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06-中国医籍考-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疠疡机要〕国史经籍志三卷 存 
〔外科发挥〕八卷 存 
〔外科枢要〕四卷 存 
〔汪氏(机)外科理例〕明史八卷 存 
自序曰。外科者。以其痈疽疮疡。皆见于外。故以外科名之。然外科必本于内。知乎内以求乎外。其如视诸 
掌乎。经曰。膏粱之变。足生大疔。由膏粱蕴毒于内而生也。又曰。荣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是痈肿由 
荣气逆于肉理之内而生也。有诸中。然后形诸外。治外遗内。所谓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殆必己误于人。己尚不 
知。人误于己。人亦不悟。呜呼。己虽不知。天必知之。人虽不悟。神必识之。异日明受天责。阴获神谴。不在 
于身。则在于子孙矣。予于是惧。因辑此书,名曰外科理例。盖其中古人所论。治无非 
理也。学人能仿其例而推展之。于焉而求古人不言之妙旨。庶几小不误己。大不误人。抑□有补于将来焉。辑已 
成编。复得新甫薛先生心法发挥读之。观其论治。亦皆一本于理。而予窃喜暗与之合。于是复采其说。参于其中。 
庶得以为全书。而学人无复有遗憾矣。是为序。嘉靖辛卯冬十一月长至日。祁门汪机识。 
四库全书提要曰。外科理例七卷。附方一卷。明汪机撰。是书成于嘉靖辛卯。凡分一百四十七类。又补遗七 
类。共为一百五十四门。后附方一卷。凡一百五十六通。前有自序。其曰理例者。谓古人所论。治无非理。欲学 
者仿其例。而推展之也。大旨主于调理元气。先固根柢。不轻用寒凉攻利之剂。又分为舍脉从证。舍证从脉。及 
治之不应。别求其故三例。用法通变。亦异于胶执之谈。惟措语拙涩。骤读之或不了了。是其所短。然方技之书。 
不能责以文章之事。存而不论可矣。书中多引外科精要。及朱震亨之论。又称辑已成编。得新甫薛先生心法发挥。 
复采其说。参于其中。考新甫为薛己之字。己父铠弘治时官太医。则为宏治正德间人。是书杖疮门中。记疗治武 
宗时。廷杖谏官事。则机在正德中。早以医名。二人同时。而虚心从善如是。其持论平允。良亦有由也。 
〔刘氏(伦)济世外科经验全方〕一卷 存 
费 序曰。尝论国政失则急于修省。夷乱华则急于攘御。医道内外科亦然。御医刘宗序已辑内科全方。详委 
而核要。而外科实并有关。其重者关存亡死生。其轻者关悔吝安危者也。南京太医院判薛立斋汇古方书目。唐陆 
宣公编集良方。李东垣十书。及医学正传。救世良方。万氏家抄等书。 
兹以海上丹方为主。采前书凡系于外科者。累而盈箱。历年余为之分门别类成篇。医无漏诊。诊无漏证。证无漏 
方。使纤微疑似。阐发明白。一证也。或逆境而忧愤成疾。或顺而嗜欲滋毒。一证也。或寒暑郁结于内。或风露 
冒触于外。一证也。或老稚之两境。或方域之各禀,一证也。或强弱之异质。或劳逸之殊由。图其像。则正人几 
证。侧人几证。覆人几证。妇证童证疯证。历历条例。无微不究。无隐不洞。不啻秦越人与卢扁隔垣可见人疾病 
也者。行是集也。诚患家之针砭。医林之准绳。其 福斯民之功。良不浅也。乃知医人治国。理同事异。国得出 
将入相。如裴郭诸公。治兼内外。而寄之生生之任。则金瓯永固。外侮消萌。今(下文阙) 
〔王氏(伯学)痔漏论〕国史经籍志一卷 未见 
〔杨氏(得春)疮科通玄论〕国史经籍志三卷 未见 
〔白氏(士伟)中流一壶〕(世善堂书目一曰痈疽摘要)未见 
徐中行序曰。往余在武昌。亲见观察毛公方壮疽发背。属有泽宫之役。不早治以 病悸久之。桃源白博士士 
伟。蜀仕族也。三世病疽。得禁方以起。语云。医不三世不效。岂谓是哉。黔楚地故卑湿。往往病疽。而贵阳直 
指郑公疽发于颈危甚。征博士治辄效。至诸生编氓。全活者以百数。而大中丞阮公履楚旬日。疽发于肩。佥宪冯 
公亟遣博士往。方行而问至。冯公伤之。乃藉其方布境内。庶几不胫而走四裔。即僻壤贫民。犹然疗治之耳。夫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早从事。则何恙不已哉。博士以精博起诸生间。 
王公大人莫不折节下之。曩过武陵客省。谈十日。自兵略象纬。堪与支离覆逆之数。靡不中 。而尤深于养生之 
指。其言曰。易行周流。 信反复。则 
气无壅,而疽自不作。岂仓扁所谓。治不疾称圣儒者等邪。若博士可谓近之矣。余先君东皋翁喜方术。急人危厄。 
甚于己私。设先君在。布英当不后矣。乃更置其中流一壶。示急也。而泫然授梓。用承先志云。(天目先生集) 
〔儒医选要〕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 
〔龚氏(廷贤)复明眼方外科神验全方〕六卷 未见 
〔许氏(孙)疮科方论〕一卷 未见 
按上见于 竹堂书目。 
〔申氏(拱宸)外科启玄〕十二卷 存 
申五常跋曰。宗兄斗垣公出一编。名外科启玄。不佞弟于是编而卒业。论凡一百二十有奇。毒发类凡二百三 
十有奇。方凡一千有奇。析为十二卷。合为一编。不欲针藏肘后。行且寿剞劂氏。以公之九围千祀。盖欲登世世 
于寿域。公之阴行。善使学医者曙用。仁心何深挚哉。不但术贵药而已。 
〔王氏(肯堂)疡医准绳〕六卷 存 
自序曰。周礼。天官冢宰之属。有疾医疡医。内外科之分久矣。疾医中士八人。疡医下士八人。重内轻外。 
自古已然。然未有不精乎内。而能治外者也。疾医之所不能生者。于父母遗体。犹得全而归之。而疡医不然。至 
于烂筋骨。溃肌肉。见脏腑。而后终焉。故疾病于人,唯 疡最惨。而世顾轻之。何哉。乃世之疡医。明经络。 
谙方药。而不嗜利。唯以活人为心者。千百无一也。其见轻固宜,然不曰并自轻其命耶。余童而习岐黄之术。弱 
冠而治女弟之乳疡。虞翁之附骨疡。皆起白骨而肉之。未尝有所师受。以为外科易易耳。欲得聪明有志者指授之。 
使为疡医。而竟无有。故集先代名医 
方论融以独得。而成是编。与世专科书。图人形。列方药。诧为秘传者。万万不侔。能熟而玩。神而明之。可以 
名世矣。余既以便瘥还故山。例得支俸。受之则不安。辞之则立异。乃以付梓人。逾期而后竣事。于是诸科分证 
用药之书略备。夫孰使余窃禄于朝。而又得优游编茸。以行于世。岂非圣主之赐也欤。万历三十六年。岁在戊申。 
七夕微雨作凉。金坛王肯堂奢懒轩下书。 
〔亡名氏疡医会要〕医藏目录二卷 未见 
〔外科钞录〕医藏目录卷阙 未见 
〔外科方论〕医藏目录卷阙 未见 
〔陈氏(实功)外科正宗〕医藏目录四卷 存 
自序曰。历下李沧溟先生尝谓。医之别内外也。治外较难于治内。何者内之症。或不及其外。外之症则必根 
于其内也。此而不得其方。肤俞之疾。亦膏肓之莫救矣。乃今古治外者。岂少良法神术哉。或缘禁忌而秘于传。 
或又蹈袭久而传之讹。即无所讹而其法术未该其全。百千万症。局于数方。以之疗常症。且不免束手。设以异症 
当之。则病者其何冀焉。余少日。即研精此业。内生以活人心。而外悉诸刀圭之法。历四十余年。心习方。目习 
症。或常或异。辄应手而愈。虽徼及岐黄之灵。肉骨而生死。不无小补于人间。自叩之灵台。则其思虑垂竭矣。 
既念余不过方技中一人耳。此业终吾之身。施亦有限。人之好善。谁不如我。可不一广其传。而堇韬之肘后乎。 
于是贾其余力。合外科诸症。分门逐类。统以论。系以歌。 以法则。微至疥癣。亦所不遗。而论之下。从以注。 
见阴阳虚实之元委也。方之下。括以四语。见君臣佐使之调停也。图形之后。又缀以疮名十律。见病不可猜。药 
石之不可乱投也。它若针灸,若炮炼。若五戒十要造孽报病之说。不啻详哉其言之也。余心其益 矣。集既成。 
付之梓。名曰外科正宗。既而揽镜自照。须鬓已白。历下所云。治外较难于治内。庶几识余之苦心哉,里中顾比 
部诸君。似亦嘉余之有裨于世。各褒以言。而弁其端。余则惺悚逊谢曰。韩伯休名根未铲耶。第诸君且褒余。余 
敢不益广诸君意。谨唯命。而以是公之养生家。时万历丁巳之秋七月既望。东海陈实功谨识。 
范凤翼序略曰。吾里若虚陈君。少遇异人,授以刀圭之术。既后乃遂肆力于医。医辄精。即奇疡怪证。一睹 
辄皙。投以半匕。无不立痂而愈。虽有浓毒攻中。陷胸洞胁。万无生理者。亦必计日以瘥。心手之间。若有神与 
存焉矣。又慷慨重然诺。仁爱不矜。不张言灾祸以伤人之心。不虚高气岸以难人之请。不多言夸严以钩人之贿。 
不浓求拜谢以殖己之私。然久之而家顾益饶。乃以间行。斥千金构祠。以祠医王及先代之良于医者。己复分火粥 
饥。蠲 HT 骼。好行其德于乡。历数十年不倦。已复念龙宫之秘。久混于凡方。而青囊之书。竟不传于人世。则 
又裒刻其生平已效之医案。题曰外科正宗。 
〔龚氏(居中)外科百效全书〕六卷 存 
〔陈氏(文治)疡科选粹〕(彭宗孟序作疡科秘旨)医藏目录八卷 存 
按医藏目录。旧作阵鹤溪。考彭宗孟序。许僖。凡例。当作岳溪。盖文治别号也。 
〔郑氏(汝炜)外科宗要」未见 
武进县志曰。郑汝炜。字明甫。宛陵世胄。徙居武进。精岐黄。尤以刀圭擅长。每遇危险诸证。汝炜至立起。 
有华 
元化之风。前授太医院官。后隐迹悬壶。垂六十年。全活甚众。人皆德之。年八十卒。所着有外科宗要。授子文 
起。续纂行世。 
〔亡名氏秘传外科经验良方〕一卷 存 
按是书。附刻于徐用和加减十三方后。卷末有万历新岁谷旦郑继华梓木记。 
〔卢氏(万钟)医说佛乘〕一卷 存 
自序曰。不佞龆年。学屠龙业。未竟其志。逮冠而先慈恙笃。思忠未若孝也。遂废儒而事医焉。穷素书往帙。 
采近名艺方。迄今四十年华。神力罄竭。诸病虽获其奇。总之不外程序。独痈疽梅毒咽喉急证。数种异方。卓然 
不伍。真不啻夜光之珠者。每每修合济众。随在必施。随手奏效。昨奉委抵荆。活人之念未辍。而求济者如市。 
庶务甚繁。药难骤制。转而筹之。药之济人有限。方之济世无穷。私一己。忍不为世世作津梁也。敬将万举万全 
之秘。屡试屡效之奇。序成短刊。以志不朽。愿同志者。毋鄙其浅近忽之。幸甚。天启丙寅孟冬日。觉迟子仁和 
卢万钟书。 
刘威序曰。尝论之。人世之所以奉佛。为其大慈悲。乃痈疽之在人身。不啻阿鼻。疮痍之系人体。不啻桎梏。 
良医一剂去之。虽大士杨枝水。能有如此显应哉。顾乃奉泥鬼而忘活佛。则大可笑矣。卢君者。今世之活佛也。 
人每觌面失之。愚方欲广布津梁。济渡众生。而无其术同君。使卢君上乘妙法。不公于世耶。则书成而名以佛乘。 
于重得之矣。顾良医作之。而庸医习之。鲜不害事。万一得其粗而忘其精。□反罪卢君。能杀人哉。因骨以抉髓。 
由皮以达神。是在善用者。勿蹈读书之覆车可也。故梓之。而复弁其首。 
〔岳氏(甫嘉)外科枢要良方〕未见 
按上见于医学正印种子编附记。 
〔李氏(中梓)外科点化〕未见 
按〔陈氏(司成)霉疮秘录〕一卷 存 
自序曰。往余弱冠时。与友人某某者。同试虎林。彼狎邪青楼。而余畏不敢从。以余为迂也。北归未几。友 
卧病。心知有所中也。不敢彰其言。私倩余商榷。余发先王父遗书。及检各家秘授。合治之乃瘥。居无何。余食 
贫而家且圯。遂弃去经生。业长桑君之术。于是披素难。究针经。老人带下婴儿三科。靡不博涉。既而浪游三吴间。 
参访遇有剩病。则搜奇剔怪以瘳之。今二十年矣。无药不愈。更见公子王孙。一犯其毒。终为废疾。嗟嗟。方书不 
言。言亦不悉。余甚愍之。因察气运天时。病原传染嗜好。爰及或问治验方法。类成一帙。名曰霉疮秘录。非敢 
以立言自任。聊补前人所未发耳。幸高明者。不鄙而采之。崇祯壬申秋九月重九日。海宁陈司成九韶甫题。 
〔王氏(大纶)外科纂要经验良方〕三卷 存 
〔祁氏(坤)外科大成〕四卷 存 
祁坤跋曰。医自轩岐而始。原无内外科之分。盖缘本于运气之有司天。有主客加临之迁迭。脏腑之有虚实。 
则有淫胜郁复之乖变。用药之有气味。则有逆从反正之权衡。是医者一也。至于唐宋之间。分立一十三科。意在 
学难尽述。使人各治一科。如水陆之殊途矣。疮疡虽曰外科。而其本必根于内。且多针灸去腐完肌之技。似治外较 
难于治内耶。近之世。重内而轻外者。由近之医。弃内而治外。是舍本而从末 
也。予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