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05-张氏医通-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切牙呵欠者。肺经虚甚也。兼进六君子、地黄丸补之。 

卷十一婴儿门上
急惊
属性:钱氏云。小儿急惊。因闻大声或惊而发搐。搐止如故。此热生于心。身热面赤引饮。口中气 
热。二便黄赤。甚则发搐。盖热盛生风。阳盛而阴虚也。经曰。热则生风。风则痰动。痰热客于 
心膈间。风火相搏。故抽搐发动。当用抱龙丸、泻青丸 
除其痰热。不可用巴豆之药。楼全善云。急惊属木火土实。木实则搐有力及目上视。火实则动札 
频睫。土实则身热面赤而不吐泻。偃睡合睛。治法。宜凉宜泻。用利惊丸等。亦有因惊而发者。 
牙关紧急。壮热涎潮。窜视反张。搐搦颤动。唇口眉毛眨引。口中热气。颊赤唇红。二便秘结。 
脉浮洪数紧。此内有实热。外挟风邪。当截风定搐。若痰热尚作。仍微下之。痰热既泄。急宜调 
养脾气。此肝胆血虚。火动生风。盖风生则阴血愈散。阴火愈炽。若屡服祛风化痰泻火辛散之剂 
不愈。便宜认作脾虚血损。急以六君子汤补其脾胃。否则必变慢惊也。急惊而儿目睛翻转。足摆 
跳搐。忽大叫吐逆。药不得入。搐鼻无嚏者不治。 

卷十一婴儿门上
漫惊
属性:钱氏云。小儿慢惊。因病后。或吐泻。或药饵伤损脾胃。肢体逆冷。口鼻气微。手足螈 。 
昏睡露睛。此脾虚生风无阳之证也。因吐泻脾肺俱虚。肝木所乘。或急惊屡用泻热。则脾损阴消。 
遂变慢惊而致螈 微搐。楼全善所谓木虚则搐而无力。火虚则身寒。口中气冷。土虚则吐泻。睡 
而露睛。治宜温补脾胃。六君子姜、桂、蝎尾。或兼夹热夹食夹痰。与外感证相似者。当审其因 
而治之。大率吐泻痰鸣气喘。眼开神缓。昏睡露睛。惊跳搐搦。乍发乍静。或身热肢冷。面淡唇 
青。其脉沉迟微缓者是也。当温补脾气为主。佐以安心制肝药。若禀赋不足。或久病脾虚。及常 
服克伐之药者。多致此证。若因土虚不能生金。金不能平木。木来侮土。致成慢惊者。五味异功 
散加当归、枣仁、钩藤以补土平木。若脾土虚寒者。六君子加乌头、蝎尾。泄泻。加炮姜、木香。 
不应。急加附子以回阳气。凡元气亏损而致昏愦者。急灸百会穴。若 
待下痰不愈而后灸之。则元气脱散而不救矣。此乃脏腑传变已极。总归虚处。惟脾受之。无风可 
逐。无惊可疗。因脾虚不能摄涎。故津液妄泛而似痰者。当根据前法自效。若不审其因。泛用祛风 
化痰之剂。反促其危也。每见小儿脾胃弱者。一病即成慢惊。不可泥为久病。误药而后始成也。 
内经谓之慢脾风。意可见矣。慢惊而见目不转睛。痰鸣如拽锯声。项软身冷粘汗。手足一边牵引 
者不治。喻嘉言曰。小儿初生。以及童幼。肌肉筋骨。脏腑血脉。俱未充长。阳则有余。阴则不 
足。故易于生热。热甚则生痰生风生惊。亦所恒有。设当日直以四字立名。曰热痰风惊。则后人 
不眩。因四字不便立名。乃节去二字。后人不解。遂以为奇特之病。且谓此病有八候。以其头摇 
手劲也。而立抽掣之名。以其卒口噤脚挛急也。而立目邪心乱搐搦之名。以其脊强背反也。而立 
角弓反张之名。相传既久。不知其妄造。遇此等证。无不以为奇特。而不知小儿之腠理未密。易 
于感冒风寒。病则筋脉牵强。因筋脉牵强。生出抽掣搐搦角弓反张种种不通名目。而用金石药镇 
坠。外邪深入脏腑。千中千死。间有体坚证轻得愈者。又诧为再造奇功。遂至各守专门。虽日杀 
数儿。不自知其罪矣。如方书中有云。小儿八岁以前无伤寒。此等胡言。竟出自高明。偏足为惊 
风之说树帜。曾不思小儿不耐伤寒。初传太阳一经。早已身强多汗。筋脉牵动。人事昏沉。势已 
极于本经。汤药乱投。死亡接踵。何由见其传经解散耶。此所以误言小儿无伤寒也。不知小儿易 
于外感。易于发热。伤寒为独多。世所妄称为惊风者。即此也。小儿伤寒。要在三日内即愈为贵。 
若待经尽方解。必不能耐矣。又刚痉无汗。柔痉有汗。小儿肌腠不密。故刚痉少。柔痉多。世医 
见其汗出不止。神昏不醒。往往以慢惊风证为名。而用参、 、术、附等药闭其腠理。热邪不得 
外越。亦为大害。但比金石药为差减耳。所以凡治小儿之热。但撤其出表。不当固其入里也。仲 
景原有桂枝汤法。若舍 
而不用。从事东垣内伤为治。毫厘千里矣。 

卷十一婴儿门上
天钓内钓
属性:天钓者发时头目仰视。惊悸壮热。两目反张。泪出不流。手足搐掣。不时悲哭。如鬼祟所附。 
甚者爪甲皆青。盖由乳母浓味积毒在胃。致儿心肺生热。热痰郁滞为患。加以外挟风邪而发。法 
当解利其邪。钩藤饮。面色皎白。气虚喘促者。四君子汤加蝎尾。内钓者。腹痛多喘。唇黑囊肿。 
伛偻反张。眼尾赤色。若五内抽掣。作痛狂叫。或泄泻缩脚。内证一作。则外证亦然。极难调理。 
内证。乌蝎六君子丸。外证。钩藤饮。进乳食者可治。若因乳母醇酒浓味。积毒在胃。加味清胃 
散。若因乳母郁怒。积热在肝。加味逍遥散。稍加漏芦。母子俱服。 

卷十一婴儿门上
盘肠气痛
属性:小儿盘肠气者。痛则曲腰干啼。额上有汗。皆由肝经风邪所搏也。肝肾居下。故痛则曲腰。 
干啼者。风燥其液。故无泪也。额上有汗者。风水助心火也。口闭足冷者。脾气不荣也。下利清 
粪者。肝木乘脾也。丁香楝实丸。曲腰干啼者。盐汤送下。额上有汗者。葱豉汤下。口闭足冷者。 
人参汤下。若面赤唇焦。小便不通。小腹胀痛者。小肠热也。加味通心散。若痛不止。煎葱汤淋 
揉其腹。就以热葱熨脐腹间。良久尿出痛止。若因乳母饮食停滞者。保和丸。怒动肝火者。加味 
逍遥散。子母俱服。 

卷十一婴儿门上
伤风
属性:小儿伤风。鼻塞发热。或痰壅发搐。多因乳母鼻吹囟门。但服惺惺散。或用葱头七茎。生姜 
一片。细切擂烂。摊纸上置掌中合。待温贴于囟门。其邪即解。乃去其葱。却用绢缎寸余。涂以 
面糊。仍贴囟门。永无伤风之患。其余用药发散。与大人不异。但脾胃怯弱。所以多手足寒冷之 
证。故治法以照顾脾胃为主。 

卷十一婴儿门上
诸经发热潮热
属性:小儿之热。有五脏之不同。虚实之各异。实则面赤气粗。口燥唇肿。作渴饮冷。大小便难。 
或掀衣露体。烦啼暴叫。伸体而卧。睡不露睛。手足指热。宜用汗下。虚则面色青白。恍惚神缓。 
口中虚冷。嘘气软弱。喜热恶寒。泄泻多尿。或乍凉乍温。怫郁惊惕。上热下泄。夜则虚汗。屈 
体而卧。睡而露睛。手足指冷。宜用调补。壮热者。肢体大热。热不已则发惊痫。若身热而口中 
气热。乃风寒外感也。轻则惺惺散。重则羌活之类。发热而搐搦上窜。拗哭昏睡者。惊热也。实 
则泻青丸、抱龙丸。虚则钩藤散。肝火内热者。龙胆泻肝汤。阴盛格阳而热者。理中汤。发热而 
不欲饮水者。胃气虚热也。白术散。发热而饮水作渴喜冷冻饮料食者。胃气实热也。泻黄散。小儿诸 
热。其因外证而作者。当从外证治之。或乳母七情浓味。饮食停积。遗热于儿。或儿嗜食甘肥。 
衣裳过暖。或频浴热汤。积热于内为患者。当详其因而治之。潮热者。时间发热即退。来日根据时 
而至。有风寒疳积食癖之分。表里阴阳虚实之异。如汗出身热。呵欠面赤。风热也。伤寒时疫。阴 
阳相胜。外感热也。肌瘦口干。骨蒸盗汗。疳热也。大小便秘涩。汗下不解。积热也。腹背先热。 
夜发旦止。食热也。涎嗽饮水。乳食不消。癖积也。又有烦热者。气粗喘促。心烦不安。颊赤口 
疮。兼发痫证。疮疹热者。耳鼻尖冷。心热者。巳午间发。至夜则凉。虚热者。困倦少力。大凡 
壮热饮水。大便秘结。属实热。泻黄散加黄 、犀角。热渴饮汤。大便如常。属阴虚。六味丸。 
若见惊搐等证。肝经血虚生风也。四物加天麻、钩藤钩。颊赤口干。小便赤色。大便焦黄。表里 
俱实热也。清凉饮。如大便已利。或热未止。表邪未解也。惺惺散微汗之。阳气下溜于阴中而发 
热者。补中益气。若食乳婴儿。当兼治其母。小儿潮热。或壮热不退。多是变蒸及五脏相胜。不 
必用药。又多食积郁热。由中发外。见于肌表。只理其中。清阳明之热而表热自除。不可认作外 
感。用解表攻里等药重伤其内。又潮热不退。恐是出痘。亦当审察。勿便下药。大抵发热饮水者。 
热在内。不饮水者。热在外。宜详辨之。 

卷十一婴儿门上
伤寒夹惊夹食
属性:钱仲阳云。小儿正伤寒者。谓感冒寒邪。壮热头痛。鼻塞流涕。畏寒拘急是也。夹惊者。因 
惊而又感寒邪。或因伤寒。热极生风。是热乘于心。心神易动。故发搐也。羌活散解之。不可便 
用抱龙丸。以有朱砂能镇固其邪也。夹食者。或先伤风寒后复停滞饮食。或先停滞饮食而后伤风 
寒。以致发热气粗。嗳气壮热。头疼腹胀作痛。大便酸臭。先用解散。次与消导。不解者。大柴 
胡汤。周岁以前。伤寒热轻者。惺惺散。周岁以后。须解表微汗。若五六日不除。邪入经络。传 
变多端。不可枚举。大略参以六经例治之。 

卷十一婴儿门上
咳嗽
属性:儿因腠理不密。外邪内蕴。或因乳母七情浓味郁热。若风邪外伤。鼻流清涕。头痛身重者。 
参苏饮。小儿伤寒发热。咳嗽头面热。千金用麻黄汤加石膏、黄芩、芍药、生姜。小儿发热喘咳。 
喉中水鸡声。千金射干汤。若嗽而吐青绿水者。六君子加柴胡、桔梗。若嗽而吐痰乳者。但加桔 
梗。勿用柴胡。嗽而呕苦水者。胆汁溢上也。二陈汤加黄芩。嗽而喉中作梗。心火刑金也。桔 
梗汤加山栀。有痰。加半夏、茯苓。风热。加葳蕤、薄荷。小儿嗽久不止。服发散之药不应。至 
夜微热。急当改用小剂六味地黄以济其阴。若面目浮肿者。五味异功以益其气。其嗽立止。切禁 
升发及助气药。若痰中有血。或嗽则鼻衄。须加紫菀。因风热痰结。屡嗽痰不得出者。必用葳蕤、 
白蜜以润之。百日内嗽者。名乳嗽。甚难调理。桔梗汤。随证加薄荷、紫苏、羌活、前胡、葱白、 
香豉之类。更须禁其吮乳。但与粥汤乃效。风邪外感者。惺惺散。痰热既去。而气粗痰盛。或流 
涎者。脾肺气虚也。异功散加桔梗。口疮眼热。五心烦热。腹满气粗。大便坚实者。凉膈散。若 
因乳母食五辛浓味。致儿为患者。母服清胃散。仍参所见诸证治之。 

卷十一婴儿门上

属性:喘急之证。有因暴惊触心者。有因风寒之邪壅盛者。有因膏粱积热熏蒸清道者。有因过服消 
导脾胃气虚者。然喘与气急。有轻重之别。喘则欲言不能。隘于胸臆。气急则但息短心神迷闷耳。 
治法。因惊者。抱龙丸。风寒伤肺气者。小 
青龙汤。或三拗汤加减。热伤肺气者。当凉肺定喘。痰声如锯者。小剂金匮麦门冬汤加牙硝。脾 
肺气虚者。面色青白。四肢不温。大便不实。五味异功散。薛云。前证因脾肺气虚。腠理不密。 
外邪所乘。真气虚而邪气实者为多。若已发之际。散邪为主。未发之先。补脾为主。设概攻其邪。 
则损真气。径补其肺。则壅其邪。惟在临证之活法耳。凡喘嗽小便不利。则必生胀。胀则必生喘。 
当分先后标本治之。 

卷十一婴儿门上
土泻
属性:小儿脾胃俱伤。则呕泄并作。伤辛热停滞。则呕吐出酸秽。或黄色乳。或腹痛下利者。泻黄 
散、保和丸选用。胃虚食不化而发热者。六君子加黄连、吴茱萸、木香。若停滞已去。泄泻不已。 
理中汤去参加茯苓、木香。胃气不能化食。益黄散。若伤生冷腹痛。泻利青白。六君子加砂仁、 
木香、炮姜。若伤鱼肉等物。六君子加山楂、砂仁。若泻红黄赤黑。肠胃俱热也。养胃汤加木香、 
黄连。若夏秋伤热。吐泻色黄者。玉露散。若夏秋霍乱吐泻。手足心热。口干唇燥。喜饮冷水者。 
五苓散。凡霍乱吐泻。手足逆冷。喜饮热汤者。理中汤。若泻利青白。乳食不化。额上微汗。脉 
沉迟而或哕逆者。由胃气虚甚。过服克伐。使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以致气不宣通而作也。若泻而 
嗳臭吞酸。胸腹满痛。按之益甚者。虽作泻而所伤之物未消也。保和丸消导之。腹痛按之不哭者。 
乳食已消也。异功散加木香。惊泻者。肝主惊。木盛必传克于脾。脾土既衰。则乳食不化。水道 
不调。故泄泻色青。或兼发搐也。亦有因乳母脾虚受惊。及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