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43-证治准绳·疡医-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黄 黄柏 郁金 天南星 白芨 朴硝 黄蜀葵花(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用新水一盏半,药末二钱,搅调匀,候澄底者去浮水。以纸花子摊于肿 
处贴之。如急燥津唾润之,此药除热毒亦肿神效。如皮肤白色者,勿用之。 

卷之五诸肿
石痈、石疽
属性:(谓痈疽肿硬如石,久不作脓者是也。) 
x犀角汤x 治石痈热毒瓦斯盛,肿硬疼痛,口 
干烦闷。 
犀角(镑) 木香(各七钱半) 连翘 栀子仁 射干 当归(切焙) 升麻 赤芍药 玄参 
枳壳(麸炒) 甘草(生,各一两) 大黄(炒,二两) 
上锉碎,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x黄连散x 治石痈结硬发热,紫赤色,毒瓦斯攻冲未定,日夜疼痛。宜用此消肿化毒止 
痛。 
黄连 川大黄(生) 白蔹 马牙硝 黄柏(各一两) 麒麟竭 青盐(各半两) 赤小豆(半合, 
炒熟) 杏仁(四十丸粒。汤浸去皮尖,研) 
上为细末。蜜水调涂,干即易之。 
x大黄散x 治石痈肿硬疼痛,心腹烦闷不得宣畅。 
川大黄(一两,炒) 川芒硝 黑豆皮 枳壳(去穣,麸炒,各半两) 牛蒡子(微炒) 当归 芎 
(各二钱半) 甘草(生锉,半两) 
上锉碎,分作三服。每服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时温服,以利为度。 
治石痈坚如石,未作脓者。 
上用生商陆根,不拘多少,熟捣敷之,干即易,取软为度及治湿漏诸疮疖。羊城人用 
此方取效者多。 
x沉香汤x 治石疽肿毒结硬,口干烦热,四肢拘急不得卧。 
沉香 防风(去叉) 木香(各七钱半) 麦门冬(去心) 当归(切、焙) 枳壳(麸炒) 独活(去 
芦) 羚羊角(屑) 升麻 玄参 地骨皮 赤芍药 甘草(生,锉,各一两) 大黄(锉,炒, 
二两) 
上锉碎。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卷之五
瘭疽(风疽)
属性:瘭疽者,肉中忽生点子如豆粒,小者如黍粟,极者如梅李。或赤、或黑、或青、或 
白,其状不定。有根不浮肿痛,伤之应心,根深至肌,经久便四面悉肿, 黯熟紫黑色,能 
烂坏筋骨,若毒散逐脉入脏杀人,南人名为拓着毒。浓肉处即割去之,亦烧铁烙之令焦 
如炭。或灸百壮,或饮葵根汁,或饮蓝青汁,若犀角汁及升麻汁、竹沥黄龙汤诸单方治,专 
去其热,取瘥。其病喜着十指,故与代指相似,人不识之呼作代指,不急治之,亦逐脉 
上入脏杀人。南方人得之皆斩去其指,初指头先作黯 ,后始肿亦黑黯, 痛入心是也。 
x治瘭疽秘方x 
射干 甘草 枳实 升麻 干地黄 黄芩(各二两) 麝香(二分) 前胡(三分) 犀角(六分) 
大黄(十分) 
上十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下大黄一沸,去滓纳麝,分三服瘥止,不限剂 
数,此方世所不传,神良。(《外台》无黄芩。深师加黄芩、麻黄、白薇、枳实、升麻、松叶) 
x射干散x 治瘭疽,皮肉中忽生点子如麻豆大,或如桃李,肿痛不可忍。 
射干 川升麻 枳实(麸炒) 川大黄(锉,微炒) 甘草(生用,各一两) 麝香(细研,二钱半,) 
前胡(去芦,一两半), 羚羊角屑(七钱半) 
上锉碎,入麝香令匀。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x丹砂膏x 治瘭疽。 
丹砂(细研) 射干 大黄(锉,炒) 犀角屑 前胡(去芦) 升麻 芎 黄芩(去黑心) 
沉香 木香(各一两) 生地黄(二两) 麝香(一钱二分半,研) 猪脂(二斤半) 
上除丹砂、麝香、猪脂外,锉碎。以醋半升和匀,浸一宿,先熬脂令沸,次下诸药 
煎,候地黄赤黑色,以绵绞去滓。入丹砂、麝香末,以柳篦搅匀,瓷盒盛。敷患处,日三 
五上;又取枣大,以温酒调,空心日午服。一方,温水调下半匙。 
治瘭疽,诸疽,十指头 赤痛痒方。(《千金翼》名猪蹄汤。) 
白芷 大黄 芎 黄芩 黄连 甘草 细辛 本 当归 藜芦 莽草(各一两) 
上十一味, 咀。以水二斗,先煮猪蹄一具,取一斗煮药。取五升,浸疮即瘥。 
又方 
灶屋尘 灶突墨 釜下土(各一升) 
上三味,合研令匀。以水一斗,煮三沸取汁洗,日三四度。 
治瘭疽着手足肩背,忽发累累如赤豆,剥之汁出者方。 
鲫鱼(长三寸者,一尾) 乱发(鸡子大) 猪脂(一升) 
上三味煎为膏,敷之。 
又方 熬芜菁子捣碎,布裹展转,敷上良。 
又方 以麻子熬作末,敷上良。 
又方 以猪胆,敷之良。 
又方 乱发灰,服方寸匕,日三,亦治发背。 
又方 煮芸苔菜,取一升服之;并食干熟芸苔数顿,少与盐酱,冬月研子,水和服 
之。 
又方 枸杞根并葵根叶煮汁,煎令如糖,随意服之。 
治疽溃后方 
以盐汤洗拭了,烧皂荚灰粉上良。 
又方 牛耳中垢,敷之良。 
又方 梁上尘,和车 中脂,敷之。 
又方 以生麻油滓绵裹,布疮上,虫出。 
治疽似痈而小,有异脓如小豆汁,今日去,明日满者方。 
芸苔熟捣,湿布袋盛之。埋热灰中更互熨之,不过再三度安瘥,冬用干者。 
又方 皂荚煎汤洗疮,拭干。以柏皮为末,敷之,勿令作痂。 
治疽卒着五指,筋急不得屈伸者方。 
灸踝骨中央,数十壮或至百壮。 

卷之五
反花疮
属性:(疮有 肉凸出者是) 
x〔薛〕x 翻花疮者,由疮疡溃后肝火血燥生风所致。或疮口 肉突出,如菌大小不同, 
或出如蛇头长短不一。治法∶当滋肝补气,外涂藜芦膏, 肉自入,须候元气渐复,脓毒 
将尽涂之有效。不然,虽入而复溃。若误用刀针、蚀药、灸火,其势益甚,或出血不止, 
必致寒热呕吐等症,须大补脾胃为善。 判官张承恩,内股患痈将愈,翻出一肉如菌,余 
曰∶此属肝经风热血燥,当清肝热养肝血。彼谓不然,乃内用降火,外用追蚀,蚀而复翻, 
翻而复蚀,其肉益大,元气益虚,始信余言。遂内用栀子清肝散,外用藜芦膏而痊。 一 
上舍,素膏粱善怒,耳下结一核,从溃而疮口翻张如菌, 连头痛,或胸胁作胀,或内 
热寒热,或用清热消毒之药,年余未瘥。余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而寻愈。 一男 
子背疮,敛如豆许,翻出肉寸余,用消蚀割系法屡去屡大,此肝经血虚风热。余用加味 
逍遥散三十余剂,涂黎芦膏而消;又用八珍散倍用参、 、归术而敛。 一妇人,素善 
怒,臂患痈,疮口出肉长二寸许,此肝脾郁怒气血虚而风内动,用加味逍遥散,涂藜芦 
膏而愈。后因怒患处胀闷,遍身汗出如雨,此肝经风热,风能散气故耳。仍用前散并八珍 
汤而愈。 一男子项患肿,痰涎涌甚,用散坚行气等剂,肿硬愈甚。喘气发热,自汗盗 
汗,体倦食少,予曰∶此属足三阴亏损,当滋化源。不信,反追蚀患处,开翻六寸许,HT 
色赤,日出鲜血,三月余矣,肝脉弦洪紧实,予用大补汤加麦门、五味五十余剂,诸 
症渐愈,血止三四。复因怒饮食顿少,其血涌出,此肝伤不能藏,脾伤不能摄也,用补 
中益气汤为主,加五味、麦门其血顿止;再以六味丸加五味子常服,疮口敛至寸许,遂 
不用药,且不守禁而殁。 
x藜芦膏x 治一切疮疽, 肉突出,不问大小长短,用藜芦一味为末,以生猪脂和研 
如膏,涂患处,周日易之。 
x胭脂散x 治反花疮。 
胭脂 贝母 胡粉(各一分) 硼砂 没药(各半分) 
上研细。先以温浆水洗拭,后敷药。 
x甘草涂敷方x 治反花疮。 
甘草(半生,半炒) 矾锻石 人中白 密陀僧(各半两) 
上为细末。以童子小便半盏,以无灰火熬,用竹篦搅成膏。取涂疮上,日五次。 
x恶实根涂敷方x 治反花疮,并诸疮积年不瘥者。 
恶实根(研末,四两) 猪脂(二两) 
上调和如糊。涂疮上日三四次。 
诸疮 肉如蛇头出数寸者,硫黄末敷之即缩。(《圣惠》)。疮有肉凸出,乌梅烧灰为末敷 
之,立尽。(《鬼遗》。)又以白梅肉杵细,入蜜捏成饼如钱大贴之妙。(《圣惠》) 
x〔梅〕x 治反花疮,马齿苋一斤,烧灰细研,猪脂调敷。 
x〔世〕x 疮凸出寸许,根如小豆或大如梅者,用花脚蜘蛛丝缠其根,则渐干而自脱落。 

卷之五
多骨疽
属性:x〔薛〕x 多骨疽者,由疮疡久溃,气血不能营于患处,邪气陷袭,久则烂筋腐骨而脱 
出,属足三阴亏损之症也。用补中益气汤以固根本。若阴火发热者,佐以六味丸,壮水 
之主以镇阳光。阳气虚寒者,佐以八味丸,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外以附子饼、葱熨法祛散 
寒邪,补接荣气,则骨自脱疮自敛也。夫肾主骨,若肾气亏损,其骨渐肿,荏苒岁月溃 
而出骨,亦用前法。若投以克伐之剂,复伤真气,鲜有不误者。 举人于廷器,腿患流 
注年余,出腐骨少许,午前畏寒,午后发热,口干唾痰,小便频数,予以为足三阴亏损,朝 
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六味丸料加黄 、当归、五味子,各三十余剂,外用豆豉饼,诸症渐 
愈,又以十全大补之类,喜其慎疾而愈。 
一儒者患附骨疽,失于调补,疮口不敛,日出清脓少许,已而常出三腐骨,其脉但数而 
无邪,此所血虚,疮结脓管而不能愈。 以乌金膏,日服十全大补汤而愈。 上舍王廷 
璋患前症,三年未愈,肢体消瘦,饮食难化,手足并冷,大便不通,手足阴冷。予谓此阳 
气虚寒,用补中益气汤、八味丸,仍灸其患处而痊。 一男子,上 肿硬年余方溃,内 
热作渴,肢体消瘦,六脉洪大,左手尤甚。用补中益气汤、六味丸出腐骨一块,仍服前药, 
诸症悉去,疮口亦敛。 一男子十六岁,足间肿黯,溃而露骨,体瘦盗汗,发热口干,用 
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丸,各五十余剂而愈。不然,多变瘵 ,或沥尽气血而亡。 一男 
子,自十四岁闪足肿痛,服流气饮,外敷寒凉腐溃而至十六,疮口张开,足背漫肿黯黑, 
骨露出,形体消瘦,盗汗不止,发热口舌干燥,天真已丧。用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丸, 
各五十余剂,元气渐复,患处渐赤,脱落骨一块,又各五十余剂始愈。 一妇人年三十 
余,素弱,左手背渐肿,二年后溃,出清脓,肿黯连臂,内热晡热,自汗盗汗,经水两月 
一至,此肝脾气血亏损。朝用归脾汤,夕用逍遥散,肿处频用葱熨法,两月余诸症渐愈, 
疮出腐骨,仍服前药,前后共三百余剂得愈。 

卷之五
时毒
属性:时毒者,为四时邪毒之气感之于人也。其候发于鼻面耳目, 赤肿痛,重则咽喉、颈 
项亦肿。或漫肿无头,或结核有根。令人憎寒发热,头痛或肢体痛,恍惚不宁,咽喉闭 
塞。医人不识,谓之伤寒,便服解热之剂,一二日间,肿势益增,始知药误。原夫此疾古 
无方论,初发状如伤寒,五七日间乃能杀人,若能延至十日之外者,不治自愈也。五日以 
前精神昏乱,咽喉闭塞,语声不出,头面益肿,食不知味者必死之候,治之无功矣。然 
此疾有阴有阳,有可汗有可下,粗工不识,但云热毒,只用寒凉之药,殊不知病有微甚,治 
有逆从,不可不审也。脉浮数者,邪在表也,用葛根牛蒡子汤,解毒升麻汤、升麻牛蒡子 
散之类以发之。脉沉实而便秘者,邪气在里也,宜栀子仁汤。脉沉涩者,邪气入深也,宜 
漏芦汤、大黄汤。表实而不解者散之,以芩 
连败毒散。里实而不利者下之,以五利大黄汤。表里俱实而不解者,解表攻里,以通圣 
消毒散。表里俱解而不消者和之,以劫瘴消毒饮,肿甚 痛者,砭去恶血,更用消毒,以 
普济消毒饮,次用十神散。头面、耳项赤肿作痛,咽干发热,脉浮数,以黄连败毒散,次 
以劫瘴消毒散、七神散。肿痛发热作渴,脉实便秘者,以五利大黄汤,次以追疔夺命汤, 
又次以水边嫩 根,水煎入酒和服。肿痛发热,脉浮数,以芩连败毒散,次以退热消毒 
饮,又次以七神散。 肿胀痛作渴,寒热便秘,脉数按之尤实,以通圣消毒散,次以芩 
连消毒散,又次以七神散。肿势已盛,大热脉实者,先宜砭去恶血,次以洗瘴散洗之,消 
肿散刷之。却以蛇不见根同白梅捣敷牙龈,含去涎。初服追疔夺命汤,次服七神散、万病 
解毒丸。表邪已解,肿尚不退,脉滑而数,乃瘀血欲作脓也。以托里消毒散溃之。若脉浮 
数或洪数者,不可托之,只宜消之,以乌苞子根水煎服。又方,以谷藤根水煎服,及用 
祛瘴散服之。又宜于鼻内搐通气散,取十余嚏作效。搐药不嚏者不可治。如嚏出脓者治 
之必愈。左右之人每日用嚏药搐之,必不传染,其病患亦每日用嚏药三五次,以泄热毒, 
此治时毒之良法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