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谛闲大师遗集-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文字而着。吾人今从文字般若,荐取实相般若。则文字实世间之至宝也。近年各地不敬字纸,何怪事变日多。当知事不中理,由于智短。而开发智慧,端赖文字。如是因如是果。长此以往,可惧孰甚。大众宜辗转劝导。功德无量。
   (子)三释佛性。分二。(丑)初略释。二广辨。今初。
问曰。云何复名此心以为佛性。答曰。佛名为觉。性名为心。以此净心之体,非是不觉。故说为觉心也。
  我国当初造佛字时,本非以觉为义。翻经者既用佛字译其梵音,复因如来是大觉世尊,故以觉义诠显佛字耳。觉义有三。即自觉,觉他,圆满觉也。如来未成佛前,亦是众生。由不觉之众生,证得究竟觉果。是为自觉。此心广大无际,众生是心内之众生。普度心内众生,同归觉道。是为觉他。自觉觉他,无有休息。自觉行圆。觉他功满。曰圆满觉。不改为性。即一心之体也。此自性清净心之体,本来灵灵不昧。了了常知。虽在尘而不染。故曰非是不觉。既非不觉,故说为觉心也。觉心即佛性之义。此科原是释义,故不称佛性之名而举其义。且与下广辨之文,语气相衔,义更明显。此立言之善巧也。
  (丑)二广辨。分三。(寅)初约不觉辨。二约觉辨。三释余疑。初中二。(卯)初直明心非不觉。二双显二佛性义。今初。
问曰。云何知此真心非是不觉。答曰。不觉即是无明住地。若此净心,是无明者。众生成佛无明灭时,应无真心。何以故。以心是无明故。既是无明自灭,净心自在,故知净心非是不觉。又复不觉灭故,方证净心。将知心非不觉也。
  众生从来未觉。遂致不知此之真心,本非不觉。问意盖从此来。起信论云。不觉念起,见诸境界,故说无明。是故不觉即是无明。无明住地者,犹言住地无明。即根本无明也。地指真心言。无明幻法,无有自体。依心为体。无明为能住。心为所住。众生成佛时,住地之无明即灭。若果真心是不觉者。无明灭时,即无真心。既无真心,云何成佛。可知性净真心,非是不觉也。此约净不同染释。以明无明染法自灭,性净真心自在。又众生在染之时,净心莫显。必须无明染灭,方证净心。此约染不同净释。既是染灭而后净显,更可知性净真心,非是不觉也。文中初言染灭净存。继言惟其染灭,乃能显净。其义更进。总以辨明净心之体,非是不觉而已。将者,要也。要知犹言须知。
  (卯)二双显二佛性义。
问曰。何不以自体是觉,名之为觉。而以非不觉故,说为觉耶。答曰。心体平等,非觉非不觉。但为明如如佛故,拟对说为觉也。是故经言。一切无涅槃。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远离觉所觉。若有若无有,是二悉俱离。此即偏就心体平等说也。若就心体法界用义以明觉者,此心体具三种大智。所谓无师智,自然智,无碍智。是觉心体,本具此三智性,故以此心为觉性也。是故须知同异之义。云何同。谓心体平等即是智觉。智觉即是心体平等。故言同也。复云何异。谓本觉之义,是用。在凡名佛性,亦名三种智性。出障,名智慧佛也。心体平等之义,是体。故凡圣无二,唯名如如佛也。是故言异。应如是知。
  上文以非不觉,反显觉心。问者不察。以为既言心体非是不觉,则心体是觉明矣。因复问曰。然则何不直以觉义顺显,说为觉心。而必以非不觉义反显,说为觉心耶。不知此心,有体有用。约体而言,实无所谓觉,无所谓不觉。约用而言,乃有觉与不觉之分。今正明止观依止之心体。乃于无可言说中,不得已故,对不觉而说觉耳。若偏言觉,岂是不可思议之心体。观问者之意,谓之外人,诚不谬矣。因答曰。汝但知觉是净心。不觉是无明。不知觉与不觉,皆心之用。非心之体。汝谓自体是觉,误矣。何则。觉与不觉,对待之名。所谓对众生说佛。对佛说众生。若约心体,则绝诸对待。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所谓平等位中,无自他之形相。岂有觉与不觉之分耶。答词中非觉非不觉之两非字,即是遣去对待,以明心体平等之义也。或问。既是心体绝诸对待,不容拟议,云何复说为觉耶。答曰。心体本离言说。但为欲明本有佛性,不得已,拟对不觉说之为觉。非如汝之执言体即是觉也。本有佛性者,所谓自性天真佛。即如如佛是也。智如理如。一如无二如。是为如如。是故下引楞伽经证。一切二字,统贯下文。一切者,竖约三世。横约十方。到处求觅,无有涅槃。涅槃者,不生不灭也。此无涅槃三字,是单遣法。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二句,言无因法而有觉。亦无因觉而有法。是为人法双遣。既遣能觉之人,复遣所觉之法,故曰远离觉所觉。夫平等性中,有无二边,悉不可着。俱应远离。故又曰。若有若无有,是二悉俱离。是为有无双遣。则一切,人,法,有,无,悉皆遣尽。或曰。佛于四月初八降生,二月十五入灭,何言无有。不知佛本不生。为大悲度众生故,非生现生。佛本不灭。为迷昧众生有骄恣心故,非灭现灭。夫本不生今不灭,即如如佛也。今文以非觉非不觉,明如如佛性。即与楞伽经以一切无有,显平等不二之义者,正同。故引以为证。以其皆偏就心体平等边说也。谓之偏者,因此心本来即寂即照。即体起用。单说心体,尚属偏于一边。故曰偏也。夫吾人一念之心,具有体用二佛性。必须双显,其义乃全。譬如上言佛本不生不灭,即如如佛也。体也。非生现生,非灭现灭,即智慧佛也。用也。故就心体言,虽实非觉非不觉。而就用言之,亦得说之为觉。下文因复就智用以显觉义。○心体法界用义者。即全体起用之义。此之智用,乃法界缘起之大用。故曰法界用义。所谓三大智者。若能了达真谛,知十法界唯是一相。不假师傅。曰无师智。即他书之一切智也。能了达俗谛,知十法界性相差别。不由作意。曰自然智。即他书之道种智也。了达中道第一义谛,而知十法界一切无相。亦无不相。一一相中,具见一切诸法真实之相。究竟边底,无障蔽故。所谓全体起用。全用即体。理事无碍。曰无碍智。即他书之一切种智也。此三种大智之性,是觉心之全体。心体本具此三智性之用,故名此心为觉。此三既为心体本具,又复在尘不改。故称为性也。一性具三,是差别义。三性即一,是平等义也。然则此如如智慧二佛性,为同耶。异耶。须知约平等言,本非同非异。约差别言,亦可说其同异。所言同者。心体是随缘不变。心用是不变随缘。二而不二。所谓全体起用,不得离体以言用。全用即体,不得离用以言体。故曰心体平等即是智觉。智觉即是心体平等。此其同也。所言异者。谓约心用而言,在障出障,大有差别。如本觉智之用,在凡夫时,因生种种烦恼,作种种业,受生死报,自作障碍,从来不觉。则始觉尚无,本觉难显。故只可名此本觉曰佛性。亦可名为三种智性。必须破烦恼业报三障,然后本觉三智之大用全彰。方可称为智慧佛也。若约心体而言,则平等平等,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无论凡圣,唯有一名,曰如如佛。此其异也。如此知者,是为正知。故结曰应如是知。○此两尊佛,皆在各人自己一念心中。大众欲见之么。欲见如如佛,须彻底放下,一念不生,当下即见。须知正当一念不生时,一如一切如。即如如佛也。若欲见智慧佛,老僧亦可略为指点。须知此佛,在我六根门头,时时全体出现。可惜迷人,不知反求诸己耳。试思两眼生而能见。两耳生而能闻。此非无师智,自然智乎。而眼见青黄等色,而不碍见性。耳闻钟鼓等音,而不碍闻性。即无碍智也。然则正当见闻时,即回光返照,如所谓反闻闻自性者。虽全分不能遽见,亦可见其少分。总之,既云自性,必须自悟。若向语言文字上寻求,寻至驴年,永不能见。且如弥陀经云。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有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即智慧佛是。何以故。光明是智慧义故。又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即如如佛是。何以故。佛及人民,寿命一如,是如如义故。然则一句阿弥陀佛,即是声声唤醒当人本有佛性也。果能一念相应,此两尊佛俱时显现矣。念佛功德何可思议耶。上来约不觉辨竟。(校上来原本卷二竟。)
   (寅)二约觉辨。分四。(卯)初辨智慧佛性。(修之而成自受用报身。)二辨报应佛性。(报,指他受用身。应即胜劣二身,及随类化身。)三辨出障佛性。(指妙极法身。即果头法身。)四辨平等佛性。(指清净法身。即在缠法身。)初中三。(辰)初双许二义。二约修广释。三举喻结成。今初。
问曰。智慧佛者。为能觉净心,故名为佛。为净心自觉,故名为佛。答曰。具有二义。一者,觉于净心。二者,净心自觉。虽言二义,体无别也。
  前科约不觉辨是反显。今科约觉辨,是正显。又前科显二佛性义中,如如佛是显性德之体。智慧佛是显修德之用。前单明性体时,双非觉与不觉。今专约修用辨,故双许能觉自觉也。两为字,疑词。能觉净心者。谓别有能觉者,觉于净心也。净心自觉者。谓觉即心,心即觉也。此中能觉句,约性,即是始觉。约修,即是妙观察智。自觉句,约性,即是本觉。约修,即是大圆镜智。问意盖云。此之二觉,为是二耶。为是一耶。答曰。言义可开为二。言体则合而一。广如下文。
  (辰)二约修广释。二。(巳)初约迷真起妄,成不觉义。次约返妄归真,具二觉义。初中四。(午)初明二熏。二出名相。三明互依。四结流转。今初。
此义云何。谓一切诸佛本在凡时,心依熏变。不觉自动。显现虚状。虚状者。即是凡夫五阴,及以六尘。亦名似识似色似尘也。似识者,即六七识也。由此似识念念起时,即不了知似色等法,但是心作,虚相无实。以不了故,妄执虚相以为实事。妄执之时。即还熏净心也。
  若论自性清净心,本无觉与不觉。今约修明觉,而先言不觉者何耶。我辈凡夫,久在迷途,从来不觉。将欲导归觉路,必须先破迷因。所以先约迷真起妄说也。○此义云何句,承上文征起。谓字以下,释词也。一切凡夫,本具自性清净心,为成佛种子。然此性虽在凡不改,而有随缘之能。以随缘故,为缘所熏,因熏而变。故曰。一切诸佛本在凡时,心依熏变也。(变,即随缘之义。非其性体有变也。此理须认清。)夫心既随缘受熏。因缘有染净,熏变即有染净。可怜凡夫。眼所见者,无非妄色。耳所闻者,无非妄声。六根所对,多是染缘。当此之际,因一念不觉故,其心自动。动即真妄和合,转成阿赖耶识。由是而妄分能所。既有能见显现。遂有所见虚状。故曰不觉自动。显现虚状。此即起信论,依不觉生三种细相之义也。盖不觉即是根本无明。乃因地上之无明也。亦名迷理无明。迷心无明。又曰因中痴。(无明,为三毒中之痴。)本书名为子时无明。住地无明。子者,种子。子时者,种子力用显现之时。盖种子若不起现行,力用不显也。(子时无明,与下文果时无明,此二名,本于天亲菩萨十地经论。)住地之义见前。自动,即是业识。即阿赖耶识也。起信论名为业相。显现,即是见分。起信名为能见相。亦曰转相。本书谓之似识种子。虚状即是相分。起信名为境界相。亦曰现相。本书谓之似尘种子。似识似尘二种种子,本书复立总名曰,虚状种子。盖就其虚幻而言,则曰虚状。就其成种而言,则曰种子。若就其成果受报而言,则谓之虚状果。虚者,非实。相者,相状。此不实之相状为何。就其粗而易见者言之,即凡夫之五阴六根六尘是也。五阴者,色受想行识。六根者,眼耳鼻舌身意。(书中用及以二字括之。)六尘者,色声香味触法。亦名似识似色似尘者,本书受想行识。四阴为似识。(识阴中,六七二识力用最大。故本书似识二字,专约此二识为言。受想行为□行心所。六七识起时,相应俱起。故本文虽但举六七识,而受想行己包在内。其余触作意等心所。以本文但举五阴,姑略之。)名五根为似色。(意根摄入识内。)名六尘为似尘。似色似尘,即五阴中之色阴也。谓之阴者,覆障之义。五阴中,色阴所摄甚广。凡身心世界一切色法皆是。受阴即受心所。此心所于根尘相对时,便能领纳摄受。想阴即想心所。能取境分剂,忆持不忘。行阴即行心所。迁流不息,犹如瀑流前后相续。识阴即八识心王。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虽具见闻等性,而无分别。其起分别作用,皆第六识功能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