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礼赞的目的就是为了成办暂时与究竟的安乐等。〗
    
思考题
    27、名词解释:善逝
    28、按照藏传佛教的传统,怎样学习一部论典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意义?
    29、“善逝法身佛子伴”中的“法身”,是佛陀的三身之一吗?请具体解释这里的法身。
    30、依噶当派的教言,修行可分几种?每一种的方式如何?
    31、按《宝性论》的观点,出生佛子需要哪四种因?请结合转轮王子的比喻加以说明。
    32、对上师顶礼是合理的,但对上师的住房、狗、牦牛顶礼,这种行为是否颠倒?请谈谈你的想法。
    33、四大圣地包括哪些?顶礼此处的功德有多大?
     
第六节课
    《入菩萨行论》分论名与论义两个科判来宣讲,论名前面已经讲完了,论义分三个方面来讲。
    甲二(论义)分三:一、入造论之理;二、所入之自性;三、圆满结尾。
    乙一(入造论之理)分二:一、真实宣说;二、讲述宣说之必要关联。
    丙一(真实宣说)分三:一、礼赞句;二、立誓句;三、示现谦虚。
    昨天讲完了礼赞句,今天开始讲立誓句。
    什么叫做立誓句呢?就是作者为了造论不出任何违缘,善始善终、圆满结束,在这之前所立的一种誓言。一般来讲,不管是印度的高僧大德,或是藏传佛教的高僧大德,自古以来都有作立誓句的传统,原因一个是具有智慧的人中间不会退转,另一个是如果下了极大的决心,就不会出现其他的违缘,有两方面必要。
    丁二、立誓句:
    今当依教略宣说,趋入佛子律仪法。
    寂天论师在前面已顶礼了佛陀、佛法、佛子菩萨以及值得恭敬的所有对境,顶礼以后再做什么呢?依靠释迦牟尼佛为主的诸佛菩萨的经典、龙猛菩萨等印度高僧大德的论典,进行宣说。宣说什么?让无量众生趋入菩萨律仪的法门。“菩萨律仪”指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大乘佛子的学习对境就是这三种学处,它包括了大乘的全部戒律。怎样宣说的呢?依靠释迦牟尼佛和高僧大德们的经论而宣说。
    讲义中是这样的:〖所说的内容是什么呢?即是趋入佛子律仪的方法。〗《入菩萨行论》主要讲了什么?趋入大乘菩萨律仪的方法。很多人想学大乘佛法,但是不知道如何下手,若翻阅《大藏经》里的大量经典,现在末法时代的人精力不够、时间不够、智慧也不够,恐怕非常困难。那其他高僧大德有没有这样一个殊胜的论典呢?可以说非常稀少。所以,寂天菩萨为了我们后学者,摄集了所有大乘经论的教义,然后造了《入菩萨行论》。
    利根者一看到论名,就知道此论的内容是什么;中根者看到立誓句,也会明白整本书的内容;钝根者只有学完了整部论典,才会明白其中的意义。所以,我们如果是中根者,现在看到立誓句就会知道:这部论典讲了什么内容?一个人趋入大乘的时候,要怎么样学、怎么样做、最后获得什么样的果,基道果的所有问题全部清清楚楚。
    〖其中“佛子律仪”是指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与饶益有情戒。〗这三个戒律包括了大乘的所有学处。“严禁恶行戒”指菩萨在任何时候身口意都不造恶业;“摄集善法戒”指身口意如何转为功德、善法;“饶益有情戒”指发了菩提心的人怎样真正利益众生。总而言之,不造恶业、唯造善业,造善业的方式是什么,以饶益有情的方式来利益众生,整部论典讲的就是这一点。
    当然,说起来非常简单,做起来却相当困难。如果一个人不造任何恶业,唯一行持善法,并且帮助众生,那他就是真正了不起的修行人。相反,如果一个人不具足这三条戒律,口头上说“我是大乘修行人”,实际上根本不具足大乘的法相,这个问题大家应该记住!
    〖行持这些戒的方法通过十品来宣说。〗本论从第一品到第十品,引用了大量的比喻、教证进行宣说。〖那么,这部论典是以什么方式造的呢?“依教”。〗也就是说,并不是寂天菩萨的个人臆造,也不是他选出一些词句编造的,而是依靠教典来造的。〖也就是说,依据经论中所说的意义来造的。〗
    这样一来,有些人会想:寂天菩萨那么了不起的大成就者,他号称印度“二大稀有”之一 ,为什么还要依靠经典呢?这就教诫我们后学者:造任何一个论典、给别人讲经说法,或者自己著书辩论,千万不能离开佛陀的教义,如果离开的话,仅凭自己的想象胡言乱语造成文字,实际上对众生的利益不大。不要说我们凡夫人,就算寂天菩萨和月称论师 ,他们也是分别依靠佛陀的圣教、龙猛菩萨的论典来进行宣说的。
    现在社会上流行很多法本,这些有没有引用真正的佛语作教证呢?很少!所以,大家以后自己学习论典,或者造任何书籍,必须要有一定的依据——佛教的依据,因为我们毕竟是佛教徒,佛教徒写书不应该用儒教说什么、基督教说什么、非宗教又说什么,这样没有太大的必要。当然,有时候引用一些世间典故、谚语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但你最究竟的观点,比如说中观的究竟思想,若以其他宗教的观点或世间古籍来作教证,恐怕是不合理的。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应该值得注意!
    〖若有人想:如果是经论中所说的内容在这里讲述,那就没有必要了吧。〗有些人想:既然《入菩萨行论》是依靠经典和论典而造的,那我们直接学释迦牟尼佛的经典、龙猛菩萨等的论典就可以了,又何必多此一举造论呢?没有任何必要吧。
    回答是什么?〖实际上,这部论典是将经论中杂乱无章的内容理顺成井井有条,零零散散的内容汇集一处,并将许多典籍的内容概括起来进行阐述。〗造论典非常有必要,因为佛经是针对不同众生宣讲的,里面有很多道理不一定合在一起,这一章的法要和那一章的法要,分别针对了不同根基的众生,所以佛经的内容不一定有次第。
    正因为没有次第,论典分四种,第一种就叫做“次第论”,即将佛经中次第不明显的法要依道次第而进行宣说,比如《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第二种叫“解隐论”,依靠这些论典而解开佛经隐含的密意,包括所有的注解。第三种叫“实修论”,指引导实际修持的论典。最后一种叫“汇集论”,将所有的法要汇集一起,如寂天论师的《学集论》就是将一百多个教证合在一起的。
    论典一般来讲有四种,那么,《入菩萨行论》属于什么样的论呢?它既是汇集论,也是次第论 ,还是“解隐论”(比如《解深密经释》、《中观六论》就是解释佛陀《般若经》的论典)和“实修论”(如《亲友书》)。所以撰著本论有没有必要呢?很有必要。为什么呢?因为佛在经里讲得那么广,我们末法众生的寿命有限、智慧有限,在这么短的人生中,根本没有精力将浩如烟海的佛经一一翻阅。古代人没有很多杂乱的事情,将所有佛经全部翻阅的也是少之又少,何况说我们现代人了,琐事特别多、思想也杂乱,在这种情况下,几乎不可能有闻思所有大乘经典的机会。为了让后学者只学一个论典就全部通达大乘的教义,寂天菩萨将大乘经论的所有精华汇集于一处,而撰写了这部《入菩萨行论》。
    〖由此可见,并没有你们说的过失。〗有些人认为如果经论中有,造《入菩萨行论》就没有任何必要了。这种过失实际是不存在的,造这部论不仅没有过失,而且有相当的必要!我们藏传佛教中,各个寺院为什么必须要学《入菩萨行论》?就是因为它是总结整个大乘的一部教言书,学习了它并深入研究,大乘佛法的教义基本上就能完全明白了。
    〖这般宣说立誓句的必要,所有正士均不会舍弃所立下的誓愿,这样立誓就是为了使造论善始善终。〗为什么要造立誓句?因为任何具有卓越智慧的人,一般不会轻易舍弃自己的誓言。一个有智慧的人不容易答应一件事情,也不会承诺很多很多,但只要他承诺了,永远也是不会改变的。原来我们学《二规教言论》时,在坚定誓言方面有非常殊胜的教言,龙猛菩萨造的《智树论》中也说:智者一般不承诺很多,一旦承诺以后,就像石头上刻文字一样,临死也不会轻易舍弃。所以,具有智慧的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违缘,所立下的誓言绝不会放弃。
    我们以后做任何一件事情,首先不能够轻易答应,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别人今天说这个我答应,明天说那个我也答应,这样一来,自己做任何事情就会没什么头绪。相反,你详详细细观察以后,一旦答应下来,就不能随意改变。做什么事情,坚定誓言是相当重要的,尤其这次学习《入菩萨行论》,假如出现违缘,包括我的身体、寿命在内,那谁也没办法;但如果没什么违缘,大家最好不要轻易舍弃誓言,无论你住在学院还是外面,遇到这个法不容易,遇到以后,一定要给自己立下一个特别坚定的誓言。
    昨前天,我听北京的个别居士说:“这次学习《入菩萨行论》,虽然我们很忙,也有一些困难和违缘,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发誓:无论传讲多少年,这个法一定会善始善终、圆满听完!”可见,他们对法确实有一种希求渴望之心。今天我还通过不同途径,听到有些道友说自己听这部论绝不会虎头蛇尾,一定会听圆满的。大家能有这样的誓言,我觉得非常好。人的心态,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说有三种:一种特别容易改变,就像水上的花纹;一种比较稳固,就像土粉里画文字;还有一种特别稳固,就像石头上刻文字。所以,我们学习佛法的誓言一定要坚定,就像刻在石头上的文字一样,在这个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违缘,再怎么样这个誓言也不能放弃,如果你的誓言没有放弃,它就会起主导作用,以后你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修行。否则,最初没有观察好,只是人云亦云,听别人说《入菩萨行论》很好,自己就去听一听,但听的过程中没什么感觉,很快就退心了,这种情况是不好的。要知道,学习佛法并不是像打针一样,马上就有一种感觉,我们读世间学校想得大学文凭,听一两堂课也不能马上就圆满自己的智慧,更不用说甚深的佛法了。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人根本不懂这个道理。
    《般若八千颂释》中说:“具有智慧的人,对于利益众生的事,哪怕遇到生命危险也不会舍弃。”所以,我们学习《入菩萨行论》,应该以利益众生的心态来学习。当然,这次听受的大多数人,可能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管你在外面报名,还是在座的有些人,这次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大家也应该反观自己想一想。是自己得一点智慧、懂一些佛法?还是为了即生健康、发财,来世转生为转轮王、天界,或者不堕恶趣?如果以这样的目的来听受,这种发心不是很好。还有些人,什么想法都没有,别人说这个《入菩萨行论》很殊胜,自己就去听,这种心态也不太好。如果我们这次听法,目的是懂得大乘佛法以后,尽量地帮助有缘众生、饶益众生,若有这种心态,那就是听受《入行论》人员当中最好的了。这一点,希望你们不管处于什么环境,自己也要观察一下:我这次听这个法,是什么目的?有什么样的动机?
    今天是我们立下誓言的日子,在第一品还没有开讲之前,大家应该想一想,如果不管怎么样,也要尽心尽力把这部论典学完的话,你就继续听下去;如果觉得有点困难,每天也没有开天眼,听法又不能发财、升官,光是发菩提心利益众生,有什么好听的,那你不听也可以。下节课就开讲第一品了,在此之前你如果不能发下这种誓言,暂时放下也可以。但总的来讲,我希望大家对善法方面的誓言永远不要舍弃,这是我们一生中最关键的问题。而对于造恶业方面的一些誓言,虽然以前承诺过,但现在可以慢慢放下来。比如说,以前你承诺要做的坏事,现在看来对众生不利、对自己也不利,若认为“这是发了誓言的,应该做完吧”,没有必要这样!按照龙猛菩萨的观点,对善法方面的誓言不能轻易放弃,对造恶业方面的誓言应尽量舍弃,这个差别一定要分清楚!
    前面也讲了,造立誓句的目的是为了造论善始善终,但那波瓦等有些论师认为:寂天菩萨是大成就者,造论不用担忧出现违缘,希望造论善始善终是多余,不应该是这个目的;另一方面,他也是个大智者,大智者造论肯定善始善终,这一点毋庸置疑,只不过在后人面前显现立誓后不能随便改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