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论日本东亚地区主义的演变及其对地区经济合作战略的影响+-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反对侵略政策,坚决废除核武器,裁减军备。为此,池田大作多次向联合国裁军特别
会议和联合国有关机构提出废除核武器和裁减军备的意见和建议。第二,以联合国为基础,
建立世界新秩序。如何维护世界和平,池田大作认为以增强联合国的职权为基础,“建立新
世界秩序的统一化的组织体系。但并不是通过诉诸武力来实现这一点。”'7'他指出,“超越主
权范围的种种交流的兴起,必然导致与政治的相对待。因此考虑以某种形式实现世界统一化
的组织体系。这不是依靠武力,而是尽量依靠诸国民的统一意志。”'8'第三,尊重各国的独
立和主权。池田大作指出,“在国内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地区和地方的自主性和自立性。在国
际上最大限度地尊重各民族的自主性和自立性。没有这种广泛的民众的民主主义,谋求稳定
的世界和平是不可能的。”'9'第四,加强南北合作,解决地区热点问题。池田大作认为,“在
思考今后世界和平时,绝对不能回避的是南北问题。”'10'必须解决像朝鲜半岛这样的问题,
他指出,“没有朝鲜半岛的和平和繁荣,就不可能有整个亚洲太平洋地区和世界的和平。”'11'
第五,加强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池田大作强调,“真正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不同种族和文
化背景的人民之间的相互尊重,在人民的心灵之间缔结了一条和平的纽带”'12',要维护世
界和地区和平,“最重要的任务是把寻求和平的人民的心连在一起。”'3'在当前国际社会谋求
构建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中,池田大作特别强调文化交流与合作对构建世界新秩序的作用和影
响。他说,“人类正在寻求一套足以使世界合为一体,形成新世界秩序的制度。在建立这套
制度的过程里,文化交流是不可或缺的”'14',“若不用教育、哲学、宗教等陶冶半植根于人
们的潜意识层的民族意识,将其锻造成更开放、更普通的人类意识,则新的世界秩序希望便
会渺茫。”'15'同时,池田大作指出,文化交流要遵循互惠、对等和渐进的原则。“文化应该
如同连结起人们的心的琴弦,奏出和谐美妙的乐韵:因此,文化交流必须基于‘互惠’和‘对
等’的原则。单向的文化传导,只会在传播文化的国民心中播下傲慢的种子,同时在接受文
化的国民心中产生屈辱和仇恨的感情。”'16'另外,文化交流需要遵循“渐进”性原则,“急
速地将一个文化强加于另一个文化之上,必定会招致社会分裂,尤有甚者,更会演变为战争。”
所以文化交流“需要长时间,以渐进的方式进行。以求互相理解,互取所长。只有这样,文
化交流才可以在和平的气氛下进行,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硕果。”'17'


 对如何加速推进亚洲太平洋时代的到来这一问题,池田大作认为要跟随历史步伐,从政
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开始。他认为,“如果我们要正确地跟随历史的步伐,我们必
须把我们的目光集中于潜藏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动荡背后的潜能。”'18'他强调,“创造太平洋
或亚洲时代的道路绝不能太偏向于政治、军事和经济,而必须充分考虑东方的精神世界,这
一精神世界构成东方的智慧。”'19'他特别强调加强文化交流对推进亚洲太平洋时共到来的重
要作用。他说,“不同文化之间的人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尊重,是太平洋时代得以建立的基础”
'20',“亚洲和太平洋时代最具有历史意义的方面是它将放弃以权威和军事力量来控制的方
式,而代之以文化和人文来控制的方式。……把文化确定为把群众引向幸福而不使用权威和
武力的某种东西。是否有可能使全部思想观念在这一点上统一,是创造新的亚洲太平洋时代
的关键。那一时代的文明必定是‘人民的文明、人民创造的文明、为人民服务的文明。’”'21'
他告诫各国政府和人们,仅有经济联系不足以推进亚太时代的到来,“在这一地区加强经济
合作和相互信赖的关系,这本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正如历史所示,当人们只考虑
经济因素的时候,利益的冲突就要在国家之间产生摩擦。如果发生这一情况,那末太平洋时
代的思想无异于一枕黄粱。”'22' 

 池田大作认识到亚太地区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相信亚太时代必将到
来。他指出,“不只限于政治和经济的领域,从更广泛的文明史观来看,环太平洋地区的重
要性将与日俱增”'23', “当21世纪宣告黎明时,东亚不仅在经济层面,甚至深入至精神
领域,定会为世人瞩目,成为导引人类历史的动力,被寄予极大的期待。”'24'

三、池田大作亚太区域合作观的主要内容 

 池田大作区域合作观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见解独特,富有前瞻性,这主要包括以下四
个方面:第一,以中国与日本的友好与合作推动亚太区域合作。池田大作阐明,“在督促官
方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的时候,我考虑的是整个亚洲的和平与稳定,考虑的是中国和日本在
人类所取得的成就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我处理这一问题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中国和日本
必须建立持久的友好关系,此后两国必须在亚洲建立和平的事业中充当先锋,并期望每一个
亚洲国家都参与这一事业。”'25'为此,池田大作为中日外交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
贡献。1968年9月8日,在当时日本佐藤荣作政府推行极端反华政策的形势下,池田大作
在给近两万的学生演讲中,强烈主张恢复日中邦交。他说,中国问题是实现世界和平的关键。
从日本的处境来说,中国问题是绝对不能避开的,从地球民族主义、世界民族主义的理念来
看,中国问题是非触及不可的第一个根本问题。演讲中,池田大作提出,要改变国际社会对
中国的“不承认”或敌对状况,为此必须做到三点:其一,正式承认中国的存在,使中日邦
交正常化;其二,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其三,开展两国间经济、文化交流。这一
演讲在中日关系史上被称为“日中邦交正常化倡言”或“池田倡言”。'26' 池田主张以中日


友好为基础,通过加强和发展中日合作来带动和促进亚太区域合作,否则,亚太区域合作将
受到影响。池田大作的观点印证了目前亚太特别是东亚合作的现状。 

 第二,建立以经济合作为核心的多层次合作体系。经济合作是亚太区域合作的主要内容,
是促进亚太各国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池田大作认为,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繁荣有赖于传统的融
合和现代化,传统应当是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明灯,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要想使传统服务于实
现代化的目的,国际交流就极为重要。对此,池田大作指出,为了有效地促进经济合作,亚
太国家应该把经济合作与文化教育合作结合起来,构成多层次的合作体系,不能“仅限于经
济领域的合作和技术的交流及转让,相反,我们必须建立一种自由、公开、多层次的合作体
系,直把这一合作延伸到文化教育领域,并集中精力培养适用的人材。这将使经济合作更为
有效。”'27'在这里,池田大作提出,应建立经济、技术、文化、教育等多层次的亚太区域合
作体系。 

第三,建立亚太区域合作机制,保障亚太区域合作顺利进行。池田大作建议在亚太地
区建立有关国际合作组织和国际会议等合作机制,以推动亚太区域合作的发展。为此,1986
年,池田大作提出建立“亚洲太平洋和平文化组织”,“以作为促进亚洲太平洋国家之间合作
的关键步骤,这种合作是根据平等互利原则的合作。”'28'池田大作指出,建立“亚洲太平洋
和平文化组织”的目的主要在于为国家之间在平等、长久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对话提供一个讲
坛,以使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国家能够讨论地区问题,维护和平,实现裁军和进一步发展他们
的经济。此外,池田大作提议,举行“亚洲太平洋地区最高首脑会议”。他认为举行亚洲太
平洋地区最高首脑会议,亚太国家的最高首脑举行会谈,总结经验,在这一基础上一个适合
于21世纪的亚太合作组织将最终建立。'29'同时,池田大作指出,发展亚太区域必须解决影
响合作的地区问题,从而为亚太区域合作奠定政治基础和安全环境。针对朝核问题及东北亚
地区安全问题,1994年1月,在第十九届国际创价学会纪念会上,池田大作就提议由朝鲜、
韩国、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六国召开“东北亚和平会议”。 '30' 

 亚太地区各国国情不同,社会制度各异,文化传统多样,区域合作困难大。为此,池
田大作提议设立亚洲太平洋和平文化组织,就是从和平的互相依存观点,探索亚太合作的途
径和方式。就具体步骤而言,他认为,“在开始的时候,亚太地区各国,可以设立定期的会
议制度,商讨和平、裁军和文化等主要问题。如果环境许可及条件齐备,再把它转变为永久
的审议机构。……要发展这样的组织,最好采取弹性的做法,先从可以着手的地方开始,再
本着互相信赖的原则,逐渐建设起一个可供各国商讨问题的永久机构。”'31'而且,他认为,
“亚洲太平洋和平文化组织,将为各有关国家提供一个讨论共同安全保障问题的场所,以期
防止战争,让各国和平共存,同享繁荣,这个议论机构的有无,对实现亚洲和平的缓速有重
大的影响力。”'32'池田指出,上述构想是想让亚洲太平洋诸国围绕地区性问题——维护和平
与人权、谋求裁军和经济发展、推进文化学术交流—─创造出能以平等的立场相互协商的永
久性场所。为了亚洲太平洋诸国间的平等互惠合作关系的发展而使之成为联合的支点,这是


非常必要的。在此之际,可以循序渐进地从可能之处着手,一步步地创建基于相互信赖的、
持久性的协商机构,以机动灵活的精神来推进之。最初它可以是宽松的“会议体”形式。'33'

第四,强调加强文化交流对推动亚太区域合作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池田大作指出,“海
不是将人类及文明分开的‘割裂之渊’,相反,它是联结人类及文明的‘纽带’。……同样,
太平洋把南、北美洲大陆、大洋洲及亚洲的广大地区连接在一起,不断刺激着各种不同的文
明。”'34'池田大作分析,“东亚地区的文化,特别是构成其流脉的风土人情、精神思考,具
有什么特征呢?当然这并不是一种可以笼统地一概而论的性格,但假如予以简单的描绘,那
么大概可以说这地区贯通着一种‘共生的ethos’(共生的道德气质)。在比较温和的气候、
风土里孕育出的一种心理倾向,就是取调和而舍对立、取结合而舍分裂、取‘大我’而舍‘小
我’。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共同生存,相互支撑,一道繁荣。而这种气质的重要源
头之一是儒教。”'35'他说,“在如此相互依存地前进着的世界中,只希望一国的繁荣,已是
不可能的。只有探求一条相互合作,共存共荣的道路,除此之外别无他途。不论是国与国之
间的关系,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讲,共同生活共同繁荣的‘共生’,是时代的关键
所在。现在需要的是全球性的‘有益于共生的总体革命’。为此,需要在人类的精神方面来
一个变革。我们所进行的‘人的革命运动’将成为其基础。”'36'这种共生精神是实现亚太区
域合作的重要基础。 

 

 四、尾论 

 

目前,亚太区域合作发展迅速,合作机制逐渐建立和完善,这种机制主要是亚太经合
组织、东亚峰会等。亚太经合组织不仅召开部长会议,而且从1993年开始每年举行领导人
会议,并以领导人会议作为该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东亚峰会虽然名义上是东亚合作最高领
导人会议,但实际上是一个开放性的亚太区域合作机制,只要符合相关条件,亚太地区各国
均可参加。为了解决朝核问题,维护亚太地区和平,2003年,中、美、俄、日、朝、韩六
国开始举行六方会谈,建立了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机制。从这些亚太区域合机制来分析,我们
可以说,这些亚太区域合机制的组织形式、成立目的、主要职责和任务,都可以从池田大作
关于建立亚太区域合作机制的观点中一一找到相对应的思想基础和具体建议。1986年池田
大作提出的建立“亚洲太平洋和平文化组织”和举行“亚洲太平洋地区最高首脑会议”的观
点和建议被现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