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粢猓先思腋颐撬担泄幽纤我院螅兔挥斜惹鹆恕1惹鹈挥辛耍惹鸾渚兔挥辛恕R蛭惹鸾淅锩妫娑ㄖ辽僖甯霰惹鸩拍芄淮洹D且桓龆济挥辛耍勾裁唇淠兀客獗砩峡幢惹鸷芏啵遣皇钦娴模颐模忻奘蛋。≌飧鑫颐且馈1惹鸾渌龅搅耍棵蝗俗龅健Jq益大师老实,自己不敢称比丘,为什么呢!僭越之罪。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仿冒之罪,冒牌。因此,他受了比丘戒之后,在佛菩萨面前退戒,一生自称为菩萨沙弥。他的徒弟—成实,也是他的侍者。大师往生之后,所有的著作,是成实替他整理出版的。今天我们看到蕅益大师全集,成实因为老师称沙弥,他连沙弥也不敢称。你看我们在蕅益大师全集里面,看到成实有很多这个注疏里面,他有序文、跋文,他后头具名,出家优婆塞,不敢称沙弥,优婆塞是在家居士,我是出家的在家居士。到民国初年,弘一大师也这样称,自称出家优婆塞。这一些人老实人,自己做到多少,说多少,做不到的,决定不敢称说,这叫老实。那么我们自己想一想,我们有没有资格称一个出家优婆塞?我们这些出家人,五戒有没有做到呢?所以认真一反省、一检点,真的就寒毛直竖了,才知道问题严重。一定要改过自新,改过自新就是真正的忏悔,把毛病习气统统改掉,真正把它改除掉。依信、愿、行修学净土法门,这个人就不是小乘了。

  “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所以,我们第一要知道自己的过失。第二要真正把这些毛病习气彻底的改掉,依照经典教训来修行,念念求生净土,这是佛的第一弟子。与本经序分里面,憍陈如尊者排名在第一个,你看前后呼应,那么这部经当然就是诸佛度众生的第一经;持名念佛的法门,当然就是诸佛如来所传授的第一法门,样样都第一。因此,古大德说,这个法门是大乘当中的大乘,一乘当中的一乘。至高无上的法门,它样样第一;经是第一,法是第一,依照这个法门修学的弟子是第一。这是值得我们特别珍惜的,真正明了了,你再要去学其他的法门,那你就变成第二、第三了,就不是第一了。第一里面决定不掺杂,能真正认识的人实在不多,这是夏莲居老居士说:万亿人中一、二知。

  “是故告汝天人世间阿修罗等。”

  这是当时与会的这些大众,与会大众里面,有声闻、有缘觉、有菩萨,那些人不必劝,为什么?他都知道,他都没有怀疑。听佛说法会起疑心的是天人阿修罗这些,佛说这个经,是不是说得太过份了?是不是为了劝我们故意这样说,故意把它抬高的,实际上恐怕没有这么高,是来劝勉我们的话,话不是真的。就起了疑心了,特别叫这些人,给他说:

  “应当爱乐修习。”

  这叫你对于这个经,对这个法门,应当是非常非常肯定的语气,你应当要喜欢,要爱好,乐是爱好,爱就是喜欢,你要喜欢,要爱好这部经典,这个法门,要认真的去修,要认真去习。修是依照经典理论、方法、标准来修正,修正我们的观念,修正我们的思想,修正我们的言行。习是实习,要在生活当中去做到,换句话说,一定要把经典的教训变成实际的生活,这就是习。果然变成实际的生活,换句话说,无论你修习经典的多少,你都是弥陀的化身,你能够百分之百的做到了,你是圆满佛的化身,你能够做到十分之一、二,就像天台大师所讲的,你是分证的化身。因为它是第一法,它是纯真法,这也显示前面所讲的,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

  “生希有心。”

  实实在在的希有,所有一切经论都不能够跟它相比。诸位同修,你多看几部经,多想想,你自然能够领会,能够体会,确确实实是一切经不能为比,从什么地方能够很明显的看出来呢?其他经典,我们不容易做;换句话说,不容易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这部经与自己生活好像很容易就相应,你从这一点去体会,其他经论做不到是枉然,理懂得有什么用处?你做不到。这部经,理论明白了,可以做到,不明白也能做到。这就妙了。所以一定要生希有之心。

  “于此经中。生导师想。”

  导师就是佛,这就是告诉你,这一部经就是阿弥陀佛,你归依这部经典,依靠这部经典,就是依靠阿弥陀佛。这是真的。我们供养阿弥陀佛的像,你一定要明经,要明理。一见阿弥陀佛的像,就想起阿弥陀佛在经典给我们这么多的宝贵教训,这样瞻礼阿弥陀佛就无量功德啊!否则的话,见这个像,头什么都不知道,拜阿弥陀佛的像,就白拜了,像的作用,供养佛像的作用,就是让他时时刻刻提醒我,提醒我什么呢?经典里面字字句句的教训,我见到佛像,马上就想起来,这叫学佛。所以经就是佛,经典所在之处,就是阿弥陀佛所在之处。

  “欲令无量众生。速疾安住得不退转。”

  这是法门真实的效果,可以叫一切众生,不但是我们这世界,我们在前面看到,十方世界无不如是,能叫一切众生,速疾是很快,很快安安稳稳,你就住到圆满三不退的地位了,你说这多难得!圆满的三不退是等觉菩萨,如果我们把标准放宽一点,八地以上;换句话说,能令一切众生,甚至于一切五逆十恶的众生,都能够快速平平安安的得到圆满的三不退。这个利益到那里去找?你要跟菩萨们说,菩萨听了摇头,没这个道理。在这个法门确是事实。

  “及欲见彼广大庄严。”

  这是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所受的果报,那个世界广大庄严,前面经里面都给我们说过。

  “摄受殊胜佛刹。”

  这句更不可思议了,前面广大庄严,我们也不贪图这个享受,好像对我们还没有很恳切的关系,但是这一句,关系就太大了,是我们梦昧以求的,那就是我们希望能够见到一切诸佛如来。这是告诉你,只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得弥陀威神的加持,就能够天天,时时刻刻去亲近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就有这个能力。上供诸佛,下度众生。无量无边的世界,跟我们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什么关系呢?我们在过去生中曾经住过那个地方,那个地方有我们许许多多认识的人,父母、兄弟、亲朋好友。我们现在是迷惑颠倒,过去的事情都忘掉了,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无量无边劫以前的事情,你统统都清楚,都记起来了,都明了了,生生世世,这一生在那个世界,那一生在那个世界,还不都想去看看。所以那个世界有佛,先去供养佛,然后去度有缘的众生,你会把这最殊胜的法门去告诉他,劝导他。所以这个乘愿再来,不只是来这个娑婆世界,而是乘愿再回到十方世界。

  “圆满功德者。当起精进。听此法门。”

  密宗里面有大圆满法,虽有大圆满法,究竟能不能得到大圆满呢?实在是很有问题。黄念祖老居士说过,现在这个时代,真正密宗的根机已经没有了。所以他晚年不再传密,没有密宗的根机。所以自己专修净土,专弘净土,对于学密的人,他也再三的劝导,要兼修无量寿经,弥陀要解,普贤行愿品,发愿求生净土。这个真是慈悲到了极处啊!如果学密的人,不依照这个方法来修,结果还是落空,那就太可惜了。所以,真正的圆满,大圆满,究竟大圆满,就是这个法门。所以我们应当要精进,听此法门。所以,这部经实在讲,要常讲,要不断的讲,我们在一切经里面,我过去讲过不少经,一切经里面,依听众感受来说,没有比听这部经感受能够生真正的欢喜心,这是其他经比不上这部经。这个听经人数之多,实在讲其他经也不如这部经。我们这次从中国大陆回来,了解中国大陆的状况,大陆的同修听到我们的录音带,无量寿经的录音带,这个录音带差不多已经流通到全国了,是他们自己拷贝流通的,一个传一个这样传出去的,都对于这个法门深信不疑,专修、专读,效果非常的显著。我们看到了,真的生了无限的欢喜心。所以介绍人学佛,人家问,我初学从那里学起?就介绍从无量寿经学起。老修行的人,经论已经读得很多的人,问我要从那里学起?也告诉他从无量寿经学起,决定不错。

  “为求法故。不生退屈谄伪之心。设入大火。不应疑悔。”

  这个几句,是佛在此地苦口婆心劝勉我们,对这个无上法门决定不能怀疑,决定不能退转,怀疑退转,这种利益是无量劫无量劫中,不容易遇到的。开经偈上说:百千万劫难遭遇。这还不止啊!遇不到,遇到了轻易把它舍弃,那是什么原因呢?善根薄、福德薄。他对这个法门有疑,或者修学之后他后悔,他还要改修别的法门,这就错了,大错特错了。所以在此地苦口婆心的劝勉我们,底下再给我们作证,为什么佛在世要这么劝我们呢?

  “何以故。彼无量亿诸菩萨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门。尊重听闻。不生违背。”

  这是讲十方世界,我们在前面看到的,正宗分最后一篇,十方无量无边世界,每一个世界往生的菩萨数量都是不可思议,这么多菩萨,那一个不求这个法门?有的人求,求不到,为什么求不到呢?当然他有障碍,刚才讲的,他有业障,他有罪障,他这一生当中没有机会听到。所以这些业习轻的人,都想求这个法门,对这个法门没有不尊重的,‘尊重听闻,不生违背’,那就是依教修行;换句话说,这些菩萨统统都往生了,这就是经上讲的,已经生的,现在生的,将来当生的,是这一类人。

  “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

  这个就更多更多了,比往生的更多了。那我们要问,他既然想听这个经,他为什么不听呢?这就奇怪了!他很想听这个经,他不知道这个经,他想听什么经呢?想最好能有个经教我们赶快成佛,但不晓得这是什么经?菩萨总希望能有一个法门,能有一个经典,能令一切众生统统都成佛。那一个菩萨都有这个意念,都希望自己很顺利的成就,都想找这个法门,找不到!有人给他介绍这个法门,他还不相信,他本身有障碍,找不到这个法门。实在这个法门就在他眼前,他就不认识,他就怀疑,他就不肯接受,不肯相信,当面错过。你冷静的观察观察我们这个社会,学禅的也好,学密的也好,学教的也不好,不管学那一宗,那一派,你看他的门口都贴南无阿弥陀佛。他甚至于晚课也念阿弥陀经,你问他,他要不要求净土?他不要,很多。他劝你们念阿弥陀佛,劝你们求生净土,他不要求生。为什么呢?他认为这个法门是很低的法门,是给那些没有什么知识的人,他们修的。他是了不起,上上根的人,他要修上上法门,不修这个法门。殊不知道,他心目当中所想找的上上法门,就是这个法门,可惜他不认识。你才晓得佛讲这句话,没有讲错,很有道理。‘多有菩萨’这个‘多’比前面多得多,不晓得多得多少倍,想找一个一生成就快速稳当成就的法门,找不到。

  “而不能得。”

  那么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我们很幸运,我们今天就遇到了。所以,佛在此地郑重的劝告我们。“是故汝等。应求此法门。”

  你们今天遇到了,遇到应当一心一意,专求这个法门,再不要怀疑了。这个实在是难中之难,真的是难信之法,难信能信,那有不成就的道理?这段经文看起来很浅显,意思实在是深广无比,我们要细心去体会,才能看得出世尊对我们的一番苦心,我们要怎样去报答?不能往生就没办法报佛恩,要报佛恩那就决定往生。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一0五卷 (二次宣讲) 档名:B2…5…105

  “受菩提记第四十四”

  这一品经是接着前面非是小乘,还是属于劝信流通。那么劝信之所以分为两品,在经文里面我们很明显的看出来,这一段是说明发誓不退转得受记来劝我们的,显示出这法门的殊胜。请看经文:

  “若于来世。乃至正法灭时。当有众生。植诸善本。已曾供养无量诸佛。由彼如来加威力故。能得如是广大法门。”

  我们先看这一小段,这个经文字字句句都含著有很深的义理,很深的道理。千万不能够疏忽的。世尊告诉我们,‘若于来世’,就是指未来世;释迦牟尼佛当年说法的时候,他灭度之后都称作来世。底下一句说‘乃至正法灭时’,我们晓得每一尊佛出现在世间,他的教化都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我们称它作法运,人有命运,这个家庭也有命运,这个家的兴衰;国也有命运,国家的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