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纲领选择了五科,这五科确确实实就够用,到一直到往生净土都没有问题了,这个五科是有次第的,从那里学起呢?从三福学起,三福第一句是孝养父母,从孝亲做起,唯有孝亲才会尊敬老师,为什么呢?不敬老师就不孝亲,父母是希望你去接受老师的教导,要听老师的话,你不听老师的话,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父母就忧虑了!给父母添烦恼啊!那就是大不孝了。所以整个佛法,给诸位说,都从孝心里面生出来的,一个真正孝顺的人,绝对不会让父母失望,不会让父母生烦恼,不会让父母忧虑,这个才叫真正孝啊!所以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然后再把孝敬扩大到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给诸位说,还是孝道,还是师道,都从这一个孝道里生出来的,孝道是根,在佛门里面,这个四大菩萨代表修学的过程。第一个就是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教我们什么?教我们孝亲尊师。‘地’是讲心地,‘藏’是讲宝藏,心地里面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才艺,无量的德能,这属于心地宝藏,这宝藏人人都有,而且是平等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自性的宝藏,宝藏要不开发出来那你得不到受用,就好像你家有个金矿,但是你没有把它开采出来,没有把它冶炼出来,那你还是穷光蛋一个,你必须要开采。什么方法开采呢?孝敬,就是这个方法。孝敬就能开发心地宝藏,自性宝藏。今天在本省,修地藏法门的人很多,应当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如果把地藏菩萨想成他是一尊神,专门度地狱众生的,那就错了!完全错了!诸位要晓得,地狱众生是什么?那个是地狱众生?地藏菩萨凭什么度他?不孝双亲堕地狱,不敬师长堕地狱,你们想想,他是提倡孝亲尊师,岂不就是堕地狱了?就这个意思。这个不孝亲、不尊师的人,他就无恶不做,这个人就堕地狱啊!所以,佛法是教育,不是宗教,你要讲得叫大家听了这个很有道理,这个世间很多人不相信六道轮回的,你把这个地藏法门这样给他讲,他听了点头,有道理!他也要学啦!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不能孝亲尊师,不能够慈心不杀,还造十恶业,现在虽然还在人间,还像个样子,不错啊!那个地狱里头早已经报名注册了。几时一口气不来,就到那儿去报到去了。地狱菩萨在今天教给你,要孝顺父母,要尊敬师长,你要是能听话,依教奉行,那个地狱里头的名字就消除了,就除名了,你就不必去了,这就度了你,这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以这个基础往上提升,这就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再往上提升,那就行菩萨道,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三福前面十句自利,完全修自己,只有后面一句是教化众生,自己成就之后要帮助别人,这是讲个人的修养要从这做起。人不能够离开人群,不能够脱离社会,与大众相处,佛教给我们六条戒律—六和敬。与人相处要和睦,彼此要互相尊敬,佛对我们要求,只叫我们敬别人,不要希望别人敬我,只是我敬人,每一个人都听佛的话,个个都敬人,这就互相尊敬了吧!佛叫处处想自己,你才能得清净心,你才能得到真正的禅定。我敬他,他都不敬我,你的心就不会清净了,你的三昧就得不到了,只问我,有没有敬别人?他敬不敬我,不要去管他,我的心定了,心就得清净。所以我跟大家讲,不要管闲事,不要管别人闲事,我们修行,功夫就得力了。你要喜欢管别人闲事,你这一生注定失败,你决定不能成功。然后这才进入真正佛法的修学了,三学、六度、十大愿王。那有不成功的道理呢?这是我们真正抓到了纲领,然后‘具诸功德本’,什么叫功德?这个要认识清楚,我们看到许多寺庙里头,门口放一个箱子,那个箱子叫做功德箱,这是说你丢一点钱就有功德了,这完全错误了。我们想一想,达摩祖师当年到中国来,见到梁武帝,梁武帝以他的地位势力护持佛法,他造了四百八十多所寺庙,度几十万人出家,他很自负啊!见到达摩祖师说:‘我的功德大不大’?很可惜啊!达摩祖师太老实了,不肯打妄语,也没有善巧方便,说了一句老实话:‘并无功德’。这一盆凉水浇到梁武帝头上,梁武帝一生气,不护他的法了。他只好到少林寺去面壁,坐了九年才等了一个慧可,并无功德啦!替佛教做了那么多事情还没有功德,你在那里捐了一点钱就有功德了?所以要晓得,功是讲修行的功夫,你真有一分修行功夫,你自然有一分收获,收获就是德。功夫是什么呢?功夫是修行,行就是行为,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语、造作,有了错误,这行为有了错误,把这个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叫做修行。我们的心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我从今以后不胡思乱想了,修正过来了,这叫修行,这叫功,修功。得到的是什么呢?没有胡思乱想,心清净了。可见得这个心清净就是德,心清净到一定的程度,那就开智慧了。所以那个德是讲的定与慧,是讲这个。你捐了一点钱,你想想看,你有没有得定呢?有没有开智慧呢?与定慧毫不相干啊!所以戒、定、慧三学,戒是功,定慧是德,功德是这个修法的啊!功德本,这个字重要了,什么是功德的根本呢?换一句话说,就是修学的关键。我们一定要把它认识清楚,要把它抓到。这个地方讲的功德本,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你们想想看,它是不是戒、定、慧三学的根本?这一句名号念好了,戒、定、慧三学统统具足了。它是功德本啊!如果喜欢研经的人,这一本无量寿经就是功德本,千经万论都离不开这一部经所讲的原理原则,这一部经是一切经的精华啦!华严上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这一部经真正参透了,一切经都通达了。所以这是功德本,认清楚才晓得这一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修胜菩提行’。‘胜’是殊胜,殊胜的菩提行就是信、愿、持名。‘信’不迷,‘愿’不邪,‘持名’不染。不迷、不邪、不染,佛、法、僧三宝具足啊!这三宝就在这一句名号之中啊!下面这是讲成就的,‘受记当作佛’,什么人给他受记呢?阿弥陀佛给他受记。我们今天读这一部经,依照这一部经典的修学,也就是得弥陀给我们受记。所以这个佛法的修学,我们是讲一般普通人,像我们这种根性,不讲那个上根利智,那是特殊的人,我们不讲,我们讲一般人的修学,首先要熟读经文,为什么要熟读经文呢?因为经文是我们修行的依据,我们是凡夫,决定会有妄想,决定有烦恼,决定有执着,这一些东西要时时刻刻去检点,时时刻刻去发觉,如果要不读经,我们的发觉就相当困难,经文念一遍,晓得我那些地方还是没有觉悟到?那些地方我想错了?我说错了!我做错了!这一读经就把这些毛病全都找出来了。不读经很不容易发觉,求别人来告诉你,谁愿意说你的过失啊!世间真正肯说过失的人就是父母、老师,现在父母也不说过失了,为什么呢?不孝嘛!说了你还生气,说了给你做冤家,不说了!老师也不说了,说了怎么样?说了怕挨揍啊!没人敢说你过失了,这怎么办?只有读经。所以我常常劝人读无量寿经,读了凡四训,读感应篇,你念这些东西很容易检点自己的过失,你能够每一天知道自己的过失,这了不起啊!这叫什么?这叫开悟,你不迷了,自己有过失,不知道,这是迷;自己有过失,知道,这是悟。悟了以后要能改,所以叫悟后起修,修是什么?把他修正,修正这个把它改过来。你不悟,你怎么修法?所以经一定要熟,就是自己修行的依据,修行的依据一定要熟,先要把它念熟,念熟之后要求解,解要解得圆,因为圆解呢?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一些事情,才知道怎么样去应付?知道怎样去运用佛的教训?使我们成就无量功德。所以你不能够圆解,死在经文里面,那就很糟糕了,那就食而不化了,念是念得不少,也很记得,不会用,用要活用,活用是建立在圆解的基础上,你解得圆,用得才活泼,那就是真正的智慧。再看底下一首。

  “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

  这个阿弥陀佛的开示就到这一句。这一句的意思不难懂,乍看,好像与前面雷同,其实它别有深义。前面两句是劝我们要离相,‘通’是没有障碍,有障碍就不通了,‘达’是明达,对于事实真相彻底明了,明了到极处叫达。前面说的一切法着重在‘相’上,此地讲的是‘性’,通达诸法性,‘性’是体性,一切诸法的本体是什么呢?是‘空’,是‘无我’。此地说的空,就是二空真如,我空法空,真正通达,于我、法决定不执着,佛的意思在此地,于我、于法统统不执着,你的心清净的,这个心没有染污。

  今天下午吴居士来看我,吴延环老居士,晚上我招待他在我这里吃晚饭,吃晚饭呢?他给我们上了一课,也希望与大家共同分享,对于我们有很大的利益,他老人家今年八十多岁,一生不生病,现在也不生病,将来还不生病,秘诀是什么呢?决定不吃零食。我招待他小客厅里喝茶,拿一盘水果,不吃!决定不吃零食。水果在什么时候吃呢?一定在饭后吃,这是个好习惯,不吃零食。那么吃的东西少,他吃饭的时候半碗饭,吃青菜,青菜、豆腐,不吃肉,他也没有吃长素,他跟我讲,他吃外国素,什么叫外国素呢?外国人吃素,吃鱼不吃肉,他这鱼吃一点,多吃青菜,吃的方法,那你们不懂,他今天说,这个菜饭放到嘴里面要嚼一百次,嚼得很细,这样子咽下去,量很少,不生病啊!这是饮食好,很好的饮食习惯。睡眠呢?他一定是八点钟睡觉,四点钟起来,他说假如起来看到钟是四点五分,那钟一定快,如果是三点五十分,那钟一定慢,决定靠不住,非常好的习惯,延年益寿啊!所以吃完饭时,他要回家,他告诉我说,八点钟睡觉,很不容易啊!所以这是我们应当要学的。那么我过去在新加坡讲经,有一位老法师教给我饮水的方法,我也告诉同修,清早起来,一杯凉开水,就像我们普通这样的杯子,大概这样的杯子,玻璃杯也可以,一杯水喝三百口,不能多一口,也不能少一口,也是延年益寿。松年老和尚教给我们的,那个老和尚也是八十多岁,身体非常健康,脸上的颜色就像童子一样,他的秘诀,养生的秘诀,就是每天喝一杯水,三百口,三百口你们试试看,那就等于入定一样,三百口要喝多久呢?大概要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因为每一口他只沾一点点,嘴唇沾一点点,要记数的,要慢慢的咽下去,不能很快,要慢慢的,心要定,脑子里头什么都不要想,记这个数记得清清楚楚,延年益寿,没有副作用,喝水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他跟我讲,口咽下去啊!每一口都要咽下去,实在讲,是这是内脏的运动,你每一口喝下去,你的口在运动啊!内脏运动啊!不但内脏运动,清洗内脏,心是定的,身也是清净的,那怎么会生病嘛!这当然不会生病。所以我们看到这样健康长寿的人,生活习惯非常好,我们要想延年益寿,要好好的记住。所以知道一切空,无我,我、法二空,我们这个心里面就会清净,就会把世出世间一切法放下,为什么?空的嘛!一样也得不到,都是假的。很多人都会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是争的不得了,一天到晚争名夺利,他也会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那为什么要拼命去争呢?这就是事实真相他并没有搞清楚,只是听说而已,这不管用嘛!虽离相还要修善,‘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这就是修善,一定要专心愿求西方净土,净土怎么个求法呢?要从清净心求,心净则土净,统统讲的心地功夫,然后才能成就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回向偈里面讲:‘庄严佛国土’,我们凭什么庄严?就是这个佛号功德,清净心庄严。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清净心,以及十方众生往生的那些人,个个都修清净心。所以它是清净心所成的刹土,弥陀说法就到此地,下面呢?是释迦牟尼佛说的。

  “闻法乐受行。得至清净处。必于无量尊。受记成等觉。”

  那么这是佛说明菩萨听弥陀说法得的利益,闻法是指十方菩萨听弥陀说法,听了之后非常欢喜。这个字在此地要念去声,念‘要’,乐就是乐好欢喜,欢喜接受奉行,依教奉行。‘得至清净处’。这个清净处就是清净心,听佛说法,这个心越来越清净。‘必于无量尊’,‘必’是必定,‘无量尊’就是阿弥陀佛,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