治之要道也。如先大小便不利而后生病者。 
当专治其小大二便。又无论其邪正之间甚矣。朱永年曰。间甚之中。又分缓急。)夫病传者。(夫者。承上接下之辞。 
按灵枢病传篇曰。折毛发理。正气横倾。淫邪泮衍。血脉传溜。大气入脏。腹痛下淫。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大气者。 
即在天之六气。淫胜而太过者也。泮衍。散蔓而盛也。夫邪之中人。必先始于皮毛。次发于肉理。次入于络脉。此淫甚 
之气。故始于皮毛而使毛折。发于肉理而使正气横倾。泮衍于脉中而使血气流传。入于脏腑以成卒死之病。夫所谓标本 
者。感在天之六气。而病吾身中之阴阳。即入于腹内。以致中满者。在于募原腠理之气分。若淫邪泮衍于血脉之中。则 
入脏腑。为内所因矣。故曰。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 
生也。)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胁支痛。五日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心先痛者。 
病先发于心。咳者。一日而之肺。胁支痛者。三日而之肝。闭塞不通。身痛体重者。五日而之脾。此皆逆传其所胜。是 
以三日不已而死。心为火脏。冬之夜半者。水胜而火灭也。夏之日中者。亢极而自焚矣。)肺病。喘咳。三日而胁支满痛。 
一日身重体痛。五日而胀。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肺病喘咳者。病先发于肺。三日而之肝。则胁支满痛。一日 
而之脾。则身重体痛。五日而之胃则胀。再十日不已死。夫冬气收藏。夏气浮长。日出气始生。日入气收引。肺主气。 
故终于气之出入也。系辞曰。日月营运。一寒一暑。故只言冬夏者。重阴阳寒暑之气也。至如所传之日数。有一三五之 
奇。有二六十之偶。亦如六爻之有阴有阳也。王子律曰。日出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以上有二节。 
四时之气已备。)肝病。头目眩。胁支满。三日体重身痛。五日而胀。三日腰脊少腹痛。胫 。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 
早食。(病先发于肝。则头目眩胁支满。三日而之脾。则体重身痛。五日而之胃则胀。三日而之肾。则腰脊少腹痛。三日 
不已死。夏早食者。寅卯之时。木气绝而不生也。冬日入者。申酉之时。金气旺而木气绝也。)脾病。身痛体重。一日而 
胀。二日少腹腰脊痛。胫 。三日背KT 筋痛。小便闭。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KT 膂同。病先发于脾。则 
身痛体重。二日而之胃则胀。二日而之肾。则少腹腰脊痛胫 。三日而之膀胱。则背KT 筋痛小便闭。十日不已死。马 
莳曰。冬之人定在亥。谓土败而水胜也。夏之晏食在寅。木旺而土绝也。王冰曰。人定在申后二十五刻。晏食在寅后二 
十五刻。王子律曰。膀胱之脉循于背。足太阳主筋。故背KT 筋痛。)肾病。少腹腰脊痛。 。三日背KT 筋痛。 
小便闭。三日腹胀。三日两胁支痛。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病先发于肾。则少腹腰脊痛。三日而之膂膀胱则背 
KT筋痛。小便闭。三日而之胃则腹胀。三日而之肝。则两胁支痛。冬之大明在辰。土旺而木灭也。夏之晏晡在亥。水 
绝而不能生也。按灵枢病传篇曰。三日而上之心。三日而之小肠。是水乘其所胜之火脏火腑也。此节与灵枢之不同者。 
心乃君主之官。原不受邪。膀胱之气。上与阳明相合。水邪上乘。上焦不受。则还转于中焦。而留于阳明矣。阳明主秋 
金之令。故复传之肝木而死。下二节大意相同。王子律曰。玉机真脏论曰。肾因传之心。心即复反传而行之肺。此亦 
心不受邪。而复传之肺也。)胃病胀满。五日少腹腰脊痛。 。三日背KT 筋痛。小便闭。五日身体重。六日不已死。 
冬夜半后。夏日 。(病先发于胃。故胀满。五日而之肾。则少腹腰脊痛胫 。三日而之膂膀胱。则背KT 筋痛。小便 
闭。五日而之脾。则身体重。再六日不已而死。冬夜半后者。土败而水胜也。夏日 者。乃阳明所主之时。土绝而不能 
生也。按灵枢经曰。五日而上之心。二日不已死。此言五日身体重者。亦心不受邪而还之脾。水行乘土。腑邪传脏而死。 
徐东屏曰。一者数之始。十者数之终。阳数起于一。阴数起于二。三日死者。死于生数之始也。六日死者。终于成数之 
始。十日死者。终于成数之终。是有终其所始。而终其所终者。有死于其所不胜者。有死于本气生之时者。此皆阴阳终 
始之微妙。)膀胱病。小便闭。五日少腹胀。腰脊痛。 。一日腹胀。一日身体痛。二日不已死。冬鸡鸣。夏下晡。 
(此亦腑邪传脏。水泛土败而死。病先发于膀胱。则小便闭。五日而之肾。则少腹胀。腰脊痛。一日而之胃。则腹胀。 
一日而之脾。则身体痛。冬鸡鸣在丑。乃少阳太阳生气之时。气绝而不能生也。夏下晡。乃阳明生气之时。阳明之气亦 
绝矣。董帷园曰。风乃百病之长。大气。风气也。风木之邪。故独乘胃土。而行涣膀胱之水液。)诸病以次是相传。 
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间一脏止。及至三四脏者。乃可刺也。(以上诸病。如是相胜克而传者。皆有速死之期。非 
刺之可能救也。或间一脏相传而止。不复再传别脏者。乃可刺也。假如心病传肝。肺病传脾。此乃子行乘母。至肝脏脾 
脏而止。不复再胜克相传于他脏者。可刺也。假如心病传脾。肺病传肾。乃母行乘子。得母藏之生气。不死之证也。如 
心病传肾。肺病传心。肝脏传肺。此从所不胜来者。为微邪。乃可刺也。金西铭曰。五脏相传。止可间二脏三脏。经言 
四脏者。或脏传之于腑。而后传于他脏。腑亦可以名脏也。) 



卷八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属性:此篇总论五运主岁。六气司天。皆本乎天之运化。故曰。天元纪大论。 
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天有五行者。丹 苍素元之五气也。五位、五方之位。地之五行也。 
寒暑燥湿风火。天之六气也。盖言天之五气。经于十干之分。十干之气。以化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以生天之六气。)人 
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五脏、五行之所生也。五气、五行之气。风热湿燥寒也。喜怒忧思恐。五脏之神志也。 
夫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万物化生。人本乎地之五行而成此形。以有形之五脏。化五气。生五志。而复通 
乎天气。)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余已知之矣。愿闻其与三阴三阳之候。奈何合之。(论、谓六 
节脏象诸论也。五运者。甲己岁为土运。乙庚岁为金运。丙辛岁为水运。丁壬岁为木运。戊癸岁为火运。三阴三阳者。 
子午之岁。少阴主之。丑未之岁。太阴主之。寅申之岁。少阳主之。卯酉之岁。阳明主之。辰戌之岁。太阳主之。巳亥 
之岁。厥阴治之。帝言五运之气。递相沿袭。而一岁皆为之主治。终期年之三百六十五日。周而复始。其与三阴三阳之 
主岁相合。何以候之。徐振公曰。五运独主一岁。三阴三阳之主岁。有司天在泉。间气客气。故曰。五运相袭而皆治之。) 
鬼臾区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可不通乎。(天之十干。运化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上呈三阴三阳之六气。故曰。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王冰曰。道。 
谓生化之道。纲纪、谓生长化收藏之纲纪也。父母、谓万物形之先也。本始、谓生杀皆因而有之也。夫有形禀气。而不 
为五运阴阳之所摄者。未之有也。所以造化不极。为万物生化之元始者何哉。以其是神明之府故也。然合散不测。生化 
无穷。非神明运为。无能尔也。)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六微旨大论曰。物 
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五常政大论曰。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 
终而象变。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莫可穷测。用施于四时。变化乎万物。无可矩量者也。孔子曰。 
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金西铭曰。神以运用言。圣以功业言。)夫变化之为用也。(用、功用也。言阴阳不测 
之变化。在天地之间。生成万物。功用最大。金西铭曰。用者。神用之无方。即所谓圣也。)在天为玄。(元、幽远也。 
天道幽远。变化无穷。)在人为道。(道、里路也。凡日用事物之间。莫不有天地自然之理。)在地为化。(化、生化也。 
化育万物。皆由地之生成。)化生五味。(五味、五行之所生也。万物之有情有性者。莫不具五运之气味。五营运论大曰。 
化生气。)道生智。(能循乎天理之自然。则是非邪正自然分别而用无不周也。张兆璜曰。心之灵明曰智。乃人之神明也。) 
玄生神。(王冰曰。元远幽深。故生神也。神之为用。触遇元通。因物化成。无不应也。倪仲宣曰。先从天而人。人而 
地。复从地而人。人而天。)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 
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风寒热燥湿。天之阴阳也。木火土金水。地 
之阴阳也。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万物化生。)然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天覆地载。万物化生于其间。)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阴阳之气。左右旋转之不息。徐振公曰。左右者。间气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征、验 
也。兆、见也。天一生水。地二生火。火为阳。水为阴。言阴阳不可见。而水火为阴阳之征验。徐振公曰。水火。即 
阴阳也。先天止有水火。至后天而始备五行。)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木主春令。其气生长而生万物。金主秋令。其 
气收敛而成万物。故为生成之始终。金西铭曰。上下左右。天地之六合也。水火木金。阴阳之四时也。)气有多少。形有 
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在天为气。而气有多少。在地成形。而形有盛衰。上下相感。而太过不及之气。昭然彰 
着矣。)帝曰。愿闻五运之主时也何如。(时、四时也。谓木运主春。火运主夏。土运主长夏。金运主秋。水运主冬。)鬼 
臾区曰。五气营运。各终期日。非独主时也。(言五运之气。各终期年之三百六十五日。终而复始。非独主于时也。徐振 
公曰。五运主时。乃四时寒热温凉之气。主岁者。五行太过不及之年。)帝曰。请闻其所谓也。鬼臾区曰。臣积考太始天 
元册文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天元册、乃太古之文。所以纪天真元气营运之书也。太虚、谓空元之境。大气之所充。 
神明之官府也。寥廓、空大无际之谓。肇、始基。立也。化原、造化之本原也。)万物资始。五运终天。(五运、木火土 
金水运也。终天者。日日行一度。五运各主一岁。终周天之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也。万物藉化元而始生。五行终 
天运而无已。易曰。大哉干元。万物资始。)布气真灵。总统坤元。(真灵者。人与万物也。总统坤元者。地居天之中。 
天包乎地之外也。易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九星悬朗。七曜周旋。(九星者。天蓬。天芮。天冲。天辅。天禽。天 
心。天任。天柱。天英。九星悬朗于天。下应九州之分也。七曜者。日月五星。虞书谓之七政。周。谓周天之度。旋。 
谓左循天度而行。)曰阴曰阳。曰柔曰刚。(易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 
(阳主昼。阴主夜。幽显既位者。阴阳定位也。寒暑弛张者。寒暑往来也。易曰。日月营运。一寒一暑。)生生化化。品 
物咸章。(易曰。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又曰。天地 。万物化醇。此所以生生不息。化化无穷。而品物咸章矣。)臣 
斯十世。此之谓也。(十世、言自祖传习至今。于兹十世矣。所谓积考太始天元册文者。此之谓也。)帝曰。善。何谓气 
有多少。形有盛衰。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形有盛衰。谓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也。(太 
阳少阳少阴。营运先天而主有余。阳明太阴厥阴营运后天而主不足。此三阴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