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英]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三个世界都是实在的,都以相互作用为论据。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从而用作论证的说明有着微妙的差别。为了避免循环论证,三个世界之中必须有一个世界的实在性不依赖于与其他两个世界的关系而得到说明,只有由它自身内部的相互作用提供论据。波普尔提出:物理世界的实体——过程、力,力场——彼此相互作用,因此同物质体相互作用,所以世界1是实在的。世界2由于与我们的身体相互作用,因而是实在的。世界3对世界2的作用是直接的,而对世界土的作用则是间接的。
    在三个世界中,前两个世界能相互作用,后两个世界能相互作用。因此,主观经验或个人经验世界与其他两个世界中的任何一个发生相互作用。世界1和世界3之间只有通过世界2的中介才能相互作用。波普尔声称:
    这样来描写与说明三个世界的关系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即: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之间以第二世界为中介,这观点虽很少为人们所说明,我却认为它清楚地包含在三个世界的理论之中。……这样,精神与第一世界、第三世界双方的客体都可以联系起来。
    通过这两方面的联系,精神在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之间建立了间接的联系。这一点极为重要。①
① 参见第四章第2节。
    比如,技术专家应用数学理论和科学理论的某些成果去改变物理客体,而这些理论的发明人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理论含有这种技术潜力,只是由于人们试图理解这些观念才发现了它们。科学家必须主观地领悟客观理论的含义,然后才能发挥这些理论的作用去改变物理世界。这里表现了世界2的中介地位。
    波普尔自称,确定第三世界的存在,这是哲学上多元论研究的一个重大步骤。按照他的多元论,世界至少包括三个在本体论上泾渭分明的亚世界。这种多元论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这三个世界之间的关系,即它们之间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波普尔所说的本体论上的多元,是从逻辑关系上而不是从历史关系上说的。
猜测性知识
    科学不等于真理,知识本质上是猜测性的——这是波普尔哲学形成时期树立的一个论点,并且成了他的思想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猜想与反驳》一书不仅表明猜测与反驳在他的知识论中占有何等地位,而且显示出他在一个历史时期里的注意力中心。在《客观知识》中,对知识的猜测和反驳的思想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重要的发展。
    把丰富的哲学思想浓缩成精练的图式或公式,这是研究中的一种过硬功夫。与黑格尔的三段式相类比,波普尔提出了他的四段图式。这个图式在《客观知识》中频频地出现(例如在第三、四,六,八章等),传递了大量信息,为了解波普尔的知识论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
    1965年在《关于云和钟》中出现描述有机体进化序列的四段图式:
P…》TS…》EE…》P
    其中“P”表示问题,“TS”表示试探性解决办法,“EE”表示排除错误。但是这个序列不是简单循环的,新产生的问题与原来的问题不同。为了说明这一点,有必要改写成(I)式如下:
P1——》TS——》EE——》P2
    这是一种简单形式,它未能表示出试探性解决办法的多样性。所以,复杂的表示是(II)式如下:
    从进化论观点看,这个图式表示进化面临着生存问题。但是,广义地说,问题并不限于生存问题,于是,一般地说,上述四段图式乃是问题逻辑的表示式。它有广泛的用途。
    1966年波普尔把他的图式用于知识,描绘理论成长的方式。为此,用“TT”表示试探性理论,并代替“TS”,使(I)式变为(III)式:
P1——》TT——〉EE——》P2
    这意思是说:为解答问题而提出理论,所有理论都是试探性的,都是猜测,把批判性讨论或排除错误用之于它,其结果通常会突现出新问题,新问题较之旧问题往往有更大的深度,它们之间的深度差和预见度差适当地表征出理论的成长或科学进步,最好的试探性理论是能引发出最深刻和最意外的予问题的理论。此外,如果可能的话,对于一个问题应设想多个理论作尝试,并对它们作批判性检验——考虑到这些,复杂的表示方式可如(Ⅳ)式。它所提供的信息量更大了。按照世界3理论,甚至还可以说,它包含波普尔自己未加说明的思想内容。
(Ⅳ)式
    波普尔认为,他的四段图式不但对动物和原始人都适用,而且可以推广到科学家。爱因斯坦和阿米巴都遵循同样图式活动,虽然也有决定性的差别。波普尔不仅把他的图式用来表示生物进化,而且表示理论的成长、知识的增长或世界3的发展;不仅作为思想突现的表示式,而且也作为科学研究的逻辑的表示式、理解活动的表示式、世界3对世界2进行反馈作用的表示式,等等。他的批判理性主义、否证论和客观主义知识论都可在这个图式中找到说明。
    在四段图式中,第二段和第三段是核心,它们说的就是猜测与反驳,能代表整个图式的实质。在波普尔看来,理论、科学,知识都是一种猜想,它们是不可证实的,不能得到充分支持的,科学理论与假说没有区别,证实主义的可靠知识是不存在的,一系列对知识性质的别出心裁的看法都强化地浓缩在第二段之中。第二段在前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提供了波普尔对猜测性知识的主要说明。科学理论、知识是猜测性的。这个论点不只来自于理论、知识的产生方面,即它们的提出或发明、创造是尝试性的、没有保证的,更重要的论据在理论本身的存在状态之中,因为任何理论迟早都要被反驳,被否定,它们与真理是分离的,外在的。因此,要深刻了解波普尔关于知识的猜测性,必须深入第三段,必须了解他的知识论与否证论的关系。波普尔自己提供了必要的说明。
    知识的猜测性由第三段提供根据和机理。因为,波普尔认为检验的目的在于否证,知识,理论的被反驳、被否定决定其猜测性。理论的增长是达尔文式的选择,不是拉马克式的教导。知识的猜测性与否证或反驳的关系,犹如在达尔文主义中进化与选择的关系。。否证。概念成为关于猜测性知识的理论的核心概念就好比。选择。概念之对于达尔文主义。波普尔把知识,理论归结为猜想,片面夸大猜测性,其根源在于把检验等同于反驳,片面夸大了否证的地位和作用。
进化知识
    达尔文主义扩展到知识领域了。在波普尔看来,一方面,人类知识是长期进化的产物,另一方面,知识的进化,世界3的进化,仍然是达尔文主义的模式。三个世界在历史关系上是进化的。有一个物理世界,即世界1,它的一个次级世界是生物有机体世界。世界2是有机体世界的进化成果。世界3即人心产物的世界,作为世界2的进化成果而出现。
    波普尔认为,科学提示给我们一幅试探性的宇宙图景,其中有新的层次及与之相关的新事物突现出来。在最初层次上有重原子核,在较高一级层次上出现有机分子;在更高层次上生命突现,在更高一个层次上出现意识状态,在再高一个层次上出现人类精神的产物,如科学理论,艺术作品等。在他看来,精神的出现是生命进化中的大事,这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同意,主要的疑难在于说明在进化的链上出现知识。他表示说,“我认为我们可以把神话,观念和理论都看成是人类活动的一些最典型产品。它们和工具一样,是在我们体外进化的‘器官’。它们是人体外的人造物。因此,我们要特地把称为‘人类知识’的东西算进这些典型产品之中。(参见第八章)。
    按照达尔文主义的观点,在进化中选择是极其重要的。波普尔认为,这对于进化中出现知识也是适用的。但是,在《客观知识》中曾把自然选择理论描述为几乎是同义反复,是不可检验的。到1978年,他声明改变了这种看法,并承认它已得到孟德尔的遗传理论,突变理论和在同一基因库中基因重组的理论以及解译了的遗传密码的支持。
    在第二章中说明进化论的认识论时,特别强调它与科学方法相一致。认识活动的进展,知识的增长,象生物进化一样,都按照试错法进行。而试错法在波普尔看来是与科学方法基本上一致的。他用四段图式描述突现进化和通过选择,理性批判而自我超越,描述通过系统的理性批判以排除错误来发展知识。不仅知识的产生有赖于语言,而且只是随着语言论证功能的进化,批判才成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工具。科学从问题开始,引发出竞争理论,进而对它们作批判性评价,这就要求严格的批判性检验,其目的在于排除错误。这是一种选择。波普尔认为,动物甚至植物也用这样的方法解决问题。爱因斯坦与阿米巴都免不了犯错误,主要差别在于,是否怕犯错误或厌恶错误,是否对批判有自觉的态度。波普尔提出,科学家努力消除自己的虚妄理论,让它们代替自己去死亡,而信徒——不管是动物还是人——则随他自己的虚妄信仰而死去,这番话是很有见地的。
    波普尔的知识论把认识论与进化论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依靠否证方法或问题逻辑作纽带。他认为,从客观主义观点看,认识论即是知识发展理论,它是解决问题的理论,即构思,批判性讨论,评价以及批判地检验的理论,竞争的猜测性理论的理论。人成为问题的解决者源于动物是问题的解决者.科学方法、批判方法来自于试错法。所谓客观知识,猜测性知识和进化知识,都是指人类知识,不过,它们的含义和侧重面有所不同。
    在认识论和进化论的结合中,进化论作为认识论的基础而出现。这是波普尔的主要意图。他提倡从进化论观点看知识,力图使自己的认识论得到达尔文主义的支持。对于波普尔,进化论的认识论的意义不限于此。通常,哲学家、科学哲学家之需要某门科学或某种科学理论,全在于用来服务于哲学,尤其是当作哲学理论的基石或支柱。与此不同,波普尔的胃口更大,他还期望推进作为科学理论的进化论本身。
    按照波普尔的观点,进化论的认识论可看作是达尔文主义进化论的延伸。其论据很简单:人类知识是进化的结果,知识象意识状态、精神一样是进化链条上突现的环节,世界3和世界2是实在的,它们的出现象有机体世界在世界工内部出现一样是一种选择,一种进化。这样,关于知识的理论就成了进化论中的新篇章。在这个意义上或许可以说,波普尔研究的是知识达尔文主义。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波普尔声称:进化论的认识论由于与科学方法相一致,从而使人们在逻辑基础上既对认识论又对进化论有更好的了解。
没有完结的结束语
    《客观知识》提供了一些与传统不同的新思想。它们引起了知识界的广泛兴趣,除了哲学家以外,还有物理学家、心理学家,生理学家甚至情报科学专家等。对于包括世界3理论在内的一些新建议、新构思,赞同者、褒者有之,反对者、贬者亦有之。例如,1963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获得者艾克尔斯在《了解大脑》(1973年)中声称:。我完全接受了卡尔,波普尔爵士的哲学成就以及他所提出的三个世界的概念。”与此相反,费耶阿本德专门评论《客观知识》这本书时则认为:没有恰当的证据或发现支持波普尔的论点,第三世界只不过是怪物,是投射在物质世界上的影子。
    至于波普尔,他在本书的前言和其他地方都声明:他的著述的目的不在于解决问题,或传授点什么,或说服别人,而在于提出问题,引起注意,激起争议,进行讨论。他认为,哲学家的主要任务是借助于建立既是想象的又是辩论的和批判性的理论,主要是方法论方面的理论,以丰富我们关于世界的图景.他的理论引出了许多新问题,并且这些问题有相当深度。这是波普尔自己所沾沾自喜的,也是有学术价值的。用批判精神对待他的理论,不过是用其之道而已。
(舒炜光)
 

 

译者说明
    本书由舒炜光组织集体翻译,分工如下:前言、致谢,舒炜光译,第一章,卓如飞、舒炜光译,第二章,李秉平、彭信娥译,舒炜光校,李小群曾参加初稿翻译,第三章,梁咏新译,赵国复、舒炜光校,第四章,曾聪明译,舒炜光校,第五章,舒炜光译,第六章,卓如飞、舒炜光译,第七章,顾毓忠,梁咏新译;第八章、第九章和附录,周柏乔译,舒炜光校,全书由舒炜光统校。
 

 

前言
献给阿尔弗雷德·塔尔斯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