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桂边寨的民俗与旅游-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置身这一曾你“南天门”的景点里,”仙气”缭绕,似可闻天籁之音。
再往前行,仍然是周游“仙境”。“银河鹊桥”虽充满了人生的悲剧意
味”而此景却是极其真实、生动。牛郎、织女隔河相望,每年七月七,才能
鹊桥相会,再过去不远,是女蜗殿。似乎能真实地看见女神女娲在艰难地手
举石头飞升补天,那人首蛇身的影子倏忽消失,只遗下一块补天用的石头,
让人幻想那洪荒时代的神秘。
前行,走过“熊猫戏球”、“奇象异洞”、“万里长城”、“无底深潭”
等景点,又是一处“米粮山”。这原是一面石灰岩崖壁,年深月久,又是“自
然”这个能工巧匠把它雕成了五谷丰登的景象。
“蟠桃送客”,这七星岩游程的最后一景,就在洞厅中央。一块很象大
蟠桃的乳石,圆而光滑,静静地立在一个晶莹洁白的乳石玉盘中。传说这是
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吃剩下的,而它更象一个大寿桃,寓意吉佯,祝大家走出
“神仙洞府”,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七星岩作为游览胜地,已有1500 余年的历史。它又称栖霞洞、仙李岩、
仙迹洞、碧虚岩。骚人墨客在洞内外留下了数十件石刻,有些石刻随时代的
变迁而消失了,留下来的仍以其书法造诣启迪后人。宋范成大的《碧虚铭》,
柯梦得的《方公祠堂迎送神曲》,梁安世的《七星岩·西江月》,和明人张
文熙的“第一洞天”石刻,都能使游人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爱国
之情。这或许是日华、月华两位洞中神仙当年未卜未知的效果吧。
·象山木月·
象山,桂林山水的象征。当游人站在解放桥向南而望,西岸临江的象山
便映入眼帘,汲于水中的大象,象鼻和象身构成一孔半圆洞。漓水穿洞南去,
水中倒影宛如一弯俘在水中的明月。这天然美景,便是被人称奇的“象山水
月”。
象山,也称象鼻山,原名漓山。北宋乐史《太平衰字记》释其名曰:“漓
山在漓水之阳,因此名焉。”唐会昌年间(841~846 年),任桂管观察使的
元晦以“漓”与“骊”音近,遂将之改变为“宜山”,意指此山风景宜人。
唐莫休符在《桂林风土记》中又言此山为“沉水山”,他说:“一名沉水山,
以其山在水中,遂名之。”象山不以其名奇而闻名于世,它虽无叠彩的高峭、
独秀的挺拔,更无南溪的冷峻,但却逼真而形象、景异而神奇,相传它是一
头善良而正直的大象变成的。
很久以前,一群大象因为爱上漓江两岸的风光,在这里安下了家,后来
被一个英雄制服了,成为人类的好朋友,为人类耕田运货。它非常憨厚、善
良,给人带来了欢乐。谁知皇帝知道了桂林有一群吉祥的大象,便想占为已
有。他派兵来捉拿不肯进贡大象的英雄、却被英雄杀得片甲不留。皇帝又怒
又气,便亲率精兵良将,来桂林剿灭胆敢抗旨的臣民。由于敌众我寡,英雄
英勇地战死在沙场,大象见主人倒下了,便四处奔逃,唯有头象依然守护着
主人的尸体。皇帝看见这只大象就跳上象背想制服它,谁知却被大象摔在地
下,气得皇帝又一次跳上象背,并抽出宝剑插入象背,大象愤怒了,再次把
皇帝摔下地,然后用脚将皇帝踏死。大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流着鲜血来到
它喜爱的漓江边,慢慢地汲着水,直至生命终结,尸体化为一座象山。远看
象山,那山上的主塔,就象是皇帝宝剑的剑柄。
象山的腰腹有象眼岩,岩口极像大象的眼睛,扁而长。岩内现已开发了
游览项目,可以让人领略奇洞的乐趣。象山虽不太高,但面对漓江,视野显
得分外开阔。从东、西麓的石阶到达山顶,满目葱宠。平坦的山顶上,有一
座明代建的普贤塔,3 层高,以砖砌就,底层和中层呈八角形,顶层为圆鼓
形,塔身嵌有普贤菩萨像。这座古塔立于象山之巅,曾如一位阅尽沧桑的老
人,静观桂林城的风风雨雨。
在19 世纪中叶,太平军北上攻打桂林城时,普贤塔曾是总指挥部,以象
山为桥头堡攻打桂林达一个多月,炮弹如雨。太平军的勇士们在炮火的掩扩
下,向城中挺进,打得清兵喊爹叫娘,吓得巡抚周鸣鹤仓皇奔命。后因战略
需要,太平军暂且放弃桂林,撤围继续北上,在撤围前,为了迷惑敌人,他
们用稻草扎成许多假人,点上长长的鞭炮,然后在鞭炮声中离去。清兵以为
太平军又要进攻,便龟缩在城中不敢动弹,待醒悟过来,方知上当。普贤塔
依然耸立在象山之巅,但哪还有太平军的踪影。如今登上象山,枪炮声仿佛
依稀可闻。山下的云峰寺太平天国革命遗址陈列馆中,尚存有当年太平军攻
打桂林城时用过的军械及其他一些有关资料。
对“象山水月”一景,宋代蓟北处士兽吟咏道。
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
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
这首诗对水月永不分离的形象而帖切的描摹,至今仍令人玩味无穷。
“透彻山背,顶高数十丈”的水月洞和临江陡峭的崖壁,是象山石刻的
荟萃之处。共有宋以来的石刻50 余件,张孝祥、张维、范成大、朱晞颜、陆
游、张埏、张自明、陈畴、卓樗等人均留下佳作,其中陆游的诗札颇有说道。
陆游并未亲临佳林,他的一位朋友广西平乐县令,将其寄予的诗札“命
工刻于崖石,与世人共之。”因为在他看来,陆游的这些诗礼”语精而墨妙,
洒然如见其人”。“放翁先生文章翰墨,凌跨前辈,为一世标准。”于是,
陆游的书法珍品得以在桂林留存。这些留存的诗札有:《自警》、《读李泌
事有感》、《闲趣》、《白首》、《太古》、《舟中戏书》等。
范成大则为象山水月洞正名,并作《复水月洞铭》刻在洞中,希望水月
洞名“百世之后,尚无改也”。果然如他所言,水月洞名至今己为桂林人所
熟悉,这异乎寻常的水月景致不仅映入人们的眼帘,而且印入人们的心里。
象山水月所在的象山公园是游人的好去处,人们喜欢在节假日来此,或
登山游玩、或乘船穿洞。在皓月当空之夜,情侣们双双来到象山脚下,在“爱
情岛”上互诉衷情。此时明月与水月辉映,江风吹拂,天上人间,虚幻真实,
山盟滔滔,信誓旦旦??假若你能来桂林旅游,不妨也来欣赏这迷人的夜色。
·漓江画廊·
漓江,走出大山的怀抱,千转百回,不折不挠,向着桂林流来,送来了
桂林山水的精华,吟咏出写不尽的诗篇,勾勒出画不完的图画,它既是一幢
流芳百世的诗库,又是一幅娇艳夺目的画卷。
在漓江风景区,从桂林至阳朔83 公里的水程上,岩溶地貌丰富,不仅山
清水秀、洞奇石美,还独具深潭险滩、流泉飞瀑。游漓江,万点奇峰来岸迎,
秀水千曲入梦来;游漓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游漓江,
人在江中游,如在画中行;游漓江,使你驰骋想象力,作一次快乐人生之旅。
漓江的游程,从象鼻山启航,对岸是皆洲。訾洲,唐时就是游览胜地。
柳宗元曾在《訾家洲亭记》中细腻地描写了那时訾洲的亭台景色:”南为燕
亭,延宇垂阿,步檐更衣,周若一舍。北有崇轩,以临千里,左浮飞阁。右
列闲馆,比舟为梁,与波升降。”并且感叹道:“盖非桂山之灵,不足以环
视,非是洲之旷,不足以极视。”如今訾洲绿树掩映、果圆飘香,临江河滩
已成为天然泳场,船一离岸,便行于青峰之间,过穿山、斗鸡山、净瓶山、
一片峰林映入眼帘。青峰座座如剑戟,拔地峭矗,直指苍天。这是奇峰镇,
当年太平军曾驻扎在此厉兵秣马。船出奇峰镇,过父子岩,只见临江有座圩
镇,古老的石板码头伸向江中,捣衣声阵阵,临江房屋露出几角飞檐,古色
古香,街上有青石板路。镇南还有一座建于明代的单拱石桥——万寿桥,它
就是大圩镇,为广西四大古镇之一。傍着漓江,大圩镇的水路交通颇有优势,
所以集市愈益繁荣。
船很快行入第二景区,这是漓江风光妙景处。这里的主要景点有“望夫
石”、“草坪帷幕”、”冠岩幽府”、“半边渡”、“石人推磨”、“鲤鱼
挂壁”、”浪石”、”九马画山”、“黄布倒影”、“兴坪佳景”等等。
望夫石立在牛米滩右面的山顶上,它有一个催人泪下的传说。相传一对
船家夫妇行船至此,因滩上水浅不能行船,只好等待。直等到米吃光了,仍
开不了船。大夫爬到山上远望,希望漓江水涨救他们全家性命,可是他失望
了,变成了石人。妻子背着小孩寻找丈夫,见状后悲痛欲绝,也化作了石人。
游船靠近望夫石,听着这个故事,游客们都会情不自禁地举目仰望。
冠岩幽府有“兼水之奇”的盛誉,它岩内有洞,洞中又有洞,地下河水
訇然作响,它不仅引来游客,还使探险者跃跃欲试,经过他们的努力,终于
觅出了地下河的芳踪。原来,它来自灵川县的南圩河。南圩河水南来经过冠
岩幽府流入漓江,漓江便又多了一条支流。
半边渡则又是一奇。古人有诗曰:“此地江山成一绝,削壁垂河渡半边。”
这里,临江山壁切断了村人的来往去路,往来只好凭借渡船,因船在同一江
边的上下游摆渡,故曰半边渡。冠岩下去至杨堤,一滩接一滩,有鸳鸯滩、
闹滩、双全滩、锣鼓滩、丈滩、鸭仔滩、鸡仔滩等7 个滩,当地人以逆水行
舟过滩的顺序将之编成一个顺口溜:“鸡仔鸭仔上丈滩,锣鼓双全市鸳鸯。”
这首顺口溜不仅朗朗上口,易记易读,还生动形象颇为有趣。过杨堤经“浪
石滩头卓笔峰”等胜景。便到了最著名的景点:“九马画山。”
九马画山峻赠的山壁平整如削,壁上石纹斑斓有致,酷似一幅群马图。
相传这壁上的马是一群天马,粥马温孙大圣无意放马,这些天马逃下凡间,
见这一带山好水好就不愿离去,直到天神追来,它们仍愿意留在这里,便隐
匿于壁中,变为画山九马。然而要认出壁上的群马,也并非易事,有民谣为
证:“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儿多双?看出七匹中榜眼,能见九匹状元
郎。”于是人们都以能看出山壁上的马为乐事。有人说这画山上的纹路也如
仙女起舞、驾凤凌空、天上流云??画山真是一幅看不够、猜不透的“画”。
画山赏“画”,意犹未尽,船就到了江面开阔平滑如“布”的黄布滩。
这里是看山峰倒影的最佳处,青山倒影浑然一体,舟行江中如在山巅中行,
船到兴坪。随湾流而下。这里,时而两岸奇峰映入江中,时而竹重婆姿迎风
轻舞,时而田园渔村随流水展现,时而滩上林中牛儿小憩。果然“阳朔佳胜
在兴坪。”它自有一番自然、朴实、恬静、清纯的美。
过兴坪,向阳朔,这是游江观景的尾声。水依然清悠、山依然未尽,只
是石山峰林渐转为土山土岭,让人感到了另一种粗犷的美,待看到粗犷、憨
厚的龙头山,进青峰佳境,再过碧莲峰,便到了此行的终点。
有了这一历程,假若你夸口看尽了漓江画廓,那就错了。看漓江,晴天
雨天大不同。晴日下的漓江风景,山色清朗,无遮无拦,一览无余,山映在
江中,清晰妩媚,却缺乏似梦柔情;烟雨时节,漓江山色空濛,水自多情,
船犁江波穿雾海,漓江全在画家的挥毫泼墨之中,一片朦胧、一片梦境。此
时身在漓江上,心在仙境中,吸上一口漓江雾,涤去心尘和俗念??清脆的
鸟鸣幽幽渺渺,隔雾循声,轻纱中鹭拍翅,又添几分恬淡惬意。这些
似真似幻的感觉,是晴日下所难以领略的;若得冬雪后游漓江,那莹洁的两
岸、莹洁的滩头,更显江水清纯。
近年来发展旅游业,漓江游又添了融风光名胜与民俗风情于一体的新项
目,如:滩头簧火晚会、游江婚礼、漓江夜游、摄影旅游等等。每一个项目
都能给人一种“新感受”。
漓江又名漓水,此名之由来,缘于南宋周去非的“今桂水名漓者,言离
湘之一派而来也。”漓江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它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神奇宝藏,是一条连起中外人民友谊的纽带。
·骆驼山·雷酒人·
骆驼山,坐落在七星公园内,它是一座拔地而起,无偶相伴的孤峰,山
峰酷似一头伏地的单峰骆驼。它的头昂起,象在焦急地等待,而轻松的姿势,
又象在小憩。阳光下,山石光斑灿然耀目,烟雨中朦胧的山影又如行走中的
骆驼,似真似幻。从七星岩出来的游客都爱在这山下留影。人们在这里仁足,
或许是由于崇敬骆驼在瀚海艰难跋涉的顽强性格吧。
细看骆驼山,又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