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9-济世神验良方-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盏落汤(气痛) 陈皮 香附 良姜 吴茱萸 石菖蒲各等分。 
煎好,另用碗入香油三五点,将小盏盖之,将药淋下,热服。 


面肿门
属性:升麻冒风汤 升麻冒风葛芷苍,柴 蔓归草蔻羌,甘柏麻黄姜枣煮,能消面肿与牙眶。 
余论 
阴脉至颈胸而还,惟阳脉上头,故面独耐寒。而足阳明胃经,起鼻交额中,入齿挟口环 
唇,倚颊上耳前,胃中风热,乘之令人面肿。(肺风、斑靥,方见外科) 


头痛门
属性:头疼即非真头疼,气火虚风痰火盛,若是真疼手足青,旦发夕兮归幽冥。加味芎归治诸 
痛, 
治头痛妙方 土茯苓四两(忌铁器) 金银花三钱 蔓荆子一钱 玄参八分 防风一钱 
明天麻一钱 辛夷花五分 川芎五分 黑豆四十九粒 灯心三十根 牙茶五钱。 
河水井水各一钟半,煎一钟服。 
羌吴汤 羌吴汤 麻升 ,黄柏芩连芎与归,细蔓红花苍术半,头顶项痛实时移。 
单方 
闹杨花、川芎各等分。为极细末,左痛吹左鼻,右痛吹右鼻,连打数嚏鼻清水,即愈 
又方 
头风偏正最堪怜,近日奇方治远年,可取黄牛脑一个,川芎白芷各三钱,共为细末擦于 
脑,瓷器盛末加酒煎,顿热食之酒尽量,醉目酒醒痛安然。(一方用猪脑) 
余论 
王节斋云∶久病头痛,略感风寒便发者,内郁热而标寒也。本有郁热,毛窍常疏,故风 
易入,寒束其热,故痛愈甚。世人用辛散之剂,虽能散其标之寒邪,然以热济本病益深,当 
泻火凉血,而佐以辛温,则痛可愈,而根可除。 


头晕门
属性:天麻半夏与黄芩,橘皮柴胡草茯苓,风痰内作胸膈闷,头晕目黑自安宁。 
天麻半夏汤(治头晕) 
治风痰内作,胸膈不利,头旋目黑,兀兀欲吐,上热下寒,不得安卧 
此皆虚风内外作,故以天麻为君。偏头痛,乃少阳也,非柴胡不能治。黄芩苦寒,酒制 
炒锉,柴胡治上热,又为引用,故以为臣。橘皮苦辛温,甘草炙甘温,以治风痰,白茯苓甘 
平利小便,导湿热,引而下行,故以为使。不数服而愈。 
天麻一钱(为君) 黄芩(酒制)五分(为臣) 橘皮(去白)七分 柴胡七分 半夏 
一钱 甘草五分(炙,为佐) 白茯苓五分(为使)以上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姜三, 
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耳病门
属性:辨证 
忿怒动胆火,左耳聋,宜龙荟丸。色欲动相火,右耳聋,宜地黄丸。醇酒浓味动胃火, 
双耳聋,宜通圣散,滚痰丸。三者之中,由忿怒居多,色欲伤肾难治。丹溪曰∶厥阴少阳热, 
当 
龙荟丸 聪耳泻火。 
龙胆草(酒洗) 当归(酒洗) 栀子仁(炒) 青皮 黄芩各一两 芦荟 柴胡 大 
黄青黛各五钱 胆星三钱 木香二钱五分 麝香五分神曲糊丸如绿豆,姜汤下二十丸,日 
进三服,七日后用针砂、酒以通其气。 
通圣散 通圣防风将军芍,薄荷芎归草朴硝,栀翘芩梗并白术,荆芥麻黄滑石膏。 
地黄丸(见补损) 滚痰丸(见痰饮)针砂酒 善通耳气。穿山甲(为末)一钱,针砂 
一两,拌一昼夜,播去山甲,以酒一碗,浸三四日,口内噙酒,外用绵裹磁石一块塞耳,以 
通为度。戒怒,戒色。 
一方 
用好磁石二块,锉如枣大,头略尖,上搽麝少许塞两耳,口噙生铁,一时两耳气通, 
飒飒有声,勤用五七次即愈。 
通明利气汤方 治虚火上升,痰郁热,或闭或鸣。 
苍术(盐水炒) 白术(瓦焙) 香附(童便炒) 生地(姜汁浸) 槟榔各五分 抚 
芎四分 木□二分半 甘草二分 贝母一钱半 陈皮一钱二分 栀子仁 黄柏 玄参各一钱 
黄连 黄芩(同用酒浸,猪胆汁拌,炙干)各七分竹沥,生姜煎,食后服。 
单方 
治耳鸣、耳聋。黄柏(去皮)八两,人乳拌匀,晒干,再用盐水炒褐色,为末,丸如梧 
子。每服百丸,空心盐汤下。治耳脓,先以绵杖榐净,剪猫嗑毛,烧灰存性掺入。 
又方 
明矾,发灰亦佳,治耳内忽大痛,或出血水,或如虫在内奔走,及干痛难忍 用蜕皮 
烧灰存性,以鹅管吹入耳内。 
余论 
耳之重听,悉由于火,治之必用凉药,年少人不得不治,且能受凉剂,年高人苟非疼痛, 
便可以不治,倘过用凉剂,恐坏脾胃。余见一医,用巴豆、斑蝥、麝香、葱汁为丸,绵裹入 
耳,虽似暂开,旋又复重,而人之痛苦白受,若强用凉药,又岂止于痛苦已哉。谨识治耳臭, 
用干胭脂、海螵蛸,共为末,吹入耳中,愈。 
又方 
用人发烧灰存性,每日分许,吹入耳愈。 
治喉闭附方 
用荔枝草数茎,加牛腾草或艾叶少许,捣汁,以人乳点之,或口鼻内灌入,立 
可多用,用后,煎夏枯草汤饮之。 
治耳 
肾虚耳中作风水声。 
椒目 巴豆 菖蒲 松脂各一钱共为末,以纸薄卷作筒塞耳,一日一换。一方,同以蜡 
为丸,如枣核塞耳。一方,无松脂。 
又方 
麝香五分,全蝎十四个。薄荷十四叶,裹上二样瓦上焙干,共为细末,滴水,捏作小 
塞耳内,极效。 
又方 
松香五钱,入铁锅内溶化,巴豆二十粒,为末,入松香内,用葱汁为丸,如莲子,用 
绵裹塞过夜。左聋塞右,右聋塞左,左右俱聋,次第塞之,其效如神。 
耳鸣风热上壅方 苍术一钱五分 防风一钱 荆芥一钱 蝉蜕一钱 川芎五分 僵蚕五 
分陈皮五分 白茯苓五分 栝蒌仁五分 黄芩五分 细辛三分 
水二钟,煎至七分,食前服。 
治耳内红肿痛极 连翘 黄芩 玄参 桔梗 栀子(炒) 生甘草 牛蒡子 龙胆草炒) 
板蓝根(即靛子) 
如感恼,加香附,煎服。外用蛇蜕(烧灰存性)吹耳。 
治耳脓 枯矾 龙骨 黄丹 胭脂(烧灰)各一钱 麝香少许先以棉杖榐净,日日掺之, 
以愈为度。 
又方 
用猫下嗑毛灰吹之。一方用发灰,一方用枯矾。 
治气聋熏方(不拘年久) 蕲艾一两 磁石七钱( ) 当门子二粒 珍珠七粒(铁锅 
底上 )以绵子铺热处,将黄蜡蜡之,分为数片,纸上摊艾,艾上掺药,卷作筒子,点火吹 
灭,侧耳熏之,既通,用艾塞耳,不见风。 


目疾门
属性:辨证 
左寸洪数心火炎也,关脉弦洪肝火盛也,右寸关俱弦洪,乃肝木乘相火侮所不胜之金制。 
家传暴赤眼方 川芎一钱 白芍一钱 生地一钱 当归一钱 防风八分 荆芥穗八分 
本八分 甘菊一钱 泽泻八分 甘草五分 灯心二十段 
水二碗,煎一碗,临睡时服。 
明目流气饮 明目荆防芎细芩,玄栀蔓子蒺藜真,菊花牛蒡薄荷使,或加大黄并决明。 
速效散 黄连 黄芩 黄柏(酒炒) 栀子 柴胡 荆芥穗 连翘 薄荷 蔓荆子 牛蒡子 
白蒺藜 归尾 生地 草决明 石决明 枳壳 花粉 地骨皮 甘草水煎,食后服。大 红 
肉堆起,乃心经实热,倍黄连、生地,减菊花、牛蒡。小 红丝血胀,乃心经虚热,加茯苓 
、莲肉、荆芥、蔓荆。乌睛有翳瘴,乃肝经病,倍柴胡、连翘。白珠有死血,倍骨皮、花粉 
,减薄荷。白珠有红筋膜,乃肺热,加羚羊角为君。日夜疼痛,加防己、玄参。火眼后昏, 
加柴胡、陵游草。 
洗心散 洗心散用麻大黄,白术当归芍药凉,荆芥穗同甘草等,姜薄加上水煎汤。 
洗肝散 洗肝散用薄荷叶,当归羌活山栀仁,大黄防风甘草等,川芎治眼效如神。 
羊肝丸 
五十丸,空心盐汤下。 
单方 
香附、夏枯草各一两,粉草五钱。为末,临卧以松□茶送下。火眼痛甚者,三服见效。 
又方 
黄泥包食盐,煨红冷定,取盐研细,清晨洗眼,永除一切目疾。 
又方 
明矾 松茗各七分 黄豆七粒(打碎) 
重汤煮洗,能散红肿,开翳膜。 
又方 
归尾 黄连各四分 明矾 铜绿 皮硝各二分 
煮洗,同上 
又方 
吃乳婴孩,吐出蛔虫,分二片,榐干,入碾细硼砂二钱,新瓦焙为末,点眼去翳。 
又方 
治雀目。夜明砂、蛤粉各一钱,入犍猪肝一片(三指大),麻线扎住,同陈米一合煮熟 
,空心吃肝。 
余论 
目疾暴发,皆因内有积热,外感风寒,寒闭其热,上行走窍,不得外泄,故痛。初起之 
时,即用荆防散,其风寒则火热泻,而痛自止。若骤用凉药,轻则热邪内伏,重则脾胃受伤, 
皆致坏眼。亦不宜出血,盖目以血而能视,血少则昏矣,戒之戒之。洗眼药方 用桑白皮一 
撮,清水一碗,煎八分,照下开日期洗之,一年后,目明如童子目一般,愈洗愈亮,无效验。 
正月初一,二月初七,三月初五,四月初一,五月初五,六月初七,七月初十,八月初二, 
九月初一,十月初十,十一月初一,十二月初十。 
又方 
黄连一钱,生姜一块,切二段,用刀挖一孔,将黄连入内,仍合一处,纸包水湿,火 
取出黄连,用人乳半杯,熟水调好,擦数次,永不发。 
眼皮烂 用红枣一枚,去核,入明矾二分,入枣肉,面包,慢火煨熟,搽眼皮,二日愈。 
夜盲眼 夏枯草研细,将雄猪肝剖开,入药在内,煨熟食之。 
偷针眼 初起时,看患人背上有红疤如蚊叮状,用指揩碎出血,即消。 
治时行害眼,风眼有泪者 用皮硝六钱,水一瓯,煎七分,俟冷定洗眼,每日洗数次, 
眼如童子明,每日煎一遍洗。 
又方 
即用朴硝。 
治眼昏 肉,及肿痛神效方 黄丹(飞过)一两 官粉 砂 乳香各五钱 铜绿 硼 
砂没 
治偷针眼 初起时,看其人背上有红疤如蚊叮者,揩碎之。 
一洗时眼 用明矾(研末)二钱 皂矾(研末)二钱 甘草二钱 生姜二钱 黑枣五枚 
古铜钱 
代之。 


鼻病门
属性:辨证 
左寸脉浮缓,为伤风鼻塞。右寸脉浮洪而数,为鼻衄,鼻 。一时鼻塞为伤风,时常不 
闻香 
臭为肺热。鼻流浊涕不止,曰鼻渊,是胆经移热于脑也。时流臭黄水而脑亦时痛者,有 
虫食脑。 
通窍汤(治感冒) 羌防 本升麻兼,干葛芎苍各一钱,麻椒细辛三分用,惟有白芷五 
分添。 
丽泽汤(治鼻不闻香臭) 黄 八分炙草四,羌独苍防椒葛升,白芷六分八味等,冬月 
麻黄留 
苍耳散 治鼻渊。 
苍耳二钱五分(炒) 辛夷五钱 白芷一两 薄荷叶一钱 为末,葱茶汤调服二钱。 
天竺黄丸 治鼻渊。 
人参 当归 川芎 白芷 茯苓 麦冬 防风 荆芥 苍耳子 薄荷 香附 蔓荆子 
秦艽 甘草各一两 天竺黄三钱蜜丸,如梧子大,米汤下三四十丸。 
洗肺散 
治鼻中生疮。 
天冬 麦冬(并去心)一钱 黄芩 半夏各二钱 杏仁八分 五味子七分 甘草五分生 
姜煎服。 
单方 
治鼻流黄水。丝瓜藤,近根三尺,烧灰存性,为末,酒调服。 
又方 
治鼻渊 黄木香花,铺头顶,以帽笼之,一二日即愈。 
余论 
鼻塞不闻香臭,或略寒便塞,多认作肺寒,用解表之药不效,或通而复塞,不知此是肺 
经火邪,郁甚而致,法当清金降火。而佐以通利之剂。(鼻衄见失血,鼻 见外科)赤鼻 硫 
黄、白矾等分为末。用茄汁敷之,愈。治鼻赤 薄荷一两五钱 山□花 黄芩 胡麻仁 山 
栀子 防风 葛花 苦参各一两 连翘 荆芥 芍药 甘草各五钱茶清调下三钱。 
又方 
槐米、绿豆、糯米,等分,糊丸汤下。 
又方 
山栀、槐米,并炒黑,蜜丸,汤下。 
又方 
苦参四两,当归二两。酒糊丸,茶下。 
又方 
枇杷叶(去毛),苦参、面、猪油,调做如僧帽,蒸热,下一钱五分,左赤早服,右赤 
晚服,外用白矾、水银、金墨各一钱,轻粉七分,杏仁、大枫子、五味子各四十九粒,白杨 
头,核桃各七个,鸡子清调搽。 
又方 
槐花一两,青盐三钱,同炒黄研,卧时,用唾涂鼻,药末掺上,早晨以皂角洗去。 
又方 
茄汁调硫矾末敷。 
又方 
白矾末 唾搽半月,效。并治面赤。 
治鼻中生臭肉(痛且臭者) 
苦瓜蒂五钱 甘遂一钱 枯矾 草乌尖 白螺壳各五钱。 
绵裹入鼻,坐半日即消。 
又方 
白矾末加 砂少许吹之。或用猪油调,绵裹塞鼻。 
又方 
甜瓜蒂、细辛等分为末,塞鼻。再与胜湿汤,泻白散各一帖。 
治鼻痈 绿矾一钱 雄黄五分 丝瓜蒂二个 麝香少许。 
为末,搐鼻。并治息肉。 


咽喉门
属性:x与外科参看x 
辨证 
咽以咽物,接三脘以通胃,喉以候气,长九节以系肺,并行不悖,气谷分焉。其人胸膈, 
素有痰涎,因伤酒而动胃火,伤色而动肾气,忿怒而动肝火,火动痰升塞于会厌,两旁肿大, 
则为乳鹅,胀小则为喉闭,热结舌下为子舌,热结舌中为木舌,热胀于外,麻痒肿大为缠喉 
风,猝然肿痛,水浆不入,语言不通者,为走喉风,古人皆谓之喉痹。治法急则治其标,用 
丸散,吐痰散。热缓则治其本,用汤药降火滋阴。寸脉浮洪而溢者,痹也,微而伏者不治。 
甘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