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教科学思想发凡-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教本着“内修金丹、外修道德”的宗教伦理实践要求,认为行医施药是一种济世利人的“ 上功”与“大德”,也是长生的一种先决条件。葛洪就指出:“为道者以救人危使免祸,护人疾病,令不枉死,为上功也。……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3页。金元时期兴起的全真道也认为在内炼的同时要广泛行善施仁积德,只有做到“功行圆满”方能得道成仙。而行医施药自然是济世救人的一大功德,故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将“合药”列为其“ 立教”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础。宋元明流行的另一个道派净明忠孝道也十分重视医术。净明道从忠孝为本的教义出发,认为医术既是一门仁术,也是一门孝术。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知医懂药是服待父母、尽孝行善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体现。在净明道士看来,研习医术近可以于已用于卫生保健、尽孝,远则可以推之用于救度、济世。所以历史上净明一系道士也多自觉研习医术,出现了不少象四祖赵宜真这样医道兼通的高道。    
    正是由于上述种种因素促使道徒崇尚医术方药,在修道致仙的宗教实践活动中自觉研习医术,将方药纳入道法之中,作为自救与救人济世的必要条件,从而达到“自医又复医人,医医不已,达道堪传妙道,道道皆通”《医道还原序》,清光绪二十年刻本。的境界。


第六部分:医道融通——道教医学养生思想及其现代价值道教医学养生思想之历史脉络(1)

    道教医学是中国医学史上带有强烈道教色彩的医学流派,作为宗教与科学奇特结合的产物,道教医学肇始发端于汉末,然而其源头却可远溯到原始宗教之巫术医学,它的直接前身是秦汉时期的方士医学。由巫医到方士医,再由方士医到道医,乃是道教医学前期孕育和演化的三步曲。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道教医学流派形成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隋唐宋元道教医学得到了长足的持续发展,明清时期,随着道教的逐渐式微,道教医学渐次汇入传统医学发展的大潮之中,其精华部分与传统医学融为一体,成为中医药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道教医学在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对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道教医学家在继承、吸收《黄帝内径》所奠定的传统医学思想的基础上,以以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为理论指导,加以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了极富道教特色的人体医学思想、病因、病理学思想、治疗学思想、食疗学思想、预防医学思想、性医学思想、性卫生学思想和医学伦理思想。第二,道教医学家经过长期的济世行医医疗实践活动,在广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药物学(本草学和化学制药学)等领域中都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医学成就。第三,近二千年来,道教徒在其虔诚的宗教信仰驱策下,通过长期不懈的修真悟道,对人体生命奥秘做了不少有益探索和总结,发明创新了各种能强身键体、延年益寿的道教医学养生法术,如房中养生术、服食辟谷术以及导引、吐纳、存思等等。这些道教养生方术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医疗保健功能,可被人们在无病时用于预防,患病时用于治疗,病后用于康复,属于自然疗法的范畴。在现代,道教医学养生术愈发彰显出其内在价值和独特魅力,其养生思想和技法可为人类社会的生命健康事业发展提供有益资源。本节着重就第一方面的问题展开论述。    
    一、魏晋南北朝道教医学养生思想    
    道法自然的自然观是先秦道家的核心思想。汉末创兴以来的道教虽然极力把自然的“天”与老子的“道”人格化和神学化,但“道”的自然色彩和宇宙本原特征在道教理论中依然闪烁。它与中国传统的元气论思想一起构成了道教医学关于人体结构的思想和理论的内核。道家认为世界万物都起源于“道”。什么是“道”?《道德经》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行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一种在天地万物形成之前就已存在的原始物质,混混沌沌,不生不灭,是天地万物的本根,万物由道而产生。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则进一步认为“气”和道一样也是万物的本原,“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郭庆藩《庄子集释》第3册,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733页。老庄的上述思想被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以及后来的道教医学家所继承和发扬;以此来说明人体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的一部重要经典,其思想内容十分驳杂,内蕴了丰富的医学养生思想。其中关于精气神构成人体生命要素的思想,对后世道教医学养生思想的影响尤为深远。《太平经》首先结合“道”与“元气”,说明天地万物和人体的化生:    
    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6页。    
    《太平经》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都是从元气化生而成的,“然夫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各有祖始”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36页。,《太平经》还具体描述了化生过程:    
    元气恍惚自然,共凝成一,名为天也;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05 页。这就把老子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一、二、三的内容,具体化为元气、天地和人。    
    既然天地人与万物当时以元气化生而成的,因而《太平经》便进一步提出人的生命系统由精、气、神这三个要素构成:    
    三气共一,为神根也。一为精,一为神,一为气。此三者,共一位也,本天地之气。神者受之于天,精者受之于地,气者受之于中和,相与共为一道。故神者乘气而行,精者居其中也。三者相助为治。故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728页。关于精、气、神三要素在人体生命系统中的关系和地位,《太平经》一方面认为精、气、神三者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所以,要想长寿必须爱气、尊神、重精。另一方面,在精、气、神三者中,《太平经》又特别强调了处于特殊地位的气的重要性。指出精和神的存在都要依赖于气,气对于精、神来说,尤如水对鱼一样重要。因此,《太平经》明确表示“养身之道”在于“安身养气”。云:    
    阴气阳气更相摩砺,乃能相生。人气也轮上下,神精乘之出入。神精有气,如鱼有水,气绝神精散,水绝鱼亡。故养身之道,安身养气,不欲数怒喜也。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727页。《太平经》中所阐发的思想在后来道教医学家那里得到进一步阐发。以葛洪为代表的道教医学家,在汲取中国传统元气论思想精华的基础上,经过努力探索,发展了《太平经》中的思想,形成了形、气、神三位一体的人体医学思想。


第六部分:医道融通——道教医学养生思想及其现代价值道教医学养生思想之历史脉络(2)

    道教医学家认为,在由形、气、神所构成的人体系统中,形、气、神这三大要素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气是生命之本。传统思想和观念认为形是人体生命活动之宅,它包括人的脏腑、皮肉、筋骨、脉络及充盈其间的精血;神则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包括神、魂、意、志、思、智等精神活动;而气则被看作是充实生命的源泉。如同《淮南子· 原道训》所云:“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然而在道教医学家眼中,虽然形、气、神三位一体,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构成有机的生命整体,但气的地位十分特殊,它是联系形和神的中间环节,是生命活动形与神即身与心相统一的中介,在人体生命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气是生命之本。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三点上:    
    第一,气聚成形,气是生命形体产生的物质基础。葛洪就指出:“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4页。离开了气,生命就不可能存在。    
    第二,炼气可以化神。生命的新陈代谢、生老病死现象皆是由气化神所主宰。所以,气不仅是生命形体产生的物质基础,也是维系和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神”的物质源泉。故葛洪说: “身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根竭枝繁,则青青去木矣。气疲欲胜,则精灵离身矣。”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4页。在葛洪看来,气是生命之本,人有气则生,无气则亡。道教有身国共治的思想,因此葛洪把气比喻成一个国家的子民,“气犹民也”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26页。;气与人体生命的关系,就如同子民同国家的关系一样,须臾不可分离,即所谓“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死。”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26页。    
    第三,道教医学家认为人体内的元气是否充沛,运行是否正常、畅通,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与否。人体疾病的根本原因也在于天地之气的变化。道教医学在疾病发生、形成机制的认识上,通过长期观察和医学实践,积累了不少正确的认识,在病因病理学方面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太平经》就以天地之气及肝、肺、肾、脾等脏腑机能紊乱和久苦自愁、忧气不解来解释病因。云:    
    多头疾者,天气不悦也。多足疾者,地气不悦也。多五内疾病者,是五行气战也。多病四肢者,四时气不和也……多病寒热者,阴阳气忿争也。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3页。    
    可无久苦自愁,令忧满腹。复有忧气结不解,日夜愁毒大息,念在钱财散亡,恐不得久保。疾病连年,不离枕席,医所不愈,结气不解。计念之,日夜赢劣,饭食复少,不能消尽谷。五脏不安,脾为不磨。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617 页。    
    《太平经》这段话明确表明:“久苦自愁“忧气不解”是导致“疾病连年”和“医所不愈” 的重要原因。这说明早期道教经典已对疾病产生的机制有了较深入的认识。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则把人不能健康长寿的原因归于机体老损、外界邪气所侵害等内外因素,云:    
    夫人所以死者,诸欲所损也,老也,百病所害也,毒恶所中也,邪气所伤也,分冷所犯也。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12页。    
    葛洪认为在导致影响人的患病夭寿的诸因素中,人体内在因素比外在因素更重要。葛洪有一段话说得很清楚:    
    世人以觉病之日,始作为疾,犹以气绝之日,为身丧之候也。唯怨风冷与暑湿;不知风冷暑湿;不能伤壮实之人也;徒患体虚气少者;不能堪之;故为所中耳。……苟能令正气不衰,形神相卫,莫能伤也。”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4 4页。人体元气不足,抵抗能力差,易为外界的风冷暑湿邪气所中伤。如果能做到体内正气充沛,形神相互契合护卫,就不会伤身害体。因此,通过炼养元气,就可以“养其气所以全其身”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26页。,做到形神兼养、形神双修,达到强身键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因此道教医学家十分重视和强调炼养元气,形成培养元气的养生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道教养生家不仅十分珍珍惜和炼养自身固有元气,而且还试图通过各种“服气”、“食气”法来汲取大自然之气,以养其身心,从而发展、形成了各种各样“内以养身,外以却恶”的养生方术。    
    总而言之,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医学家已形成以元气为本,形、气、神三位一体的人体医学观,其内蕴的医学思想乃是道教养生方术的重要基石之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医家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