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05-张氏医通-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阴火上炎。而小便赤少者。六味丸加麦冬、五味。肝热者。频欲解而赤涩梗痛。时觉凛凛。或发 
寒热。六味丸多加牛膝。脉盛气实者。龙荟丸。胃热者。口中干淡引饮。肌肤壮热。竹叶石膏汤。 
膀胱热甚者。滋肾丸。 

卷七大小府门
遗精
属性:经曰。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五脏主藏精者也。伤则失守。谓一脏之真不得其正。则一脏之病作矣。厥气客于阴器。则梦 
接内。厥阴主筋。故诸筋统系于肝也。肾为阴。主藏精。肝为阳。主疏泄。故肾之阴虚。则精不 
藏。肝之阳强。则气不固。若遇阴邪客于其窍。与所强之阳相感。则精脱而成梦矣。所谓阳强者。 
乃肝藏所寄之相火强耳。故治以肾肝为主。亦有不在肾肝。而在心肺脾胃之不足者。然必传于肾 
肝而后精方走也。治法若从他脏而起。则以初感病者为本。肾肝聚病者为标。若由肾肝二脏自得 
者。独治肾肝。阴阳离决。水火不交通者。则既济之。阴阳不相抱负者。则调和之。阳虚者补其 
气。阴虚者补其血。阳强者泻其火。有正治反治。从少从多。随其攸利。梦与人交接为梦遗。相 
火之强为患。不因梦感而自遗者。为精滑。心肾之伤居多。因思想无穷。所愿不得而为白淫者。 
治法有五。神气浮游。宜补中益气汤加菖蒲。下朱砂安神丸。思久成痰。迷于心窍。宜先服四七 
汤以豁其痰。后用猪苓丸、威喜丸调之。思想伤阴。八味丸去附子。加酒黄柏以滋养之。用心太 
过。心不摄肾以致失精者。远志丸。因思欲不遂。则耳闻目见。其精即出。名曰白淫。辰砂妙香 
散。色欲过度。下元虚惫。滑泄不禁。六味丸加鹿茸、五味、龙骨。失精梦泄。亦有因郁火而得。 
故壮年火盛。多有流溢者。若以虚冷用热剂。则精愈失。滋肾丸加生地、茯神、枣仁、菖蒲。梦 
遗为肝热胆寒。以肝热则火淫于外。魂不内守。故多淫梦失精。或时心悸。肥人多此。宜清肝。 
不必补肾。温胆汤加人参、茯神、枣仁、莲肉。遗精腰疼。六味丸加杜仲、五味、菟丝、苁蓉。 
中年以后。还少丹。精气不足。吸吸短气。遗精盗汗。济生鹿茸丸。斫丧太过。滑泄不禁。兼心 
脾气虚。饮食少进者。金锁玉关丸加参、 。脾肾俱虚。败精失道。精滑不固者。九龙丹去当归。 
加萆 。五味。然不若萃仙丸尤妙。所谓败精失道者。非败精不泄而有所蓄滞也。以精窍屡开。 
不能闭密。失其常度而流溢不止。故宜止涩之剂。小便过多。而便后常有滑精者。补中益气汤下 
缩泉丸。痛而小便频数者。禁用缩泉。以益智壮火。乌药耗气。非阴虚多火人所宜。遗精茎中痒 
而水道不禁。是阳虚有火。加减八味丸。脾虚不能堤水。水亏不能制火者。聚精丸加参、术、芡 
实、莲须、五味。常服有效。大抵梦遗多是阴虚火气用事。苟非确系阳虚。桂、附、鹿茸等助阳 
之药。慎勿轻用。非确系气虚。参、术、远志辈益气之味。不可漫施。试观梦遗。必在黎明阳气 
发动之时。其为阴虚阳扰可知矣。凡身有热而脉洪滑。皆因于热。犀角、山栀、麦冬、茯神、竹 
叶、木通、猪苓、生地、莲肉。凡属郁滞积热等证。贵在疏泄。医者不知。但用固涩。反增其疾 
矣。宜滋肾丸、猪苓丸清利之。肥盛之人遗浊。滚痰丸下之最妙。脾胃湿热之人。及饮食浓味太 
过。与酒客辈痰火为殃。多致不梦而遗泄。宜二陈、二术。加浓朴、黄柏、升、柴。使清升浊降。 
脾胃健。而遗滑止矣。仲景治失精梦交。少腹弦急。脉虚迟。或芤动微紧。用桂枝龙骨牡蛎汤。 
及手足烦热。咽干口燥。或悸或衄。此阳上升而不降。阴独居内而为梦。用小建中汤和之。此世俗所昧也。 
陆丽京曰。遗精之源有三。有斫丧太过。肾气不藏。无梦而遗者。当益精以壮火。如鹿茸丸、安 
肾丸、聚精丸、九龙丹、金锁玉关丸之类。有劳心太过。心肾不交。酣卧而遗者。当实土以堤水。 
如归脾汤、妙香散、远志丸。补中益气汤、朱砂安神丸之类。有思想无穷。所愿不得。妄梦而遗 
者。当泻火以宁水。如滋肾丸、威喜丸、本事猪苓丸、清心莲子饮之类。三者其源各异。若当清 
利而反补涩。滋患愈甚。当补涩而反清利。阳气愈微。当升补而反滋阴。元气愈陷。不可不求其 
故。而为施治也。 
丹溪治一人二十余岁。攻举子业。四鼓犹未就枕。于卧间。玉茎但着被与股便梦交接脱精。 
饮食日减。倦怠少气。此用心太过。二火俱起。夜不得睡。血不归肝。肾水不足。火乘阴虚。入 
客下焦。鼓其精房。则精不得聚藏而欲走。因玉茎着物。犹厥气客之。故作接内之梦。于是上则 
补心安神。中则调理脾胃。升举其阳。下则益精生阴固阳。不三月而瘥。 
沈朗仲治王雨泉。壮年气弱。溺后精水淋漓不断。服六味丸不应。易八味丸。反加涩痛。两 
尺脉数而气口虚大。此土虚不能堤水也。与补中益气加麦冬、五味。十剂而痊。 
宗伯学士韩慕庐三公郎祖昭。素禀清 。宿有精滑不禁之恙。邀石顽诊之。脉得微弦而数。 
尺中略有不续之象。此不但肾气不充。抑且气秘不调。愈不能司封藏之令耳。为疏六味丸去泽泻 
加鳔胶、五味。略兼沉香于补中寓宣。法虽如此。但久滑窍疏。难期速应。毋怪药之不力也。 

卷七大小府门
赤浊白浊(白淫筋疝)
属性:浊之为证。茎中热痛。如火灼刀割。溲溺自清。惟窍端时流秽浊如脓。淋沥不断。初与溲溺 
不相混滥。时医不知其故。多以利水之剂。杂投不已。因而增剧者。往往有之。盖由败积瘀腐者 
十中六七。由湿热下注与脾虚下陷者。十常三四。必先补中气。兼升举之。而后分其脏腑气血。 
赤白虚实以治。与夫他邪所伤者。固在泻热补虚。设肾气虚甚。或火热亢极者。则不宜纯用寒凉。 
必反佐治之。在达人观变耳。色白如泔。或如腐花腐浆。而马口不干结者为湿。色黄赤而马口干 
靥者为火。此皆为浊。胃中湿热下流也。又浊而清者为湿。痛者湿兼热也。有溺时结块阻滞作痛。 
块中内蓄水泡者。此必醉酒使内。酒湿乘虚袭入精窍也。粘腻如胶。或心动辄遗。或溺后遗下者。 
皆精病。与浊无干。肥人白独白带。多是胃中湿热。浊痰下流。渗入膀胱。谓之便浊。与肾绝不 
相干。虽溺后便出浊块。却不牵腻。用二陈加川萆 、泽泻、姜汁炒黄柏。浊物中有水泡者。二 
陈倍半夏加猪苓、泽泻、滑石、麝香、赤小豆、竹沥、姜汁之类。赤者。去半夏加琥珀、延胡索、 
赤芍药、椿根皮。若肾虚淫火易动。精离其位而成精浊者。其精牵腻如膏。虽不便溺。亦常有之。 
用九龙丹收摄之。若忍精不泄。流入窍隧而患白浊。用五苓散。赤浊。用猪苓汤。并加麝少许。 
小便频数。茎中痛。调下益元散。赤者。少加朱砂。昼甚者。属上焦燥热。气化不行。益智、乌 
药。皆不可用。宜清心莲子饮。虚者。妙香散二方选用。心经伏暑而赤浊者。五苓散减桂合生脉 
散。肥人湿痰成浊。二陈加二术、黄柏、神曲。黑瘦人脉洪数。五心烦热。颊赤唇干。小便赤浊。 
龙胆泻肝汤。曾见白浊人。服凉药不效。一味生白果即愈者。以其专祛湿浊污垢故也。脾 
虚下陷者。补中益气加半夏、茯苓。有小便如常。放流浊物。两尺脉沉弱。足膝痿弱。白浊频数。 
凝白如油。光彩不定。漩脚澄下如膏糊。六味丸加萆 、麦冬。茎中大痛。便赤口渴。脉来滑数 
者。宜与清热利水。津液自行。四苓散加生地、麦冬、芩、栀、知、柏之类。丹方。治白浊。用 
枸杞一钱五分。菟丝、车前、韭子各一钱。莲子去心二十一粒。入 猪尿脬内。煮一伏时。加葱 
酒啜汁。并食猪脬、莲子。连服二三次效。 
白淫者。一时流放白水。火郁故也。加味逍遥散。小腹急痛。便溺失精。溲出白液。桂枝加 
龙骨牡蛎汤。脾风传肾。小腹痛。冤热出白液。名曰蛊。左传以丧志名为蛊病。乃真元不守也。 
当归内补建中汤加黄 。 
筋疝者。茎中作痛。筋急缩。或作痒。或肿。或筋缓不收。白物如精。随溺而下。此肾不虚。 
而肝经湿热火旺也。龙胆泻肝汤。 
〔诊〕浊证脉大而涩。按之无力。或微细。或沉紧而涩为虚。动滑为实。尺脉虚浮急疾者。皆 
难治。迟者易治。 

卷七大小府门
前阴诸疾
属性:(阴缩 阴纵 阴痿 阴冷 阴肿痛 阴中痒) 
前阴所过之脉有二。一曰肝脉。二曰督脉。经云。足厥阴之脉。入毛中。过阴器。抵少腹。 
是肝脉之所过也。又云。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循阴器。男子循茎下至 
篡。与女子等。是督脉之所过也。 
阴缩阴纵 经曰。足厥阴之筋。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挺纵不收。治在行水清阴器。阴 
缩。谓前阴受寒入腹内也。本虚。四逆汤加人参、肉桂。挟表邪发热。黄 建中加熟附三五分。 
挟食。枳实理中汤加熟附五七分。发热面 
赤戴阳。稍加黄连三四分。阴纵者。谓前阴受热。挺纵不收也。小柴胡汤加酒黄柏。湿热。龙胆 
泻肝汤。强中有肝火盛强。有金石性发。其证茎盛不衰。精出不止。多发消渴痈疽。若因下焦伏 
火。宜用知母、生地、麦冬、黄芩、黑参、甜桔梗、黄连、栝蒌根、地骨皮、石膏、生甘草、大 
豆、猪肾之类。以解毒为主。若因肾虚肝热。宜用熟地、龟板、丹皮、茯苓、黑参、沙参、天冬、 
麦冬、泽泻、五味之类。以补阴为主。夏子由奇方。治玉茎长硬不痿。精出。捏之则脆痒如刺针。 
方用补骨脂、家韭子各一两为末。每服三钱。水煎日三。 
阴痿。当责之精衰。斫丧太过所致。经云。足厥阴之经。伤于内则不起是也。仲景八味丸特 
妙。甚者。加人参、鹿茸。或加巴戟、苁蓉、锁阳、枸杞。然亦有郁火甚而致痿者。经云。壮火 
食气。譬人在夏暑而倦怠。遇冬寒而坚强。予尝治肾经郁火。令服滋肾丸而效。故须审察。不可 
偏认火衰也。薛立斋云。按阴茎属肝之经络。若因肝经湿热而患者。用龙胆泻肝汤。以清肝火。 
导湿热。若因肝经燥热而患者。用六味丸。以滋肾水。养肝血。而痿自起。阴痿弱而两丸冷。阴 
汗如水。小便后有余滴臊气。尻臀并前阴冷。恶寒而喜热。膝亦冷。此肝经湿热。宜龙胆泻肝汤、 
柴胡胜湿汤选用。肾脉强盛。右尺尤甚。此相火盛而反痿。宜滋肾丸、六味丸。 
妇人阴冷。肥盛者。多是湿痰下流所致。二陈加二术、羌、防。男子外肾冷。两髀枢阴汗。 
前阴痿弱。阴囊湿痒臊气。柴胡胜湿汤。 
阴肿痛。乃风热客于阴经。肾虚不能宣散而肿。发歇疼痛。宜桂枝汤加羌、防、荆芥、当归、 
细辛、通草。但肿而不痛者。是湿热。防己茯苓汤加羌活、泽泻。但痛而不肿者。瘀积火滞。舒 
筋三圣散加归尾、赤芍、生甘草梢、妇人产后受风。多有 
此证。芎、归、羌、防、荆芥、乳香、没药。煎汤熏洗之。 
阴中痒。亦是肝家湿热。小柴胡汤下滋肾丸。瘦人燥痒属阴虚。六味丸三钱。滋肾丸一钱和 
服。外用蛇床子煎汤洗之。丹方。治妇人阴痿。甘蔗楂烧灰。入冰片擦之立止。尺脉数。妇人阴 
中生疮。下部 。久之有虫。用猪肝煮熟。切长条。蘸鹤虱末。(即天名精子。)纳阴中。引虫 
出。乃杀虫要药。妇人瘕聚。阴中肿痛不可忍。有物如茄突出。与男子之疝无异。因湿热者。柴 
胡清肝散、龙胆泻肝汤选用。外以枳实切碎炒热。帛包熨之。冷再易。但是阴痛俱效。 

卷七大小府门

属性:经云。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邪 
客厥阴之络。则卒疝。厥阴之阴盛。脉胀不通。为 癃疝。肝所生病为狐疝。肾脉大急沉。肝脉 
大急沉。皆为疝。心疝。心痛引少腹。上下无定。溲便难者。取厥阴。 
金匮云。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寒 
疝绕脐痛。若发则自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 
寒疝绕脐痛。其脉阳弦阴紧。阳弦。故卫气不行而恶寒。阴紧。故胃中寒盛不杀谷。今寒入 
营中。与卫相搏。则绕脐腹痛。自汗出。手足厥冷。阳微阴盛。其候危矣。故用乌头之温。合蜜 
之甘入。胃以建其中。而缓其痛。使营中之阳旺。则卫中之邪自不能留。亦不使虚寒自下上之微旨也。 
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寒积迫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