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外科急救广生集-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辟禳魇魔x 以雄黄戴头上,或以枣许,系左腋下,终身不魇。(《本草类方》) 
x压死救法x 猝压伤重之人,口耳出血,一时昏晕,但视面色尚有生气。身体尚为绵软,则皆可救,切不可多人 
环绕嘈杂惊慌,致令惊魂不复。急令亲人呼而扶之,坐于地上,先拳其两手两足,紧为抱定,少顷,再轻移于相呼之人 
杯中,以膝抵其谷道,不令泄气。若稍有知觉,即移于素所寝处,将室内窗棂遮闭令暗,仍拳手足紧抱,不可令卧。急 
用净土五升蒸热,以旧布重裹,作二包,轮流不住熨烫胸前及伤处,无不活者。(《洗冤 》) 
x压倒打死x 心头温暖者,虽经日亦可救。先将死人盘屈在地上,如僧打坐状。令一人将其头发仰后放低,再以 
膝顶其屁眼,使不泄气。用半夏末吹入鼻中。如活,即以生姜汁,真麻油搅匀灌之。或急解去衣,用艾灸脐中。如出血 
不止,取顶好降香刮末掺上。血冲欲死,切忌吃冷水。(《急救良方》) 
x压伤垂毙x 杭城项姓,因修屋倒塌被压,垂死者十二人,用金疮铁扇散,末药敷伤处,一扇 之,一日而愈。 
(《海昌沈氏医案》) 
x附∶金疮铁扇散方x 象皮五钱(切薄片,用小锅焙黄色,以干为度,勿令焦) 龙骨五钱(用上白者生研) 老 
材香一两(山、陕等省无漆,民间棺殓,俱用松香。黄蜡涂于棺内。数十年后,有迁葬者,棺朽,另易新棺。其朽棺内 
之香、蜡,即谓之老材香。东南各省,无老材香,即以数百年陈锻石一两代之,其效与老材香同) 寸柏香一两(即松 
香中之黑色者) 松香(一两与寸柏香一同熔化搅匀倾入冷水,取出晾干) 飞矾一两(将白矾入锅内,熬透便是) 以 
上六味,共为细末,贮瓷瓶中。遇有跌压、刀石,一切破伤者,用药敷伤口,以扇向伤处 之立愈,忌卧热处, 
如伤处发肿,煎黄连水,用翎毛蘸,涂之即消。(《夏氏山右传来》) 

卷三·急症
自刎
属性:x自刎救法x 自刎者,迅速之症,须救在早,迟则额冷气绝,必难救矣。初刎时,气未绝,身未冷,急用活鸡一 
二只,扯下热鸡皮,冷则无用。将线缝刀口,周遭缠护,用软绢帛并棉花扎之外,将女人旧布裹脚,周遭再缠五六转, 
勿使泄气,其中自然合一,令刎者仰卧、以高枕枕脑后使头郁而不直,刀口不开。三日后,解去前药,用桃花散掺刀口, 
或玉红丹敷患处,外用生肌长肉大膏药贴之,仍以绢帛围裹,针线缝紧,候其肉长收功。(《江苏胡臬台刊传方》) 
x附∶桃花散方x 锻石(二升) 大黄(四两,切片) 同炒,候锻石变红色,检去大黄,筛极细末,收贮瓶内, 
过月余,去火气,然后应用。 
x玉红丹方x 黄丹(二钱,炒) 白龙骨(二钱, ) 石膏(三钱, ) 共研细末,贮瓶听用。 
x生肌长肉膏药x 当归 黄 山慈菇 白芷 甘草 血余 天麻 独活 穿山甲 露蜂房 五倍子 天花粉 
荆芥 金银花 白蔹 肉桂 牛蒡子 白芍各一两(净) 麻油(三斤) 如法熬去渣,入飞过黄丹(一斤半)收之。 
再入白占、黄占、血竭、铜绿(各二两)待冷再入轻粉、乳香、没药(各去油)、龙骨( )、象皮(炒)、樟脑、儿茶、 
赤白脂(各一两),麝香(五厘),冰片(二钱),各制为末,和入搅匀,瓷瓶收贮待用。 
x用刀自刎x 一人因角口,用刀自刎,伤长二寸余,食嗓半断,伤口冒血痛甚,在地滚跌,不能敷药。因缚其手 
足,令卧凉地,用枕垫其首,使伤口渐合,即敷“铁扇散” 之,少顷血凝,半日后汤饮如常,三日而愈。(《金疮铁 
扇散医案》) 
x剃刀自刎x 一人因角口忿激,用剃刀自刎,食喉半断,喘气伤口俱有血泡。盖喉间之气已伤于伤口也。用散药 
敷之, 少顷,血即凝,两日全愈。(同上) 

卷三·急症
一切暴死
属性:x暴死x 烧炭一炉,以陈醋频浇火上,令鼻闻之即活,或韭菜汁灌鼻亦可。(《奇方类编》) 
x卒死x 用雄鸡冠血涂面上,干则再涂,仍吹入鼻中,并以灰营死人一周时。(《魏夫人内传》) 
x无故忽死x 凡人无病,或坐卧、或酒后无故忽死者,名旺痧。将本人口撬(音轿)开,以银簪刺舌下小青筋, 
血出即活,不可刺正中。(《宜良李氏刊方》) 
一方,用闷醋灌下少许即活。(同上) 
x卒死脉动无气x 用菖蒲屑末,纳耳鼻孔中,吹之及着舌底。(《简易良方》) 
x卒死心头尚热x 用井底泥涂目,毕,令人垂头于井,呼其姓名便起。(《集效方》) 
x卒死口张反折x 灸两手足大指甲后,各十四壮。(《曹氏经验方》) 
x卒死不省人事x (兼治中有死,产后昏晕死皆效)取生姜、半夏为末,每用一豆许吹入鼻内,得嚏则气通而苏。 
或用皂角末吹之亦好。(《秘方 》) 
x中恶卒死x (或先病或平居寝卧奄忽而死,皆是中恶) 用葱刺入耳中五寸,以鼻中血出即活也。如无血出, 
即 
不可治矣。相传此是扁鹊秘方。(《南阳活人书》) 
一方,取葱心黄刺入鼻孔中,男左女右,入七八寸,鼻目血出即苏。(《崔氏纂要》) 
x中恶卒死壮热x 矾石(八两),水一斗半,煎汤浸脚及踝,即得苏也。(《肘后方》) 
x中恶客忤项强欲死x (兼治儿科) 麝香少许,乳汁涂口中取效,醋调亦可。(《贞元广利方》) 
x烧酒醉死x 急以新汲水浸其发,又以青布浸湿贴胸背,仍以盐调,井水细细灌之,至苏乃已。(《李濒湖方》) 
一方,心头热者,用热豆腐细切片,遍身贴之,如冷即更换之,苏省乃止。(《李时珍方》) 

卷三·急症
一切暴中
属性:x诸凡卒中x 牙关不开,不能进药者,用乌梅肉揉南星、细辛末,以中指蘸擦,牙关自开。(《卫生备要》) 
x卒中仆地不语x 皂夹末少许,吹入鼻内自苏。(《百一方》) 
x卒中昏倒x 牙关紧闭,涎潮壅塞,不省人事, 
急以大指掐人中,候醒。或用半夏末,或用皂角、细辛、菖蒲为末,吹入鼻中取嚏。如口噤不开,以白盐梅蘸僵蚕擦之, 
待其少醒,然后延医调治。(《单方全集》) 
x卒中风邪x (药不能入口者) 防风 黄 (各等分) 煮汤令沸,盆盛病患榻下,关闭门户,令药气熏蒸口 
鼻。 
盖以无形之气透开有形之窍也。(《许叔微方》) 
x卒中邪魔x 雄黄末吹鼻中即苏。(《本草类方》) 
x卒中五尸x 其状腹痛胀急,不得气息,上冲心胸,旁功两胁,或硬 涌起,或牵引腰脊,此乃身中尸鬼接引为 
害。取屋上四角茅,入铜器中,以三尺帛覆腹着器,布上烧茅令热,随痛追逐,足下痒即瘥也。(《肘后方》) 

卷三·急症
中风
属性:x通顶散x 病患国中风,昏愦不省人事,口噤不能开者,急用人参、藜芦、甘草(生)、川芎、细辛(各一钱)、 
石膏(五分)共为末,吹鼻中。一刻就提起头顶心发,立苏。有嚏者可治,无嚏者不可治。(《乾坤生意》) 
x暗风卒倒不省人事x 细辛末吹入鼻中。(《危氏得效方》) 
x中恶风恶水而肉肿者x 取桑根下土,水和敷上,灸二三十壮,热气透入即平。(《拾遗》) 
x中风痰厥喉痹不醒一切急病x 取灯盏内油或灯窝内油,扫入喉内,取吐即醒。(《同寿 》) 
x中风痰厥气厥中恶喉痹一切急病x 咽喉不利,牙关紧闭者,用巴豆研烂,绵纸包压,取油纸作捻,点烟熏鼻中。 
或用热烟刺入喉内,实时涎出,或出恶血即苏。此秘方也。(同上) 
x中风痰壅用此吐痰x 江子仁(六粒) 猪牙皂三钱(切片) 明矾(一两) 先将矾化开,入二味和匀,待矾 
枯为末,每用一字吹鼻内,则涎流口开。若痰涎塞喉者,以五分灯心汤调灌探吐。一方无江子仁。(《证治汇补》) 
x中风切牙无门下药x 南星(五分) 龙脑(二分半) 为末,频揩左右两旁大牙,令牙热自开,然后用药。五 
月五日午时合者佳。(同上) 
x中风口 x 新锻石醋调如泥涂之。左 涂右。右 涂左。立便 牵正。(《寇氏衍义》) 
x口眼 斜x 用鳝鱼一条,以针刺头上血,左 涂右,右 涂左,如平正即洗去,鳝鱼放之则不发。(《万病回春》) 
一方,用皂角五两,去皮子为末,以陈醋和之,左 涂右手心,右 涂左手心,以暖水一盏,安向手心,须臾便止, 
即洗去药,并抽掣中指。(《医镜》) 
x身体麻木x 芥菜子研末,醋调涂之。(《济生秘览》) 
x年久瘫痪并筋骨疼痛x 槐枝 桃枝 柳枝 椿枝 楮枝(一方换柘枝) 茄皮 蕲艾合煎水三桶,大盆浸洗, 
如冷又添热水,以被盖出汗避风。未愈再洗几次,神效。(《奇方类编》) 

卷三·急症
针刺法
属性:x中风无汗恶寒 宜针至阴出血x (穴在足小趾外侧爪甲角,针二分)昆仑举跷(穴在足外踝后跟骨,针透太 )。 
x中风有汗恶风x 宜针风府(穴在项后入发一寸,针入三分,禁炙)。 
已上二症,皆太阳经中风也。 
x中风有汗身热不恶寒 中风有汗身热不恶风x 宜针陷谷(穴在足大趾次趾本节后陷中,针入五分),去阳明之 
贼,兼刺厉兑(穴在足泻阳明之实。) 
已上二症皆阳明经中风也。 
x中风无汗身凉x 宜针隐白(穴在足大趾内爪甲角),去太阴之贼。 
此太阴经中风也。 
x中风有汗无热x 宜针太 (穴在足内踝后跟骨上陷中,刺透昆仑)。 
此少阴经中风也。 
x中风六经混淆系之于少阳厥阴或肢节挛痛或麻木不仁x 少阳之经绝骨(穴在外踝上三寸,灸五壮),灸以引其 
热。 
x厥阴之井大敦x (穴在足大趾甲聚毛间),刺以通其经。(俱《明医指掌》) 
x分阴阳法x 凡治中风,须分阴阳。阴中者,其色青,或黑或白,痰喘昏迷,眩冒多汗,甚者手足厥冷。阳中者, 
面赤唇焦,牙关紧急,上视强直,掉眩烦渴。(《病机沙篆》) 

卷三·急症
中寒
属性:x急救法x 用硫黄、麝香末填脐中,放葱饼于上,以熨斗盛火熨之,葱烂再易,得暖气入腹,渐醒为度。或以灰 
炒暖,盛囊中熨心头,冷即易。数次后,若眼开,始进酒浆或米汤。如不醒,以艾灸门牙缝,候喊声出即可救矣。若不 
先温其心即用火烘,冷与火搏必死。(《濒湖集简方》) 
x温脐法x 用麝香、半夏、皂荚末一匙填脐中,将生姜切薄片贴之,放大艾火于姜片上蒸灸三七壮,灸关元、气 
海二十壮,热通于中,逼寒出外,手足温暖则生。(《明医指掌》) 
x中寒无汗x 芥菜子研末水调,填脐内,以热物隔衣熨之,取汗出妙。(《简便单方》) 
x中寒腹痛并绞肠痧x 胡椒七粒,以布一层包裹,不拘自己或他人嚼碎,纳脐内,随以膏药粘贴,再以热手按之, 
盖被而卧。少顷腹中作热,或有汗出,则寒气散而痛自愈矣。(《圣济总 》) 
x事后中寒腹痛x 凡房事后,中寒腹痛,甚者以葱白头捣烂摊脐上,以艾灸之或熨之,得鼻尖有汗,其痛立止。 
(《活人书》) 

卷三·急症
中暑
属性:x中暑不省人事x 急取灶内微热灰壅之,复以稍热水蘸手巾,熨肠胁间,良久即苏。切不可便与冷物吃。(《急救 
方》) 
x中暑昏眩烦闷欲绝x 取田中干泥,做一圈堆在病患肚上,使少壮人撒尿于泥圈肚脐中,片时即得生矣。苏后切 
不可饮冷水及卧湿地,得冷即死。(《种福堂方》) 
x中暑大小便不通x 田螺(三枚)捣烂,入青盐(三分)摊成膏,贴在脐下一寸即通。(同上) 
x绞肠痧x 绞肠痧者,暑郁中焦,腹痛连心,上下攻绞,不得吐泻,或手足皆冷,乃肠绞缩腹,须臾杀人。急用 
生熟水调白矾三钱,少顷探吐,去其暑毒即安。或刺委中穴及指爪甲,令出血。如胸背四肢发红点者,以菜油灯火遍 
之。(《证治汇补》) 
x旅途中暑卒倒不省x (或稍省而不能运动者)当实时扶入阴凉干处,以布巾衣服等蘸热汤,覆脐下及丹田之上, 
续以汤淋布帛上,令彻脐腹,但暖则渐苏也。如仓卒无汤处,掬道上热土于脐间,以多为贵,冷则频换。或道途无汤处, 
即掬热土于脐上,仍拨开作孔,令众人遗尿其中、以代热汤,亦可取效。(《多能鄙事》) 
x中暑忽然不省人事x 宜灸百会、中脘、三里、脾俞、合谷、人中、阴谷,三阴交斟酌用,或针亦可。(《刺灸要 
诀》) 
x冒暑大热霍乱吐泻x 百劳、委中、合谷、曲池、三里、十宣等穴,酌选针灸。(同上) 
x中热僵仆不醒x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