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5-医宗金鉴-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肢冷甲青唇口黑者,养藏散主之, 
然内钓至此,乃中寒阴盛不治之证,用此救治,庶或保全。 
(钓藤饮) 方见天钓。 
(木香丸) 
没药 木香煆 茴香炒 钓藤□ 全蝎 乳香各等分 先将乳香没药研匀, 
后入诸药末和毕,取大蒜少许研细,和丸如桐子大,晒干, 
每次二丸,□藤汤下。 
(养藏散) 当归 沈香 木香煨 肉桂 川芎各半两 丁香二钱 
共为末,每服一钱,淡姜汤调服。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盘肠气痛
属性:盘肠寒抟肠中痛,曲腰不乳蹙双眉,定痛温中豆蔻散,熨脐外治法堪垂。 
'注' 
凡盘肠气痛,皆由寒邪所抟,肝肾居下,故痛则曲腰,宜白豆蔻散主之, 
外用熨脐法,其效甚速。 
(白豆蔻散) 
白豆蔻 砂仁 青皮醋炒 陈皮 炙甘草 香附米制 蓬莪术各等分 共为末, 
每服一钱,紫苏煎汤调下。 
(熨脾法) 
淡豆豉 生姜各二钱切碎 葱白五茎 食盐一两 同炒热,置脐上熨之。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目烂
属性:儿生两目痛难睁,胞边赤烂胎热攻,内用地黄汤清热,外点真金目即明。 
'注' 
目烂者,胞边赤烂,痛痒难睁, 
因胎中蕴热生后,毒热上攻于目,故有是证, 
内服地黄汤以清热,外用真金散以点目,其证自愈。 
(生地黄汤) 方见目不开。 
(真金散) 黄连生 黄蘖生 当归 赤芍药各一钱 杏仁五分炒去皮尖 以上锉散, 
乳汁浸一宿,晒干为极细末,用生地黄汁调一字,频频点眼即愈。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悬痈
属性:□上肿起号悬痈,皆因胎毒热上冲,法当刺破盐汤拭,如圣一字掺之灵. 
'注' 
凡喉裹上□肿起如芦箨盛水状者,名日悬痈, 
芦箨者芦笋也,此胎毒上攻, 
须以绵缠长针留锋刺之,泻去青黄赤汁,未消者来日再刺, 
刺后以盐汤拭口,用如圣散或一字散掺之。 
(如圣散) 
铅霜一钱 真牛黄一钱 太阴元精石 碌砂各二钱五分水飞 龙脑五分 
以上为极细末,每用一字掺患处。 
(一字散)搽口内。朱砂水飞 硼砂各五分 龙脑 朴硝各一宇 
以上为极细末,用蜜调少许,鹅翎蘸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重龈
属性:重龈胎热胃中蓄,牙根肿胀痛难禁,刺破一字散敷上,继进清胃效如神。 
'注' 
重龈者,因小儿在胎有热蓄于胃中故牙根肿如水泡,名日重龈, 
治法用针刺破,以盐汤拭净,外敷一宇散,内服清胃散,其肿自消。 
(一字散) 方见悬痈。 
(清胃散) 生地 丹皮 黄连 当归 升麻 石膏煆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 
清胃散治胃热熏,生地黄连当归身,丹皮升麻石膏煆,临煎须要入灯心。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鹅口
属性:鹅口白屑满舌口,心脾蕴热本胎原,清热泻脾搽保命,少迟糜烂治难痊。 
'注' 
鹅口者白屑生满口舌,如鹅之口也, 
由在胎中受母饮食热毒之气,蕴于心脾二经,故生后遂发于口舌之间, 
治法以清热泻脾散主之, 
外用发蘸井水拭口,搽以保命散,日敷二三吹,白退自安, 
倘治之稍迟,必口舌糜烂,吮乳不得,则虽痊矣。 
(清热泻脾散) 山栀炒 石膏煆 黄连姜炒 生地 黄芩 赤苓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 
清热泻脾治鹅口,石膏生地赤苓煎,芩连栀子合成剂,加人灯心病即安。 
(保命散) 白矾烧灰 朱砂各二钱五分水飞 马牙硝五钱 以上研末, 
以白鹅粪水搅取汁,涂舌与口角上。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吐舌
属性:吐长收缓名吐舌,皆是心经有热成,面红烦渴溺涩赤,泻心导赤服即宁。 
'注' 
吐舌者,伸长而收缓也,因心经有热所致, 
故面红烦躁,口渴尿赤,宜泻心导赤汤主之。 
(泻心导赤汤) 木通 生地 黄连 甘草生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 
泻心导赤汤最良,心热吐舌即堪尝,木通生地黄连草,灯心加入服自强。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弄舌
属性:弄舌时时口内摇,心脾发热口唇焦,烦热舌干大使秽,泻黄导赤并能疗。 
'注' 
儿热口中摇动者,因心脾有热,以致唇焦舌干烦热便秽, 
光用泻黄散,次用泻心导赤汤。 
(泻黄散) 藿香叶 山栀子炒 石膏煆 防风 甘草生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 
弄舌泻黄散最神,藿香叶配山栀仁,甘草防风石膏煆,临时煎服人灯心。 
(泻心导赤汤)方见吐舌。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重舌
属性:舌下肿突似舌形,心脾积热上攻冲,内服宜以清热饮,外敷凉心功最灵。 
'注' 
重舌者,因舌下近舌根处其肿形似舌,故名重舌, 
此心脾之热,宜服清热饮外吹凉心散。 
(清热饮) 黄连生 生地 木通 甘草生 连翘去心 莲子 
引用淡竹叶水煎,时时灌入口中 
(方歌) 
清热饮内用黄连,生地莲子木通甘,连翘更加淡竹叶一同煎服自然安。 
(凉心散) 青黛 硼砂 黄蘖 黄连人乳拌晒 人中白各二钱煆过 
风化硝一钱 冰片二分 
以上为极细末,吹之甚效。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木舌
属性:木舌心脾积热成,肿胀木硬证多凶,外用川硝敷舌上,内服泻心导赤灵。 
'注' 
木舌一证,皆因心脾积热而成, 
盖脾之脉络在舌下,又舌为心苗,遇火上冲,令儿舌肿满木硬,不能转动, 
故名木舌, 
外用川硝散敷舌上,内服泻心导赤汤,若不急治,必致难救。 
(川硝散) 朴硝五分 真紫雪二分 盐一分 以上为细末,以竹沥调敷舌上。 
(泻心导赤散)方见吐舌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乳
属性:□乳之候非一端,伤乳停痰胃热寒,热宜和中清热饮,寒用温中止吐煎, 
伤乳平胃散最妙,停痰二陈汤可痊,若是满而自溢者,常须节乳自能安。 
'注' 
小儿□乳,证非一端,有宿乳停痰胃寒胃热之分,不可一例而治, 
如面色多赤,二便微秘,手足指热,此为热□也,宜和中清热饮主之, 
面色青白,粪清多沫,手足指冷,此因寒而□也,宜温中止吐汤主之, 
口热唇干,夜卧不宁,手足心热,此为伤乳而□也,宜平胃散主之, 
胸膈膨满,呕吐痰涎,此因停痰而□也,宜枳桔二陈汤主之, 
若吃乳过多,满而自溢者,不须服药,惟节乳则□自止矣。 
(和中清热饮) 黄连姜炒 半夏姜制 陈皮 茯苓 藿香 砂仁 引用姜水煎服。 
(方歌) 
和中清热饮黄连,半夏陈皮茯苓攒,藿香砂仁合成剂,水煎徐服可安全。 
(温中止吐汤) 白豆蔻研 茯苓 半夏姜制 生姜 水煎冲磨沈香汁服。 
(方歌) 
温中止吐白豆蔻,茯苓半夏共生姜,临服沈香汁加人,专治□乳自寒伤。 
(平胃散) 苍术炒 陈皮 厚朴姜炒 甘草炙 麦芽炒 砂仁研 引用姜水煎服。 
(方歌) 
小儿伤乳多吐□,平胃调和功可见,苍陈厚朴甘草偕,加人麦砂姜一片。 
(枳桔二陈汤) 枳壳麸炒 桔梗 陈皮 半夏姜制 茯苓 甘草炙 引用姜水煎服。 
(方歌) 
停痰□乳不能安,枳桔二陈汤最先,枳桔陈半苓甘草,生姜加入实时痊。 
% 
初生 门 

卷五初生门
夜啼
属性:夜啼寒热因胎受,须将形色辨分明,寒属脾经面青白,手腹俱冷曲腰疼, 
面赤溺闭属心热,热用导赤寒钓藤,若无寒热表裹证,古法蝉花散最精。 
'注' 
小儿初生夜啼,其因有二,一日脾寒,一日心热,皆受自胎中, 
观其形色便知病情矣, 
如面色青白,手腹俱冷,不欲吮乳,曲腰不伸者,脾寒也,□藤饮主之, 
面赤唇红,身腹俱热,小便不利,烦躁多啼者,心热也,导赤散主之, 
若无以上形证,但多啼者,用蝉花散最当。 
(□藤饮) 
川芎 白当归 茯神 白芍炒 茯苓 甘香 木香煨 □藤□ 引用红枣水煎服。 
(方歌) 
夜啼之证因脾寒,须服钓藤饮可痊,芎归神芍苓甘草,木香□藤红枣煎。 
(导赤散) 方见小便不通。 
(蝉花散) 蝉蜕不拘多少用下半截 以上研细末,每服少许,薄荷煎汤调下。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胎黄
属性:儿生□体色如金,湿热熏蒸胎受深,法当渗湿兼清热,地黄犀角二方神。 
'注'胎黄者,□体面目皆黄,其色如金, 
乃孕妇湿热太盛,小儿在胎受母热毒,故生则有是证也, 
法当渗湿清热,须分轻重治之,色微黄生地黄汤,深黄者犀角散。 
(生地黄汤) 生地黄 赤芍药 川芎 当归 天花粉 赤茯苓 泽泻 猪苓 甘草生 
茵陈蒿 引用灯心水煎,食前服。 
(方歌) 
胎黄须用地黄汤,四物花粉赤苓良,泽泻猪苓甘草等,茵蔯加入水煎尝。 
(犀角散) 犀角镑 茵蔯蒿 栝蒌根 升麻 甘草生 龙胆草 生地 寒水石煆 
水煎不拘时服。 
(方歌) 
胎黄又有犀角散,甘草犀角与茵蔯,升麻胆草生地共,寒水石同栝蒌根。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胎赤
属性:胎赤胎中受毒热,生后遍体若丹涂,清热解毒汤极妙,蒋氏化毒功效殊。 
'注' 
胎赤者,因孕妇过食辛热之物,以致毒热凝结,蕴于胞中, 
遂令小儿生下头面肢体赤若丹涂,故名日胎赤, 
当以清热解毒汤主之, 
热盛便秘者,蒋氏化毒丹主之。 
(清热解毒汤) 生地 黄连 金银花 薄荷叶 连翘去心 赤芍 木通 甘草生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 
清热解毒汤堪夸,生地黄连金银花,薄荷连翘赤芍药,木通甘草灯心加。 
(蒋氏化毒丹) 犀角 黄连 桔梗 元参 薄荷叶 甘草生 大黄各一两生 青黛五钱 
以上为细末,炼白蜜为丸,重六分,每服一丸,灯心汤化服。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赤游风
属性:赤游胎中毒热成,皮肤赤肿遍身行,头面四肢犹可治,若归心腹命难生, 
内服犀角蓝叶散,外用砭法敷神功,百日之内忌砭血,贴涂二法可安宁。 
'注' 
小儿赤游风证,多由胎中毒热而成,或生后过于温暖,毒热蒸发于外, 
以致皮肤赤热而红肿,色若丹涂游走不定,行于遍身,故名日赤游风, 
多发于头面四肢之间, 
若内归心腹则死,治法当服犀角解毒饮, 
如不愈,继以蓝叶散,外用砭法刺出毒血, 
毒甚者,敷以神功散,毒轻者,不用敷药, 
在百日内者,小儿忌砭血,以其肌肉难任也,须用猪肉贴法, 
或以赤小豆末鸡子清调涂之甚效。 
(犀角解毒饮) 牛蒡子炒 犀角 荆芥穗 防风 连翘去心 金银花 
赤芍药 生甘草 川黄连 生地黄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 
犀角解毒药最良,牛蒡犀角合荆防,连翘银花赤芍药,甘草川连生地黄。 
(蓝叶散) 蓝叶五钱 黄芩 犀角屑 川大黄锉微炒 柴胡 栀子各二钱生 
川升麻一钱 石膏 生甘草一钱 以上为粗末,每服一钱, 
水一小盏,煎五分,去渣兑竹沥一酒杯,煎三两沸 
放温,量儿大小用之,气怯弱者可去大黄。 
(砭血法) 
口吮毒血各聚一处,用细磁器击碎,取锋芒者,将筋头劈开夹住, 
用线缚定,两指轻撮筋梢,令磁芒对聚血处,再用筋一根频击,刺出毒血, 
砭后毒甚者,以神功散敷之,毒轻者,砭后不可用,恐皮肤即破草乌能作痛也, 
如患在头者,不用砭法,只宜卧针倒挑患处,出毒血则愈。 
(神功散) 黄蘖炒 草乌生 以上为末,等分用漱口水调敷,频以漱口水润之。 
(猪肉贴法) 用生猪肉切片,贴于赤肿处,数数更换。 
(涂法) 生赤小豆不拘多少,研为细末,用鸡子清调涂患处,干则再涂。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初生无皮
属性:儿生无皮有二端,父母梅毒遗染传,或因未足月生早,无皮赤烂痛难堪, 
梅毒换肌消毒散,胎怯当归饮能痊,外敷清凉鹅黄粉,毒解形完肤自坚。 
'注' 
婴儿生下无皮,其证有二, 
或因父母素有杨梅结毒,传染胞胎, 
故生下或上半身赤烂,或下半身赤烂,甚至色带紫黑, 
又有因月分末足,生育太早,遍体浸渍红嫩而光, 
二证俱属恶候遗毒者,内服换肌消毒散,外用清凉膏,或鹅黄散敷之, 
胎元不足者,内服当归饮,外用稻米粉扑之, 
毒解形完者,谓解去毒气,其皮自惭渐生完而坚实矣。 
(换肌消毒散) 当归 生地黄 赤芍药 川芎 皂刺 土茯苓 金银花 
连翘去心 甘草生自芷 苦参 白藓皮 防风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 
无皮换肌消毒治,四物皂刺土茯苓,银花连翘草白芷,苦参白藓共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