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谛闲大师遗集-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云。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例之而推。则知一切法皆无自性。一切种皆从缘起也。兹读行述。知公笃厚强毅。孝性天然。禀无师智慧。具菩萨肝肠。游宦三十余年。无时不以教养斯民。利用厚生为己任。若升堂审讼。必平心推勘。澈底穷研。未知水落石出终不已也。繇是一生为官。不妄判一事。不辵囚一人。并能救人无算。积功累德。致招福寿双隆之报。子女孙曾。团□绕膝。如月笼重云。经云。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论因。的非一二三生可能培植得。论果。定是十百千世之所结成。愧闲不文。少伸赞颂。颂曰。恭维王公。圆明妙应。人正泥难。彼如净镜。其来甚遥。用心甚苦。其官既升。施德愈溥无师智慧。体性湛然。烦恼波浪。一任滔天。烦火愈炽。智光愈明。临时难决。志静心平。宏音若钟。妙应如风。所至积案。为之一空。功无浪施。德有攸归。如云笼月。子孙团围。持斋诵佛号。儒释本相通。试观古今州牧宰。谁能得与此老同。
盛母庄太夫人六秩大庆赞(八则)
  一、立身孝友。二、持家勤苦。三、事翁诚敬。四、相夫真挚。五、宅心仁俭。六、诒谋深远。七、坤伦嘉范。八、积善余庆。
  缜年开智窍。随慈持佛号。福慧自天真。友爱并慈孝。(一)
  同体悲心。视人如己。事事真诚。操持靡已。(二)
  事翁如事姑。谈剧顿忘吾。只愿翁意悦。心境两俱无。(三)
  夫身如己身。夫病即己病。求佛大医王。两皆增寿命。(四)
  克己待人。恤寡怜贫。始终忘疲。足证心仁。(五)
  家产身外物。本无足重轻。诒谋深远忧。出自彼天真。(六)
  等心利物。代国分忧。自输钜款。为作芳猷。上行下效。物我同俦。坤伦模范。永永不休。(七)
  家国同谋。维持大局。公正无私。一呼百诺。不越闺门。悟同先觉。桂子兰孙。馨香馥郁。(八)
黄母林夫人像赞
  真如法性中。平等无高下。一念忽生知。无明作长夜。何以黄夫人。温柔贤淑德。茹斋四十年。济贫无□色。慈悲接下人。念佛同往生。身心常寂静。居尘不染尘。自知往生时。佛号愈坚持。屈臂转身生极乐。到莲池。
  奉题 绮芬先生宏着即希 雅正
  文字光明  海印三昧  空里披书  尘中剖卷
像赞
  形貌如狮。言行可师。初交不识。久炙方知。夙慧天然。生知聪颖。著书立说。千秋不泯。满腹文章。留神竺典。心领神怡。智慧无限。佛性种子。是人皆有。如金在尘。万古不朽。遗书勤俭。后嗣光辉。预知时至。撒手西归。
  万化纷纭。逐物诤竞。口持佛名。心入禅定。四十余年。茹斋念佛。执金刚王。斩烦恼贼。好施济贫。人所称赞。勤求往生。寒暄不间。极乐国土中。不分男与女。华开见如来。菩萨为伴侣。临终神志如如。心地清明若镜。生西决定无疑。因真自然果正。莲华台上礼金容。十方诸佛齐欢庆。
慧辉居士往生像赞
  天台性具之圆宗兮。一念具三千。三千即一念兮。不后亦不先。净土持名之妙门兮。一行具三资。三资即一行兮。难议亦难思。知识之阐扬善巧兮。一句具三身。三身即一句兮。是应亦是真。的的修行之径路兮。一法具?宗。?宗即一法兮。非有亦非空。只积持名不绝口兮。句句须分明。分明能句句兮。了佛亦了心。直饶根机之最钝兮。导入不二法门。法门真不二兮。互泯亦互存。我读慧辉之事略兮。始识内智而外诚。外诚由于内智兮。故能结净土之胜因。临终正念得现前兮。亲见佛来迎。贤子助母离尘垢兮。子道方圆成。
修元和尚像赞
  念佛是谁。原非奇货。多少英雄。被他误。独有阿师。天真颖秀。才出头来。即便觑破。是少歇场。不好算数。到住五台。穷参力究。一朝摸着鼻尖头。始识尼姑女人做。从此复不被他瞒。到如今只须自护。回头即向旧家乡。转身蹈着长安路。七十五年出世为人。百千万劫广修六度。
海门黄楚乡像赞
  卓哉楚乡。久响鸿音。妇随夫唱。叵振家声。经商帆舫。海宴波平。南来北往。获利丰盈。营谋鹾务。家道繁兴。提倡教育。造就?英。共和肇建。端赖义兵。乏需哗变。父老震惊。力筹钜饷。三万饷金。订期散放。镇摄军心。乐善好施。无冀酬恩。广修六度。不二法门。崇隆三宝。培养善根。性天慧月。今古恒存。今瞻玉相。怅失典型。式垂兰桂。弈世芳名。岂唯光前裕后。定见果大根深。
屈子达长者像赞
  仕农工商。嘉言极唱。务本之谈。农耕最上。耕安法身。食资慧命。智种灵苗。心田可印。迷之成凡。悟之成圣。迷悟不干。圆明妙性。荣辱无关。当台古镜。大宝居怀。应须自庆。猗欤长者。吐气堪尊。言言合道。语语随根。巢父饮牛。许由洗耳。是真丈夫。长者宛尔。大心高士。普眼法门。性天皎洁。慧日红轮。千古宏模。高风可仰。愧我无文。赞不相像。
开如长老像赞
  师弃俗而入真兮。大有来因佐名山而重兴兮。昕夕运心。师柱石于法雨兮。龙象骈臻开祖业于长生兮。揽草成珍。师往生于安养兮。莲蕊栖神。统摄归于一妙兮。照映古今。师华开于弹指兮。随处分身。埋幻质于象'兮。万古如新。
自赞
  形似入真。心未出俗。眼里有珠。胸中无物。行如有气尸。立如无心杌。坐对一炉香。卧眠四尺席。既为佛祖奴郎。何不街坊乞食。明知兔角龟毛。一生被他牵勒。虽有两片薄唇皮。实赖一条无骨舌。直饶通身无不然。这点如何照得出。
自警
  生佛平等法身。个中原无余欠。为何这老面皮。无人不见生厌。出家四十几年。佛法何曾梦见。处处竖拂拈椎。都赖唇皮两片。八万戒品全亏。法身如何无玷。若尔便称法师。世间斗量车载。不为沽利图名。毋须囊藏被盖。到了阎王殿前。尔将恁么抵对。四大苦空无常。五阴身心危脆。不悟不变随缘。那得随缘不变。苟不托质莲胎。谁保不堕坑堑。为此朝斯夕斯。拼命求生不退。
世界宗教会题赞
  或曰。当今世界翻新。共和发轫。未及百日。南北一致。其创造之功为何如耶。余曰。善。又曰。近闻提倡宗教其意何居。余曰。以维持人道为主义。用补政治之不逮也。且夫人道以道德为撵基。道德以宗教为龟鉴。自非阐明宗教。则不知培养道德。不培养道德。将何以维持人道乎。子不闻伯夷叔齐。昔之饿夫也。今以其人而称之。而人皆喜。桀纣幽厉。古之帝王也。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怒。人之喜怒。天性使然。非喜怒其人。乃喜怒道德之存否耳。是则道德之所存。虽匹夫非穷也。道德之所不存。虽王天下非通也。窃观环球人物。若空中尘。奚止亿千万计。求其孜孜以道德为自任者。犹众星之月耳。嗟乎。邓林之木虽多。成材者少。沧海之产虽众。称宝者稀。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迩者。黎君灿阶。热心道德。发起宗教会。不分国界教界。集一大团合众心为一心。研求至理。涵养道德。其旨趣可嘉。闲窃思宗教乃人人之宗教。人人固当负阐明之责。道德亦人人之道德。人人亦当负培养之任。夫一切生民。莫不有知。凡有知者。必皆同体。盖谓真净明妙。虚澈灵通。常新不变者。宗也。依之发挥。宣告于天下。使同体生民。各得了悟者。教也。统众善而大备。廓无私而公共者。道德也。背之者。生死无边。顺之者。菩提有分。亲而求之曰止观。曰定慧。推而广之。称六度。称万行。所谓精求至理。培养道德。乃不外乎是矣。终日言道德。而未尝行道德者。凡夫也。住持于道德。而具足行道德者。圣人也。悲夫。我为佛子。不能体本师救世觉民之苦心。顶天立地于齐民之士。宁无愧乎。愿此身入此团。由少至多。自狭而广。扩充全国。□满环球。将使人人以道德为己任。普天匝地。成大光明之世界。岂非为千古不朽之真共和国乎。爰立下风。合十仰赞。
  肃威仪以临大众 提大纲以尽文义。 具宗眼以示境观。
  佛菩萨本自无心。有缘即应。士大夫何嫌异教。唯道是从。执智慧刀。断烦恼线。截生死流。登菩提岸。还尔本来面颜。顿开佛知佛见。
世界佛教居士林新屋落成纪念颂词
  常寂光土。原无依正之殊。实报庄严。遂有佛生之异。已清O垢。下土非其所居。不破无明。上二如何得入。故设方便之化城也。由妄识之纷纭。飘流五浊。因贪嗔之业系。莫返一真。于是大哀旷济。提拔沉流。劳我释尊。示生堪忍。乃就同居而引归宝所也。敬为
  世界佛教居士林公玩。
题千佛图颂
  光绪十有九年。送先师上山。宿头陀寺。见西方殿有十六妙观图。系朱君晓崖手绘。奇妙出神。余即知其为再来人也。忽忽三十余年矣。去冬宏法头陀。晓翁出千佛
图请题俚句。自愧不文。今逢六旬双庆。谨述六颂。恭祝齐眉。颂曰。尊人梦神。授笔降灵。情缘未了。乘愿入尘。孺童入塾。聪颖冠人。攻书习画。不督自勤。王道见画。携手入幕。相国延聘。鸿雪图作。筱石尚书。午桥制军。得其片纸。称赞绝伦。
国变在沪。赖笔佣居。风声鹤唳。体态自如。喜交方外。大有来由。贤劫千佛。可握一筹。
挽陆西林老居士往生颂
  尔时佛在庵罗国。维摩有病念周旋。佛ぇ文殊往问疾。五百声闻挹手牵。
  不二法门从斯启。空假双亡中即边。独有古槌唯一默。犹如大将据中坚。
  于今熟弹无生调。不有西林谁执鞭。住世随缘八十二。居尘不染出水莲。
  他国不生生极乐。西方弹指即现前。天人一样黄金色。尽未来时但少年。
  七宝□前罗网树。微风吹动胜丝弦。华开闻佛谈妙谛。深悟实相非空言。
  顿证无生蒙佛记。堪与大士相比肩。乘愿同游生死海。回入娑婆度有缘。
题辞
弘法刊题辞
  实际理地。不受一尘。固在乎明心见性。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必资于文字语言。此古今之通例也。然则古之人。道感而形化。又曷尝贵于语言文字哉。曰。甚不获已而有言也。言或偶尔遗忘。又甚不获已而记之简策。有且惧不能行之于远。于是乃有周刊月刊旬刊之出现于世。其言之也。欲击蒙于当时。其传之也。将泽物于后世。今之青年宏法者。为道之殷。为何如哉。此闲对于当代诸刊之言。不能无感也。或谓灵明中居。一物不可留。况言语文字。纷秽庞杂。足以碍冲虚。而窒真如。达磨氏西来。持楞伽以印心。夫楞伽佛之金口所宣也。君子尚谓其堕于枝蔓。况后世师弟子策励之言乎。曰。不然也。人之根性不同。而垂接之机亦异。其上焉者。一见之顷。尘情自消殒。奚假区区文字为哉。而下焉者。虽朝夕谆谆诲之。味犹嚼蜡。苟欲绝文字。令其豁然自悟。是犹采藻于山巅。求萝于海底。终不可得也。今之去古。远矣。现前当代诸刊。或现大身。或现小身。或谈妙法。或谈粗法。皆非可以凡情测度。若以其窒真如而碍冲虚。一切斥去。闲不识其可乎否乎。然取鱼者必资筌。搏兔者当用□。兔鱼既获。而无事于□筌。吾心源既澄。识浪自息。复何文字之云乎。闲之区区。又不能无感于后之人也。今本寺主讲宝静法师亦有弘法刊之举。请辞于予。呜呼。其汲汲而图此。夫岂得而已之者哉。闲虽不文。因不辞而书诸首简。以告夫学佛者劝。
晨钟特刊题词
  旷观日月之光照四洲兮。谁不沐其恩而蒙其明。维佛法之普及堪与比并兮。垂三千载愈故而愈新。论修持至无方便兮。念六字为一生了办之真经。众生依根识而揽境风兮。起惑业而造三途之苦因。孰知五蕴衣中有无价宝珠兮。怀之作丐而不认至亲。非恁么人当别资一路兮。乃于中途不免要栖息化城。学四念处慧以息境风兮。用正勤如意先发其通神。以五根蹑足上升虚空兮。则五力直透而驾于七觉之乘。游八正之长安大道兮。即可径登三脱清凉之亭。彼外道邪流所不能窥此门径兮。是我佛教中发足之初程。悲劫运莫急于今日兮。愿众生皆大欢喜。信受奉行。我乏广长舌以发赞叹兮。聊于华岳上添得一尘。
题发刊词
  妙道虚玄。绝无二三果□级。至真湛寂。卓超一实形容。运无缘慈而应物。随有感机而施权。理绝言诠。必假文言。始能以明其旨。体非观照。务藉修观。方得以成其宗。且定乱分途。而动静之源。由来不二。智愚异路。而明暗之本。原是一如。迷者舍静以求动。智者背暗以从明。述而不作。说而无声。耳闻难会。眼见知音。此刊现身说法。亦如是而已矣。
西林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