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办的班时间有长有短。像大集、宝积、般若、法华,这都是大型的,这个班要办好几年。有中程的,也有短期的,甚至於还有一、二个小时的,真的世尊当年在世有教无类。讲一个系列的,大班,临时有人来请教,解答问题的,一、二个小时,等於一堂课、二堂课就结束了。这种情形在《阿含经》里面,特别是《杂阿含》跟《增壹阿含》。我们看到很多小部经,经文只有二、三百个字,我们就晓得那是很小的班,但这很小的班合起来称为一个班。要认识清楚,要用现代人的话跟现代人讲他就听懂,你要用释迦牟尼佛那时候的话跟现在人讲他听不懂,他说你是迷信。
  教学,现在办班教学不必要建很大的学校,那个费用很多,现在建像我们这小摄影棚。我们有一个网路、我们有一个卫星,小摄影棚里面上课,全世界都能收听。从前没有这个技术,没有这些工具,现在有,我们向这个发展。我们要把我们这个小道场变成一个对全世界讲经教学的道场,按照学校上课,每天至少八个小时。八个小时我一个人讲不行,所以我们得请老师,就是要培训老师。如果我们能够有十个老师照顾这一个学校,那就轻而易举,老师当中还可以休息。一个老师每天担任一个小时或者两个小时,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向这个方法,这就是法门,这是我们现在能做得到的。
  我们同学当中有蔡礼旭、有钟茂森、有杨淑芬,北方还有个高老师,我跟他们都很熟,他们跟我也算是多年。我把他们找到香港,连我五个人,五个人每天八个小时的课程就没有问题。我讲两个小时,即使他们每个人讲一个小时,每天可以达到六个小时,常年而不间断。我们的网路学生有很优秀的,你希望到这个地方来讲一个月,一个月就是一天一个小时,你准备三十个小时,到香港来住一个月。我相信我们这个小型的协会就像一个学校一样,用远程教学的办法。
  也有一些朋友跟我谈过,他说这不难。是不难,现在我们困难地方在哪里?我们缺少一个教室,我们缺少宿舍。你说来了,至少我们要能够接待十个人住宿,吃住;我们现在在物色,找出能够住十个人的地方。希望在明年我这个理想能够落实,就是我们的教学能够达到每天八个小时。每天八个小时,我们网路的播放轮流,八个小时重播一次,八个小时再重播一次,一天三次重播,就是二十四小时,全世界的人都能收到,因为每个地方有时差,他们都能在自己适当的时间都可以收看到,无量无边的功德,现诸法门。什么叫三昧?我们没有私心,没有名利,没有得失,心是定的,用真诚心、清净心、慈悲心、平等心来办,就叫做三昧门。
  下面第六「四摄摄生三昧门」,这是讲摄受众生,我们换句话说,怎样接待大众,这大家就好懂,如何接待。如何引导他来学习这些功课,这些功课,我们一共是五个项目;这五个项目,第一个是伦理,第二个是道德,第三个是因果,第四个是智慧,第五个是科学,这就是我们要讲解的。我们不敢自称为老师,这点我们的同学都要明了。古人有所言,人有个毛病,这不好,什么毛病?好为人师,这个毛病不好。所以我们这么多年来,我们心目当中都是同学,我们的老师是谁?佛的老师是释迦牟尼,儒的老师是孔子、是孟子,道的老师是老子、是庄子,这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大家在一起都是同学,互相在一起切磋琢磨,这个态度是正确的,应当永远保持。尊师重道从我自己做起,对於有学问的人、有修养的人、有道德的人格外尊重,为别人做一个好的示范,做一个好的榜样。
  四摄前面讲了很多,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个地方的布施跟六度、十波罗蜜意思不同,名相完全相同,意思不同,这是什么?这是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关系头一个,就是中国人所谓「礼多人不怪」,这个要布施礼敬。我们对人很恭敬,见面九十度的鞠躬礼,这是布施,不一定是财物,你见人能够以真诚的心,对人态度很谦诚、很恭敬,都是布施,他有感受。人与人之间要常常送礼,从家庭、从夫妻做起,先生出门回来都会给太太带一点礼物,太太出门也会想著给先生带礼物。再小,情义在,礼轻仁义重,没办法忘记,家庭关系就和睦。百年好合靠什么?就靠这四桩事情,释迦佛教的,彼此双方能修布施、修爱语、修利行、修同事,百年好合,家和万事兴。
  爱语不是甜言蜜语,可不能看错,爱语是什么?关心,我们讲关怀、照顾。利行就是我们自己所作所为对他决定是有利益,决定没有害处。同事可以说共同的生活、共同的工作要互助合作。譬如太太在家里做家事做得很辛苦,先生看到应当去帮助,不能够袖手旁观,太太会很感激。不要认为是小事,抹个桌子、扫个地,在家庭里面同事;在公司行号机关里面上班,跟同事们同事,跟你的长官、部属同事,你懂得这些道理,哪有处不好的道理!纵然是长官跟部下,爱语比命令好,爱语,你的下属对你感恩,心服;命令,口服心不服,不一样。你的权势让人家畏惧你,如果你爱语,人家内心里头佩服你,不一样。同样一桩事情,爱语会做得更圆满,命令不见得做得圆满,他可以敷衍你,他不认真,但是关爱不一样,他会尽心尽力把事情做好。佛法里头学问大、学问多,连你的家庭私生活要能用得上,没有一样不圆满。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我这些年来也是做外交工作。新加坡有位部长,我们也很熟,他有次跟我说:法师,你做的是一种特殊外交。什么特殊外交?宗教跟宗教之间团结合作。我怎样把宗教都能团结起来?部长就问我,你用什么方法?新加坡的宗教,他们有个宗教理事会,成立五十年了,每年大家在一起吃一餐饭,其他都不往来,我去了之后把他们连起来,所有哪一家的活动,宗教有活动我们都去参加,佛教的活动他们也来参加,变成兄弟姐妹,变成一家人。他说你用什么方法?我说我用四摄法,这释迦牟尼佛教的。佛教你的?我说是,四摄法。我讲给他听,同样这个方法可以用在政治上、可以用在军事上,用在哪个行业上都管用,都灵得很。你学会了,用现在的话说,你很会做人,你走到哪里都能得人心,都能讨人欢喜。
  所以人不能够吝啬,见人一鞠躬,你不肯就是吝啬。对人要谦虚、要恭敬,自己再有德行、再有学问,对人都要谦虚恭敬。你看释迦牟尼佛、你看孔子,大圣人,他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任何人都是那么谦虚、都是那么恭敬,这是我们要学的。所以你看这个四摄法,释迦牟尼佛做到家了,你看孔孟做到家了。这么好的东西,说起来学佛的同修都能讲得出来,没做到,佛是叫我们做的,不是叫我们讲的。无论是哪个行业,只要人与人接触的时候你用这四个方法,无往而不利,可是那个心要真诚清净,三昧,这个很重要。如果是虚伪的,人家一看你,假的不是真的,装模作样的,不相信你;出自於真诚,就能感动。一次、二次是这样的,看到你多少年,看到你几十年,还是这个样子,这真的,这不是假的,永恒不变。
  为什么要这样做?你记住前面的第一条,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一个法性变现的。真正认识清楚了,实实在在是共同一法身,所以这是应该的。中国人讲道德、讲道,印度佛教讲性,道跟性是一个意思。一般我们解释道,大自然的法则,不是人为的,自然而然的,这是道;随顺大自然的法则就是德。四摄是自然法则,我们能随顺,这是四种德。所以中国老祖宗教我们,五伦是道,父子这是天然的。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是自然的,不是哪个人发明的、哪个人创造的,不是的,那就是道,能随顺就是德。
  父子的亲爱,父慈子孝是德;君臣有义,君仁臣忠这就是德。夫妇有别,男女结合组成一个家庭,家庭里面两桩大事,一个是家庭的生活,这是经济,所以古时候男主外,就是负责家庭经济,他要去工作、要去赚钱来养家,太太主内,内是什么?教育子女,责任很大。你将来家里有没有下一代,要靠太太教。所以太太这两个字就是大德的称号。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叫太太?周家的三个圣人,周文王的祖母太姜、他的母亲太任、他自己的夫人太姒,这是他们家的三个妇女,三个圣人;教出来的儿女都是圣人,你看文王、武王、周公都是她们教出来的。所以后来称妻子为太太,就是周家这个三太。太太什么意思?圣人的母亲,把她的子女都教成圣贤,夫妇有别。所以妇女所负担的任务比先生重,先生只维持家庭生计,后代能不能成圣贤是妇女的责任。这些道理事实现在知道的人不多。长幼有序,这好懂,朋友有信。所以伦理里头有道、有德。太太是大德。
  落实在八个条目,这就是八德。八德在中国有两种讲法,最早的一种讲法,「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稍后又有一种讲法,「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两种都好。两种合起来,里面有四个字重复,所以合起来总共就十二个字,这是在中国家庭、学校教学都必须要遵守,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是中国老祖宗五千年的教诲。中国能够长治久安,为什么?靠教育。这是个和平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所以这个民族爱好和平,这个民族能爱人,所以宾至如归,客人来访的时候接待非常周到,不会亏待人。
  我们这么好的传统,现在丢掉三代了,愈是靠沿海都市,为什么?接受西洋文化愈早,对我们中国传统伤害就愈大。沿海的都市至少丢掉五代、六代,香港这个地方差不多丢掉七代,也就是一百五十年。现在赶紧要把它找回来,这个社会才有救,如果不找回来可不得了,可麻烦。所以一定要晓得,在哲学里面所讲的模仿,人从小模仿性就特别强,愈小愈强。所以你不要瞧不起小孩,小孩从生下来,张开眼睛,竖起耳朵,他已经在模仿、在学习。他要学好了,一辈子是好人,要学坏了,一辈子都回不了头,你说这事情麻不麻烦?
  所以我们感谢父母、感谢老师,从小扎这一点根。十岁以前扎一点根,居然能够保持在这样的社会七十年不改变,根扎得深。我们那时候扎的根就是伦理、道德、因果。所以我说中国这个教学了不起,祠堂是教伦理,孔庙教道德,城隍庙教因果,这三样东西对中国社会产生很大的贡献,我们不能不知道。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八五卷)  2006/12/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8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贤首品第十二」,无方大用,清凉大师的开示,十门三昧业用第七门,「俯同世间三昧门」。前面第五讲现诸法门,第六四摄摄生,接著讲俯同世间,这是说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就得要恒顺众生,随缘化导。也许有人要问,佛陀、菩萨大慈大悲,为什么不用一乘法来普度众生,而要随著众生的业报,这不是不慈悲吗?殊不知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跟我们世间的教学很类似,世间再好的老师,在中国诸位都知道孔老夫子,他的学生有三千人,夫子怎么教法?他教学的原则,因材施教,这就正如同诸佛菩萨俯同世间是一个意思。学生的根性不相同,换句话说,用一个方法教一切众生是不可能的,一定要观察学生的根性,叫观机,这就是一门大学问,观察众生的根机。
  众生迷悟有浅深不同,烦恼习气无量劫来那是薰习成就的,自然是各各不相同,善根福德也不一样。过去生中无量劫来在六道里面造业受报,有些曾经遇到过佛法,接受过圣贤、善友的教诲,有些业障深重,生生世世遇不到佛法,这种情形我们如果稍微细心去观察,在我们的周边就能看到。你看有些人见到、听到圣贤的教诲,即使是初学,不论年龄大小,初次见到就受感动,甚至於流泪,我们一看这种情形就晓得过去生中善根发现;还有些人跟这种态度恰恰相反,接触到之后,听了几句或者听了几分钟,听了十几二十分钟,离席而去,对这个没兴趣,听不下去,这类我们就知道他烦恼习气很重;接触这个法门,或者是法门不契机,或者是善友、老师跟他没有缘分,这个差别很多。
  释迦牟尼佛在世,确实有些众生佛度不了,跟佛没有缘,见到释迦牟尼佛他掉头就走,佛叫舍利弗去度他,去接引他,他就很听话。有些人就问佛陀这怎么回事情?佛说过去生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