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4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算我的寿命只有四十五岁,四十五岁寿命到了。命里面没有财库,所以一生贫贱,贫是没有财富,贱是没有地位,所谓是贫穷下贱,是这么样的一个命。好在命里面还有点智慧,大概过去生中不吝法,喜欢教别人,财富跟寿命没有。这一生当中细心去想想,过去生中跟佛有缘,所以接触到佛法生欢喜心,遇到善知识能信、能解、能行,对善知识的教诲不怀疑,真正可以依教奉行,完全依照老师的教诲把命运转过来了。这与《了凡四训》有密切的关系。
  我在学佛初期天天读《了凡四训》。在没有遇到方东美先生之前,我先认识的是朱镜宙老居士,他跟李老师同年,浙江人。我认识他的时候大概六十八岁,我们祖父辈的,我那个时候好像是二十四、五岁。他送我《了凡四训》,我看了之后非常受感动,大概在二、三个月的时间,我把这一本小册子看了三十多遍,从头一遍一遍的看,看了流眼泪,感动。以后接受方老师、章嘉大师的教诲,所说的理论、方法跟《了凡四训》都能相应,深信不疑,认真的去奉行,破除悭吝。那个时候我悭吝的习气很深,章嘉大师教我学布施,布施度悭贪。我贪心不重,没有什么贪心,可是很吝啬,这是真的。所以老师教,我们就真干,认真学习,一生都没有间断,随著时间不断的都向上提升,半个世纪下来才真正能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放下就是舍,舍圆满了。
  舍圆满,果报也圆满。虽然没有财富,想做什么事情还都能圆满,不缺乏,帮助的人很多,就是财用不缺乏。可是从来不是为自己用的,为正法久住,为苦难众生,不缺乏。聪明智慧,这诸位能看得到,真的是像李老师讲的,年年不一样。健康长寿,这诸位也见到的,四十五岁那一关度过了,那一年确实生一个多月的病,没死。我生病的时候不看医生、不吃药,因为我懂得医生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寿命到了没用处。就那个时候一心一意念佛求生净土,念一个月病好了,身体复原了,继续讲经。我三十三岁开始讲经,到四十五岁讲了十二年。以后甘珠活佛告诉我,你能够平安的度过,是你讲经的功德。甘珠也是章嘉大师的学生,大概大我十几岁,我们也非常要好。非常可惜的,他告诉我这些事情第二年他就走了,他走的时候我在美国。是密宗的一位好的上师,章嘉大师的学生。
  所以舍要学,要有智慧,要舍得干净,要舍得痛快。为什么?舍得很欢喜、很痛快,将来你所得到的也很欢喜,也很自在,你得到的财富不操一点心。不像有人赚钱好辛苦、好累,是赚到,那是什么?过去生中舍财舍得很痛苦,不甘心、不情愿,这一生赚来赚得好辛苦;如果舍得痛快,这一生无论做什么,钱财自然就来了。什么样的因,什么样的果,业因果报,丝毫不爽。佛在经上讲的这些话,我们在这半个世纪都证实了,一点都不错,真的是通过实验,通过检验,这就是真理。所以对於财富不要羡慕,不要以为他拥有亿万财富,你也一样可以得到。如果从自性里面求,那就不止亿万,亿亿万都不止,没有法子计算,只要你见性。
  没有见性靠修德,修就是修财施、修法施、修无畏施,没有见性的是修德,见性的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可是你要知道,自性流露至少是四圣法界,六道里头没有,六道里面全是修德的,没见性。四圣法界虽然是自性流露,流露得不多,为什么?你没有真的见性,你靠近见性,性德的气氛确实流露出来,这就是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我们《华严经》现在讲的十信菩萨,还没有见性。你看这个功德已经殊胜无比,他接近了,愈来愈接近,这个理要清楚。末后这两句『譬如莲华不著水,如是在世令深信』。最重要的是深信不疑,修一切法心地干干净净,一丝毫没有杂染。莲花是清净,清净平等觉就对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四二卷)  2007/6/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4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无方大用」第七段,俯同世间三昧门。这段也有十七首偈,清凉大师告诉我们,这十七首偈也是四摄法里面的同事摄。同事很难懂,也很复杂,佛很慈悲,给我们举出许多的例子,让我们知道如何与六道众生同事。这里说的都是法身菩萨,他所示现的意义非常明显,教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知道如何学习。这里面最重要的一桩事情,就是前一首偈当中两句,我们把这两句念一念,好好回味回味:
  【随顺世法度众生。譬如莲华不著水。】
  这两句重要,你看看『随顺世法』,恒顺众生,随喜功德,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随顺?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慈悲,要用这个心。经上举个比喻,『譬如莲华』。你看莲花根在污泥里面,茎在水当中,花开在水上面,确实用它来比喻作法身菩萨应化在世间,再妙也不过了。污泥比喻六道,莲花根在六道里面,水比喻作四圣法界,这就是十法界。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莲花开在水上面,『不著水』,在泥不著泥,在水不著水,你看妙不妙!在泥是六道,在六道不著六道,在四圣法界里面不著四圣法界,这是讲佛菩萨,我们常说应化在九法界。九法界那就是四圣法界里面的佛、菩萨合成一个法界。四圣法界的佛法界也是没见性的菩萨,不过是什么?将要见性,达到见性的边缘,稍稍再往上提升他就脱离十法界。
  最重要的是不著,著是什么?执著。你才晓得这个问题严重,对於六道不执著,你就超越六道;对於四圣法界不执著,你就超越十法界。从这个地方我们就明白,菩萨修行证果修什么?不执著而已!我们天天在这里讲放下执著、放下分别,分别也是执著,关键就在此地。这个道理我们懂了,从哪里修?就在生活当中修。日常生活修不执著,工作里面修不执著,待人接物当中也修不执著。不执著不是什么事都不干了,样样都在干,干得很认真,干得很热闹,怎么还不执著?心里头一尘不染,空有不二。事情非常认真做,不著空;不但是不做的时候,正在做心地也清净,也不染著,不著有;空有二边都不著,这叫用中。空假中你会用中,知道一切法相有性空、事有理空,你要是执著一边错了。执著有,凡夫;执著空,二乘、小乘;空有二边都不执著,是大乘。为什么?空有不二。
  《心经》上讲得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是有,色是讲相、讲事,空是讲性、讲理,事跟理是一不是二。事相从哪里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空跟有永远分不开,它是一不是二。先从我们身体观察空有不二,我们这个色身,有;起心动念是八识五十一心所,精神的现象,色身,物质现象。从哪里来的?自证分变现出来。自证分是法性,见相两分都是法相,法相是法性变现出来。我们要问,法相是不是法性?是。古人的比喻比得好,「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黄金做个书桌,你说书桌是不是黄金?是。金比喻作法性,书桌是法相,怎么能分开?怎么能够偏执?偏是偏见,见得不完全。所以相中有性,再小的物质,它有圆满的自性。
  我们从江本博士的水实验里面看到了,一滴水很小,那是相、物质,里面有圆满的自性,所以它能看。性德是什么?性德是见闻觉知。所以那一滴水它能见,它能闻,它会听音乐,会听、会看,我们起心动念它有感应,它有觉(有觉知),那是性。从觉知反应的时候它现相,就生相,这就是说明性相、理事永远是分不开的,永远是一体,这个道理要懂。我们为什么讲被染污?染污就是你偏执,我们执著色相,不知道里面有法性,这就错了。小乘人知道相是假的,相不是真的,他把相真的放下了,执著偏真涅盘,这也是错误,执著空。所以佛在大乘教里面讲,阿罗汉著空,凡夫著有,凡夫堕六道轮回,阿罗汉堕落在偏真涅盘,不起作用。唯有大乘菩萨有真实智慧,二边不著,二边不离,不即不离得大自在,他能够随顺世法,跟一切众生和光同尘,就是这一段「俯同世间」。世是三世,间是十方,十方三世无量无边的众生跟他们同事,同事他得三昧。三昧是什么?三昧就是譬如莲花不著水,那就是三昧,三昧是不染著。
  我们来看这经文就好懂,前面六首,清凉大师跟我们讲「身同世间利益众生,若依若正,无不示为」。这十六个字好,身同世间利益众生,不论是依报或者是正报,统统都能示现。这十六个字你如果体会得,你就晓得,佛在哪里?佛在遍法界虚空界。正报是佛的示现,依报也是佛的示现,依报是什么?我们生活的环境、山河大地、花草树木,无一不是佛菩萨示现。正报,正报是所有一切众生,我们用现代的话说,诸位容易理解,讲正报就是动物,讲依报就是植物、矿物,你就好懂,全是佛菩萨示现,真的吗?真的。为什么?佛菩萨是法性,所有一切现相都是法性变现的。那怎么不是佛菩萨示现!现在问题到底发生在什么地方?发生在我们迷失了自性。
  所有相里头都有性,连一滴水里头现在都证明,一粒沙、一微尘没有两样,统统都是。所谓的佛是从性上讲的,所谓的法是从相上讲的,法法皆是,法法皆如。佛才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本来是佛,我也本来是佛,他也本来是佛,只是现在不认识,不认识自己,所以也不认识别人。什么时候认识自己了,你就会认识别人,原来统统都是诸佛如来。不过现在这些诸佛如来有不少迷惑颠倒,像喝醉酒一样,可是酒醒了,他就恢复正常。我们现在是众生在迷,在迷就像喝醉酒一样,过一会儿他会清醒,清醒就觉悟,就这么个道理。所以对一切众生要尊重,为什么要尊重?因为他本来是佛。佛尊重自己,所以尊重一切众生,知道一切众生跟他无二无别,佛在这个经上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没差别。
  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得那么清楚、那么明白,用的言语简单,二十个字,一句四个字,五句。本自清净,不是说他开悟他知道自己,所有一切众生,十法界、六道三途全包括在其中,无论是依报、是正报。「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二十个字把整个宇宙万有的真相,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实智慧。我常说六祖说的这二十个字,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大彻大悟,也是这个境界,相同的。你哪天回过头来破迷开悟,也是这个境界,所见到的、所接触到的完全相同,叫佛佛道同。如果不同那就是还没觉悟,觉悟不圆满;如果是圆满的觉悟,决定相同。没觉悟,跟诸位说也相同,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觉悟的人知道,我们自己不晓得,那怎么办?要跟觉悟的人学,向他们学习就没错。我们看第一首偈:
  【雅思渊才文中王。歌舞谈说众所欣。一切世间众技术。譬如幻师无不现。】
  这四句偈,你看看佛菩萨应化在世间,他跟我们世间众生是怎样同事?『雅思渊才文中王』,这句就是中国人讲的才子佳人,男女老少有才学的文人雅士。我们讲世间的文化,文化从哪里来的?文化就从这些人来的。我们现在称之为文学,文学里头包括的范围就大!为什么把这句放在前面?现在我们讲精神生活,他们这些人是精神生活里面的支柱,没有这些人,精神生活就无从来起了。表现在哪里?『歌舞谈说』。范围就更广了,我们举个例子,大鼓书就是谈说,一般人非常喜爱,就是说书,这在过去社会当中非常普遍。多半在哪些地方?歌舞是在戏院,包括戏剧,戏院;说书多半是在茶馆、酒楼。这些文人雅士们,他们在酒楼喝酒吟诗作赋,酒楼里面有歌舞的表演,现在我们讲文艺表演。佛菩萨在里头,佛菩萨干这些事情。
  说书多半在茶馆,饮茶听说书,那是一种享受。说书的内容范围非常之广,中国许多人不认识字,乡下人不认识字,他的常识非常丰富,他对於传统教育,伦理、道德、因果都有很深的认知,他从哪学来的?就从这里学来的,听说书,说书就是讲故事,里面多半是历史故事。譬如讲《三国演义》、讲《隋唐演义》,这一部书讲好多天,连续讲一个星期、讲两个星期,长的差不多讲一个月。茶馆老板欢喜请说书的来,这些听说书的他天天都要来听,他不听就断掉了,所以茶馆都很热闹。家家茶馆里面都有说书,讲的东西不同,你喜欢什么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