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23-疡医大全-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荣汤加山萸肉、北五味子、知母、黄柏,及加减八味丸以救其源。若疮形紫黑干枯,坚 
硬不作脓者,为真阴内败,再无可生之理,死在十五日前后。(《正宗》) 

卷二十二脑背部
对脐发疽门主论
属性:r对脐发p04…a41a176。bmpr 
王肯堂曰∶对脐发,发于背下命门穴,与脐相对,故名。乃督脉经毒发,有脓者 
生,如出血水,谵语发渴者死。(《准绳》) 
窦汉卿曰∶对脐毒即冲疽,又名历肾,生于腰肾间也。若内肾疼变为渴者,万无一生。(《全书》) 

卷二十二脑背部
环跳疽门主论
属性:《心法》曰∶环跳疽生胯骨节间之环跳穴,所以腰难曲伸,漫肿隐痛,此证皆由 
风湿寒邪凝结而成,属足少阳胆经。初起宜服黄狗下颏散,更刺委中穴出黑血,其腿即能转动矣。 

卷二十二脑背部
环跳疽门主方
属性:x黄狗下颏散x 
黄狗下颏(连舌、皮毛劈下,入罐内,盐泥封固,铁盏盖口, 一炷香,觉烟青即止,务宜存性取出,黑 
如炭为度,若带白色,其性已过,则无用矣。用时研细。取狗下颏,宜用屠家已杀之犬,若生取特杀一犬,恐伤 
德反招不祥) 豌豆粉 白蔹(各等分) 
三味和匀。每服五钱,温黄酒空心调服,出臭汗及熟睡为效,外将此药用香油调敷患处。 

卷二十二脑背部
阴毒门主论
属性:陈实功曰∶阴毒者,乃纯阴无阳,被天时寒冷肃杀之气,侵入肌肤,流入骨髓, 
以致气不能升,血不能行,凝滞经络,疼痛切骨。初起不红不肿不热,朝轻暮重;久 
则作肿渐红,烂斑黑靥,臭水淋漓,秽气熏蒸,腐烂渐开,终久必死。(《正宗》) 

卷二十二脑背部
无名肿毒门主论
属性:王肯堂曰∶无名肿毒者,不拘于头面手足胸腹等处, 赤肿硬,结核疼痛,又 
名肿疡,又名虚疡,但肿无头无面者,俱是也。肿热势盛者,以棱针刺去恶血,切 
不可以火针烙之。若暴发赤肿,切不可以针破之,只宜以洗肿方法淋洗。(《准绳》) 
又曰∶紫游风 紫游虚疡。(均属无名肿毒。) 
陈远公曰∶头面无端忽生小疮痒甚,第二日头重如山,第三日面目青紫,此至危 
之证。苟不速治,数日内一身发青黑而死。若青不至心胸者,尚可救,因此人素服热 
药,热极而变为毒也。人入房久战,虽气主之,而实火主之也。气旺而非火济之,则 
不足鼓其兴趣,博久战之欢,补气之药,断不能舍参 而求异味。世人贪欢者多,而 
吝惜者不少,用热药助火,非多加人参,不足以驾驭其猛烈之威,无如人参力难多备, 
方士不得已迁就世人之心,乃少减参则功力薄,多加热药以壮火,于是金石火 之 
药,纷然杂投,谓不如此不足以助命门之火也。夫命门之火,肾火也,非真阴之水 
不养,不同于脾胃之火,可以外水解之也。且肾水既旺,则外势刚强,多御女戎,亦 
复何伤,无奈淫心无尽,火炽则水干,火沸则水涸,水不足以制火,热毒结于肠胃, 
况战久必大泄精,精泄过多,火自更旺,未免再战,或归咎前药太少更多服以助其势, 
不知药益多而火益烈,战益频而水益燥乎!久之水涸火炎,阳易举而不能久战,即有 
忍精勉强而斗,精不化而变为毒,结于阴之部位则成痈,结于阳之部位则成毒。头 
上阳部位也,较阴部尤为可畏,非多用化毒之药,安能起死回生哉?回生至圣丹∶金 
银花八两,元参、蒲公英各三两,川芎一两,生甘草五钱,天花粉三钱,水煎服,一 
剂头轻,青紫色淡,又一剂全愈。(此方化毒而不耗气,败毒而不损精,所以奇也。此毒原系水亏之极, 
而泻毒之味皆损于阴阳,惟银花攻补兼妙,故以之为君,必多用而力始大,加元参去火,甘草泻毒,公英清热,花 
粉消痰,川芎散结,自然相助成功也。《石室秘录·奇病门》中,亦有此证治法,宜参看。《辨证冰鉴》) 
又曰∶肿毒生于思虑不到之处,其势凶恶,有生死之关,皆以无名肿毒名之,不 
必分上中下也。前条只言头上,而身之左右前后四肢尚未言也,治之得法,可以通 
治也。大凡上中下生肿毒者,多起于淫欲无度,加之气恼忧郁,火乘其隙处,蕴藏 
结毒,故一发而不可救,所以此证尽属阴证,而无阳证也。治法似用解阴毒之药矣, 
然解阴毒之药,大半消烁真阴,本因虚而结毒,复解毒而亏阴,安有济乎!余得异 
传,于补阴之中,以行散郁之法,佐以解毒之品,少助行经之味,是以多收其功,不 
敢秘传,书之于册,以救万世之人也。黑虎汤∶元参一斤,柴胡三钱,生甘草一两, 
煎汤十碗,生头面者加川芎二两,附子二两,再煎汁取三碗,分二日服完,未破者 
即消,已破者生肌自愈,不必二剂。生身左右前后者,加当归二两,甘菊花一两,附 
子三分,如前服。生手足四肢者,加白术二两,茯苓一两,附子五分,亦如前服,无 
不收功。(按元参退浮游之火,得甘草之助,解其迅速之威,得柴胡之佐,能舒抑郁之气,又有引经之味,引 
至毒处,大为祛除,用至一斤,力量更大,又是补中兼散,则解阴毒,不伤阴气,所以建功,人勿见药之重,不 
敢轻试,负余殷殷济世之心也。若些小之证与非阴证,不必用此重剂,不可不知也。) 
又曰∶有四肢间或头面上,忽然生疽,头黑皮紫,疼痛异常,此阳证之毒也,亦 
能杀人。此证其势甚骤,不急散毒,则养成大横。世人每以生疽甚小,不似生痈之 
大,往往不以为意。谁知变成大毒,疽与痈实有不同,痈溃于内而疽肿于外也。溃 
内者难外治,肿外者易内消,虽痈疽之毒,尽由内而发外,宜皆治内而外愈,而疽尤 
宜内治也。消疽散∶生地、地榆、连翘、天花粉各三钱,忍冬藤、夏枯草、当归各一 
两,白芷、生甘草各二钱,水煎服,未溃者二剂即消,已溃者四剂痊愈。此方通治 
恶疽,无不神效。(盖补血以散毒,则血活而毒难留,凉血以清火,则血寒而火易散,疽多阳证,所以治无不宜也。) 

卷二十二脑背部
无名肿毒门主方
属性:x太乙丹x(敬恕堂江) 敷一切无名肿毒。 
顶好藤黄(五十两) 赤小豆 天南星(各二十两) 川五倍子(一百两炒微黄) 当门子(五两) 
上研极细末。用白芨二十两,打糊和捣成锭,用醋磨敷自消。 
x升麻膏x 贴疔疮顽疮痈疽,瘰 痰核,未成自消,已溃自敛。 
升麻(二十两),真麻油五斤浸一宿,煎枯去渣,慢火熬至滴水不散,入飞净黄丹二十四两,收成膏。 
x一气丹x(胡学海)。一切痈疽,对口发背,无名大毒。 
斑蝥(去头、足、翅,糯米拌炒,五钱)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各三钱) 雄黄(二钱) 
血竭(一钱) 麝香(一钱五分) 冰片(七分五厘) 元胡索 元参(各五分) 
共杵极细末。量疮大小施用,以膏粘贴。初起立消,已成易溃,已溃易敛。较 
之红升丹其功更捷,且红升丹不利对口,惟此最稳。 
久不收口 炉甘石银罐内 ,水淬七次,研细搽之。 
久不收口。 
犬头骨( ) 猫头骨( ) 
研细搽之,即敛。 
敷无名毒 小粉炒黄,研,用不经铁器握死鸡,将鸡撕开,取鸡心、肝、 ,不用肠,捣烂敷上,一伏时必效。 
x五虎丹x 
雄黄 菖蒲 艾叶尖 朱砂(不拘多少) 蜈蚣(一条) 
五月五日午时配合,研细敷搽,即消。 
消肿毒 极肥皂角子,阴阳瓦焙研,酒调服,出汗即消。 
又方 榆树南行根条,洗净,加盐少许,入糖同捣敷,即散。 

卷二十三
后阴部
属性:自尾闾谷道起至臀股止,一切痔漏疮疽,皆汇于此部中,以便检阅参治。 

卷二十三后阴部
鹳口疽门主论
属性:《灵枢》曰∶发于尻名曰锐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 
《鬼遗方》云∶涌泉疽,肿起发,太阴(太阴,尻尾前是也。)如伏鼠,二十日不穴死,十 
日可刺,发清脓赤黑者死,白色可治。 
陈实功曰∶此乃三阴亏损,督脉之经浊气湿痰流结而成。其患发在尾闾之穴高 
骨尖上。初起形似鱼胞,久则突如鹳嘴,朝寒暮热,日轻夜重,溃后稀脓出而无禁,又 
或鲜血出而不停。凡发此者,壮年犹可,老者可危。(《正宗》) 
汪省之曰∶初起滋阴除湿,已成和气养荣,已溃滋肾保元。久而成漏,宜琥珀 
蜡矾丸、先天大造丸兼服。(《理例》) 
澄曰∶鹳口疽老弱难敛,易于成漏。 

卷二十三后阴部
尾闾发门主论
属性:r尾闾发p04…a41a177。bmpr 
王肯堂曰∶尾闾发生于尾闾穴,乃督脉所主,最痛难忍,更难得脓。(《准绳》) 
又曰∶病HT 生尾 骨处,结毒如桃李之大,红赤 痛,不能行动。 
申斗垣曰∶得之奔走劳伤,或久坐血凝气滞者易治。得之酒色过度,忍精强战, 
督脉亏损者,破必成漏,难以收功。(《启玄》) 

卷二十三后阴部
臀痈门主论
属性:r臀痈p04…a41a178。bmpr 
王肯堂曰∶肿高根浅为臀痈,肿平根深为臀疽,俱属足太阳膀胱经湿热所致。(《准绳》) 
薛立斋曰∶臀乃膀胱经部分也,居小腹之后,此阴中之阴,其道远,其位僻,虽 
太阳多血,气运难及,血亦罕到,中年后尤虑此患。治者毋伤脾胃,毋损气血,但当固根本为主。 
陈实功曰∶臀痈生于小腹之后,位远僻奥,气亦罕到,血亦少来,凡生此者,湿 
热流结凝滞而成。此证必须托毒外发,庶不内攻。初起毒从五脏蕴积者,患必有头, 
红肿坠重如石,内必口干发热。治当通利积热,外以膏贴金黄散,敷四围,拔出瘀 
脓血,内兼补托自愈;若误用败毒寒剂,外敷凉药,冰凝气血,毒瓦斯不得外泄,反致 
内攻。如疮头软陷无脓,根脚平散不痛,口干烦躁谵语,痰喘气粗,恍惚不宁者,俱 
为不治。但此证多从毒积五脏,自内至表者,十有八九;风寒暑热,自外至里者,百 
中一二;尝既出而复入里者,终为死候。(《正宗》) 
申斗垣曰∶臀疽乃太阳膀胱经多血少气,生于承扶穴最痛,宜托之。生于实处 
者易治。近大小便处者,难治。(《启玄》) 
冯鲁瞻曰∶痈发于臀,乃膀胱之湿毒蒸热,或禀赋阴虚,此地最难高耸溃脓。大宜托里为要。(《锦囊》) 
朱丹溪曰∶臀痈生于臀上胯下近大腿处,由湿热相侵,气血凝聚郁毒而成。形 
如大盘,肿阔盈尺,上覆其腰,下遮其胯, 
此为阴中之阴,务须宣热拔毒,大补气血,培养肾胃,滋补根源。如此庶血易聚而脓 
易作,毒易出而热可宣,不然经年累月,肿仍如故,疼痛日深。是以中年之后,犹虑 
患此。一见虚弱便与滋补,可保终吉。若妄以清凉败毒内服外敷,则气血得寒益凝,多致不救。 

卷二十三后阴部
臀痈门主方
属性:臀痈 五爪龙草连根捣汁,酒冲服,日进四五次,脓从大便出。未成者立消,已 
成脓者以渣敷上,立消。洗臀痈溃后并治股疮。 
苦参 金银花 白芷 当归 黑皮硝(各等分) 
绢包,砂铫内煎浓汁,先熏后洗。 
消臀痈。 
金银花(四两) 甘草节(一两) 
熬膏,每日空心和酒服。渣留煎汤熏洗。 

卷二十三后阴部
痤痱疮门主论
属性:r坐板疮p04…a41a179。bmpr 
陈实功曰∶痤痱疮者俗名坐板疮。生于两股,密如撒粟,尖如芒刺,痒痛非常, 
浑身毛刺。此因热体见风,毛窍所闭,或因患疮湿热留结于此。洗用苦参汤,甚者 
皮损粘衣,治以鹅黄散主之。(《正宗》) 
蒋示吉曰∶坐板疮或有因久坐卑湿之地,或坐烈日石上,酿成湿热,皆能致之。(《说约》) 
申斗垣曰∶此乃脾经湿热,湿毒郁久而成,最痛最痒。况股乃至阴之所,血亦 
罕来,药力少至,当用外治之药治之。(《启玄》) 
《心法》曰∶坐板疮一名风疳。 

卷二十三后阴部
痤痱疮门主方
属性:x苦参汤x 治坐板疮作痒,抓之又疼,坐如糠稳,难以安睡。 
苦参(四两) 大菖蒲(二两) 
河水五瓢,同煎数滚,添水二瓢盖片时,临洗入公猪胆汁四五枚,淋洗患上,不二三次全愈。愈后避风,忌发物。 
又方 槽坊吊大麦酒底水,洗三四次,效。 
x鹅黄散x 治痤痱疮作痒,抓之皮损,随后又疼,用此扑之。 
绿豆粉(一两) 黄柏(三钱) 轻粉(二钱) 滑石(五钱) 
研细以软绢帛蘸药,扑于患上,止痛收干。 
又方 
姜黄(一钱) 当归 苦参(各五分) 红花(三分) 
用麻油一盏同药熬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