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间偏方大全-第3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丹参、当归、番木瓜和大蒜,因为这些中草药可能使抗凝药失效,从而造成出血。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疾病 
其他 中医常识 
近日,我国卫生主管部门出台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期规范临床行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中西医临床专家指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势在必行,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感染性疾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治疗感染性疾病中西药异曲同工
在北京友谊医院感染科的医生办公室,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张淑文教授正在为一位重症肺炎患者开中药方。张淑文介绍:“这位患者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口干、咳嗽等症状,加一些滋阴润怖的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已在北京友谊医院感染科从事了20余年急性感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的张淑文教授,获得了这样一条经验:对于感染性疾病,最有效的冶疗措施应该是中西医并用。她指出,由于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增加以及耐药菌株的出现,在临床治疗中会出现病程延长、治疗无效等问题。他们目前的实验研究发现,中药抗感染的作用机制不是直接抑菌杀菌,而主要是提高血中嗜中性粒细胞体外吞噬指数及血清总补体水平,从而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机体防御和抗感染能力,从而减轻因细菌引起的炎症反应,也就是“消炎”。张淑文认为,抗菌药物抑菌杀菌作用强,中药无法与之媲美,但中药在治疗细菌引起的炎症反应上的作用独特。可以说,中西药是通过不同的治疗途径,起到了相同的抗感染作用。如重症细菌性痢疾,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关键是泄热、祛毒、扩容、纠酸,而这些措施又是防治休克的重要环节。其中清利湿热、菌毒兼治、尽快除热祛毒是单用抗菌药物不易奏效的,但应用中药却能发挥其特长。
《感染性疾病中成药应用手册》主编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常委、北京中医药大学医管处处长景录先主任医师认为,中成药对多种感染性疾病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治疗更多是通过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解毒消肿等方法达到调节人体自身免疫功能,增强人体的抗感染能力的目的。因此,当病情不是特别严重时,可以适当选择某些中成药,.加上合理的休息与饮食,有些疾病可以很快康复。这样可以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避免因随意使用抗菌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和耐药菌群的产生。为确保中药在治疗过程中发挥最佳疗效,应遵循中医辨证论冶的指导原则,在治疗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合理使用中医药。
合理使用中西药 临床事半功倍
“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疾病可提高临床疗效“是王宝恩、张淑文等领导的课题组在上个世纪70年代时就已经研究得出的结论。当时张淑文教授和科研人员“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对成人急性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了观察。其中中西药组(中药与抗生素合用)与西药组(单独使用抗生素)各100例,对比两组临床观察结果,发现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及炎症吸收时间,中西药组较单纯抗生素治疗均有缩短。
张淑文说,因为感染科都是重症患者,因此他们还是要依据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与此同时,要重视细菌产生的毒素以及机体对侵入病菌和毒素所产生的全身性中毒反应,根据不同时间的临床症状,综合运用中药进行冶疗,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如在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的治疗时,可在针对致病菌选择抗菌药的同时,运用以泻下为主的方药如单用大黄或大黄、芒硝、元参、甘草合用进行治疗。实践证明,这样的冶疗可以解热降温,提高机体防御功能,拮抗内毒素以及清除肠内积滞和有毒物质,有利于控制感染的发展及防治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的三大症候(高热、昏迷、休克)。
张淑文指出,从以往的研究可以看出,在临床应用抗菌药的同时,进行中医药辨证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目前,需要加强科研工作,研究中药对抗耐药的作用机理,制定中医药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原则,以便科学、合理地指导临床用药。中西医结合治溃疡性结肠炎 
其他 中医常识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多反复发作。我曾遇到一位23岁男病人,他19岁时去荷兰留学,在快毕业那年开始出现轻度腹痛、腹泻,每日1~2次,病情逐渐增重,半年后腹泻每日7~8次脓血便,伴有恶心、纳差。荷兰当地医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决定进行手术治疗。这时我院在荷兰进修的医生帮助他转回祖国,住进我院消化科。当时他十分衰弱,面色苍白,体温39度,口腔多处大块溃疡,连进水都疼痛难忍。查体发现全腹有压痛,下肢重度浮肿。结肠镜检查,见全结肠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溃疡及炎性息肉。经合理支持疗法,正确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加上中药锡类散、生肌散及康复新液,他的病情好转,3个月后痊愈出院。
此病多数病程缓慢,少数人呈急发型。临床表现与病程长短、病变范围、病情早晚及有无并发症有关。主要表现出两个方面:
一、消化系统:
1。腹泻,粪便呈糊状,混有黏液和脓血,或呈脓血便。2。腹痛,轻中度绞痛,伴左下腹或全腹胀。3。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4。轻型左下腹可有压痛、重型可有全腹压痛。
二、全身表现:
急性期或发作期有低度或中度发热。重型可出现高烧、消瘦、贫血、水与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及营养不良等表现。反复粪便检查病原体、结合结肠镜检查及X线检查,综合分析才能做出诊断。本病病因未明,可能与免疫、遗传、食物过敏、感染、神经精神等因素有关,所以治疗十分困难,缺乏特异性方法。我们在内科治疗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
1。加强营养必要时输人血白蛋白、多种氨基酸和静脉高营养。
2。对症治疗关键是抗腹泻,可选用苯乙哌啶、易蒙停,要防止成瘾。
3。消炎如果合并全身和局部细菌感染,则需选用抗生素。而结肠部位的炎性病变,主要选用5-氨基水杨酸、柳磺吡啶及艾迪沙。
4。中药可选用肠胃康、香连片、洁白片、葛根芩连片等。固本益肠片收敛止泻效果较好。
5。微生态制剂长服抗生素易发生有益菌减少,可选用培菲康、金双歧、丽珠得乐等有益菌。
6。并发症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中毒性巨结肠症或穿孔。前两者可保守治疗,后两者必须外科手术。
内科治疗无效时,肠道发生了狭窄、多发炎性息肉后肠堵塞、脓肿、痿管形成或恶变为结肠癌时,应手术切除。轻型预后良好,迁延不愈、反复发作预后差,暴发型予手术治疗。中西医结合提高肾移植疗效 
其他 中医常识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日前刚刚完成了第1000例肾移植手术。统计表明,肾脏病研究所肾移植的远期疗效已超过美国。研究人员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他们将大黄等中药用于预防排斥反应,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国际著名肾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黎磊石教授说,肾移植是否成功,有两个关键指标,即人存活率和肾存活率。从美国肾移植联合体(UNOS)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截至2003年年底,在3年、5年和10年期内,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的两个指标都比美国高,如肾移植的10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60.9%和37.0%,而美国则为57.9%和36.4%。原来肾脏病研究所肾移植1年人、肾存活率略低于美国,但今年已完成的113例手术中,人、肾存活率均达到100%。美国的肾移植技术一直代表着此领域的国际最高水平。黎磊石说,尽管美国是对数以万计肾移植手术的统计,起步较晚的肾脏病研究所仅对自身不到900例手术进行统计,但也足以说明我国在此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
黎磊石认为,肾脏病研究所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途径,引进并研究国外先进的技术租药物,同时发挥传统中医学优势,如将大黄等中药用于预防排斥反应,大大提高了肾移植的远期存活率。另外,肾脏病研究所还建立了一套肾移植患者电子随访信息系统,将门诊和住院患者所有病情发展资料存人数据库,跟踪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随访率高达96%,也有效地提高了肾移植的远期存活率。女性更年期潮热症用中西医 
其他 中医常识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报道了河南省黄河科技学院中专部李萍、河南中医学院丁书军等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更年期潮热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他们共收治了45例患者,单纯中医治疗3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13例。45例患者均以潮热为主症,躯干上部发热,特别是颈部以上部位发热明显,热退随之汗出,皮肤有刺激或轻度寒冷感,每次持续数秒钟或数分钟,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悸、头晕等兼症。
治疗方法,给予二仙汤加味:仙茅10g,仙灵脾10g,当归15g,知母15g,盐黄柏15g,巴戟天10g,紫草20g,糯稻根30g。每日1剂,早晚分服,20天为1个疗程。若伴头晕、心悸者加远志10g,茯苓15g,天麻6g;若月经紊乱无定期,出血淋漓不断或量多者加旱莲草15g,焦栀子6g,贯仲炭3g;兼失眠者加合欢皮30g,生龙牡各30g(先煎);若兼大便干者加酒大黄10g,肉苁蓉10g。每日3次口服,同时每月服尼尔雌醇2mg,症状消失或缓解即停止服用雌激素。
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13例,1~3个月内全部治愈;单纯中医治疗32例,服用中药5个疗程,治愈20例,显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
李萍等指出:西医认为,女性更年期潮热是因内分泌紊乱引起,由于卵巢功能逐渐减退,雌激素和孕酮水平下降,造成体内各系统的改变导致系列生理和心理的不适应症。中医认为,此病症主要是因肾气渐衰,精血不足,冲任亏虚,天癸将竭,其病本在于肾阴虚,由于肾阴不足,不能上滋肝水,致使肝阴亦虚,冲任隶属肝肾,肾水亏虚,心火赤亢,心肝火旺。治宜滋养肝肾,佐以温阳泻火。方中当归补肝血养肝阴;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温补肾阳,盐黄柏、知母清虚热,防温阳太过。紫草有抑制脑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的作用;糯稻根具有敛津止汗作用。全方温而不燥,补而不滞。若用纯中药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酌加雌激素,但性激素治疗不完全有效,正确辨病辨证以中药治疗为主,比较恰当。中西医对于肝脏概念相同吗 
其他 中医常识 
接受过中医和西医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对两者理论体系的差异缺乏基本的了解。首先;西医所说的肝的概念和传统中医肝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通常西医所说的肝主要是从解剖学概念来认识,即一般人们心目中所认识的肝脏,是一较具体的概念。西医讲的肝脏(liver)是一个解剖学上的单位。肝脏是深藏在人右腹腔深部横膈膜的下面,具有解毒、合成、代谢、排泄及调整血液量的功能的一个人体器官。
而中医学所说的肝,比西医所说的概念更广更复杂一些,它不仅是指解剖学上的肝脏,更重要的是一个功能活动系统,是一较抽象的概念,如人的精神情志活动等都涉及中医肝的功能范围。同样,中医肝病概念也有别于西医所指的肝脏病,中医肝病的范围是以肝与胆的功能失调和其经络循行部位所引起的病症为主,主要是一组病症概念,由于中医肝胆生理功能上的特性及 
经络循行部位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所涉及的病症很广。例如,某些眼科疾病在中医诊疗时,常可看到医生说是肝火上炎、肝肾阴虚、肝血不足等等,有些患者则以为自己的肝脏出了问题,但这往往不属于西医肝病的范畴。因而,两者间的概念不能混淆。
我们平日讲的乙型肝炎是指西医学上所讲的肝脏被病毒侵入引起发炎的病变。有乙型肝炎的患者容易有“肝火旺”的症状,但有“肝火旺”症状的人不一定就有肝炎的病变。要了解肝脏的功能是否正常或有无肝炎病毒的感染,必须靠抽血检查才能得知,而非靠中医的主观判断。相反的,要了解中医的“肝”是否有问题则非靠抽血检查,而是靠中医师的主观判断,现代中医则可靠生物能等仪器的检查作为左证。
总之,中、西医学对“肝”的定义完全不同,对肝病的认知也就产生很大的差异。民众怀疑有肝病时最好先到医院接受抽血检查,以确定是否真有肝脏的毛病。不论接受中医或西医疗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