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9-医学纲目-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用此汤调五苓散,治因湿为肿者。(又方,防己汤治风湿,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无表症,病者但 
下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常肿,及身重难以屈伸。) 
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x防己茯苓汤x主之。 
防己 黄 桂枝(各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方见淋。以上利小便法。) 
风水急风,一身悉疮,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x越婢汤x主之。 
麻黄(六两) 石膏(半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术 
四两。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 
越婢加术汤主之,于前越婢汤加白术四两。x甘草麻黄汤x亦主之。 
甘草(二两) 麻黄(四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其汗即已。脉沉者,宜x麻黄附子汤x;浮者,宜杏 
子汤。 
麻黄(三两) 甘草(二两) 附子(一个,炮)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药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以上发汗出愈。) 
〔丹〕水肿因脾虚不能制水,水积妄行,当以参、术补脾,使脾气得实,则能健运,自然升降,运动其枢 
机,则水自行,非若五苓之行水也,宜补中行湿利小便,切不可下,当用二陈汤加白术、人参、苍术为主,佐 
以黄芩、麦门冬制肝木。若腹胀,少佐浓朴。气不运,加木香、木通。气若陷下,升麻、柴胡提之。随症加减, 
必须补中,用大剂白术补脾。如壅满,用半夏、陈皮、香附监之。有热者,当清肺金,门冬、黄芩之属。赤 
岸冯令八官,素饮食不知饱,但食肉必泄。忽遍身发肿,头面加多,致目亦不可开,膈间满如筑,两足麻至膝 
而止,浑身不可见风,阴器挺长,其脉左沉而重取不应,右三部虽短小,却有和滑气象。遂令单煮白术汤饮, 
早晨空心探而去之。食后,白术二钱、麻黄五分、川芎半钱、防风三分作汤,下保和丸五十丸。如此者二日, 
因吐中得汗,通体上截为多,遂得肿宽而眼开,气顺而食进。却于前方中去麻黄、防风,加白术三钱,木通、 
通草各半钱,下保和丸五十丸。如此者,五日而安。(此即开鬼门之法也。) 
卢节妇,年二十余,半月之前,夜间发热,面先肿,次及身、足肿,肚亦肿,口渴思冷水,食略减。 
大腹皮(半钱) 白术(一钱半) 苍术(一钱半) 栀子(四枚) 川芎(一钱) 麻黄(六分) 木通(一钱) 
干葛(二钱) 甘草梢(些) 
朱秀才,因久坐受湿,能饮酒,下血,以苦涩药兜之,遂成肿疾,而肚足皆肿,口渴中满,无力少汗,脉 
涩而短,乃血为湿气所伤,法当行湿顺气,清热进食化积。 
滑石(六钱) 白术(二钱) 木通(三钱) 浓朴 干葛(各二钱) 苍术(一钱) 
分四帖,加苏叶七片,每一帖煎至三之一,热下保和丸与点丸、温中丸各五十丸。 
王三九孺人,浮肿膈满,腹滑泄,口苦而渴,小便赤少,脉虚而豁大稍迟,此有污积病,为人性急。 
滑石(一两) 陈皮(四钱) 苏梗 白术 川芎 木通 浓朴(各二钱) 茯苓皮(一钱半) 甘草梢(半钱) 
分六帖,用顺流水煎下保和丸二十五丸、抑青丸十丸。 
吴孺人,胃中有积,发为肿,成疮疥,身倦食少,恶寒发热,脉虚而沉。 
白术(一两六钱) 滑石(二两) 生地 木通 川芎(各半两) 黄芩 茯苓皮 连翘(各四钱) 紫苏(三钱) 
甘草(炙,二钱半) 
下保和丸三十丸。 
一女子,年三十余岁,肿病有热,服药得安,但两足下节不退,肚内自觉尚有热,脉却平矣,饮食如昨。 
白术(一钱) 郁李仁(一两半) 苏梗 木通 条芩 槟榔 枳实(炒,半两) 青皮(一两) 甘草梢(一钱) 
分十帖,细研郁李仁,以顺流水三盏荡起,煎一盏,食前热服。 
张郎,二十岁,秋得肿疾,午前上甚,午后下甚,口渴乏力,脉涩弱,食亦少,禀气素怯,汗不能自出,郁 
而为水。与灸三里、肺俞、大椎、合谷、分水,又与此方。 
白术(一钱半) 陈皮(五分) 黄芩 紫苏 海金沙 木通 大腹皮 茯苓皮 干葛(炒) 浓朴 甘草(各二 
钱) 
作一帖,水煎服。 
光明人脚肿,肚略急,身微热,脉略数,口干。 
白术(一钱) 茯苓(五分) 干葛(炒,五分) 苏梗(五钱) 大腹皮(三钱) 甘草(炙,一钱) 川芎(二 
钱) 陈皮(五分) 
许宅妇人,二十以上,脚踝肿,近日有疮毒。 
白术(七钱) 苍术 陈皮 犀角末 川芎(各五钱) 连翘 木通 苏叶(各三钱) 甘草(梢,一钱) 
分七帖煎,后入姜汁令辣热,食前服。 
冯官人,因内有湿积,兼时令湿热,右腿少阳分发烂疮如掌大,痒甚,两手脉洪缓略数,两目、手足俱虚 
肿,膈中午前痞闷,午后肿到两足则膈宽。 
犀角(生,五分) 枳壳(炒,五分) 陈皮 连翘 白术(各一钱) 木通(五分) 苍术(五分) 甘草(梢, 
二分) 茯苓(五分) 加姜汁煎服。 
冯客,疟而发肿,微渴,脉左手虚,右手大,食少。 
白术(一钱半) 陈皮(一钱) 木通 浓朴(炒) 大腹皮(各五分) 甘草(炙,二分) 牛膝(五分) 苏 
梗(三分) 姜(三片) 
冯儒人,疟而浮肿,大便自利。 
人参 半夏 陈皮(各一钱) 川芎 苍术(炒) 白芷(各五分) 木通(二钱) 白术(一钱半,炒) 甘草 
(炙,三分) 
王官人,年四十,疟两日一发,始善啖,至春作肿,大小便秘,食少,面浮肿,口渴。 
浓朴(一钱) 白术(一钱半) 木通(七分半) 陈皮(一钱) 川芎 大腹皮(各五分) 牛膝 滑石(各一 
钱,炒) 甘草(炙,三分) 
上丹溪治水肿之法十五条。其法大率皆以甘草佐白术、参、陈等剂,补中气为君;木通、滑石、郁李仁、 
海金沙行水为臣;浓朴、大腹皮、苏梗,通滞气为佐使。如气不升浮,恶寒,脉沉者,探吐以提之;头面 
先肿,加麻黄微汗之;挟积气者,佐以保和、温中、抑青等丸磨之;挟热者,佐以黄芩之类清之;挟疮痈者, 
佐以连翘、犀角散之,而随症加减也。 
〔罗〕治肿,以胃气为本。至元戊寅五月间,积雨淋淫。鲁斋许仲平先生,时年五十有八,面目、肢体浮 
肿,大便溏多,腹胀肠鸣时痛,饮食减少,命予治之。脉得弦细而缓。鲁斋曰∶年壮时,多服牵牛、大黄药, 
面目、四肢时有浮肿,今因阴雨,故大发。予曰∶营运之气,出自中焦者胃也。胃气弱不能布散水谷之气,营 
养脏腑、经络、皮毛,故气行而涩为浮肿,大便溏多而腹胀肠鸣,皆湿气胜也。四时、五脏皆以胃 
气为本,五脏有胃气,则和平而身安,若胃气虚弱,不能运动滋养五脏,则五脏脉不和平。本脏之气盛者,其脉 
独见,轻则病,过甚则必死。故经曰∶真脏之脉弦,无胃气则死。先生之疾,幸而未至于甚,尚可调 
补。人知服牵牛、大黄,为一时之快,不知其为终身之害也。遂以平胃散加白术、茯苓、草豆蔻仁,数服 
而腹胀、溏泄、肠鸣时痛皆愈。饮食进,止有四肢浮肿,以导滞通经汤主之,良愈。 
x导滞通经汤x 治痹湿有余,及气不宣通,面目、手足浮肿。 
陈皮 桑白皮 白术 木香(各五钱) 茯苓(一两,去皮) 霖雨时,加泽泻一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前温服。 
x白茯苓汤x 能变水。 
白茯苓 泽泻(各二两) 郁李仁(五钱) 
上 咀,作一服,水一碗,煎至一半,生姜自然汁入药常服,无时。从少至多,服五七日后,觉腹下再肿, 
治以x白术散x。 
白术 泽泻(各半两) 
上为末。煎服三钱,或丸亦可。煎茯苓汤下三十丸,以黄 、芍药、建中汤之类调养之。平复后,忌房室、 
猪、鱼、盐、面等物。 
〔《本》〕x大枣汤x 治四肢肿满。 
用白术三两, 咀。每服半两,水一盏半,大枣三枚,拍破同煎,至九分,去渣温服,日三四服,不拘时候。 
〔梅〕治水肿不能服药。商陆一升,羊肉六两,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和肉、葱、豆作 ,如常法 
食之。商陆白者好。 
〔《食》〕医治十种水气病,不瘥欲死者,鲤鱼一头,重一斤以上者,煮熟取汁,和冬瓜、葱白作羹食之。 
治十种水气病,不瘥垂死者。青头鸭一只,治如食法,细切,和米并五味煮令熟作粥,空腹食之。 
〔梅〕治水气胀满,小便涩。白鸭一只,去毛肠,洗净, 饭半升,与椒、姜同穣鸭腹中缝定, 
如法蒸熟食之。 
〔子和〕郾之营兵狄家小儿,病风水。诸医用银粉粉霜之药,小便反涩,饮食不进,头肿肚胀,四肢皆满, 
状若水晶。求治戴人,戴人曰∶此证不与壮年同,壮年病水者,或因留饮及房室,此小儿才七岁,乃风水证也, 
宜出汗。乃置燠室,以屏帐遍遮之,不令见火,若内火见外火,必昏 也。使大服胃风汤而浴之,浴讫以布单 
重覆之,凡三五重。其汗如水,肿乃减五分。隔一二日,又根据前法治之,汗出肿减七分。又三汗而全减,尚未 
能食,以槟榔丸调之,儿已嬉笑如常日矣。 
〔《本》〕治水气,x羌活散x。 
羌活 萝卜子(各等分) 
上同炒香熟,去萝卜子不用,末之。温酒调下二钱,一日一服,二日二服,三日三服,取效。 
〔罗〕x五皮散x 治他病愈后,或疟痢后,身体、面目、四肢浮肿,小便不利,脉虚而大。此由脾肺虚弱, 
不能营运诸气,气虚不理,散漫于皮肤、肌腠之间,故令肿满也,此药并宜服之。 
大腹皮 赤茯苓皮 生姜皮 陈皮 桑白皮(炒。各等分) 
上件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大盏,同煎至八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日进三服。 
x香苏散x 治水气虚肿,小便赤涩。 
陈皮(一两,去白) 防己 木通 紫苏叶(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二盏,生姜三片,同煎。 
〔《外》〕治水病洪肿,气胀不消食。用香薷五十斤,细锉,纳釜中,水浸上数寸,煮使气尽,去渣澄清, 
熬稠丸,如桐子大。日三服,每服五丸,稍加之,以小便利为度。 
〔梅〕治水肿作,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取东引花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饱, 
饥即食尽,不得吃饭。 
〔《兵》〕治水病,初得危急。冬瓜不限多少任吃,神效无比。(丹溪云∶冬瓜性急,久病与阳虚者 
忌之。) 
〔丹〕十种水气。冬瓜去穣,纳赤豆在内,蒸熟为丸服。治痢日久,津液枯,四肢肿,口干。用冬瓜, 
黄土浓包五寸,煨熟,去土取汁饮之。(《录验》) 
〔罗〕x白丸子x 治遍身肿及单腹胀满,喘闷不快,小便赤涩,神效。 
轻粉(五分) 粉霜(炒,四钱) KT 砂(研,炒,三钱) 滑石(研,炒,四钱) 寒水石(火烧, 
研,炒,三钱) 白丁香(研,罗末,炒,三钱) 
上件药,将轻粉、滑石二味,一处研匀,用薄纸裹了,却更和白面作饼,再裹前药,又用桑柴火烧, 
以熟为度,取出与前四味一处和匀,水浸蒸饼搦干为丸,如绿豆大。每日姜汤下三服,食前下。第一日每 
服二丸,第二日每服三丸,第三日每服四丸,第四日每服五丸。如觉小便多,肿渐减,便勿服。如小便不多, 
更服一日、二日,加作六丸做一服,一日亦三服,肿消为效。如服药至第三日,觉牙缝内痒痛,口气出时, 
便用漱口药,用贯众、黄连各半两为散,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入龙脑少许搅匀温服之;每一日 
煎一钱,漱口。如肿消,忌盐、鱼、肉、冷硬果食,只服粥百日永瘥。如脏腑秘涩,气实,先服治肿海藻 
散,此药亲用救人甚多,神效。 
海藻散(方见本门积气条。) 
〔仲〕牡蛎泽泻散 治腰以下肿。(方见伤寒。) 
〔河〕x葶苈丸x 治一切水湿气,通身肿不可当者。 
人参(一两) 苦葶苈(四两,于锅内纸上炒黄色为度) 
上二味,同为细末,用枣肉和丸,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煎桑白皮汤下,日进三服,空心食前,验。 
〔罗〕x圣灵丹x 治脾、肺有湿,喘肿盛,小便赤涩。 
苦葶苈(四两,炒) 木香 槟榔 茯苓(面裹,煨) 防风 木通 人参(以上各二钱半,恐是二两半。) 
上为末,用枣肉为丸,如桐子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