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文学史-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容是记述了乌尼本人的政治生涯,他当过仓库或工场的首长,当过亨提 

  乌·塞(王室土地耕种者)的监督及僧侣监督。不过最值得乌尼炫耀的还是 

  法官的职位和上埃及首长的显赫地位: 

        “(陛下任命我为)法官,因为他对于我比之对他的任何其他臣仆都更 

  为信任。每当有任何秘密案件时……我代表国王、王室家族和六个最高法庭, 

  单独和最高法官——最高大臣一起审理,因为陛下对于我,比之对于他的任 

  何其他大官,对于他的任何其他大臣,对于他的任何臣仆,都更为信任。…… 



① 参见赛·诺·克雷默《世界古代神话》,华夏出版社1989 年版,第55—62 页。 


… Page 49…

  当国王的宫中发生秘密起诉王后乌列特赫特斯的案件时,陛下令我来,以便 

  一人进行审问,那里除我一人以外,没有一个法庭首长——最高大臣,也没 

  有一个(别的)大臣,因为我得邀恩宠,得陛下的欢心,也因为陛下信任我。 

  我单独和一个法官以及涅亨的口唇进行记录,而我的职位 (只是)宫廷亨提 

  乌·塞的长官。以前从来没有过像我这样职位的人来审讯国王宫寝的秘密案 

  件,但是陛下令我审讯,因为我比之他的其他大官,比之他的任何其他大臣, 

  比之他的任何其他臣仆,更得陛下的恩宠。”① 

       在这段记述中,乌尼竭尽自夸、炫耀之能事,但也可以从中看出,乌尼 

  是法老的宫廷近臣,深得法老的宠信和器重。乌尼宦海生涯中最得意、最辉 

  煌的时刻可能莫过于出任上埃及首长时期,他在自传中这样记载道: 

        “当我成为宫廷阿楚和(法老)御鞋的携带者时,上下埃及之王麦然拉, 

  我主,万岁,任命我为地方大公和上埃及的首长,南起厄勒蕃廷,北至阿富 

  罗底城区,因为我得邀陛下恩宠,因为我得陛下的欢心,因为陛下信任我。 

       当我成为阿捷特和御鞋的携带者时,为着我在驻屯地组织的警戒和防 

  卫,陛下嘉奖我,超于他的任何其余大官,超于他的任何大臣,超于他的任 

  何其余臣仆。以前,这个职位从来不曾授予任何别的臣仆。我作上埃及首长, 

  使他满意,在那里没有一个人令他人受害。我完成一切工作;……我在这里, 

  在上埃及,模范地履行了大臣的职务。以前,在这里,在上埃及,从来没有 

  过类似的情形。 

       我做了一切,使陛下因此嘉奖我。” 

       乌尼还享有掌管军队的军事权,他多次率领军队远征。归他统领的军队 

  中有各地的大公、上埃及国王的司库官,上下埃及各首长和地方官,上下埃 

  及的僧侣首长和司冕监督。乌尼自夸他所统率的军队军纪严明,拥有良好的 

  军风,“他们没有一个人使他人蒙受祸害,他们没有一个人劫夺行旅者的粮 

  食和凉鞋,他们没有一个人在一个村落拿走过衣服,他们没有一个人向任何 

  一人夺去一头山羊。”这样一支军队可以想见拥有较强的战斗力,取得过无 

  数次的胜利。乌尼在其自传中当然忘不了大唱凯旋曲: 



        “这支军队安然归来了, 

       在破坏贝都因人的国境之后。 

       这支军队安然归来了, 

       在毁灭贝都因人的国境之后。 

       这支军队安然归来了, 

       在摧毁那里的堡垒之后。 

       这支军队安然归来了, 

       在砍伐那里的无花果和葡萄树之后。 

       这支军队安然归来了, 

       在那里全境放起了火…… 

       这支军队安然归来了, 

       在那里击溃了好几万的队伍。 

       这支军队安然归来了, 

       在那里 (夺得了)无数(队伍)以为俘虏。 



① 参见《大臣乌尼传》,载《世界古代史史料选辑》(上),北京师范大学1959 年出版,第16—23 页。 


… Page 50…

     乌尼之所以这样尽心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无疑是为博取法老的信 

赖和欢心,正如他在自传中反复强调的,“陛下因此极力夸奖我”,“陛下 

因此嘉奖我”,“我得邀陛下恩宠,我得陛下欢心,因为陛下信任我”。看 

来乌尼确实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显赫的文治武功的确博取了法老的信任和 

恩宠。法老为表彰他的功绩,亲自带领船工们从图拉给他运来石棺,为给他 

建造坟墓做准备。 

     乌尼在其自传的结尾,为自己下了一个结论:“我实实在在是一个为自 

己的父亲所喜爱,并为自己的母亲所夸奖,……得自己的兄弟好感的人:一 

位地方大公,上埃及的良善酋长,奥西里斯所敬重者,乌尼。”其实,与其 

说乌尼为自己进行了“盖棺定论”,倒不如说它反映了古埃及人当时的社会 

伦理和道德观念,即它道出了一个完美人生的道德规范,或者说一个完美之 

人所应具备的条件或达到的标准:在家应成为好儿子、好兄弟,在外应成为 

好官。这样才能受到神的敬重。 

     与《梅腾自传》相比,《乌尼自传》的文学性显然大大地增强了。首先, 

 《乌尼自传》具有较完整的结构:序言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作者的身份;随后 

用大量的篇幅记述自己的履历及一生的功绩;最后对自己一生做出总结,也 

是对整个自传做出结论。其次,《乌尼自传》采用了一些文学表现手法,例 

如,乌尼在记述他的军队胜利归来时的一段凯旋词,采用了排比句及第一句 

隔行重复的手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虽然如此,《乌尼自传》的史料价值 

尤胜一筹。它对埃及古王国末期的政治、军事和宫廷生活以及第六王朝诸法 

老的建筑事业,提供了多方面的材料,对研究古王国时期埃及的政治结构、 

军事制度及法老的日常活动具有较高的价值。 

     古王国时期另一位著名的高官是哈尔胡夫,他的在世时间比乌尼要晚, 

他是法老麦尔尼尔和培比二世的宠臣。与乌尼一样,哈尔胡夫也曾官至上埃 

及首长 (总督)。在任期间,他曾四次率军远征努比亚,其自传中关于这些 

远征的记载是研究当时埃及与努比亚关系的重要的材料之一。 

      《哈尔胡夫自传》提供了古埃及传记文学的标准模式,即首先是祈祷词, 

祈祷的内容包括祈求供品、厚葬等,然后是政治生涯及“功劳薄”。其中从 

作者祈祷的内容可以看出这类作品创作目的的一些端倪。哈尔胡夫这样写 

道: 



      “我从我的城市来到这里,我来自我的州; 

     我修建了一所房屋,装好了房门; 

     我挖掘了一个水塘,种植了无花果树。 

     国王赞扬我, 

     父亲为我立了遗嘱。 

     我是一个值得…… 

     父亲宠爱我, 

     母亲称赞我, 

     所有的兄弟都宠爱我。 

     我给饥饿者以面包, 

     给赤裸者以衣服, 

     我把失船遇难者救上陆地。 


… Page 51…

       生活在世上的人们, 

       你们路过这座坟墓时, 

       无论是南来还是北往者, 

       你们将会说: 

        ‘献给该墓的主人, 

       一千个面包和一千瓶酒。’”① 



       从这段叙述中不难看出,哈尔胡夫按当时社会的伦理规范衡量,首先把 

  自己描绘成一个臻于完美之人,即在家里得父母恩宠,得兄弟喜爱,是一个 

  好儿子、好兄弟;在社会上,他是一个好善乐施者。他之所以这样做,只不 

  过是为了死后得到回报,即希望过路的行人念及他的恩德,向他的坟墓敬献 

  食物和美酒,以供他在冥府享用。 

       哈尔胡夫也像他的前辈乌尼一样,把自己称为“国王唯一宠信之人”, 

  此外还自称为“王家印玺持有者”。哈尔胡夫在数次远征中不仅建立了卓越 

  的军功,所到之处还把当地乡土特产和奇货瑰宝带回埃及,敬献给法老,法 

  老因此更是对他宠爱备至。自传的后面附有一份少年国王培比二世给哈尔胡 

  夫的诏令,该诏令生动地揭示了古埃及法老和大臣的生活及其互利关系。这 

  份诏令是法老催促正在远征中的哈尔胡夫快速返回王宫,因为法老急于要见 

  到哈尔胡夫将给他带回来的会跳舞的侏儒。法老在诏令中写道: 

        “你曾说过在你的这次远征中,给我带回一个会跳神舞的侏儒,就像神 

  印执掌者巴沃尔德在伊赛斯王统治时期从蓬特带回的那个侏儒一样。你对陛 

  下说过,这类东西以前从未有人从亚莫带回过。” 

        “不错,你很清楚怎样做才能博得你的主子的宠爱和称赞。诚然,你正 

  夜以继日地为此而努力。陛下将给你许多重大的荣耀,它们将造福于你的子 

  孙万代,因此当他们获悉陛下为你所做的一切时,所有的人都会说: ‘当国 

  王唯一宠信之人哈尔胡夫从亚莫回来时,有什么事能与哈尔胡夫所取得的荣 

  耀相比?’” 

       对哈尔胡夫进行重大许诺后,这位法老便命令道:“立即北上前来王宫! 

  快点把侏儒带来!”为防止途中发生意外,这位法老还对具体的安全细节做 

  了吩咐:“当侏儒随你上船之时,你要叫来许多富贵之人在甲板上围住他, 

  以防他跳入水中!当他在夜晚躺下时,让许多富贵之人在他的帐篷里环他而 

  卧。晚上要察看十次!陛下渴望见到这个侏儒胜过任何来自西奈和蓬特的贡 

  物!”① 

       法老的自传在内容上与一般大臣和普通人物的自传有很大差异,这主要 

  是他们的经历和所处的地位不同使然。在这里,我们以中王国时期法老舍索 

  斯特利斯三世的自传为例,加以说明。 

       舍索斯特利斯三世的自传刻在他的一块界碑上,该界碑是他在其统治的 

  第十六年树立的,发现于塞莫纳。舍索斯特利斯三世对努比亚进行了几次强 

  大的远征,建立了许多军事堡垒。塞莫纳堡垒标志着舍索斯特利斯三世的势 

  力已到达尼罗河第二瀑布区的最南端。舍索斯特利斯三世在其自传的开头这 



① 参见马丽亚姆·里希泰姆《古埃及文学》(Miriam Lichtheim,Ancient Egyp…tian Literature )第1 卷,加 



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75 年版,第24 页。 

① 参见马丽亚姆·里希泰姆《古埃及文学》第1 卷,第26—27 页。 


… Page 52…

  样写道: 



        “我把南部疆界推至比我祖先更远的地方, 

       我拓宽了祖辈传给我的领土。 

       我是一位言必行、行必果的国王, 

       我用双手实现我的理想。 

       我是一位速战速决的征服者, 

       我的理想从未破灭。 

       我对下属体贴仁慈,我对敌人毫不留情。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① 



       在进行了一番自我标榜以后,舍索斯特利斯三世转而告诫他的儿子们: 



        “至于我的任何一位儿子,维持我所开拓的疆土者,才是我的儿子,才 

  是我所生。真正的好儿子应该胜过其父,应该保卫其父的领土。但放弃我所 

  开拓领土、不为之而战者,他不是我的儿子,非我所生。”② 



       舍索斯特利斯三世的自传在内容上显然包括两大部分:其一,炫耀自己 

  开疆拓土方面的功绩,颂扬自己爱憎分明的立场及在战争中有理有节的美 

  德;其二,告诫他的后代要以保卫父业为己任,以光宗耀祖为使命,激励后 

  代要不断进取。在这里,舍索斯特利斯三世实际上提出了一个王室皇族的道 

  德标准,只有捍卫祖辈业绩、光宗耀祖之人,才算得上好儿孙;丧失祖辈业 

  绩、有辱祖先者,乃不孝之人。舍索斯特利斯三世本人显然光了宗,耀了祖, 

  是个好儿孙。 

       新王国时期保存下来的传记作品《桡夫长亚赫摩斯传》,则向我们展示 

  了一位普通士兵的成长道路。亚赫摩斯自传的铭文刻在其岩石墓室的一个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