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43-证治准绳·疡医-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粒,一灸一易,后隔四五日,方用翠霞锭子,并信效锭子,互换用之, 入疮内,歹肉尽 
去,好肉长平,然后贴收敛之药,内服应病之剂,调理即瘥矣。盖不止宜灸于疮之始发 
也,大抵始发宜灸,要汗下补养之药对证,至灸冷疮,亦须内托之药切当,设反逆,不唯 
不愈,恐致转生他病之患也。 

卷之一
针烙(十)
属性:凡用针烙,先察痈疽之浅深,及脓未成已成。高阜而软者,发于血脉;肿平而坚者, 
发于筋脉;皮色不相辨者,发于骨髓。高阜而浅者,用铍针开之。疽始生白粒,便可消 
退,渐长如蜂窠者,寻初起白粒上烙,及四围烙四五处,如牛项之皮者,疽顶平而浅者, 
皆宜用火针烙之。其针用圆针,如箸,如纬铤大,头圆平,长六七寸,一样二枚,蘸香 
油于炭火中烧红,于疮头近下烙之,宜斜入,向软处一烙,不透再烙,必得脓也。疮口烙 
者,名曰熟疮,脓水常流下,不假按抑,用 药使疮口不合,旧用纸捻,及新取牛膝根, 
如疮口大小,略刮去皮,一头系线 之。不如用翠青、搜脓等锭子,临用以糯米饭,和 
成软条子,看浅深 之,外用拔毒膏贴之。疮毒末成,烙之可散;溃而末破,针之可消,但 
要用得其宜耳。若当用针烙而不用,则毒无从而泄脓,瘀蚀其膏膜,烂筋坏骨,难乎免 
矣。若毒深针浅,脓不得出,毒浅烙深,损伤良肉,不当其所,他处作头,此皆不能愈 
疾,反增痛耳。或瘰 溃久不愈,漏疮经年,或通或闭,痈疽疮口不收,皆因冷滞不能收 
敛,亦宜疮口内外,四畔烙之。痈疽正发,及脓见后红肿 开,用铁针烧赤,四围刺之,则 
红肿随缩矣。薛新甫曰∶毒瓦斯已成者,宜用托里以速其脓。脓成者,当验其生熟、深浅 
而针之。脓生而用针,气血既泄,脓反难成;若脓熟而不针,腐溃益深,疮口难敛。若疮 
深而针浅,内脓不出,外血反泄;若疮浅而针深,内脓虽出,良肉受伤。若元气虚弱,必 
先补而后针,其脓一出诸证自退;若脓出而反痛,或烦躁呕逆,皆由胃气亏损,宜急补 
之。若背疮热毒炽盛,中央肉黯,内用托里壮其脾胃,外用乌金膏,涂于黯处,其赤处 
渐高,黯处渐低,至六七日间,赤黯分界,自有裂纹如刀划,然黯肉渐溃矣。当用 针、利 
剪,徐徐去之,须使不知疼痛,不见鲜血为妙。虽有裂纹,脓未流利,及脓水虽出而仍 
痛者,皆未通于内,并用针于纹中引之,患于背胛之间,肉腐脓出,肿痛仍作,此内有 
毒筋间隔,脓未通耳,尤宜引之。若元气虚弱,误服克伐,患处不痛,或肉将死,急温 
补脾胃,亦有生者,后须纯补之药,庶可收敛,若妄用刀针,去肉出血,则气无所根据附, 
气血愈虚,元气愈伤矣,何以生肌收敛乎。又曰∶针灸之法,有太乙、人神,周身血忌、逐 
年尻神,逐日人神,而其穴有禁针、禁灸之论,犯之者其病难瘳,理固然也。但疮疡气 
血已伤,肌肉已坏,宜迎而夺之,顺而取之,非平人针灸之比,何忌之有?《外科精义》云∶ 
疮疡之证,毒瓦斯无从而解,脓瘀无从而泄,反攻于内,内既消败,欲望其生,岂可得乎。危 
恶之发于致命之所,祸在反掌,腹痈、囊痈,二便不通,胸腹胀闷,唇疔、喉痹咽喉肿塞, 
其祸尤速,患者审之。蜞针法∶治痈疽初作,先以笔管一个,人蚂蜞一条,以管口对疮头, 
使蜞吮疮脓血,其毒即散,如疮大须换三四条,若吮正穴,蜞必死矣,累试累效。若血 
不止,以藕节上泥涂之。若疮头未明,以井边泥涂上,先干处即是。按此法,可施于血 
实毒浅之证,若积毒在脏腑者,徒竭其血于外无益也。一人脑后患疮, 发肿盛,用此 
而愈。一小儿赤疹,取七八大蜞吮其血,疹消三日,大热而死。 

卷之一
砭镰(十一)
属性:《素问》云∶血实宜决之。扁鹊云∶病在血脉者,治之以砭石,但见肿起,赤色游走 
不定,状如丹瘤,先以生油涂赤上,以镰镰之,决泄其毒,不可太深。《内经》谓,刺皮 
无伤肉。其法虽治疮疽,不可轻用也。 

卷之一
敷贴(十二)
属性:疮肿初生,似有头而未起,即当贴温热药,引出其热毒,火就燥之义也。若疮肿初 
生,即高起四畔 赤,宜捣生寒药贴 ,折伏其热势,驱逐其邪恶,扑火之义也。大抵 
敷贴之法,欲消散肿毒,疏通血脉,寒热错综,皆期于不成脓也。凡肿皮浓者,以软帛 
或绵纸,涂药贴 之,待其药干方换。肿皮薄者,用疏纱或薄纸,涂药贴 之,其药未 
干即当换之,至脓溃之后,即贴温肌生肉膏药,要在逐臭腐,排恶汁,取死肌,生良肉, 
全藉温热膏剂之力也,切勿用寒凉药水调贴,令血滞而难瘥,盖血脉喜温而恶寒故也。《集 
验》云∶痈疽无头起者,用神豸膏、灵龟膏、拔毒膏、正铁箍散贴,即令消退。溃脓者,用 
灵龟膏贴之,或用追毒膏去脓,或用筒子收脓。有头疽疮,每于洗后,视赤晕阔狭,用 
凉水调大铁箍散成膏,隆冬用温水调加人肉温贴之。肿赤盛,用生地黄自然汁调贴。围 
贴之法,从四畔红晕处围贴,用皮纸掩上疮。有旋生白粒,散漫如米、如豆者,用银篦尾 
拨去疮眼,用老皮散敷之,再换新药敷上。凡热多,则赤 肿散,热甚则紫黑,外寒郁之 
亦紫,血虚兼寒则青白,大铁箍散、正铁箍散乃常用之药。或因风寒热及秽气厌触等证, 
四时寒热不同,又宜从权设法,热者宜三黄散,热甚宜三消散,风者加羌活、防风。风 
气滞者加木香,寒郁加桂,秽气触者宜加香药熏之。肿处脆嫩者,去白芨。去贴药时,看 
毛下窍中当有汗珠,此则血脉疏通,热毒消散,赤晕渐缩,脓溃痛止,变逆为顺,皮毛 
润活,要作良肉,但疽顶有些少腐,开不用刀剪。如药下不生汗珠,腐败必阔、必多也。 
脓后围贴,则收散漫遗毒,尽随脓出,疮口贴拨毒膏药。如脓出不顺,用追毒膏。恶肉 
不去,用金宝膏。败肉去后,围贴则气血活,新肉易长,疮口用长肉膏。敷贴之药,与淋 
洗药,并行同功。郭氏法∶如是有头疮疽,就便用朱砂备急膏一丸,如黄豆大,安于疮头 
上,却用软粘膏药盖护之,其疮必破。如疮晕紫黑色,外用宣毒散,周遭敷住毒瓦斯。如 
疮晕赤红色,用水澄膏敷之;次日用坚峻碧云锭子,开了疮口;次用紧缓碧霞锭子,去 
其歹肉;稍净,却用缓慢碧玉锭子生肌,总名青金锭子。不拘日数,直待歹肉去净,单 
用膏药贴之。候脓水尽,肌肉平,方许贴生 
好肌敛口之药。若根据此法,免教人受刀剪、针烙之苦。如是无头痈肿,待脓成,用针刺破, 
方根据法收功也。 

卷之一
淋洗(十三)
属性:古人论疮肿初生,经一二日不退,即须用汤水淋射之。其在四肢者,濡渍之。其在 
腰腹及背者,淋射之。其在下部委曲者,淹渍之。无非疏导腠理,通调血脉,使无凝滞 
也。《集验》云∶淋洗之法,每用药二两,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去渣,以净帛或新绵蘸 
之,乘热 其患处,渐觉喜 ,仍淋浴之,稍冷则急令再换,慎勿冷用。肿疡宜紫葛汤,一 
日五七次洗之,每洗后拭干,视疮顶上有白粒如米大者,以五灰膏贴破之,疮眼敷老皮 
散,次用水调大铁箍散,围贴四边红肿处,用正铁箍散水调贴疮口,再洗则先去旧药,每 
一次洗换新药如前。溃疡用猪蹄汤,一日一二次洗之,仍用大铁箍散如前围贴,疮口上 
用追毒拔毒等贴之。败肉去后,间二三日一洗之,可换长肉膏贴之。淋洗之功,痈疽初 
发,则宣拔邪气,可使消退,已成洗之,则疏导腠理,调和血脉,探引热毒,从内达外, 
易深为浅,缩大为小;红肿延蔓洗之则收,殷紫黯黑洗之红活,逐恶气,祛风邪,除旧生 
新。如疮口冷滞不收者,浓煎北艾汤洗,烧松香、兔毛熏之。淋洗之药,可与铁箍散并 
行同功。大抵灸、烙、 、渍,各有所宜。凡疽则宜灸不宜烙,痈则宜烙不宜灸。丹瘤肿 
毒,宜 渍之,肿皮光软则针开之,以泄其毒。认是疽疮,速以艾炷如绿豆许大,灸二 
百壮,灸后觉似 痛,乃火气下彻,毒瓦斯随火而出。若其疮痒,宜淡豆豉,以椒、姜、盐、 
葱和捣,捻作饼子如当三钱浓,安疮头上灸之,觉太热即抬起,又安其上,饼干再易新 
者。若其疮痛,即须更灸,壮数以多为妙。已成脓者,不可灸当针开之。初觉背上有疮,疼 
痒略异,认是发背,即取净土,水和捻作饼子,径一寸,浓二分,贴疮上,作艾炷灸之, 
一炷一易。其疮粟米大时,可灸七七壮;如钱大者,日夜不住灸,以瘥为度。其疳 、恶 
疮,诸法不验者,取蛴螬剪去两头,安疮口上,以艾灸之,七壮一易,不过七枚,无不 
效者。又法∶以乞火婆虫,同前灸之,累试累验,人皆秘之,往往父子不传。 

卷之一
将护(十四)
属性:x〔齐〕x 大凡有疮疽生,皆只如黍粟粒许大,其状至微,人多不以为急,此蕴大患,宜 
速辨之,不可自忽。若能防之于未形,理之于未成,或朝觉而夕治,求治于良医,则必 
无危困矣。若因循慢忽,询于庸医,致令脓血结聚,委之于命,束手待毙,悔之何及,可 
不慎欤!夫以不赀之躯,托命庸医,任意措置,危殆立至,若用良医,则可保痊愈。用 
医之际,不可不择,辨之何难。若能饱续经书,久谙证候,汤药熟娴,洞明色脉,性情 
仁善,孝义忠信,临事不惑,处治有诀,方为良医,委用勿疑。然后要在病患自克,不 
可恚怒悲忧,叫呼忿恨,骄瓷情性,信任口腹,驰骋劳役。惟宜清静恬澹,耐烦为宜。于 
患人左右,止息烦杂,切忌打触器物,诸恶音声,争辩是非,咒骂斗殴,及产妇淫男,体 
气不洁,带酒腥膻,鸡犬乳儿,孳畜禽兽,并须远离。设或亲友重意问疾者,可以豫嘱,徐 
行低声,款曲伺候,礼毕躬退。勿令嗟呀惊怪话旧,引其游赏宴乐,远别亲戚,牵惹情 
怀,但恐病患心绪凄怆。尤不可乱举方药,徒论虚实,惑乱患人,凝滞不决, 合方便。省 
问不可久坐,多言劳倦,病患深不长便。夫侍患者,宜须寿近中年,情性沉浓,勤谨耐 
烦,仁慈智惠,全在调以粥药,无失时节,勿令于患人左右,弹指嗟咨,掩泪窃言,感激 
病患,甚不利便。饮食之间,忌慎非细,不 
可不载,畜中勿食驴马、驼骡、猪狗、牛 羊等,并杂鱼、龟鳖、虾蟹,及淹 、臭陈、 
自死、病倒之类,慎勿KT 啖。飞禽之中,忌食鹅鸭、鸿鹰、雀鹤、鸳鸯、鹭鸶、鸠鸽鸦、 
鸡雉,及能学人言者。野兽之中,忌食獐鹿、狐兔、虎豹、熊豺,及爪牙害人,有毒虫兽, 
并父母自本命生属。菜蔬之中,忌食黄瓜、茄子、兰香、芸苔、胡妥、生菜、蓼芥、菌瓠、 
韭蒜、葱薤。果木之中,忌食桃杏、枣栗、李柰、梨梅、软枣、红柿、樱桃、胡桃、榛松、 
林檎,及诸虫 未熟之果。若其疮疽,脓溃肿消,气血虚弱,则可食羊肉,鹌鹑、蔓青、 
姜酱、瓜荠、萝卜,及黄白粮米、细米,稀粥软饭。若至肌肉渐生,思想滋味,则宜食 
白熟酥饼,齑粥羹汤,熟软温和,稀稠得中,制造如法,勿令太饱。此时犹忌馒头、蒸饼、 
、馄饨、肉角、煎饼,及炙爆、燠 、煎炒、咸酸油腻,脂肥鱼肉。若至肌肤欲平,恶 
肉去尽,疮口收敛之际,尚忌起立行步,揖待宾客,房酒宴会,嗔怒沐浴,登陟台榭,运 
动肢体,寒暑劳倦,正宜调节,饮食保摄,以待疮瘢平复,精神如故,气力完全,方无所 
忌。百日内,慎勿触犯之。 

卷之一
禁忌(十五)
属性:x〔薛〕x 仲景先生治伤寒,有汗、吐、下三法;东垣先生治疮疡,有疏通、托里、和 
荣卫三法,用之得宜,厥疾瘳矣。假如疮疡肿硬木闷,烦热便秘,脉沉而实,其邪在内, 
当先疏其内以下之。 肿作痛,便利调和,脉浮而洪,其邪在表,当先托其里以汗之。《元 
戎》云∶荣卫充满,抑遏而为痈者,当泄之以夺盛热之气;荣卫虚弱,壅滞而为痈者,当 
补之以接虚怯之气。又东垣先生云∶疮疡虽面赤伏热,不得攻里,里虚则下利。仲景先 
生云∶疮家虽身体疼痛,不可发汗,汗之则发痉。苟不详审,妄为汗下,以致血气亏损, 
毒反延陷。少壮者难以溃敛,老弱者多致不救。 
x〔东垣〕x 疮疡及诸病面赤,虽伏火热,禁不得攻里,为阳气怫郁,邪气在经,宜发 
表以去之,故曰火郁则发之。虽大便数日不见,宜多攻其表,以发散阳气,少加润燥药 
以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