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出来,老师同意,给我印证。我认为能量消耗,应当是百分之九十以上消耗在妄念上;换句话说,妄念愈少的人,消耗能量就愈少,所以他一餐够了,修行人一餐够了。阿罗汉,诸位要知道,七天吃一餐;辟支佛是半个月吃一餐,二个七天吃一餐。为什么?他消耗得少!足够了!吃一餐饭可以饱一个星期,他消耗量少。一般人一天要吃三餐还不够,还要吃几道点心,那是什么?消耗量太大,他要不补充的话,他就会生病,这个道理你不能不懂。
  这消耗量,百分之应当是九十五,消耗在妄念上。修行人心地清净,没有妄念,所以他的消耗量很少。工作消耗不多。我看李老师,我细心观察他老人家,我跟他的时候,他老人家是七十一岁,七十岁左右的样子。他的工作量是我们普通人五个人的工作量。你到台中想去见他,一定在一个星期之前联系,他安排时间跟你接见,你临时去找他,绝对找不到,他的时间太满了。那么样忙碌,一天吃一餐。我从这个地方观察,我才明白,能量的消耗不在工作。工作消耗不多,妄念消耗太多了。我提出这个看法,老师点头,对,给我印证,这个看法正确。所以我们尽量减少妄想,这个一餐就吃得很舒服,而且吃得非常简单。李老师是山东人,喜欢吃面食,一餐饭煮一碗汤,菜跟汤一起,就是一碗,两个馒头。我也学他,但是我要吃三个馒头,两个不够,说明我的心没有他清净。他工作量比我多,他吃的东西比我少。明白这个道理,你就不奇怪了。
  饮食少,不求人,生活容易、简单!古人所说的,「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求於人。「於人无争,於世无求」,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有求、有争,多辛苦,多操心,多累!人生苦短,何必干这事情?全搞这些身外之物,一样也带不走。所以一定要觉悟,不觉悟就错了。所以,愿众生事事如意,都能够与佛的教诲相应,自己菩萨行就会成就。也只有自己菩萨行成就,才有这个心量。自他确实是一,不是二。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九七卷)  2006/1/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9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净行品第十一」,清凉大师注解里面第三段,「愿所为境成利益」,「别显」的第八句,我们把文念一念。
  「愿於他舍众聚法成一切智,则自成就如来十种智力」。前面三个字「愿於他」,就是一百四十一愿里面的「当愿众生」。每一句里头第二句都是完全相同的,当愿众生,境界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这是愿於他。舍众聚法才能成一切智,一切智是指什么?这是佛学普通常识,我们一定要清楚、要明了。佛这个字里头含著有三种智、三种觉,所以这个字不好翻,只有用音译,这是含多义不翻。如果我们翻成「智」、翻成「觉」,固然是不错,但是华文里面的智没有这个意思,没有这三种意思,华文里面的觉也没有这三种意思,所以不能不用音译。这三种智就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佛陀这个字里头有这三种智。三种觉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我们中文里头的智跟觉都没有这三个意思。
  一切智是知诸法的本体,佛法讲总相,总相是什么?总相是空。所以成一切智就是知一切法毕竟空,佛门里面常讲万法皆空,那个万不是数目字,万就是一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相有体空,事有理无,《般若经》上讲这个道理讲得非常透彻!《般若经》的总结,《金刚经》上说得好,这是中国人很熟悉的,不论是学佛不学佛,从前读书人没有说没念过《金刚经》的,那很少。读书人,至少这一生当中他也会看几篇。《金刚经》里面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就是一切智。后面有四句偈,这非常有名的,这也是《般若经》的总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佛教导菩萨的。有为法就是有生有灭的法,诸位想想,哪一法没有生灭?我们今天讲动物,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植物有生住异灭;山河大地,也有成住坏空。现在我们这种知识更丰富了,从天文望远镜里面看太空当中的星球,星球确实有生有灭。灭,多半是爆炸,看到很明亮的一闪以后没有了,这颗星就没有了。星星的生,新星球,原来这个地方没有,突然发现了。有个亮光,仔细一观察,有新的星出现,证明佛在经上讲世界的成住坏空。这些统统是无常的,这都是有为法!所有自然现象都不是永恒的,都是刹那刹那在变化,这叫有为法。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是真的,告诉你相有性无,体没有,所以从万法理体上去看就是一切智。什么人证得?阿罗汉证得。阿罗汉有一切智,没有道种智,他知道万法皆空。可是现象之有,是怎么回事情它会有?阿罗汉不知道,阿罗汉只知道这个现象是假的,不是真的。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个假相?假相变幻无穷,到底是回什么事情?这种智慧叫道种智,道是道理,种是种种,种种就是万法。宇宙之间万事万法,这种种,它是什么道理形成的?为什么会有?这个智慧叫道种智。菩萨有道种智,所以菩萨比阿罗汉高明。空跟有是一不是二,这个道理很多菩萨也没有办法融会贯通。佛所证得的叫一切种智,一切就是一切智,种智就是道种智,一切种智就是说明空跟有是一不是二。所以,这是佛所证的三种智,空有是一不是二。
  觉,这三种觉。自觉,这四十一愿里面,第一句是自觉;第二句,觉他;三、四句,真的是觉行圆满,句句都与三种智、三种觉相应。你要成就智慧,「舍众聚法」,你得放下。众聚法就是一切法,一切法都要放下。放下,这个地方要注意,不是说把事都放下,什么事都不要干,那你就错了,误会了。如果什么事都放下,释迦牟尼佛成道,他也不必四十九年为大家讲经说法。为大家讲经这是事,在我们讲,何必这么辛苦、这么辛劳?
  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不容易,跟我们现在不一样。他老人家,这经典上记载的,每天讲经多少钟点?现在的时间是八小时。古印度那个时候,佛在世当年,印度人把一昼夜分做六时,分做六个时辰,昼三时、夜三时。这是白天,白天他叫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白天分三个时辰;晚上也是三个时辰,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分这三个,所以叫六时。佛经里面常常讲六时,诸位要懂得,讲六时是讲印度,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那个时候,印度人所说的时辰,六时就是一昼夜。我们现在一昼夜分为二十四时,二十四时是西方人分的。中国人分的,是分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印度的时大,我们中国时就小。
  现在西方人用二十四时,所以我们把它称二十四「小时」,小时从这么来的,它比我们中国还小。我们中国一个时辰是现在二小时,印度一个时辰是中国的二时,所以是现在的四个小时。二时讲经就是现在的八小时。释迦牟尼佛每天跟大家上课八小时,难得,太难得了!哪个学校的老师排的课程,每天跟人上课八个小时?他也没有星期天,也没有假日。现在讲一个星期,七八五十六个小时,全世界找不到。从这个地方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敬业,你看到他敬业的精神。从三十岁开始,到七十九岁往生,讲经说法没有中断过。不但有言教,更重要是身教。言谈举止、行住坐卧都是众生的榜样,真正名副其实「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的言谈举止是我们世间人的模范,天人师。
  所以得放下,放下是放下妄想分别执著,这讲得太多了,同学们要记住。不是放下工作,放下工作,那你把佛法误会了,那就错误了。佛教导我们,人生在世当然一定要有所事事,不能游手好闲,你一定要有工作。工作,在这个社会上的分工非常复杂,尤其在现在,愈分愈细。你从事某个行业,某种工作,你就得认真努力去做,把自己本分的工作做好,与社会大众配合。这就是你对社会的贡献,社会要回馈给你,这是人世间任何一个人不能够舍弃的。这是佛教导我们的。
  可是心里面,心里头要把它放下,要得清净心。我们做任何行业,任何工作,都要有个观念,「我为社会一切众生服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与整个世间一切众生互助合作,这个世界才美好,一切众生的生活都能过得幸福美满。这佛教导我们的,绝对不能不负责任。学佛是学智、学觉,就是学这三种智、三种觉,觉而不迷。所以自己才能成就如来果地上的十种智力,这在前面都已经做过报告,后面还会说到。
  十种是表法的,十代表圆满,换句话说,你才能成就一切的才艺。虽然有智慧、有能力,你得要给社会大众做榜样;你虽然多才多艺,还是劝你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才有杰出的成就。为什么?一生时间、精力集中在一点,他有成就。如果搞多了,有些人,我们就看到世间福报很大,他有很多事业。事业多了之后怎么样?智慧没有了。成就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是决定做不到,你说为什么?分心!
  当然事业多的时候,自己没有办法每个行业自己亲自去做,不可能。他一定要委任许多的经理,哪个经理管哪个行业。像现在的跨国公司,在这个世间我们看到太多了,每个国家都有他的分公司,你说这个老板多操心!他的心怎么清净?心不清净,心不平等,就没有智慧。如何能做到心地清净平等?很不是容易事情。所以真正容易成就的,你一生搞一样,不要改行,一样做到底,一定能做成功。与佛法相应,一样的时候专心,专心就是定,定到一定的程度,开智慧。智慧开了,你这个行业可以做到全世界的顶尖,就成就了。
  所以,佛希望人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但是佛也不障碍人。你有福报,你搞很多事业,佛也不障碍你。为什么佛不障碍你?佛如果障碍你,佛就起心动念,佛就有分别执著。他老人家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你接受他的教诲,他欢喜;你不接受,他也欢喜。为什么?他没有分别心,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人家是入这个境界,这是真实智慧。佛的智慧、能力都是圆满的,但是他不这样做法。他一生为我们的示现,一门,就是讲经,就是教学,一生就干这桩事情,没干第二桩事情,连盖个道场都没有。
  释迦牟尼佛在世没道场,佛经上给我们讲的像只树给孤独园、竹林精舍,这些是居士们提供的,不是他自己建的。居士们有这个林园,请佛跟他弟子们一起到这个地方来讲经说法,提供居住环境。这个地方的主权是老板的,只树给孤独园的主权是只陀太子、须达多长者,是他们的。佛在那个地方,居住在那里,我常讲,佛居住在那里多少天有多少天的使用权。佛菩萨要使用权,不要所有权,所以他心清净。我们今天麻烦在哪里?什么都要「我所有」,麻烦来了,只要有个我所有,心就不清净,智慧、德能、相好都不能现前。为什么?烦恼障碍了自性,障碍了性德,所以智慧、德能不能现前,这个道理不能不明了。所以要放下,热心努力工作,做完之后决定没有分别执著,你的心是清净的。清净心并不妨碍工作,工作,说实在话也不妨碍清净心,只要你会用心。
  这个经前面经文里头,「菩萨善用其心」,这句话很重要。怎样善用心?因为你善用心,你才能够获得一切胜妙功德。这品经里面所举的例子,就是菩萨善用其心,教我们学!无论做什么样的工作,起心动念,「当愿众生」,这就是善用其心。念念为一切众生,没有为自己。诸位要知道,没有为自己是真正为自己,自己没离开众生,自己跟众生是一体!迷的人不知道,有你我他,分得清清楚楚;觉悟的人不是的,觉悟的人知道,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上跟诸佛如来,下跟一切众生一体。我们平常在讲席里头说话方便起见,大家比较容易明了,我们常讲「一个生命共同体」,大家容易懂。
  可是,是不是真的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的,但是这里面真正的意思很难体会。一般人听到只有模糊的概念,很不容易体会到这个意思。我们不得已,用个比喻来说。譬如我们身体,我们知道身体是无数细胞组成的,细胞组成器官,器官组成这个身体。每一个细胞,你说跟这个身体是不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就明白,是!说生命共同体,距离远了;实际上?实际上就是一体,哪有共同?就是一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