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悟?出家要干什么?出家没有忘了名闻利养,说法施人(这法布施)多求名利,错在这里,求名、求利都是属於悭贪。看到别人得的比自己多,嫉妒心还生起来,由嫉妒就产生毁谤,自赞毁他,麻烦都来了。经文第一句『如人设美膳』,「美膳」是佛法、大法。底下一句就是说出毛病了,这个美膳自己并没有吃到,『自饿而不食』。没有依照正法去修行,烦恼不能断,还增长,智慧不开,还愈迷愈深,这不是颠倒吗?所以最后的总结,『於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他不是不晓得,他多闻,他常常听,他也天天念,没用。
  这一章经文十首偈颂,我们同学一定要认真去反省、检点。为什么?我们可能都犯了这个错误。我们天天在学,学得好像很认真,自己也认为很不错,烦恼习气没断。所以这一生遇到是正法没错,确实是正法,不能成就;该放下的,一样都没放下,该做的,一样都没做。所以不思法味,损减法身,没有尝到法味。法味能够滋养法身,法身慧命,我们完全不知道,我们还沈迷在五欲六尘世味里面,不知道法味。我们举几个实际的例子,学佛的人有喜欢佛像的,我见过。收藏古董,把佛像当作古董,这是明朝时候的,这是宋朝时候的,那尊像是隋唐时候的,念念都在这些,对这个非常有兴趣。还有喜欢收藏经书的,都是古董,收藏文物的,不修行,专门喜欢收集这些东西。这些东西真是迷惑颠倒,能带得去吗?一样都带不去。
  我这一生喜欢书,我不收藏,我并不把这些古籍看做是收藏品,我这些藏书里面有明朝时候的,五百年前的东西,有几部。但是,我看到好东西我拿去翻印,诸位现在看到的《疏论纂要》,我收藏的,《华严经疏钞》是我收藏的。我的原本都送给「佛陀教育基金会」,我让他们翻印流通。这些线装书,很名贵的本子,逐渐逐渐稀少,没有了。怎么样叫它能保存下去?大量的来印刷流通。现在印刷技术进步很多,价格很便宜,所以我大量翻印,全世界到处赠送,这个本子将来就不会遗失。因为它收藏的地方太多了,这个地方有灾难,此地损失,那边没有损失。我用这个方法来流传法宝,我自己不要;我要的东西就是现在在讲席上做参考的,这个量不大。
  人不能有嗜好,一有嗜好,他就不可能静下来去求经教里面的义理,他就静不下来。人最可贵的是心地清净,不生烦恼,佛门里面常说常生智慧,智慧能够帮助你深入,能够帮助你理解。经教理解了,人情世故也理解了,为什么?它通的!人情世故理解了,这对生活才真有帮助,使我们在这一生当中,生活在真善美慧的境界里面,你说这多么幸福,多么快乐。可是,只要稍稍有一点悭贪,你就迷了,你的心只生烦恼,不生智慧,这个损失就非常之大。就像这个比喻里面,「自饿而不食」,你不求解义,不求笃行,你不能够依教修行,你就错了。
  学佛,总要有个正确的目标,世间的美膳(膳食),我们讲好菜,我们可以把肚子吃饱;经教是法筵,精神的粮食。身体我们得到滋养了,维护到健康,另外一个更重要的生命是法身慧命。讲法身慧命,初学的人不懂,我们要换句话说,精神生活,大家就好懂。有物质生活,比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你有没有想到?精神生活在佛法里头叫法味。
  我们看干隆皇帝编的《四库》,从《四库》里面我们看到当时宫廷里面一些生活状况。宫廷里面居然每天开经筵,筵就是宴席,为什么称为经筵?讲经。他讲的经不是讲佛经,讲的就是《四库》里头的经、史、子、集,他讲这些东西。都是国家一流的学者,皇帝把他请到宫廷天天跟大家上课,经筵。皇帝带著文武大臣一起来学,讲儒家的经典,讲诸子百家,有时候也讲佛家的经典,讲道家的经典,儒释道三家。充实朝廷文武百官这些国家领导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他们的德行,提高他们的智慧。我们看了之后不能不佩服,真的是佩服到五体投地,实在是难得。你看皇帝在宫廷里不是天天开会,是天天上课。所以清朝盛世一百多年,那时候的国力世界第一,无比的殊胜,真正是懂得「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皇帝心目当中,当然有巩固他的政权,但是最重要的,他们心目当中怎样把国家治好,怎样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怎么样能够叫全国人民都能够接受儒、释、道三家的教学,这是他们的用心,是他们的方向,是他们的目标。宫廷里面处处天天办学,有经筵,地方政府当然就不例外,学术风气大开,好学,皇上带头,好学。康熙帝规定皇子,就是帝王的子孙,不满二十岁不可以去看诗词歌赋。二十岁之前,要把全部的精神、时间、精力用在经史上,所谓六经、子史(诸子、史书)。文学这个部门,二十岁以后才可以接触,不得了。为什么?没有经史的底子,你去学这些诗词歌赋,都会走上偏差。也就是说经史是培养一个人德行的,道德的教育,伦理道德的教育,这比什么都重要。
  历史是经验,是因果的教育,中国这一部《二十五史》就是讲因果,善因得善果,恶因感恶报,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天下,没有例外的。所以,国家提倡正法,康熙很重视。他的儿子雍正更是勤政,历代帝王当中,很少看得见像他那样的。对於儒释道他都通达,他都非常认真学习,无论讲哪一样,他都内行,他不外行。我在《道藏》里面看到雍正皇帝上谕,我看了五遍,写得真好,不能不叫人佩服。
  人生在世非常短暂,这点一定要清楚,尤其是中国谚语里讲得非常好,「黄泉路上无老少」,你知道你哪一天走?不要以为自己很年轻,年轻人走的很多很多。十几岁走的,二十几岁走的,三十几岁、四十几岁走的,太多太多了,这是事实真相。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我们如果看清楚了,有高度的警觉心,人生这一世什么最重要?道德最重要。
  世间所有一切荣华富贵,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有道德。儒家说「人之初,性本善」,佛家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什么?这是你带来的。伦理道德的修养当然你也带得去,你既然能带得来,你带来的是本善,你带来的是佛性,你现在再接受圣贤教诲,你当然带得去。提升你的道德,往后生生世世都把自己往上提升,这个目标就正确。千万不要堕落,你要是搞带不去的,你肯定往下坠落,那你就错了。
  从哪里做起?经书上讲得好,「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我对这句话我续了一句,「自国家以至於家庭,一切以教学为先」,要著重教学。佛在经论上不知道讲多少次,劝勉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为人演说就是教学,演是如法修行,表演给大家看,如法修行是演;别人有疑问为他解答,那就是说。做给人看,成就自己的德行,这个里面有无穷的法味,从法味流露出来的是无尽的法喜,法喜充满,人生最高的享受,法喜充满。在一个家庭,你有家庭,家庭就是你教化的对象,你一定要懂得把你一家人的道德提升,帮助一家人智慧增长,你说你快不快乐?我相信你很快乐,你一家人都快乐,你这个家庭是快乐家庭。快乐家庭从哪里来的?教学为先,教学从这个地方教起。
  你在团体里面,像我们现在这个小团体,你是团体的领导人,这是你多生多劫难遭遇的一个好机会。这个机会是什么?教学,你有了这个机会,你可以请真正有道德、有学问的好老师教导这个小道场里面的干部、员工、义工、信徒。你能教一家,就能教这个团体,把团体里面所有的人都能够转恶为善,转迷为悟,你说这有多快乐,这是真实的功德。凡是真实功德一定从本身做起,我们看看前清,我看到的是康熙、雍正、干隆都是从自己做起。这个父子三代很了不起,教育非常成功。
  所以,我讲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对那个「后」跟古人讲的意思不太一样。我讲的「后」是你真正有传人,你的道统有人继承,你的事业有人继承,这个才叫做有后。没有人继承,你要是个国,你就亡国了;如果你是个公司老板,没有人继承,你的公司就解散了,我们讲倒闭了;你这个团体没有人继承,团体解散了,那成绩等於零。所以从家庭、社团、公司行号、社区、地方政府,一直到国家、到世界,教学为先,修身为本。教,为什么教不好?为什么大家都不听?修身没修得好。果然自己修身修好了,做好了,哪有不感动人的道理?所以「壹是以修身为本」这句话太重要,教学为先,修身为本,比什么都重要。
  希望我们对於古圣先贤这个教诲特别留意,这是人生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真正带得去的功德。以这个功德回向求生净土,那真的是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会漏掉,为什么我们不做?为什么不好学?也许有同学要问,我们从哪里做起?我们现前这个环境,现前众生的根性,必须从听经入门。你不多听经怎么行?护持正法的,学习正法的,无论在家、出家,听经(在此地讲多闻)不解义,解义不修行,哪有不走岔路的道理?再说得不好听的,哪有不造业的道理?造业就是做错事,所作所为与正法相违背。
  我们再说得具体一点,以十善业道为标准,我们是不是真的在干?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十善相应,这就对了;如果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还是与十恶相应,错了。我们起心动念是为公,还是为私?公是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转恶为善,帮助众生转迷为悟。怎么帮助法?先要做好样子,做给他看。我们劝人学《弟子规》,我们自己有没有做到?我们自己做到了,不要说话就感动别人,没有一样不是先从自己来,修身为本。自己不肯干,就是此地说的「於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你这一生决定不能成就。
  佛教导我们转十恶为十善,我们自己有没有做到?这个做到才能谈三皈依,三皈依在这个基础的上面。三皈依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从初发心到如来地,这是修行的总目标、总方向。转迷为觉,转邪为正,转染为净,佛法修的是什么?学的是什么?如此而已。这个诸位一定要懂,人家问你你要能答得出来。你们学佛的,修什么?学什么?学觉正净。这哪来的迷信?你说这多重要,知道自己学什么。
  怎么个修法?十善业道、《弟子规》,这就是修法,这是起步,从这个地方起步。你没有这个东西,好像盖房子一样,这是第一层楼,没有第一层楼,哪来的第二层、第三层。我们这才晓得重要,晓得自己应该从哪里做。诸位真的要懂得,真的觉悟,从自己做起,首先端正你的家庭,齐家,修身、齐家,你一家人欢喜。只要你把《弟子规》做到,你看看你家里人喜不喜欢?各个人都喜欢,各个人都听你的话,各个人都向你学习。《弟子规》做到了,再提升修十善业,这是了不起的事业!运用在家庭,运用在社会,社会,无论你从事於哪个行业,你都可以把它带进去,心正、行正,你所在之处你的环境没有不端正的!
  现在人是不好教,不好教不能放弃,要加倍的努力。现在大家对我不尊敬,不听我的,是我自己做得不够,不能怪他们,这就对了。如果是常常说,「我做得都不错,他们没有善根」,那就错了。他们有善根,各个人都有善根,只是他们迷得太深,我们今天功夫太浅,没有办法让他感化。只有加深自己功夫,把感化的时间加长,从前人感化一个家庭一年就成功,我们现在要用三年、五年,甚至於十年、八年,决定不灰心。天天增长自己的德行,增广自己的服务,照顾别人面面周到,哪有不感动的道理?佛在经教上所说的,如果我们统统都做到了,那还得了吗?
  前面一章讲的是烦恼习气,一定要生活上,在处事接物待人上,把我们的烦恼习气磨掉。烦恼习气里头最严重的是贪瞋痴慢,特别是团体里面的领导人,他的地位高,他有权势,很容易生起贪瞋、傲慢的习气,不知不觉的会生起来;不知道谦虚,不知道恭敬,不知道卑下,没学!愈是在高位愈要谦虚,愈有权势愈应当要卑下,你才能得人心,你才能得人拥护,人家才乐意跟你学习,你的样子好。古圣先王,为什么大家提起来一定要提他们?尤其是尧舜,自古以来提到伦理道德,提到教化众生,都会提到他们。他们的烦恼习气统统断掉了,修身的功夫到家了。
  修身从哪里修?「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大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