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二十六卷(二次宣讲) B2…5…26

  第十二页,“法会圣众第一”。

  今天我们第一次看到经文,这一部经是夏莲居老居士依据五种原译本会集而成的。那么他是在一九四五年出版流通。在当时,慈舟老法师曾经在济南讲过,并且有科判。梅光羲老居士曾经在中央广播电台讲过这一部经,那么其余还有一些大德们在各地也有宣讲。佛门出家、在家的这些高僧大德们,都肯定这个本子是无量寿经最完善的版本。夏老将全经分为四十八章,或者称为四十八品。我想他的意思是取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因为他在最初会集的本子,是分了段落,他分成卅七章。那么这是以后再修订成为定本,现在我们看到的四十八章。第一章跟第二章是通序,第三章是别序,本经的序分很长,一共有三章,到第四章才是本经的正宗分。那么流通分也野很长,确实有大经的味道。像这个华严、法华,这个三分都有相当的份量,不像其他一般经典序分跟流通分很短,经文很短。那么第一分主要是讲六种成就,这是一般经上都有的,我们先看第一章。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而为上首”。

  到这个地方是一段。‘如是’这二个字是佛门一切经开头的二个字,都是用的如是。那么如是这二个字怎么来源的,我在此地就不必说,因为我们说了很多次了。要紧的是要说明它所表显的真实义。在如来果地上的境界,也就是般若经上所讲的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实相,在佛法里面就用一个‘如’来代表,用‘如’来代表,所以如是就是诸法实相。佛给一切众生宣说无量无边的经论法门。他说些什么呢?就是要宣说一切诸法的真实相。那么换一句话说,就是给我们说‘如是’。如是二个字,不仅仅代表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三百余会所说的。十方世界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为一切众生宣讲的也是‘如是’二个字啊!这二个字要是在净宗里面来说,‘如是’就是阿弥陀佛。或者,本经经题上讲无量寿佛。由此可知这二个字含义之深广,我们没有法子想像,即使一切诸佛如来,所谓说、不断说、尽虚空法界说,也说之不尽。在本宗来说,我们要依据观经里面所说的理论来讲,如,是心是佛。是,就是是心作佛。是心作佛就是‘是’啊!是心是佛,诸位能不能体会到佛在经上讲这一句话的真正意趣呢?如果我们只听了一个是心是佛,死在句下就错了。是心是佛,是心是不是菩萨呢?是心是不是声闻、缘觉呢?统统都是的。只是在万象当中举一个例子而讲啊!是心既然是佛,我们问问,是心是不是这个茶杯呢?一点都没错。你才晓得一切法,唯心所现哪!一切法就是自己的真心本性。那一法不是心变现的,那一法不是心呢?法法皆然。连晚上我们做个梦,是心是梦,是心是世界啊!是心是微尘哪!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这个‘如’是这个意思啊!所以说万法皆如,无有一法不如。不但有形式的法如,无形式的法也如。佛在法华经里面跟我们讲的是如是、体如、相如、作用也如。如是体,如是相,如是用,如是因,如是果,到最后,如是本末究竟。那一法不如呢?如,就是大经里面所说的,唯心所现,一切法唯心所现。是自己真心变现出来的,这是性德的起用,真如本性起用啊!性德起用,即使变十法界依正庄严,给诸位说,决定清净平等。在佛清净,我们要问,在畜生、饿鬼、地狱清不清净呢?还是清净啊!好像我们用黄金做个佛像,你看到很恭敬啊!我现在把这个黄金做一个小猫,做个小狗,它清不清净?我把它做个青面獠牙的饿鬼,它清不清净?还是清净啊!体是黄金嘛!没有两样啊!你才晓得无有一法不清净啊!无有一法不平等啊!用一斤的黄金塑一个佛像,我用一斤的黄金塑一个饿鬼像,你到外面去卖,卖的价钱相等的。重量一样,同样是艺术品嘛!所以是平等的。十法界生、佛平等,是平等的,是清净的,这是从本性上讲。所以我们要问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面有没有佛菩萨,有没有天人、饿鬼、畜生呢?有。样样俱全,不能说没有啊!样样都有。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极乐世界没有,他方世界有没有呢?极乐世界跟他方世界,一心变的呀!不是二心变呀!一心变的虚空法界是一个整体。极乐世界是整体里面的一部份,诸位要懂这个意思。那么现在这个是心是佛,是心是万法,是心是万物啊!这是从性德上说。

  那么我们今天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迷了。谁迷了?自己迷了。迷什么啊?迷了自性。这个迷了自性,就落到底下一个字了,就是心去作了。作佛、作菩萨、作六道轮回、作依正庄严,这一作就不清净了,作就不清净。作什么?起心动念。所以大乘圆教,你看大乘圆教讲四谛,无作四谛。无作,怎么不清净呢?无作就恢复到性德了,有作是修德。从修德去证性德,性德是无作的,从有作要到无作才能成就啊!

  今天我们念佛,从有念到无念,就成就了。我们往生也是如此,从有生到无生就圆满了,这就是第二句话的意思。是心作佛,是心作法界,是心作万物啊!诸位要晓得他这二句话把佛法所说的原理、原则讲尽了。佛给我们说的一切法,就是说这一桩事情的真相。

  今天在这一部经典里面要给我们讲的,是心是佛,是心是极乐世界,是心作佛,是心作极乐世界。这是本经所说的啊!所以部部经里面就偏重在某一部份讲,实际上它是全体,这二个字包括整个的佛法。因此这二个字也能指这一部经全部的经文。所以它是信成就。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对于佛所说的一切法,我们相信了,为什么呢?他确确实实是根据一切事实来说的,他不是妄想,不是推测,不是理想,完全跟我们讲事实,如是就是事实。一个人不相信事实,那就没法子了,那还有什么好信的。统统讲事实,所以这二个字在六种成就里面为信成就。华严经上说,信为道源功德母。信是入法之初门,离开了信,就没有办法契入了,所以一定要信。学生亲近老师求学,如果对老师没有信心,这个老师再有德行,再有学问,你也学不到东西。佛法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根本的老师,我们对老师的话要不相信,那怎么会有成就呢?所以佛法里讲,信是第一个条件,你要想来学佛,学佛就是接受佛的教育,接受佛的教学。你第一个要信佛,佛给你讲的句句话都是真实的,要深信不疑,这才能成为佛弟子啊!

  蕅益大师解释这二个字,在弥陀经要解,他讲的是依实相理,实相就是事实真相。我刚才讲‘如是’这二个字,说明事实真相,讲得比较容易懂。你看古人讲的‘依实相理’这四个字,看的不知道说的什么意思。实相的道理,‘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无非’这个叫是,无非,决定不错啊!我们要圆圆满满的恢复性德,恢复性德,修学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法门决定不错。这个说法是蕅益大师讲的,讲得也很好,可以跟我刚才所讲的合起来看。我讲的这个给诸位这样解释的,古人这个注子里面没有这个说法,虽没有这个说法,意思是相同的。依实相理,事实真相啊!

  ‘我闻’是闻成就。因为经典不是佛写的,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佛没有著书,没有写作留给后世。经典的来由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弟子们集结的。正如孔老夫子一样,孔老夫子的论语,不是孔夫子写的。孔老夫子死了以后,学生们回忆从前老师怎么样教诫我们,把它记录下来,传给后世。佛经也是如此,是弟子们记录下来,传给后世。但是,佛经的记录,跟全世界学者们传给后世的记录,在方式上有一点不相同,孔老夫子的学生是个人记录的,佛经集结是弟子们集体起来做这个工作的。集结起来把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所讲的一切经,重复讲一遍。找什么人重复讲呢?找阿难。阿难记忆力真是博闻强记啊!他那个头脑就像我们现在讲的电脑一样,录音机一样。他听过一次,永远不会忘记。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阿难尊者都听到了,都能够忆持不忘,忆是记忆啊!他不会忘记,这个了不起啊!这是奇才啊!因此这个复讲呢,同学们就推崇阿难尊者,推他来复讲。你讲,我们大家写笔记,把它记下来。

  与会的同学五百人,都是证阿罗汉果的。阿难在讲台上宣讲,如果这五百人当中有一个人不同意,阿难你说的这一句话,佛好像没有讲过,这一句就要删掉,就不可以流通,必须是五百个人听到,个个都点头,这才能算数,才能够记录下来流传于世,取信于后人。不像现在开会,多数人赞成就可以了,三分之二同意就没有问题了。他这个表决的标准,是一个人提出异议就不能通过。才晓得佛的经典的集结是非常之严谨,严肃谨慎。所以这个字是阿难尊者自称,‘我’是阿难自称。‘闻’,亲自听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所以就本经来说,如是我闻。这一部经典里面所说的都是我自己亲自听释迦牟尼佛讲的。

  那么由此可知,完全是复讲。因此,这个复讲就从这样一个制度流传到后世。流传到后世,可以说一直流传到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我们佛门里面讲经说法人才的培养都是复讲。不像现在这佛学院里头没有了。从前自古以来,代代相传,都是复讲的。因为阿难尊者是第一个复讲的,所有一切经复讲的,这个复讲是有来源的啊!有来由的呀!学生复讲老师的,这样训练好处很多,为什么呢?他要讲,他在听的时候要专心听。从前李老师告诉我们,对我们学讲经的学生们说,你们学讲这一部经,我在讲的时候,大概你差不多可以能够听到百分之六、七十。为什么呢?你要全部精神贯注,因为你要准备复讲。如果不是轮到你复讲的,老实讲,大概你只能听到三成,为什么呢?心不在焉啊!不是我复讲,没关系,心地就懈怠了,就懈怠了。换一句话说,不那么专心啊!我们在台中那个时候,学经的时候,同学们总是有二个要学复讲的。那二个人全部精神贯注在听,为什么呢?到第二天他要重复讲一遍。所以这个复讲是有来由的。

  复讲的好处,实在讲,与三学、三慧相应。三学是戒、定、慧。他在听讲的时候专注,心里不敢打一个妄想,打一个妄想,怕老师讲的话忘掉了。心里面没有妄念,就是戒成就。一心专注是定成就,听得清清楚楚,记得清清楚楚,慧成就了啊!三学成就。如果根性利一点的人,一听讲,他就觉悟了。他这个道理明白了,一明白了,他就不迷了,他就能把自己过失改过来了。就像韦提希夫人在皇宫里面听释迦牟尼佛讲观无量寿经。你看看,佛的一部经讲完了,她从凡夫就证得无生法忍,这是三慧啊!听法,听是闻慧。一听就觉悟,是思慧。一觉悟,烦恼、习气、无明、妄想就统统断掉了,那就是修慧啊!这一部讲完了,他证果了。在许许多多经典里面,我们所看到的,有的经还没讲完,讲到一半,听众当中开悟的开悟,证果的证果。你去看楞严经,楞严经没讲一半,有开悟的,有证果的。所以这个方式是三学、三慧一次完成。

  释迦牟尼佛自古以来,历代祖师大德,你们去看看佛教史,看看史传部里面没有听说办佛学院,没有。那一个祖师大德办过佛学院的,没有。底下徒弟代代人才辈出,怎么来的呀!复讲嘛!复讲头一个就是阿难尊者。用这种方式训练出来的。

  我们在台中求学的时候,李老师是规定每一个学生一定要复讲一部经。我在台中选的是一部大经,选的是楞严经。所以楞严经,在台中我从头到尾,李老师讲一遍,我也讲一遍。他老人家是星期三讲,星期三晚上是对大众讲,我星期四晚上复讲。所以我闻就是阿难在台上复讲啊!闻成就,这二个字也就代表了师承。我所学,学有根源,我是跟释迦牟尼佛学的,所学的一家之言啊!所以,我闻不但是闻成就,含著有师承的意思在。这是诸位同修必须要知道的。

  ‘一时’这是时成就。就本经来讲,必须三资粮具足。信、愿、行这三个条件同时具足,佛才会给我们宣说这个法门。这成佛之法,一生成佛之法,所有一切经典里面从来没有过的。信,这个经上是给我们说明西方净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普度一切众生往生成佛,你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